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低溫除塵器和海水脫硫可凝結顆粒物有機組分排放特徵研究

2020-12-2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 可凝結顆粒物(CPM)排放可加重霧霾的形成,近期受到廣泛關注。測試了2個煤種條件下,燃煤超低排放機組煙氣系統沿程總CPM及有機CPM濃度,分析有機CPM中含量前10的有機組分佔比。結果表明,針對煤種1和煤種2,煙囪入口處總CPM排放質量濃度分別為4.2和5.6 mg/m3,超低排放汙染控制設施對CPM的總脫除效率分別為97.21%和98.18%;低低溫電除塵(LLTESP)、海水脫硫(SWFGD)、溼式電除塵(WESP)對有機CPM平均脫除效率分別為71.82%、56.36%和76.61%;低低溫電除塵對有機CPM中酯類、烴類和其他有機組分均有較好的脫除效果;海水脫硫對烴類脫除效果更好,而溼式電除塵對酯類有機物去除效果更優。

0 引言

為減輕火電行業排放汙染物對環境汙染的影響, 中國對火電行業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19 年,中國有8.9 億kW 的燃煤發電機組已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佔裝機總容量的86%,排放的可過濾顆粒物(FPM)質量濃度低於10 mg/m3。然而,在FPM 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部分地區仍然有霧霾天氣存在,因此,可凝結顆粒物(CPM)得到人們關注。研究表明,CPM 是固定汙染源排放顆粒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其對總顆粒物的貢獻水平可達43.5%~92.2%,排放不容忽視。美國環保署(USEPA)的Method 202 將CPM 定義為固定排放源的一次排放顆粒物,其在煙氣溫度下以氣態形式存在,在煙氣排放進入大氣環境後立即冷凝或者反應變成液態或者固態顆粒物。燃煤電廠CPM 的排放質量濃度均值為(21.2±3.5)mg/m3,和FPM 的水平相當。CPM 包含無機和有機組分,有研究認為CPM 中無機組分含量較多,且與煙氣中大量的SO42-有關,然而文獻的研究結果表明,大型燃煤電廠排放的CPM 中有機組分是主要組成部分, 佔比可達54.4%, 可能與煤種、超低排放改造措施不同有關。

目前,汙染控制設施對CPM 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於CPM 總體排放特徵及其無機組成,對其中有機組分的組成和分布特性方面的研究還非常不足。本文測試某超低排放燃煤機組煙氣汙染控制系統沿程總CPM 及有機CPM 的濃度變化,分析有機CPM 中含量前10 的有機組分及各汙染控制設施對有機CPM 的去除作用,以期為CPM 中有機組分的深入研究和治理提供依據。

1 機組概況及採樣分析測試

1.1 機組概況

測試對象為1 臺300 MW 亞臨界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機組,設有SCR 煙氣脫硝裝置,安裝蜂窩式催化劑,雙室五電場低低溫電除塵器(LLTESP),脫硫系統採用海水脫硫工藝(SWFGD),溼式電除塵器(WESP)採用單室一電場結構,WESP 後設煙氣再熱器(FGR)。

1.2 測點布置及採樣方法

實驗在同一負荷工況下進行,分別測試了煤種1 和煤種2 在LLTESP 入口(測點1)、SWFGD入口(測點2)、WESP 入口(測點3)、煙囪入口(測點4)4 個測點的CPM 總濃度及其有機組分濃度, 以及C PM 中主要有機組分。考慮到CPM 是顆粒物的重要組成部分,低低溫電除塵、溼式電除塵以及海水脫硫裝置均有除塵功能或協同除塵功能,而SCR 沒有協同除塵功能,因此在SCR 前不設測點,測點分布如圖1 所示。

C PM 採樣參照U S E P A 於2 0 1 0 年頒布的Method 202(見圖2)。煙氣經過濾筒過濾收集煙氣中的FPM,之後進入CPM 採集組件,被冷凝器冷卻降溫至30 ℃ 以下,冷凝過程中CPM 被收集在冷凝管、衝擊瓶及CPM 濾膜中,隨後煙氣經過乾燥瓶和水汽收集瓶,最終進入計量採樣泵。

