上海交大傑出校友錢學森等都因病暫停學業,聽他們「隔離期」故事

2020-12-16 校園快報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了生活的「暫停鍵」。或許會有些寂寥、孤獨、驚慌,但是這恰是匆忙時光中的難得停歇,給予歲月片刻的安寧,來一場心靈的對話,去審視和思考自我,以積蓄未來前行的能量。

人生是逆旅,我亦是行人。交大的傑出校友錢學森、屠岸、汪耕等也都因病而暫停學業,最終他們選擇化困守的隔離為獨立思考成長期。現在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隔離期」故事,感悟他們的從容、勇者無懼和可貴的人生定力。

因傷寒休學接觸共產主義

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

錢學森

1930年春夏之際,入學交大一年且向來體質不錯的錢學森得了傷寒,病情來勢洶洶,需要長時間療養。於是,錢學森向交大辦了為期一年的休學手續。休學一年,他暫時放下學業課程,有了比較充裕的自由讀書時間。

錢學森交大畢業照

期間他大量閱讀哲學、文藝、工程類圖書,其中有許多進步書籍。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科學共產主義;接著讀馬克思的《資本論》、普列漢諾夫的《論藝術》、布哈林的《歷史的唯物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他感到只有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才是有道理的,唯心主義等沒有道理;經濟學也是馬克思講的有道理,而資產階級那一套經濟學理論,則不能自圓其說。

錢學森休學期間所讀的部分書目

1930年10月《交通大學上海同學錄》

附載長假學生名單

後來,他談起這段經歷的感受時說:「既然我是學科學的,那麼,對於社會和宇宙的看法,就得有一個正確的科學態度。我們科學工作者如果掌握了它,就等於掌握了研究宇宙,人類社會和研究科學的鑰匙,就等於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正確的方向。

錢學森的工作照

詩歌、愛情和信仰給了他力量

著名詩人、翻譯家

屠岸

1946年5月,就讀於交大管理學院鐵路管理系的屠岸(學名蔣璧厚),在臨近畢業這一年,年僅22歲風華正茂的他卻不幸染上肺結核,需與健康人隔離。這在當時無疑是一件可怕的事,那時肺結核沒有特效藥,生了等於判了死刑。

屠岸年輕時的照片

對屠岸來說,生活的一切剛剛開始:在交大醉心於外文系主任唐慶詒先生的授課,他發起成立了「南洋詩文社」,與交大同學合辦油印詩刊《野火》,參加進步的學生運動,開始嘗試寫詩,並翻譯外國詩歌。就在這一年,與屠岸志同道合、嚮往奔赴延安的交大同窗好友張志鑣,不幸肺病復發去世。更讓他不能釋懷的是,他最喜歡的英國詩人濟慈,也是22歲染上肺結核,才華橫溢的他25歲便離開人世。屠岸感到很絕望,他不禁把英年早逝的濟慈引為知己,對濟慈的命運和詩歌有了一種更深的理解,好像超越了時空在生命和詩情上相遇。

1945年6月8日屠岸就讀交大時期的畫作

屠岸翻譯的《濟慈詩選》

這時候,他當時的女友後來的妻子章妙英向他伸出溫暖的手,這給屠岸戰勝疾病增強了信心。但同時,屠岸覺得信仰也給了他力量。因為他在交大期間一直追求進步,患病前的2月,他經同在交大讀書的表弟,已是共產黨員的奚祖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隔離期讀濟慈的詩歌,愛情和信仰成為支持他活下去的力量。最後屠岸恢復了健康,他也更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年輕時期的屠岸和妻子章妙英合影

由於這場大病,他未能在交大繼續學業。離開交大後,他繼續從事地下工作和文學翻譯之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能生機勃勃,世界遂能生機勃勃。

追求各盡所能、坦誠互助的理想社會

電機設計專家

汪耕

1944年9月,汪耕(原名汪積威)考進遷到重慶辦學的交通大學,入讀最熱門的電機工程系。當時交大實行淘汰制,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生,幾門主課考試頻繁,一兩門主課不及格就要退學,所以學生大多很用功。出身貧寒的汪耕發奮苦讀,成績優異但是營養很差,身體虛弱。1945年,交大復員上海,復員途中汪耕看到人們的悲慘生活和回到上海當時花天酒地的生活,兩種生活人群是如此鮮明而尖刻地存在,使汪耕思想上印下了深刻痕跡。

汪耕在交大求學的照片

汪耕致交通大學校長程孝剛信札

1946年,回到徐匯交大的汪耕肺結核復發。當時國外已發明特效藥,但是非普通人能買得起。得了肺結核,打破了汪耕個人一切的幻想,他體會到光憑個人努力有出路的想法是錯誤的。隔離期間,他閱讀了一些肺結核療養書籍,頑強而又耐心地靜臥休養,翻閱了一些魯迅書籍,對當時的舊社會有了一些認識。同時,彼時的交大作為愛國運動的「民主堡壘」,中共地下黨領導的學生進步活動風起雲湧。撤退到解放區的同學們也來信告知解放區的真實情況,這對汪耕思想觸動很大。

