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戰略(視頻講解)

2020-12-14 可以量化的管理學

《孫子兵法》是世界十大兵書之一,它那麼厲害,那麼《孫子兵法》的邏輯結構是什麼呢?

《孫子兵法》的13篇分別為《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間》篇。從邏輯上,《孫子兵法》可以分成戰略、戰術和戰地三部分,其中戰術部分是《孫子兵法》的核心。

戰略的原則為:以最小的成本獲得勝利。戰略包括《始計》篇、《作戰》篇、《謀攻》篇,主要論述了戰爭對國家的影響。

《孫子兵法》的戰略思維導圖

勝利是要達到的目標,通過《始計》篇中的五事七計來計算獲勝的概率,與投資決策之前進行的調研類似。要達到勝利的目標就要付出成本,《作戰》篇論述了金錢和時間成本,《謀攻》篇論述了傷亡成本。

在《始計》篇中,孫子主要論述了戰爭重要,所以要先計後戰,以求勝利。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戰爭關係到國家的存亡,所以要慎重,需要先通過五事七計來衡量敵我的實力,先計算勝利的可能,然後再選擇是否開始戰爭。

在《作戰》篇中,孫子主要論述了戰爭費錢,所以要速戰速決,降低損失。孫子說:「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在《謀攻》篇中,孫子論述了戰爭死人,所以要先謀後打,減少傷亡。孫子說:「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謀略勝敵,其次是以外交手段勝敵,再其次是通過野戰勝敵,最下等的是攻城。謀攻的成本最小,其次是外交,再次是野戰,最後是攻城,使用的順序也是謀攻優先,攻城最後,這是按照成本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列的,能使用成本小的方法,就不使用成本大的方法。博福爾在《戰略入門》中總結了美國的戰略是兩條:分級威懾和靈活反應。分級威懾的意思就是逐步升級戰爭,而不是一上來就使用暴力,逐步升級手段,這樣才能使得戰爭的成本最小。

戰爭的直接目標是為了獲得勝利,然後將戰爭勝利作為談判條件來和敵人媾和,從而獲得利益。但是戰爭費錢,速戰速決才能降低經濟上的損失;戰爭也會死人,通過優先使用謀攻和外交來減少傷亡,即戰略的原則是以最小成本獲得勝利。

美國的「零傷亡」理論。所謂「零傷亡」,就是在與敵國軍隊交戰過程中盡力避免己方作戰人員的傷亡,使傷亡近乎於零。美國的「零傷亡」理論的源頭可以追溯至越南戰爭。從1961~1973年,越南戰爭歷時12年。戰爭久拖不決和士兵大量傷亡激起美國民眾巨大的反戰浪潮。詹森總統被迫下臺。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因為「戰爭中人員傷亡過多」導致的政府更迭。《孫子兵法》的戰略原則為:以最小的成本獲得勝利,最小成本包括速戰速決減少經濟成本和減少傷亡人數。從《孫子兵法》的角度來分析,美國在越戰當中犯了兩個重大錯誤,第一個是戰爭時間過長,沒有速戰速決,導致經濟損失巨大。第二個是戰爭傷亡過多,沒有做到有效減少傷亡人數。這兩個原因導致了美國國民的強烈反戰和總統的直接下臺。在血的教訓下,美國才得到了「零傷亡」理論,這比孫子的想法晚了2000多年,並且美國是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得到「零傷亡」這個戰爭理論的。

