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丨一線禁毒警察走進「家長學堂」,家校社該如何共築防護網?

2020-12-16 大洋網


黃惠鈺老師也是兩位孩子的媽媽,在直播一開始,她便提出了她的疑惑,「雖然說毒品猛於虎,但是因為身邊都有開展禁毒的宣傳,我又覺得毒品好像離我和孩子們的生活很遙遠。」黃老師的這個想法,其實也是很多家長的想法。「事實上,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毒品的隱蔽性日益增強,危害性並沒有減弱」,王所介紹道,並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


「2019年5月,我所通過線索抓獲涉嫌吸毒的女子鍾某,她對吸毒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公安機關依法當即對嫌疑人鍾某做出行政拘留14日,後再轉到女子戒毒所強制隔離戒毒2年的處罰決定。當我所民警向鍾某宣讀處理結果時,鍾某稱其丈夫因販賣毒品被判刑,現還在某監獄服刑中,如果她也進戒毒所,家裡的女兒就沒人照顧了。」經了解,鍾某有一個七歲的女兒,平時由八十多歲的奶奶照顧。因為父母吸毒、長期不在家,這個孩子經常在附近流離,生活狀況十分艱難。



△番禺區公安分局大石派出所副所長劉城龍


△番禺區公安分局洛溪新城派出所副所長王匡


聽到這樣的案例,真是讓人痛心,但有一個不可忽略的事實,「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新型毒品的出現、擴散,吸毒人群正逐漸增多,從我們在禁毒工作中接觸到的一個個案例來看,吸毒人員年輕化的特徵突出」,劉所補充道。「有些父母忙於工作,對孩子疏於管理和教育,導致孩子無心上學,散漫懶散,極其容易走上吸毒之路。因此,我呼籲,家長朋友們要充分認識毒品的危害,還要讓孩子從小就認清毒品的危害性。」





在直播現場,黃惠鈺老師繼續道出屏幕前很多家長心中的不解「為什麼在政府多年的大力宣傳及再三告誡下,卻依然沒能阻擋眾多的癮君子前赴後繼的踏入毒壇。到底是怎樣的原因,讓他們忘卻恐懼,決然走向吸毒毀家之路?」


王所解答道,「其實,只有認清事物的本質,才能更好對症下藥,容易被毒品迷惑,吸毒的人,多數會有這樣的一些情況:一是家庭不穩定,成員關係差,如父母離婚或是經常吵架;二是父母極度溺愛,從小就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三是父母忙於事業,很少給其良好的教育與關愛,長期缺失親情溫暖。」


劉所補充道,「工作中我們發現因特殊的家庭環境或是缺乏家人關愛的孩子,容易喪失進取心,精神容易陷入極度空虛的狀態,這樣的孩子也很容易走上吸毒之路。」



說到底,容易走上吸毒之路的孩子,很多是與家庭教育有關。對此,嘉賓們也紛紛支招,提出要關注孩子的品格塑造,例如,培養孩子的進取心、主見、積極心態、受挫力等等,這些都將使孩子受益一生。「如果一個家庭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存在感和自我價值感,孩子是在充足的心理營養中長大,他會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拒絕毒品的!所以,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十分重要,要給良好的親子關係賦予一個關鍵詞,我覺得一定是『尊重』。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早把自己當大人了,他們更渴望與父母能『平等地對話』。」黃惠鈺老師說道。


在此,詹校在直播中提出「家庭親子禁毒六個一」,讓禁毒教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梁校也認為:「家校攜手開展家庭禁毒工作非常重要,家長要重視學校布置的禁毒任務,善於將任務轉化為學習資源。」通過社區、學校、家庭三方面的彼此支持、配合,為孩子們共築了一道堅固的防護網。



什麼是毒品?如何讓孩子們能認清毒品危害,遠離毒品呢?

毒品分為傳統毒品和新型毒品,傳統毒品一般指鴉片、海洛因、冰毒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販毒分子越來越狡猾,現在市面上還出現了一些偽裝得很「漂亮」的新型毒品。如咔哇潮飲,它的效果和K粉一樣,人喝了可以連續興奮三個晚上。又比如新發現的毒品「郵票」 ,毒性是搖頭丸的3倍,是一種新精神活性物質。





對於新型毒品,要怎樣教會孩子學會分辨與拒絕呢?


新型毒品一般會偽裝成孩子們喜歡的新潮玩具或者飲料,在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孩子。




有什麼方法讓家長及早發現孩子有沒有吸毒行為?


