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成為眾人痰盂,獲得尊重首先要自尊

2020-09-03 中超話題帝

中國足球自重才能獲得尊重,我們看到這些年中國足球夜不歸宿,酒駕,喝酒抽菸,各種各樣的醜聞籠罩本來千瘡百孔的中國足球。我們也看到中國球迷嘲笑中國足球白切雞,諷刺他們不自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年輕球員和中生代的體能比不上40歲的鄭智和30歲的蒿俊閔,老將鄭智和蒿俊閔可以80分鐘後突破各條線實現各種超車。球迷諷刺國足球員不自律不職業,白斬雞。我們說知恥後勇,中國足球永遠不知道醜字怎麼寫,中國足球這個付不起的阿鬥,中國足球這十來年給球迷帶來的快樂確實屈指可數。

看看我們年輕球員,拿著高薪去泡吧和買跑車,讓我想起當年董方卓和C羅拿到高薪後的不同選擇。董方卓在曼聯拿到高薪後第一件事就是買一輛跑車炫耀,C羅則是僱請專業教練對自己進行針對性訓練,這個選擇決定了弗格森看重的兩個天才不同的命運,C羅現在依然是世界足壇巨星,董方卓則淪為打中國業餘聯賽。中國足球和中國球員確實需要知恥後勇,需要更多鞭策。

中國球迷和媒體,管理層跟中國足球水平匹配。罵中國足球最狠最兇的不是王興和王小東,而是中國球迷和中國媒體。不過兩者出發點不同,王興和王小東以諷刺的角度,利用中國足球做廣告營銷和蹭熱度,中國球迷則是恨鐵不成鋼,愛之深責之切。但看到中國球迷媒體把中國足球不行的原因歸罪為大牌外援,聯賽,金元足球甚至某家俱樂部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中國足球水平不行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國家配不起一個高水準的國家隊。你看到中國足協對著一家俱樂部說,拿這麼多冠軍有什麼用的時候,你看到中國管理層一次又一次短視的規劃,把大賽成績作為規劃的目標,折騰聯賽的時候,你會發現中國足球反覆犯同樣的錯,多得中國足球這群管理層不少。

中國足球說的比做多,中國足球說的人鄙視做的人。我們看到這些年,球迷和某些媒體在青訓的互相攻擊,簡直噁心。這群鍵盤俠在網上抨擊那些為青訓出錢出力的人,說別人這不好那不好,帶著敵視去看待中國青訓。每個為青訓付出的人都值得尊重,中國青訓應該互相鼓勵和促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是中國球迷和媒體,以攀比心態去攻擊青訓俱樂部,這樣的做法確實讓人心寒。一群旁邊指手畫腳的人去評價那些腳踏實地搞足球和青訓的人,這就是中國足球的現狀,說的比做的更牛逼,更高尚。

回顧中超這些年的最佳新人,2010年的之前的最佳新人天賦異常,16-19歲就依靠自己的潛力和能力在中超打上主力,在國際賽場也展露鋒芒,得到歐洲俱樂部的注意。這些人依靠聯賽出色的表現,進入國家隊年。可以說,這不是依靠聯賽政策矮個子拔高個,陳濤19歲,蒿俊閔18歲,王大雷17歲就在聯賽發光發亮。但2010之後,中國青訓的質量開始直線下降,能夠成為中國國家隊主力球員的屈指可數,很多甚至停滯不前,越打越差,甚至銷聲匿跡。最後依靠政策去扶持,這就是中國足球青訓的現狀,這就是中國足球不行的原因。假賭黑的足校倒閉潮,讓中國足球青訓根基崩塌,看看如今的中國國家隊,依然是一群老將在維持,中國青訓的悲哀。

王小東和王興說的不完全錯,也對不了哪裡去。但他反映出了中國足球的一些事實。他們錯認為能跑就能踢足球,博爾特早就成為足球巨星,退役後的博爾特踢足球的事實告訴王興一個事實。當然3000米考驗的是體能和耐力,是足球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唯一。古典前腰依靠出色的技術走著踢,就跟所謂的跑毫無關係。

