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宏博文化傳媒中心
商務合作|電話:0356-4232088
這裡向南離黃河約40千米,向北距舊石器時期的下川遺址和舜王坪約30千米,距翼城新石器時期70餘處遺址35千米左右。崑崙丘西側有垣曲商代古城,距離夏禹建造的禹王城不足100千米,離陶寺遺址約90千米,離堯都平陽100千米,向東北方90餘千米處則是炎帝嘗百草的高平。
這個大圈子裡
是中華文明延續發展的基地
許多史前人物
炎帝,黃帝
堯、舜、禹,夏、商、周等
帝王和朝代主要活動範圍
都圍繞在崑崙丘的周圍
有史料記載,歷史上最愛遊玩的周穆王就到過太行山和首陽山。首陽山附近是舜都蒲坂,將首陽山向東經中條山過王屋山和太行山畫一條直線,中間就是古冀州析城山。據傳,在3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周穆王乘八車,聲勢浩大,經太行山,過陽城駕嶺鄉到達護駕村,這時人困馬乏,村民們燒水做飯,餵馬備料,犒勞將士。因護駕有功,穆王賞賜村民,因此,就有了駕嶺鄉、護駕村的名字。
穆王用飯歇息後,登山遙看群峰,懸圃增城就在不遠處。隨後穆王向崑崙丘進發,去瑤池會見西王母。
西王母見於很多古籍,如《山海經·大荒西經》:「西王母穴處崑崙之丘」,《山海經·西山經》:「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爾雅》:「西荒有西王母國」,《瑞應圖》:「黃帝時,西王母獻白玉環」,《賈子修政篇》:「堯身涉流沙地,封獨山,西見王母」,《易林·明夷之萃》:「稷為堯使,西見王母國」,《尚書大傳》:「舜以天德祠堯,西王母來獻白玉環。」需要注意的是,西王母是人不是神,「王母」即「母王」,「母王」即「女王」,「西王母」即西方的女王,據考證,西王母應是一個叱吒風雲,主宰一方的部落酋長。
西王母瑤池宴會周穆王,也見諸各種典籍,如《今本竹書紀年》:「(周穆王)十七年,王西徵崑崙丘,見西王母。」《列子·周穆王》:「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史記·趙世家》:「繆(穆)王使趙父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之忘歸。」《穆天子傳》記錄更為詳實。
要證明崑崙丘是西王母瑤池宴請周穆王的地方,必須先證明崑崙丘地區就是西王母活動的區域。
按《聖武記》:「準其地望,皆與古書相和。」即如果崑崙丘的地貌、環境、文化聲望都與古書中記載西王母活動的地區相吻合,則可判定該地是西王母活動地區。
根據《爾雅》《山海經》《淮南子》等描述可知,西王母居住之地有黃帝之宮、軒轅臺、瑤池、花圃,南有赤水、流沙、弱水、炎火之山,能觀日落入不周山,有宮闕城門等。專家們將古籍所記載西王母居地環境與崑崙丘的自然人文環境逐一比照,發現崑崙丘一帶的自然文化環境無不與古籍所記載西王母穴居地的環境一一相吻合。
▲穴居崑崙北的西王母洞
此外,據《濟源縣誌·山川》載:「王屋在縣西一百二十裡,山形如王者車蓋故云。絕頂有壇,為軒轅祈天之所,故又曰天壇。」唐·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跡記》中說:「黃帝於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臺禱上帝破蚩尤。帝遂赦西王母降於天壇。母既降,黃帝親供侍焉。王母乃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這與《爾雅》所記載的黃帝時,西王母曾命使者助黃帝克蚩尤之暴的事件相吻合。這些都說明王屋山、析城山地區是西王母活動的區域。
專家學者認為,西王母宴瑤池發生的瑤池,就是今析城山娘娘池,娘娘池因西王母又稱西王母娘娘而得名。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十七年初秋,穆天子一行於癸亥日進入西王母國境。於第二天甲子日在西王母處作客。這天是個吉利的日子,周穆王手捧白玉和黑璧見西王母。並獻給西王母錦一百匹,口三百匹,西王母再拜接受了禮物。第三天,西王母在瑤池舉行盛大的宴會,歡迎周穆王一行。
西王母國跨越了五帝、夏、商、周漫長的歷史時期,其居住地當不止一處,而王屋山、析城山應該是其重要居住地之一。
▲西王母化身石
西王母國和其他千萬個小邦國一樣,在中國的大統一中消亡了,但唯獨西王母國受到後世人們的懷念。這是因為,西王母國當時佔據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同時他們還保持著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戰爭的原始母系社會,這與當時外界社會的戰亂、流血、掠奪、壓迫的環境截然不同,世人無不嚮往,西王母宴瑤池也自然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
來源:太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