劉所:家長要有善於發現的眼睛,首要是察覺孩子的情緒變化。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而孩子心智還沒有成熟,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真的要多加觀察,特別是要善於抓住孩子最易走上邪路的各個關鍵期,比如留意孩子是否有態度變化。如果我們突然發現,他對以前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情緒不穩定,睡眠質量差,甚至經常會有情緒爆發,這就是值得家長留意的危險信號了。但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要適當,謹防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第二,留意孩子的作息。我們要警惕孩子出現經常晚歸、無視家庭規矩,和家庭成員或朋友的關係惡化的現象。除此之外,如果我們在家裡發現可疑物品,如用途不明的注射器、錫紙、吸管等,甚至孩子手臂上有注射針孔,我們家長要及時幹預,第一時間和孩子溝通,了解原因,不要讓毒品有機可乘。




可以怎樣幫助孩子進行科學的家庭禁毒教育呢?


梁校:許多青少年走上吸毒之路的「第一口」,都是「哥兒們」「好朋友」引誘而抽上第一口的,家長還要時刻教育孩子不輕信、盲從他人的誘惑,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學會拒絕不良引誘。同時遠離歌舞廳、遊戲廳、網吧等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娛樂場所。


王所:家長要以身作則,遠離毒品,做到不吸毒、不販毒、不製毒,加強自我學習,幫助孩子了解相關禁毒知識。同時,我覺得我們的家長還要特別注意,儘量不要在家裡吸菸。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抽菸是一件很尋常很普遍的事情,抽菸怎麼還和吸毒扯上關係了呢?但是,調查證明,吸菸會大幅度增加孩子濫用處方藥、吸毒和賭博等問題的風險。


劉所:除了不抽菸,還要避免濫用藥物。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有一定的成癮性。所以,在服用藥物時要遵照醫生的醫囑和藥物服用說明書進行服用。


詹炳成:除了家庭禁毒教育,我認為加強禁毒教育也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學校的禁毒教育可以圍繞六個一開展




萬一不幸發現自家孩子沾染了毒品,那應該怎麼辦?


王所: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吸毒行為時,要保持冷靜,除了正視事實,表達對孩子的愛與支持同樣重要。我們要以諒解的態度與孩子傾談,耐心了解吸毒狀況,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好長期戒毒治療的準備。還可以向當地的一些專業機構求助,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