1948年5月4日,建在交大上院、中院南面大草坪上的「民主堡壘」

隔離初期他傷感、孤獨,他很快重啟自我,逐步確立自己的人生觀。他覺得在舊中國,像他這樣僅僅通過個人奮鬥和才能立足於世是行不通的,應該追求一個各盡所能、坦誠互助,沒有爾虞我詐的理想社會。同時,他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作為一個未來的專業人員要鍛鍊好身體,他應該通過自己的專業工作,對國家、社會和人民做出貢獻。

1960年,汪耕與於潔芬的結婚照

難忘四載求學,終生情牽母校

「蔡淑芬獎助學金」捐贈設立者

蔡淑芬

蔡淑芬高中畢業於蘇州私立振華女中,英語根基很好,也喜歡數理化。當時的交大入學試卷是全英文試題,和她同年報考的考生有1100人,只錄取110名,而蔡淑芬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

1935年交大新生報名登記冊

但在大二結束的暑假,蔡淑芬突然病倒了,高燒持續數十天,病情一度危急,只好休學一年

直到1938年秋回到交大復學時,校園已不復昨日。徐家匯的校舍被日本人辦的同文書院所佔,交大遷至法租界中華學會社所在地,那裡便是蔡淑芬讀完大三、大四完成學業的地方。四載求學生涯始終在蔡淑芬的心中鮮活地存在著,青澀的歲月芳華令蔡淑芬難以忘懷。

1948年11月22日,蔡淑芬和丈夫乘飛機離開上海前往香港,到港不久就遇到了在港校友,很快便加入了交大香港同學會。

直至耄耋之年,蔡淑芬也堅持每隔一兩年從香港回到母校住一住,看一看。上海交大110周年校慶之際,已是九旬高齡的蔡淑芬,在兒女的陪伴下返校參加校慶。

蔡淑芬大四時填寫的服務志願書

情牽母校,飲水思源。這似乎成了蔡淑芬晚年生命的重要主題之一。

即便大病初癒,身體抱恙,在病榻上的她依舊心心念念母校的發展和學子們的成長。在兒女的大力支持下,蔡淑芬終於完成了多年來為母校捐款的心願。

110周年校慶時,蔡淑芬為母校捐獻10萬港幣,其中5萬用於母校110周年校慶,5萬設立為「蔡淑芬獎助學金」,後又追加至每年10萬。十餘年來,蔡淑芬獎助學金已資助了數百位同學。

多年來,蔡淑芬學長一直心繫母校發展,善心若水,對學校貧困生資助慷慨給予了寶貴支持,同時熱心香港校友會的建設。蔡淑芬學長對母校拳拳的愛心,交大永遠銘記。她的一生是交通大學「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精神的最佳詮釋,她的精神為交大人稱頌。

暮春三月,萬物復甦。疫情將會被勇敢的人們戰勝,有信仰的人生不會迷茫,隔離期後,願否極泰來。不僅收穫知識、記憶,還有精神的豐盈,若有信仰藏於心,未來定不負於君,讓我們心懷未來的宇宙星辰 ,共待春暖花開,雲散日出!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微 素材:交大檔案文博管理中心 責任編輯:金雪 祁潔

