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黨中央決定,首次開展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集中評選頒授,隆重表彰一批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
8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關於「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的公示》。公示提到,根據評選頒授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反覆比選、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經組織考察、統籌考慮,產生8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據統計,共有2位交大人入選此次建議人選名單,黃旭華校友入選「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吳文俊校友名列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
——「中國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
黃旭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3月生,廣東揭陽人,交通大學1949屆校友,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名譽所長、原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隱姓埋名幾十年,以身許國,闊別家鄉30載,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某次深潛試驗中,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作為總設計師親自隨產品深潛到極限。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2017年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前,習近平總書記、王滬寧等會見與會代表。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邀請黃旭華代表坐在自己身邊合影。
黃旭華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的多次海上試驗任務中,作為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副指揮,開拓了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領域,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以身許國,闊別家鄉30載,其間一次也沒有回過老家。「從1958年開始到現在,我沒有離開過核潛艇研製領域,我的一生沒有虛度。」
1997年,黃旭華在辦公室裡撫摸著核潛艇,他說:「發展核潛艇事業,必須全國大力協同,需要一大批為之奮鬥和無私奉獻的科技工作者。」
1945年,黃旭華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交通大學造船繫船舶製造專業,開始毅然追尋「造船造艦」抵禦外侮的報國夢想。
1986年,被授予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
1989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
1994年,因其在核潛艇研製方面功勳卓著,黃旭華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被媒體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2017年5月,黃旭華榮登「中國好人榜」。
2017年10月,黃旭華榮獲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7年11月,黃旭華當選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
2018年3月20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黃旭華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吳文俊
吳文俊,男,漢族,中共黨員,1919年5月生,2017年5月去世,上海市人,194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對數學的核心領域拓撲學作出重大貢獻,開創了數學機械化新領域,對國際數學與人工智慧研究影響深遠。他開創了數學機械化研究領域,用算法的觀點對中國古算作了分析,同時提出用計算機自動證明幾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國際上被稱為「吳方法」。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吳文俊在拓撲學、自動推理、機器證明、代數幾何、中國數學史、對策論等領域有傑出貢獻。他引進的示性類和示嵌類被稱為「吳示性類」和「吳示嵌類」,他導出的示性類之間的關係式被稱為「吳公式」。他的工作是1950年代前後拓撲學的重大突破之一,成為影響深遠的經典性成果。1970年代後期,他開創了嶄新的數學機械化領域,提出了用計算機證明幾何定理的「吳方法」,被認為是自動推理領域的先驅性工作。他是我國最具國際影響的數學家之一。
在西安交大檔案館,如今還珍藏著吳文俊當年求學時的成績單,兩份1938年、1939年的成績單,分數幾乎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吳文俊一直贊同交通大學西遷,並對此高度評價:一個交通大學變成兩個交通大學,是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雙倍的貢獻。有著非凡學術成就的吳文俊情系母校,曾多次回到母校看望老師和同學們。上個世紀70年代,吳文俊就在西安交通大學作了「數學機械化」講演。1997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101周年校慶紀念暨面向21世紀發展戰略研討會隆重召開,吳文俊學長專程來到母校參加研討會,並受聘為西安交大名譽教授,為師生作「機器證明與中國古代數學系列講座」,就機器證明等數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為母校數學學科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吳文俊多次倡議和組織數學領域的國際會議在西安交通大學召開,如1999年「數學教育與傳播國際會議」、2000年「符號計算和數值算法國際會議」等。2005年,吳文俊為母校題寫「飲水思源」四個大字,表達對母校的感恩之情。2009年,學校授予吳文俊等5位校友「西安交通大學最受崇敬校友」榮譽稱號。
沿著「飲水思源」碑走進西安交大校園,處處都能找尋到吳文俊學長的蹤跡。穿越理科樓長廊,懸掛著為我國社會進步做出重要貢獻的傑出校友的巨幅肖像,吳文俊位列其中,成為交大師生不斷進取的精神力量和源泉;錢學森圖書館校史走廊名流薈萃,吳文俊的名字與錢學森、侯宗濂、張光鬥、張元濟、蔣新松等一起,作為譽滿海內外的學界泰鬥、科壇精英,承載著西安交通大學深厚的文化底蘊,承載著交大人的光榮和夢想,時刻激勵後學奮發向上;在西遷歷史紀念館的溯源館裡,吳文俊等傑出校友與歷任校長,作為西安交通大學彪炳史冊的一代風流人物,是交通大學跨越三世紀輝煌歷程的時代見證。
1936年吳文俊被保送至交通大學數學系。大三學實變函數論,他以自學為主,讀經典著作。有了實變函數論的基礎,很快進入康託爾集合論,鑽研點集拓撲。
1967年,完成"示嵌類理論在布線問題上的應用"。
1977年,首次發表定理的機械化證明的論文,由此開闢全新的方向。
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關肇直創建系統科學研究所,吳文俊離數學所去系統所,任副所長。
1997年4月,西安交通大學101周年校慶紀念暨面向21世紀發展戰略研討會隆重召開,吳文俊學長專程來到母校參加研討會,並受聘為母校名譽教授。
2001年2月19日,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9年,西安交通大學授予吳文俊等5位校友"西安交通大學最受崇敬校友"榮譽稱號。
2017年5月7日7時21分,吳文俊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授予國家的勳章和榮譽稱號。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勳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規定國家設立「共和國勳章」「友誼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
2017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功勳榮譽表彰條例》,進一步對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評選頒授作出細化規定。
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國家最高榮譽。
「共和國勳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
「友誼勳章」授予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人。
國家榮譽稱號授予在各領域各行業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傑出人士。國家榮譽稱號的名稱冠以「人民」,如「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藝術家」「人民英雄」等,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稱,具體名稱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決定授予時確定。
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一般每5年授予1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時進行,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
今年是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首次集中評選頒授,國慶前夕將舉行隆重的頒授儀式。
轉發來源:西安交通大學 微信訂閱號
內容來源 :人民日報 西安交大新聞網 校友關係發展部
圖片:人民日報 新華網 西安交大新聞網 檔案館
(西安交通大學校友總會秘書處)
電話:029-82665507
Email:xygfb@mail.xjtu.edu.cn
微信公眾號:xjtu1896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鹹寧西路28號西安交通大學
梧桐東道東南操場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