他們的錯認為足球的價值僅僅是成績。在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孩子沉迷網絡和遊戲,健康和體質嚴重下降。作為世界最歡迎的運動之一,踢足球很重要的目的是強身健體,而不是競技成績。中國足球普及率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利性太強了。在這個布滿獨生子女的時代,兒女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家裡以孩子為中心。足球能夠讓孩子學會團隊合作,紀律和分享,責任,這是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學不到的東西。

王小東認為教育比足球貢獻更大,足球貢獻比不上坐牢的清華北大人。王小東用輸給泰國就是證明中國足球負貢獻。那麼當年中國熱身賽贏法國,我們的貢獻是不是世界級呢?很顯然這是一個公知忽悠的說法,蹭熱度無底線。教育對於中國的影響是毋容置疑的,但中國教育發展也有王小東這些經不起推敲和反駁,而選擇各種貼標籤扣帽子甚至人身攻擊的偽學者,中國教育有一些蛀蟲毒害我們的學生。你可以讚揚教育重要性,也可以批評中國足球,但不能歧視心態去對比。有錢的資本家和娛樂明星的貢獻比不上辛辛苦苦研究的科學家。城市老闆和企業家,金領白領藍領貢獻很大,但是也離不開環保工人和農民工的貢獻,所以說,這樣膚淺的對比是可笑的。

最後,雖然王興和王小東一些言論很可笑,但是也沒有必要揪著不放。其實中國球迷,媒體和官員對於中國足球的批評也是錯的千奇百怪,更別說門外漢王興和王小東。我想說的是知恥後勇,中國足球要獲得別人尊重,首先自己爭氣,可惜這些年中國足球沒害沒臊,更別說爭氣。現實上王興和王小東也說出一些中國足球的現實和現象,比如說中國球員的不職業不專業,中國足球付不起的阿鬥,喜歡內鬥和折騰。假如毫無廉恥,每次別人嘲笑中國足球就嘴裡反擊,是無力的。中國足球的自尊靠中國足球人爭取回來的,不是靠王興和王小東施捨的,中國足球需要臥薪嘗膽。