1.3 樣品的處理及分析

採樣結束後,取出FPM 濾筒,取下冷凝器,用超純水、丙酮、正己烷衝洗冷凝器,收集衝洗液。剩餘的CPM 採樣組件保持原樣,用高純氮氣以14 L/min 以上的流量吹掃1 h, 去除煙氣中SO2 等氣態汙染物的影響。之後CPM 濾膜收回至原裝膜盒中,用超純水、丙酮、正己烷依次衝洗衝擊瓶、CPM 過濾器,將衝洗液收集到樣品瓶中。

採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Agilent 6890NGC/5975B inert XL MSD)測量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的CPM 中有機成分,裝配HP-5MS(30 m×0.25 mm×0.25 μm)色譜柱。進樣體積為1 μL,入口溫度為250 ℃,離子源溫度為230 ℃,管子溫度為280 ℃,程序升溫首先在50 ℃ 保持3 min,隨後以5 ℃/min的升溫速度升至300 ℃,保持15 min。採用UltraPlus 型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顆粒物形貌,掃描電鏡(SEM)用聚焦電子束掃描樣品的表面來產生樣品表面的形貌圖像,解析度達1 nm,該電鏡配有Oxford X-MAX 型能譜儀。

2 結果與討論

2.1 煙氣系統沿程CPM 及其有機組分濃度變化特徵

本實驗在燃用煤種1 和煤種2 條件下,分別對4 個測點的CPM 進行採樣並對其中的有機組分進行定量分析。煙氣系統沿程CPM 及其有機組分的濃度變化如表1 所示。在煤種1 和煤種2 燃燒條件下,CPM 的排放質量濃度分別為4.2 和5.6 mg/m3,與超低排放機組基本相當[7]。由表1 計算得到,此機組汙染控制設施對CPM 的總脫除效率分別為97.21%(煤種1)和98.18%(煤種2),說明經過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汙染控制設施對CPM 有明顯的去除作用。

如圖3a)所示,不同煤種下各汙染控制設施對CPM 的總脫除效率表現出相似的趨勢,LLTESP、SWFGD、WESP 對總CPM 的平均脫除效率分別可達78.89%、46.93%、79.73%, 其中LLTESP 和SWFGD 對總CPM 的脫除效果與國內已有的研究結果比較接近, 文獻[8] 的研究結果表明:

LLTESP 對CPM 的脫除效率為70%~90%,非超低排放溼法脫硫(WFGD)的脫除效率為36.6%,超低排放的WFGD 脫除效率為69.7%;文獻[9] 的測試發現, 經過WESP 後CPM 的平均下降比例為45%;文獻[10] 的測試結果為WESP 對CPM 的脫除效率可達57%。相比,本實驗中WESP 對CPM的脫除效率更佳,可達80%,可能原因是海水脫硫出口煙溫低於一般溼法脫硫,有利於CPM 凝結長大,進而提高其在WESP 中的脫除效率。

圖3b)和圖3c)分別為煙氣汙染控制設施對有機CPM 和無機CPM 的脫除效率, LLTESP、SWFGD、WESP 對CPM 中有機組分的平均脫除效率分別為71.82%、56.36%、76.61%,對CPM 中無機組分的平均脫除效率分別為87.90%、19.64%、84.36%。此外,圖4 給出了在煤種1 和煤種2 條件下,4 個測點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的分布。在測點1,無機CPM 和有機CPM 所佔比例相當,經過LLTESP 之後,有機組分所佔比例明顯偏高。說明LLTESP 對無機組分有更佳的去除效果,可能是煙氣組分中SO3 冷凝後吸附於FPM 表面而被除塵器脫除,同時,電除塵器高壓放電會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引起CPM 有機組分變化[。從圖3 可得SWFGD 對CPM 中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的平均脫除效率分別為56.36% 和19.64%,且對比圖4 中測點2 和測點3 發現, 經過SWFGD 後,CPM 中有機組分佔比降低, 均說明SWFGD 對CPM 中有機組分的脫除效果比無機組分更好。SWFGD 內煙氣溫度較低可使部分有機CPM 冷凝吸附於顆粒物,或發生團聚形成更大顆粒物而被脫除,雖然WFGD 可以對無機CPM 有一定的脫除作用,但海水中含有很多水溶性無機離子,可以通過脫硫系統進入煙氣中,導致SWFGD 對無機CPM 的脫除作用偏低。此外,WESP 對CPM 中有機組分的脫除效率與文獻[10] 的研究結果相似。排放口CPM 中有機組分含量較高,是由於超低排放設施對SO2、SO3、NOx 等組分的深度處理,導致煙氣中無機CPM 組分佔比降低。