△番禺區中小學法治教育工作研究會會長梁熾平



△番禺區洛浦東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詹炳成



△番禺區洛浦東鄉小學黃惠鈺老師

相關焦點

  • 家校攜手 共譜新篇——金東區家長學堂走進校園精準服務家長需求(三)
    家校攜手 共譜新篇——金東區家長學堂走進校園精準服務家長需求(三) 2020-11-3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天全縣舉行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段光銓)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進一步推進全縣「家校社共育」與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9月27日,天全縣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在天全中學禁毒教育基地成功舉行。
  • 家校共育,1911學堂彰顯第三方平臺力量
    很顯然,現有的家校共育達不到這三項標準:家長與學校的面對面交流機會,仍限於一年兩到三次的家長會;儘管有的學校開展家長課程或家長講座,也是蜻蜓點水式的,不夠深入;更別提家長接受教育之後效果如何,缺乏有效的評價和衡量標準。基於此,我們是否該去追究學校的「不力」與「失責」呢?筆者認為,單憑學校一方的力量,開展出卓有成效的家校共育,基本不可能。為什麼這樣說?
  • 家長來上學,與孩子共成長!濟南市歷下區打造家校共育新模式
    在友誼小學的「家長學堂」裡,一年級的課程從角色轉換起步;二年級開設了《婚姻讀心術》《親子讀心術》等營造良好家庭環境的課程。三年級把心理學的催眠術與父母的語言相結合,讓父母學習「說話藝術」。四、五、六年級的「家長學堂」分別開設了《九大堅信成就卓越父母》《如何激發孩子的超級學習力》《迎接青春期的孩子,你準備好了嗎》等系列家庭教育課程。
  • 家校共育,為什麼需要藉助第三方平臺力量?
    很顯然,現有的家校共育達不到這三項標準:家長與學校的面對面交流機會,仍限於一年兩到三次的家長會;儘管有的學校開展家長課程或家長講座,也是蜻蜓點水式的,不夠深入;更別提家長接受教育之後效果如何,缺乏有效的評價和衡量標準。基於此,我們是否該去追究學校的「不力」與「失責」呢?筆者認為,單憑學校一方的力量,開展出卓有成效的家校共育,基本不可能。為什麼這樣說?
  • 【家校共育】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校共育】走進孩子的心靈,與孩子一起成長!近日,茂縣婦聯、茂縣教育局聯合在鳳儀小學、鳳儀鎮小學、河西小學、七一民中附小、茂縣中學,針對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及家長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家校共育知識講座。講座邀請了中國心理教練陳斌授課。
  • 【貴港市家風家教大巡講系列活動六】 之家校共育走進貴港市東湖小學
    【貴港市家風家教大巡講系列活動六】 之家校共育走進貴港市東湖小學 2020-09-27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教論壇|創新人才戰略,每一個家校社共育的成果都值得被看見
    中國家長的「原生態」參與正在左右中國教育的走向,「家校社」形成合力,才能促成教育的新生態。2019年12月31日,四川省社會教育發展促進會、四川省教育學會聯合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共同舉辦了「四川省第二屆青少年社會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第二屆尚學龍泉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 揚州梅嶺小學西區校:家校合作,共築消防安全防線
    為增強學生與家長的消防安全意識,共建平安校園與平安家園,梅嶺小學西區校自11月9日全國消防日起,陸續展開了以「家校合作,共築安全」為主題的消防課程學習活動,旨在讓學生與家長了解火災預防知識,掌握火災發生後的逃生方法,從預防到自救,構建起堅實的生命之牆。
  • 教育手牽手,成長心連心一一車江聯合學校「家校共育」活動紀實
    包校長講述此次家校共育活動的重要意義。他說: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美的教育是家校合作。一路教育,一路學習,一路成長。願紮根基層教育的我們,努力用我們的光亮、我們的燦爛光華,溫潤孩子們的成長。願我們的教育夢想破土而出,靜默生長,長成繁花似錦的模樣!
  • 為愛攜手護花開——衡陽市成章實驗中學育人故事匯之「家校共育篇」
    共識: 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家庭與學校作為孩子教育的重要「責任主體」,如何找到家校共育的切入點,真正實現家校共育?過去有種觀念,家裡管生活,學校管學習。也有的家長認為,既然寄宿了,孩子就交給學校了。「家校共育,首先要轉變老觀念,形成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共識。」汪家良思路清晰。
  • 家校共育 助力成長—江山路第一小學召開家長學校委員會工作會議
    為增進家校之間的溝通,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廣大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支持和監督學校做好教育教學工作,2020年12月9日下午,惠濟區江山路第一小學召開了以「家校共育 助力成長」為主題的家長學校委員會工作會議。本次會議由陳珊珊副校長主持。
  • 臨沭縣第五實驗小學:家校同心共築校園防疫安全網
    守護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學校首要責任,也是家長最大的牽掛。近日,臨沭縣第五實驗小學二年級六班學生崔寧洋同學的父親崔傑向學校捐贈了價值2600餘元的84消毒液8桶約400斤,向二年級六班學生捐贈口罩1000個。
  • 家校攜手共育,共促學子成長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柳 羅賢求)11月25日下午,新化縣石衝口鎮中心學校召開八九年級「家校共育 共促成長」主題家長會。全校600餘名家長積極走進課堂,重溫學校教育的溫暖與責任。 該校高度重視,精心準備,科學安排,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校園的LED屏上醒目地書寫著熱情洋溢的歡迎標語,教室布置得整潔美麗,五彩繽紛的板報內容中適時融入了書香校園閱讀主題教育,課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孩子們的各科作業供家長們查閱。家長們一走進校園、教室,立刻感受到了一種融洽、和諧的氛圍。
  • 甘肅省第一強戒所禁毒宣傳教育走進永靖六中
    甘肅省第一強戒所禁毒宣傳教育走進永靖六中 2020-06-10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集區大莊小學開展家校社共育實踐探索活動
    為深化落實育人目標,全面提升家長育人水平,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陽光成長,真正達到家校社共同培養孩子的目標。12月5日上午,杜集區大莊小學集結三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到杜集區生涯規劃基地(光明路36號杜集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中心),開展家校社共育實踐探索活動。
  • 「家校共育,助力成長」 ——高新區第六學校開放日活動
    為了增進家校之間的交流,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展示學校的教育教學階段性成果,12月10日上午,高新區第六學校特舉行「家校共育 助力成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們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近孩子。活動開始,家長和孩子們一同走進班級和孩子們一起學習。
  • 「心靈導航」進校園,家校共育譜新篇
    近日,白城市紅十字心理救援隊開展的《心靈導航》公益項目走進了鎮賚縣嘎什根鄉創業村小學,為師生及家長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心理援助諮詢講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協會高級講師、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白城市紅十字心理救援隊負責人王鳳波以《家校共育》為主題,從如何做個智慧的家長、如何將孩子教育得更好等方面作了專題講座。並在現場通過各種互動活動,讓家長怎麼去引導孩子入手,貼積極標籤等方式糾正不良行為習慣等。
  •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長應該批改孩子作業,但必須改變目前的方式,真正做到家校共育。最近,教育部又公開表示:明令禁止教師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的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先後出臺了若干有關作業布置的措施,堅決制止這一不良教育教學行為。確實,隨著「家校共育」理念的深入推廣,許多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把許多本該是教師做的事推給了家長。比如,學生的預習任務,要求家長在家預先教孩子;再如回家作業要求家長輔導並批改督促孩子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