相關焦點

  • 看個《奪冠》也要被噴,「痰盂」人設對中國足球公平嗎?
    和實力不佳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足球運動員的待遇。動輒百萬、千萬的年薪和獎金,出行要包機,穿的都是名牌,各方面享受的級別都超過了其他項目,這也是網友們心裡不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國足成績差,中國球迷恨鐵不成鋼,罵上兩句也可以理解,但不怎麼關注球隊的普通路人見到了也要吐上兩口唾沫,再踩一腳,未免有些過分。一有國足新聞時,這些從來不關心中國足球的人就會站出來冷嘲熱諷、花式蹭熱度。在當下最流行的兩大平臺——抖音和微博上,只要能跟足球扯上關係的,網友們都要來調侃、吐槽,甚至是無端辱罵。
  • 曹贇定譴責人人把中國足球當成痰盂,我們有沒有資格罵國足
    曹贇定在東亞杯上終於獲得了代表中國國家隊上場比賽的資格,和他的球風一樣,他的語言風格也顯得非常獨特,曹贇定認為人人都喜歡責罵中國足球,把中國足球當做痰盂來人見人吐,實在是一件令人無法接受的事情。其實,如果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曹贇定的這個觀點是非常正確的,因為中國足球長期被罵是人人選擇了不同的參考系作為對比,但是換一個角度可以發現,其實很少有人有資格真正去譴責國家隊。
  • 時評|黃健翔回應美團王興吐槽事件,國足不應該是眾人口中的痰盂
    美團CEO王興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對勢頭向好的中國足球潑出一波冷水,先不說所言虛實,在這個節點隨意點評國內足球運動員,對中國足球的語言傷害,著實讓人無法理解。中國足球在低谷時期,更需要公眾人物帶頭來維護來之不易的良好輿論氛圍,而不是一味吐槽抹黑,中國足球也不應該成為眾人口中的痰盂。
  • 狂言君:別不承認 中國足球還真就是個痰盂
    但問題在於,你足球圈內人士忙著對線幹啥?找噴嗎?有人說中國足球就是個大痰盂,隨便哪路神仙有事沒事,都能往裡啐上一口。這話還真說對了,中國足球還真是個痰盂,不服氣?不服氣拿成績來打臉唄?不行了吧。說到底,大夥都愛噴國足的緣由,還不是因為中國足球太變態了。
  • 「揚子零度角」中國足球沒必要「雞同鴨講」,自身強大是最好的回擊
    與此同時,中國男足考核球員12分鐘跑,有些外籍球員可以跑三千大幾接近四千米,卻有好些本土大牌球員跑不過及格線兩千八或兩千九。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這樣的吐槽,引來了眾人的反駁。具體請看連結:外賣行業大佬吐槽中國足球,「不專業言論」引眾人吐槽對此,紫牛新聞「過足癮」足球工作室各位足記的觀點如何呢?雞同鴨講,沒必要!一個叫王興的人,這幾天懟了中國足球,他不惜把自己捲入輿論的旋渦而繼續為自己的品牌打call!
  • 為什麼一定要搞好中國足球?
    「這群廢物,恐怕都踢不過中國女足吧!」「給裡皮2000萬歐元,有這個錢捐給貧困兒童不好嗎?」「我要不是小時候老師不讓踢球,現在肯定比他們強多了!」是啊,13億人呢,可是有幾個人是踢足球的呢?又有幾個專業足球運動員呢?那麼這個足球產業又有多少人在真正從事呢?是啊,中國女足是我們僅存的驕傲了吧?
  • 董方卓向美團王興下戰書,稱社會缺乏對中國足球的尊重和敬畏!
    中國足球成績不好,也一直倍受質疑和吐槽。近日,美團CEO王興就吐槽了中國足球「被中國足球12分鐘跑標準之低所震驚。」王興表示「我第一次被中國有些行業標準之低所震驚是在1998年,當時是在清華大學上體育課時,當時男生3000米成績在12分鐘之內就能得到滿分,很多同學做到了,我也能做到接近。」
  • 要想別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尊重自己,自重方能贏得他人尊重
    這個寓言提醒了人們,要想別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尊重自己,這是一個不變的準則。有些人在職場中生存,受到別人的欺負和擠兌,飽受冷落和打擊,實屬一個沒有分量的小人物,這跟他們一貫看清自己的行事風格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要學會不卑不亢,盡力去擺脫「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
  • 李霄鵬:中國足球成功首先得有教練,大牌外援不歧視你就是尊重
    近日中超官方專訪了山東魯能主教練李霄鵬,這位中超為數不多的本土教練在採訪中談到了中國足球與世界足壇的差距,也分享了自己作為本土教練的所思所想。(以下為採訪節選)問:現在這個時代的球員們跟您那個時候比,您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 中國可以沒有足球但不能沒有自尊