2.2 煙氣系統沿程CPM 中主要有機組分

煤種1 和煤種2 工況下,煙氣流程中各測點的CPM 有機組分定量分析結果如表2、表3 所示,由於CPM 中有機組分種類較多,表中只給出了排名前10 的物質;可以看出,4 個測點的有機組分成分組成非常複雜,其中單個含量佔比最高的均是酯類,以酸類二丁酯為主;正構烷烴主要以16 個C 原子以上的烷烴存在,這與文獻[7] 的測試結果相似。除酯類、烴類外,其他有機汙染物中酮類也佔有一定比例。

圖5 顯示了煙氣系統沿程4 個測點CPM 中含量前10 的有機組分組成。由圖5 可以看出,經過LLTESP 後,CPM 中各有機組份佔比變化不大,說明LLTESP 對有機CPM 中酯類、烴類和其他有機物組分均有一定的脫除效果。而經過SWFGD後,酯類有機組分的佔比明顯增大,可能是由於SWFGD 對烴類及其他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較好,導致酯類有機物的佔比明顯增加。且煤種2 條件下,烴類有機物在含量前10 佔比中出現了從有到無的過程,推測SWFGD對烴類有機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從單組分來看,表2 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在脫硫後佔比較高,可能是脫硫裝置對其他組分脫除效果較好,導致其佔比明顯增加。對比測點3 和測點4 發現,經過WESP 後,酯類有機物佔比變小,說明WESP 對酯類有機物比烴類和其他有機物有更高的去除效果。從單組分看,酯類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在經過WESP 後佔比均降低,戊二酸二異丁酯佔比均增大,推測可能煙氣經過WESP 生成了戊二酸二異丁酯,或者其他酯類在WESP 中發生分解、轉化、脫除等作用使其含量降低,而戊二酸二乙丁酯在WESP 中的脫除效果較差,因此在WESP 出口處其佔比提高。另外,對比圖5a)和圖5b),在不同測點,有機組分的分布稍有差異,可能是由於不同煤種燃燒產生煙氣組分不同。已有的對兩家超低排放燃煤電廠CPM 進行的測試表明, CPM 濃度隨煤中硫分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煤中的元素含量也可能會影響煙氣中CPM有機組分的分布。

2.3 CPM 中有機組分微觀形貌

將採集到的CPM 分為有機和無機兩類組分,分別進行蒸發濃縮至10 ml 以內,轉移到乾淨的鋁箔碗內,在室溫下自然蒸發乾燥,得到的有機樣品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觀測,其微觀形貌觀測結果如圖6 所示;由圖6 可見,顆粒態CPM 為球形多孔表面結構的細顆粒物,由大量微粒積聚形成團聚體,其外形輪廓較為圓滑,顆粒狀析出物基本被包裹在油脂狀物質中,大部分微粒的大小為1~2 μm,證實了CPM 屬於PM2.5。

3 結論

( 1) 燃煤電廠中超低排放治理設施對煙氣中CPM 具有較好的脫除作用,煙囪入口處煙氣中C PM 的質量濃度為4.2 ~ 5. 6 m g / m 3; 其中LLTESP 對無機CPM 去除作用較高,SWFGD 對有機CPM 脫除效率較高。

(2)煙氣系統沿程有機CPM 中佔比最高的是酯類,以酸類二丁酯為主;正構烷烴的存在主要以16 個C 原子以上的烷烴為主;不同煤種會對CPM 中有機組分的分布產生影響。

