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別稱申城,河南信陽別稱也是申城,名稱來源雖有所不同,但都和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有著不解之緣。
春申君,原名黃歇,地地道道的河南信陽人,原籍在現信陽潢川境內,戰國四公子之首,楚國名相,也有一說他是江南一帶人文始祖。信陽在河南最南邊,緊鄰湖北、安徽,九省通衢之地,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美譽,豫風楚韻是這裡的文化特色。
戰國時期,春申君請封江東,而上海就在黃歇的封邑。據《上海地名志》等書籍記載,上海別稱申,就是源自受封於這裡的春申君黃歇。
我們都知道上海有一條河,名叫黃浦江,去往上海的遊客,這裡算是不能錯過的景點。浦在吳國古語中一般指人工河,所以黃浦江是歷史上最早人工修鑿的河流之一。黃浦江穿過上海市區,將上海分為浦東和浦西。
最初的黃浦江經常河水泛濫,危及沿岸人民的生活。戰國時楚令尹黃歇來到江東後,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長江口,一瀉而入東海。從此大江兩岸,不怕旱澇,安居樂業。人們感激黃歇的恩德,便將這條大江稱作黃歇江,簡稱黃浦。後來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至今,在江東一帶還有許多地方依然找得到春申君的影子。比如浙江吳興的黃浦、江蘇江陰的申港、黃田港,在上海城區也依然存在著許多以「黃」和「申」命名的地名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