精確打擊理論和斬首行動理論也都是以最小成本獲得勝利為核心原則的。在一戰、二戰和之前的戰爭中,敵我雙方都是以儘可能地消滅敵人為目標,《戰爭論》也是這樣論述的,但是隨著和平與人權成為世界政治的主要力量時,戰爭中不再是僅僅以減少自己傷亡,增加對方傷亡為目標了,戰爭中要以最小成本獲得勝利,不僅是自己的傷亡最小,也要在減少敵人傷亡的前提下獲得勝利。精確打擊是使得打擊精度增加,減少對敵人、貧民以及資源的不必要傷害,只打擊影響戰爭勝利的關鍵點,這有效地減少了敵人的傷亡和經濟損失。斬首行動是將打擊對象從消滅敵人軍隊改為打擊敵人首腦,打擊從面改為點,也有效地減少了我方和敵方的損失,使得戰爭成本最小化。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的《作戰》篇總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視頻講解)
    《作戰》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二篇,分為五章,主要講:戰爭費錢,速戰速決,降低經濟損失。前兩章講戰爭二害:費錢和耗時,第三和第四章講戰爭二利:就地補充和速戰速決,它們是費錢和耗時的解決方法。第五章講將領責任重大,知道二害和二利的將領,才能保證民眾和國家安全。
  • 孫子兵法全球行:大陸臺商《孫子兵法》授課第一人
    蕭新永對記者說,他在上高中時就讀《孫子兵法》,在大學裡企管教授在講授營銷管理與戰略時重點論述孫子有關競爭思想,深深吸引了他。這些經典論述蘊涵著現代競爭策略分析所需要的條件因素,可與SWOT分析等科學管理工具互補互用,為企業在探討競爭優勢時,提供一個嶄新的思維方向。於是,他就開始深入研究兵法30多年,尤其是系統應用孫子戰略思想。
  • 關於孫子兵法的知識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孫武撰。《孫子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 孫子兵法全球行:美國軍事學者論孫子與毛澤東戰略
    圖為美國唐人街出售的孫子與毛澤東書籍 韓勝寶攝  中新網華盛頓1月15日電(記者 韓勝寶)「從毛澤東的每一條作戰原則中都可能找到孫子的思想,顯然毛澤東的每一條原則都體現了《孫子兵法》中的多處教誨」。
  • 《孫子兵法》合集
    《孫子兵法》03 謀攻篇《孫子兵法》04 形篇《孫子兵法》05 勢篇《孫子兵法》06 虛實篇《孫子兵法》07 軍爭篇>《孫子兵法》08 九變篇《孫子兵法》09 行軍篇《孫子兵法》10 地形篇《孫子兵法》11 九地篇《孫子兵法》12 火攻篇
  • 讀《孫子兵法》心得
    今天我主要講兩個問題:第一,我們必須持嚴肅態度,站在學術的立場,對《孫子兵法》這本書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也就是要知道《孫子兵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第二,更為重要的,我們要知道《孫子兵法》究竟好在哪裡,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借鑑《孫子兵法》。
  • 《孫子兵法》:商戰致勝寶典
    更有一位日本學者山孚先生概言之,「日本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兩個支柱:一個是美國的現代管理制度;另一個則是《孫子兵法》的戰略和策略。」事實表明,日本民族研究《孫子兵法》的廣度和深度超過了孫子的故鄉中國人。   美國人用《孫子兵法》打造「戰略家的頭腦」。著名的鮑威爾將軍在任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國務卿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他的家中就收藏了好幾個版本的《孫子兵法》。
  • 倫予史紀 中國人為什麼讀不懂《孫子兵法》?
    1996年哈佛大學57位學者將《孫子兵法》評選為4000年10部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哈佛大學建議讀的一百本書,其中就有《孫子兵法》。同年,哈佛大學的「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教授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什麼是戰略》一文,這篇文章被商業界譽為是與杜拉克《經營之道》齊名的「管理史上奠基之作」,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普遍認為脫胎於《孫子兵法》「五事七計」原則。
  • 從戰爭論的「勝利頂點」看,我們真的誤解了《孫子兵法》戰略思想
    簡言之,戰略的目的是組織能力優化;戰術的目的是打勝仗。三、《孫子兵法》戰略戰術誤解在大量《孫子兵法》的解讀中,多認為孫子十三篇的始計、作戰、謀攻、軍形講的是戰略,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講的是戰術,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講的是技術。
  • 陳春花:管理者為什麼還要讀一本關於《孫子兵法》的書
    戰略管理學大師明茨伯格曾說:「《孫子兵法》在今天來講也是一部傑出的著作,幾乎沒有什麼新的觀點能超越它。」了解《孫子兵法》,是我們理解中國謀略智慧和競爭戰略的捷徑。從血與火、生與死中總結出來的戰爭法則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能夠啟發和指導我們在商業領域的競爭和實踐。