(3)LLTESP 對CPM 中酯類、烴類及其他有機組分均有較好的脫除效果;SWFGD 對烴類有機物脫除效果更好;而WESP 對酯類有機物去除效果更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鋼鐵行業如何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以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為例
    因此,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治理不僅包括燒結或球團焙燒煙氣脫硫脫硝、有組織排放口達到超低排放標準和料場、皮帶通廊及廠房等無組織排放點封閉管理,還包括對鋼鐵企業全工序、全流程實施統一系統規劃,對汙染物排放源開展排放特徵分析研究,從大氣汙染物有組織排放控制、無組織排放管控治一體化以及大宗物料清潔運輸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技術改造思路。
  • 【技術匯】火電廠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為解決脫硫廢水零排放和煙塵超低排放這兩個難題,結合自身特點,鄂州電廠於2019年採用了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煙道蒸發技術,利用脫硫廢水來配製團聚劑溶液,霧化噴入鍋爐尾部煙道來實現電廠脫硫廢水的無害化消納利用。同時,團聚劑能夠使煙氣中PM2.5以下的細顆粒物絮凝、長大成為大顆粒,更加有利於電除塵設備對超細粉塵的捕獲,從而提高電除塵的效率,再通過脫硫系統協同除塵實現煙塵超低排放。
  • 雙盾環境:溼式電除塵器將在煙氣超淨排放領域發揮更重要作用
    近年來,國家各部委對燃煤電廠下發的通知和計劃中,政策均向超低排放傾斜,煙塵標準收緊至5mg/Nm,比 《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 中規定的燃煤鍋爐重點地區特別排放限值下降75%。與此同時,水泥、鋼鐵、火電等行業均修訂了新的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實現超低排放。
  • 超低排放後,對火電廠「消白」是舍本求末
    例如,不同地方環保部門規定「燃煤發電鍋爐應採取煙溫控制及其他有效措施消除石膏雨、有色煙羽等現象」,又如「燃煤鍋爐應採取相應技術降低煙氣排放溫度,通過收集煙氣中液滴和飽和水蒸氣中水分的方式,減少溶解性鹽類和可凝結顆粒物的排放」,再如「位於環境空氣敏感區的燃煤電廠應採取煙溫控制或其他有效措施消除石膏雨、有色煙羽等現象」等。系統分析這些要求,結合一些發表的言論,對消除煙羽問題提出幾點看法。
  • 鋼鐵是綠色的——山鋼集團邁進鋼鐵超低排放時代
    有關指標要求更是堪稱當今時代全球鋼鐵業最嚴:例如在粉塵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三項主要指標上,其嚴格的程度均明顯優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標準。有業內人士曾指出:「相比一些發達經濟體的鋼鐵排放標準,我國的超低排放標準加嚴近十倍。
  • 超低排放改造後環保設備出現的問題及處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 根據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相關文件要求,火電廠對燃煤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後脫硫脫硝除塵器系統設備會出現循環泵振動、合金託盤碎裂、脫硝催化劑局部吹損、低低溫換熱器磨損腐蝕及除塵器頻繁故障等問題,列出了脫硫、脫硝、低低溫換熱器及除塵器等環保設備改造後發生的一些問題
  • 技術| 協同處置垃圾滲濾液的水泥窯汙染物排放研究
    圖片我國對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城市和工業汙水處理汙泥等固體廢物進行了大量研究與應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物過程除釋放大量的顆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常規汙染物外,還向大氣排放部分氯化氫(HCl)、氟化氫(HF)、細顆粒物PM2.5、重金屬等非常規汙染物。
  • 河鋼樂亭鋼鐵帶式焙燒機脫硫脫硝項目投運
    據中冶北方消息,11月9日23時32分,由中冶北方總承包建設的河鋼樂亭鋼鐵有限公司1#帶式焙燒機脫硫脫硝項目切入球團煙氣成功,標誌著該項目正式投入運行。整套系統投運以來,運行穩定,各項指標達到超低排放標準。
  • 旋轉噴霧半乾法脫硫在湘鋼105m2燒結機的應用
    由GB 28662—2012鋼鐵燒結、球團工業大氣汙染排放標準和GB9078—1996可知,前者比後者對鋼鐵燒結煙氣中的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燒結機頭煙氣中二氧化硫排放濃度須小於200 mg/Nm3,粉塵排放濃度須小於50 mg/Nm3[1]。