相關焦點

  • 錢學森:愛國奮鬥的知識分子典範,交通大學的傑出校友
    1991年和1999年,他先後被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兩彈一星功勳」勳章。錢學森的名字,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是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的象徵;錢學森的故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冊上熠熠生輝,也在交大師生中口口相傳,時刻激勵著交大師生和全體中國人。
  • 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上海交大發布微電影《心之所向》
    上海交通大學在新年伊始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
  • 西安交大錢學森班校友獲評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曾是中考狀元
    5月初,第十三屆「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榜單在洛杉磯正式公布。今年評選的主題是:「展望新的十年」,並特別增設了「全美傑出華人青年群體榮譽獎」,頒授給「全美華人青年醫護工作者」群體,以及「全美各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A)」團隊。西安交通大學2009級錢學森班校友曹祥坤獲評「全美華人十大傑出青年」。
  • 上海交大發布開年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 共述「我和我的學校...
    歲末年初之際,交大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診室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在燈塔的指引下砥礪前行,朝著理想邁出堅定的腳步。
  • 交大推出微電影 代代傳承夢想與燈塔的力量
    歲末年初之際,上海交大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在燈塔的指引下砥礪前行,朝著理想邁出堅定的腳步。
  • 西安交大:中國頂尖大學,排名15,知名校友錢學森,留學生2800名
    西安交大是九校聯盟成員,也就是C9成員,這就是中國民間大學聯盟。除了西安交通大學,還有北大,清華,復旦大學,浙大,上海交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哈工大,一共這麼9所大學。從2020國際化大學排名榜單可見,國內大學前六名,都是9校聯盟成員。第9哈工大,第10西安交大,第12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校友故事 | 聶一拓:乘風破浪而來,只為在交大安泰尋找更好的自己
    靠自己顯然是不夠的,我需要一些指引,一個更好的環境,關鍵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這讓我想起了還在上海剛工作時身邊那群優秀的同齡人。「我的同齡人現在又在哪裡?優秀的他們都在幹什麼?他們是否和我一樣在思考關於時間與人生的問題?我如何重新找到他們?「一番思考後,經好友提醒,發現讀MBA能解決這些問題!到象牙塔去讀書,去思考,去交友,去健體,去經歷不一樣的風景,去找到更好的自己。
  • 西安交大附中 「錢學森班」舉行開班典禮
    西部網訊 為進一步弘揚錢學森科學精神,培養具有現代科學研究素質結構的人才,西安交大附中決定創建創辦「錢學森班」,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踐行錢學森精神。12月24日,「錢學森班」舉辦了授牌儀式暨開班典禮。
  • 西南交大傑出校友、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Simon Iwnicki教授領銜的...
    西南交大傑出校友、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Simon Iwnicki教授領銜的學術機構榮獲英國女王周年紀… 2020-03-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85大學系列: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牌匾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上海交通大學校徽上海交通大學各類學術和學科建設都全面躍升,全球學術影響力顯著增強。是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中國」C9「成員。
  • 上海交大3位校友入選「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
    「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領袖」榜單每年評選一次,旨在評選出那些能夠影響企業管理、行業格局和更廣闊商業世界的傑出領導者。今年評選出的商業領袖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公司的成功時刻,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勇於面對挑戰,帶領公司走過危機,尋找新的方向,邁向下一個成功。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再沒去過美國?錢學森:美國人耍滑頭,我不會上當
    當晚在北京的所有重要科學家幾乎都參加了這場晚宴,大家紛紛向錢學森敬酒致敬。 科學家竺可楨在日記中寫道:「錢已七八年不見,比前蒼老甚多,雖只43歲,恐因在美國被軟禁五年所致。據說五年中不露一笑容雲。」關於錢學森的貢獻早已家喻戶曉,可我們發現錢學森自從美國回國後,直到去世也沒有去過美國。要知道美國後來多次邀請錢學森訪美,結果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98歲因病逝世,留下2個子女,近況如何
    幸運的中國擁有無數為國家無私奉獻、不辭辛勞的愛國之人,他們曾身居世界各地,在各領域取得不菲成就。而當他們得知祖國已經建立,百廢待興時,他們毅然拋棄優渥的生活,不懼前路艱辛,毅然歸國,投身祖國建設工作中,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便是如此,面對美國威逼利誘不為所動,一心回國建設祖國。
  • 交大校友會 壯大校友學習交流
    當時交大同學會號召旅居中、美、臺各地的交大校友們每人捐贈1,000元(當年高階公務人員的月薪約300元臺幣),一點一滴累積籌得100萬復校資金,至今60多年過去,交大超過10萬名畢業生,為培育臺灣科技頂尖人才的搖籃。 交大校友會執行長陳俊秀強調,交大校友會的經營方針就是「創造被交大校友利用的價值」。
  • 西安交大校友王華明、李大潛榮獲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
    據中國教育在線報導,近日,2020年度傑出教學獎名單重磅出爐。西安交大校友王華明、李大潛獲此殊榮。(按獲獎公布順序排序) 王華明院士
  • 2020中國高校傑出學術校友排行榜出爐,清華非第一,交大無緣前十
    近段時間,一份「國內高校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的排行榜在網上流傳開來。在某些程度上,一個學校的傑出學術校友就代表著這個學校培育人才的能力。這裡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份國內高校的傑出學術人才校友排名。本年度中國高校傑出人才校友排行榜出爐,榜首竟不是清華北京大學力壓清華佔據第一在以往,無論是預算經費排名還是科研成果排名,清華大學的名次一般都在北大之上。
  • 2名交大人入選「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據統計,共有2位交大人入選此次建議人選名單,黃旭華校友入選「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吳文俊校友名列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2009年,學校授予吳文俊等5位校友「西安交通大學最受崇敬校友」榮譽稱號。沿著「飲水思源」碑走進西安交大校園,處處都能找尋到吳文俊學長的蹤跡。
  • 關於錢學森的30個故事
    他是傑出科學家,美國人稱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他是科學家群體中以身報國的代表——錢學森。在錢學森109周年誕辰將近之際,我們摘選了和他有關的30個故事。這些細小或重大,歡欣或沉痛的人生切面,令我們更加敬愛這位前輩。
  • 國際生校友周煒勳、鹿宇佛的創業成長故事
    2020年度校友與校友組織創新創業獎。Finance金融先生」創始人兼執行長周煒勳憑藉在背景提升教育領域內的傑出貢獻榮登榜單,展現出背景提升教育代表性企業的創新變革精神,也體現了社會各界對「Mr. Finance金融先生」在背景提升教育領域的創新成就認可。本期讓我們來探尋「金融先生」們的創業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