  • 讀《孫子兵法》,學會戰略性思考
    不過,通讀宮玉振教授新著《善戰者說——孫子兵法與取勝法則十二講》(以下簡稱《善戰者說》),可以讓人的眼界和格局更為廣闊和宏大,也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  作為《孫子兵法》研究專家,宮玉振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軍事學博士,著有《管理的歷史維度》《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取勝之道:孫子兵法與競爭原理》等十餘部暢銷著作。
  • 《孫子兵法》作者,兵聖!孫武.
    這時,伍員「七薦孫子」,使得闔閭同意了接見孫武。在隱居時,孫武已經寫成《孫子兵法》。他帶著自己所著的兵法來見吳王,闔閭暗自讚嘆。吳王任命孫武為吳將,並常常與孫武探討各種各樣的軍事及政治問題,都能獲得滿意的答案。到前508年(吳王闔閭七年),吳國採用孫子「伐交」的戰略,策動桐國,使其叛楚。然後,又使舒鳩氏欺騙楚人說:「楚若以師臨吳,吳畏楚之威勢,可代楚伐桐。」
  • 《孫子兵法》,一部滿是智慧的謀略寶典
    《孫子兵法》這本書很多高人評價都挺高的,比如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我們要把《孫子兵法》視為天下第一神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這樣事業才能發達。唐朝的大軍事家,同時也是千古明君的李世民說:觀諸兵法,無出孫武!毛也說,《孫子兵法》裡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現在依然是真理。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計計相扣,展現中國古代兵法和東方智慧
    《孫子兵法》是中國軍事文化遺產中的光輝寶物,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中國古籍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最廣泛的著作之一。《孫子兵法》曾被譽為「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
  • 《孫子兵法》的《謀攻》篇總述、第一章和第二章(視頻講解)
    《謀攻》篇是《孫子兵法》的第三篇,分為六章,主要講:以最小的傷亡獲得勝利。戰爭死人,先謀後打,減少傷亡。
  • 毛澤東到底是什麼時候研讀《孫子兵法》的?
    他們又批評我,說我憑著《三國演義》和《孫子兵法》指揮打仗。其實《孫子兵法》當時我並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我看過幾遍,但指揮作戰時,誰還記得什麼《三國演義》,通通忘了。我就反問他們:你們既然說我是按照《孫子兵法》指揮作戰的,想必你們一定是熟讀的了,那麼請問:《孫子兵法》一共有幾章?第一章開頭講的是什麼?他們啞口無言。原來他們也根本沒有看過!」
  • 國防教育欄目|《孫子兵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上)
    事實上,《孫子兵法》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世界公認古代保存下來最古老的一部戰爭與戰略理論著作,而《三十六計》則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末清初,作者不詳。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優秀的軍事文化遺產之一。但它只是一部謀略書,屬於戰術層面,與《孫子兵法》這本書沒有一點關係,其理論價值與《孫子兵法》更不可同日而語。
  • 《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
    說起《孫子兵法》,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當今商界更是將其奉為經典。《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歷來被奉為兵家寶典,是中國古典文化軍事遺產中的燦爛瑰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它已經被翻譯成很多種語言,在全球軍事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
  • 現存的《孫子兵法》竟是「假」兵法?而孫武怒斬兩美女只為操練
    可是《孫子兵法》的真偽一直在各界存在爭議,那麼現存的《孫子兵法》到底是不是由孫武所著呢?其中的內容又是否為後人撰改過的呢?孫武怒斬寵姬《孫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名將孫武所著。現存的《孫子兵法》究竟是否為真?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在《漢書·藝文志》中名為《吳孫子兵法》,共有八十二篇,圖九卷。
  • 中國的《孫子兵法》是世界最古的兵書,千古受用!
    接下來,談談《孫子兵法》的三方面重要思想:第一,《孫子兵法》中所蘊含的戰略指導思想。戰略論是孫子軍事學說的主體部分。孫子在《孫子兵法》中首次提出了戰略概念,即廟算。很具體地論述了「安國保民」的最高目標、「五事七計」的全局運籌、「不戰屈敵」的止戰思想和「知己知彼」的作戰指揮等戰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