  • 雙塔雙循環脫硫除霧器故障分析及對策研究
    隨著燃煤發電機組脫硫煙氣旁路的取消,特別是在超低排放條件下,對脫硫裝置的脫硫效率、協同除塵效率和設備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除霧器對脫硫裝置協同除塵具有關鍵作用[6-7],研究表明,安裝三級屋脊式除霧器脫硫裝置能夠實現出口煙塵濃度低於5 mg/m3 目標,同等改造條件下成本低於冷凝式、管束式除霧器[7]。
  • 超低溫(<150℃)SCR脫硝技術研究進展
    我國已形成在180~420℃(包含低溫和中高溫)範圍內具有良好應用效果的SCR技術及其催化劑體系,但超低溫段(<150℃)仍有待突破。超低溫SCR脫硝通常位於"除塵-脫硫"工藝之後,具有煙氣組成簡單、能耗少、改造成本低等優點,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 CFB半乾法脫硫及粉塵超淨一體化技術
    工藝的關鍵之處在於:脫硫反應在半溼態下進行,而脫硫產物則在幹態下處理,既有溼法脫硫反應速度快、脫硫效率高的優點,又有幹法脫硫工藝無廢水廢液排放、又能在幹態下處理脫硫產物的優勢。(二)工藝流程CFB-FGD系統組成:1、煙氣系統2、吸收塔系統3、布袋除塵器系統4、工藝水系統5、吸收劑製備及供應系統6、物料循環系統7、脫硫產物處理系統及電氣儀表系統。
  • 皮帶機除塵器綿陽實體廠家特點和作用
    料鬥的主要功能是讓含塵空氣進入布袋除塵器,並促使收集的灰塵排放到料箱或螺旋輸送機中,以便進步處理,回收或丟棄。當粉塵粒度較細、溫度、溼度較高、濃度大、黏性較大時,過濾風速應當取低一些,反之可選擇高值。安裝完畢後徹底檢查一遍,清理淨氣室內的所有雜物。其次,是要注意材質。
  • 2020年袋式除塵行業發展評述和2021年發展展望
    《指南》是對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實踐經驗的總結,在技術路線選擇、工藝設計、施工、設施運行管理等方面為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參考,並明確了袋式除塵器、預荷電袋濾器、電袋複合除塵器、工業濾筒等新技術、新產品的適用範圍和選型原則。以上政策的發布實施,確立了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目標,針對中小企業的普惠政策,為以中小民營企業為主的袋式除塵行業和企業,提振更足的發展動力和信心。
  • 輸煤皮帶機除塵器萊蕪定做廠家試運轉的注意事項
    由於每個除塵器的設計和出現的問題不同,對每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認真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嚴格在衝洗水管和葉片的設計、材料、施工、水壓參數、閥門洩漏等關鍵環節把關,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定期衝洗,才能保證效果,提高脫硫系統的穩定性。為了氣體中的霧沫和夾帶的液相,工業生產中一般採用屋脊式除塵器。
  • 靜電除塵器維修漢中定做廠家布袋材質的選擇介紹
    這樣經過除塵器再排放到大氣中的煙氣的二氧化硫濃度低於能夠符合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脫硫效率達到以上。目前,內成功地應用在工業爐的燃燒器有:調焰燒嘴、平焰燒嘴、高速噴嘴、自身預熱燒嘴、低氧化氮燒嘴等,近來又研製成蓄熱式燒嘴,為適應煤氣和柴油的使用提供了多種先進的燃燒器。
  • 首鋼遷鋼全工序超低排放路線圖
    推進「優先源頭治理、引進先進工藝、自主技術創新」,首鋼遷鋼用實際行動和真實效果證明了鋼鐵生產全工序超低排放的可行性,為引導今後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持續高效推進樹立了榜樣。環保職責體系全覆蓋首鋼遷鋼總經理全面負責環境保護管理工作;該公司環境保護部作為主管部門,負責公司環保工作的歸口管理。
  • 雙光發射多組分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
    作為類鈣鈦礦低維有機金屬滷化物研究領域的引領者,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Biwu Ma教授團隊近年來研究開發了一系列具有二維、一維以及零維結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在高效紅、橙、黃、綠、藍等單色發光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相繼報導後,研發多組分單相零維有機金屬滷化物實現多色同時發光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