    中國可以沒有足球隊,但絕不認同黑白種人代表中國人。已經在1949站起來當家做主的中國人民,不需要再次讓黑白種人代表中國。人民日報發微:歸化球員佔比問題,怎樣的國足才是你心目中的國家隊?9.18日,第70次國際足聯大會通過了國際足聯章程球員協會轉換相關條款的修正案。
  • 蘇群微博罕見發飆:中國足球不是痰盂,想吐就吐一口
    蘇群微博罕見發飆:中國足球不是痰盂,想吐就吐一口 幾天前,美團掌門人王興突然蹦了出來,對國足大肆嘲諷,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 國人拿國足開玩笑,足球巨星歐文說中國父母認為踢球沒前途
    中超這幾年越來越火爆,不僅花費了巨資引進了許許多多優秀的外援,也有許多優秀的世界級教練前來執教,雖然中國足球環境不好,但是誰會和錢過意不去,就算是退役的球員都想過來中國掙錢,比如超級巨星歐文也經常過來中國參加活動掙錢,在一次採訪中他說到:「中國父母認為孩子踢球沒前途,成為一位教師或者醫生
  • 百年足球俱樂部要從尊重開始
    2020年的最後一天,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發布公告,擬將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更名為洛陽龍門足球俱樂部,一時間一石驚奇千層浪,河南球迷群情激憤,河南當地媒體立即採訪了建業俱樂部,說很多事情待定。具體內容如下:河南建業球迷解散了很多組織,有球迷在航海體育場拉條幅,想組織這場改名風波。
  • 中新網:中國足球的臉面,不應只是漂亮球場更需軟實力提升
    恆大新球場近日引發廣泛關注,對此《中國新聞網》發文稱中國足球的臉面,不應只是漂亮球場。談到這座球場,該媒體首先稱讚此舉將會實實在在的帶給球迷全新的觀賽體驗,進一步豐富國內的專業足球場資源。但對於現階段的中國足球來說,需要的恐怕不僅是這些漂亮的球場。前段時間,分別出現了恆大違規被罰50萬、職業聯盟籌備工作停滯、于漢超當街塗改車牌等負面事件,對此該媒體表示中國足球又一次成為路人們痛罵的「痰盂」。三起風波的集中爆發,更像是現階段中國足球的縮影,從聯賽到俱樂部到球員,每一個環節都有不少短板。
  • 津媒:韓國新生代球員缺乏素養,對中國足球首先是嘲諷
    國安外援金玟哉在韓國綜藝節目中「吐槽」俱樂部隊友一事近日引起軒然大波,津媒體壇新視野對此發表評論稱,韓國新生代球員較老一輩缺乏素養,對中國足球有著輕視和嘲諷的態度。在節目中,金玟哉表示自己在國安的後防隊友缺乏補位意識,讓自己在場上幹著兩個人的活,總是很累。
  • 李鐵掛帥,中國足球再啟航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下午中國足協正式宣布李鐵將會是新一屆的國家隊主教練。李鐵這個時候能勇於挑起這副重擔是值得欽佩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沒有一腔熱血,不是對中國足球有著極度的熱愛,他是不會接受這個挑戰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必須承認現階段中國足球的問題其實與主教練關係不大,主要是我們缺乏一批出類拔萃的球員。由於對青訓的不重視,使得我們足球人才出現了斷層,現在只能從矮子裡面選個子高的了,所以水平也就可想而知,成績當然也如我們所見。
  • 中國足球好尷尬!恆大歸化國腳或無球可踢,自薦多家球隊均遭拒
    2020年3月洛國富獲得代表國足出戰正式比賽的資格,4月29日,洛國富首次入選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備戰2022卡達世界盃亞洲預選賽。 阿洛伊西奧進球後踩角旗杆的慶祝動作相信讓很多魯能球迷記憶猶新,隨著年齡的增長,傷病不斷增多,雖然貴為15賽季中超金靴但是競技狀態下滑的厲害,最近兩年更是混跡中甲。
  • 中國足球首先要提升自己硬實力
    只是,作為中國體育最早啟動市場化、職業化改革的項目,中國足球始終扮演著流量擔當乃至公眾痰盂的角色。網友們對國足看電影的批評嘲諷,無非都是老套路。君不見,每逢國足落敗,國內輿情習慣性譁然,不少平時根本不太關注足球的有關人士也都發表高見,用說段子開涮的方式調侃中國男足。不明真相網友哈哈一笑,忘記煩惱,酣然入睡,何樂不為?
  • 足球的教育意義之一:尊重
    作為世界第一的體育運動,足球的魅力和影響都是無與倫比的。足球運動已然成為當今世界上開展最廣、影響最大的體育項目,甚至其豐富的涵養和感染力也被視為一門藝術。正是因為足球裡有著對規則、裁判、教練、觀眾和競爭對手等的尊重,才會使其在世界有著盛行不敗的魅力。
  • 聞一多田漢為她痴迷,徐志摩給她捧過痰盂,絕代風華,婚姻卻不幸
    果然不負眾望,俞珊以一襲七重紗旋轉、舞蹈驚豔眾人,她對於角色的演繹也令人深陷於故事之中,思緒不由得緊緊跟隨著她的劇情而走,最後演出在一派歡騰的掌聲中結束,她以動情的表演與精湛的演技收穫了觀眾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