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喝苦蕎茶,你知道哪兒的苦蕎最好?各個苦蕎商家都認為自己的苦蕎是最好的,但大涼山是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苦蕎種植地區,涼山苦蕎品質較高主要是其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都適合苦蕎生長。
在偏遠落後的涼山高寒地區,由於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當地的彝族人民根本無法種植其它的穀類作物,而偏偏苦蕎卻極適應這種生長環境,當地的百姓都以苦蕎為主食。其實人工種植的苦蕎跟野生自然生長的差不多,人們並不會給它施肥,更談不上使用農藥,苦蕎只有生長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結的果實才能長得更好。
黑苦蕎又名珍珠黑苦蕎,有「黑珍珠」和「苦蕎王」這美譽。花較小,紫紅和淡黃綠色,無香味。雌雄蕊等長,自花授粉。瘦果較小,三稜形,稜不明顯,有的呈波浪狀。表面粗糙,兩稜中間有深凹陷,殼厚,果實味苦。我國西南地區栽培較多,其中四川大涼山有「中國苦蕎之都」的美譽,三匠的苦蕎茶原料均產自大涼山。
人們常說的蕎麥,太籠統,它有米蕎、翅蕎、甜蕎和苦蕎。若僅說蕎,就有甜蕎和苦蕎。甜蕎,又名花蕎,味甘,莖、葉呈紅色,粉紅色的花,一身都很漂亮,口感好;苦蕎分為:黑苦蕎、黃苦蕎、雜交苦蕎。
苦蕎在世界上大約有100多個品種(包括變種、亞種),但總體上來說,分為兩大類,黑苦蕎和黃苦蕎:
(1)黃苦蕎一般生長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區,而黑苦蕎一般需生長在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山區。
(2)黃苦蕎外殼為黃灰色,黑苦蕎外殼為黑色,但脫殼以後,一般人憑肉眼很難分辨。
(3)黃苦蕎營養價值較低,大約是黑苦蕎營養價值的四分之一
(4)黃苦蕎產量較高,一般畝產在500斤左右,而黑苦蕎的畝產一般不超過200斤。
值得一提的是:優質的苦蕎茶衝泡後湯色清澈黃綠,麥香撲鼻,入口麥香醇厚,適合長期飲用。長期飲用苦蕎茶有調理腸胃、輔助調節血糖及減肥養顏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