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圖源:網絡
數字貨幣一直是熱點話題,特別是央行今年10月在深圳羅湖試點數字人民幣紅包,再傳遞出一個信號:數字人民幣(DCEP)離我們越來越近。
國際清算銀行在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2020年是全球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截至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發布了數字貨幣計劃,而中國央行發布的數字人民幣試點全球領先。
儘管目前數字人民幣還沒有正式發布,但從試點反響情況來看,人們普遍期待數字人民幣的到來。
不過,央行在11月6日發布的《中國金融安穩陳述(2020)》中指出,數字人民幣系統尚無正式推出的時間表。
01
高盛報告引全球關注數字人民幣
國際金融巨頭高盛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再次引發了全球對中國數字貨幣的關注和熱議。
高盛預計,未來10年,中國計劃推出的數字人民幣年度消費額將達到19萬億元,將佔中國年度交易支付總額的15%。
高盛在報告中引用統計數據稱,截至2019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達到9億人,佔總全球移動用戶的64%,而且移動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應用優勢,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經濟體中現金使用最低的國家之一,而且仍在持續下降。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行動支付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也是最接近「無現金社會」的國家之一,行動支付多年的普及和應用,為數字人民幣的誕生和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應用環境。
數字人民幣是指中國央行發布的數字貨幣,其功能性與紙幣相同,可以被視為紙幣的數字貨幣形態。
目前大家多集中關注和討論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層面,然而數字人民幣對整個金融數位化、行動支付、金融科技、金融監管等各方面都會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02
數字人民幣的受益者
目前,中國96%的銀行服務通過電子設備處理。高盛分析認為,在無現金環境下,DC/EP較現實金融科技巨頭提供的功能更有指引。
因為DC\EP具有匿名性(獨立於銀行帳戶)、金融包容性、離線付款,以及不同支付方式間的相互連接等優點。
按照高盛的預計,在十年內,中國DC/EP的可追蹤用戶(addressable users)將會達到10億個,中國DC/EP發行規模將達1.6萬億元人民幣,年度DC/EP消費支付總額將達19萬億元,每年節省成本1,620億元。
如果按照高盛的預測,數字人民幣將會佔到消費支付總額的15%,儘管屆時行動支付的市場份額會逐步減少,仍會佔據主導地位。
行動支付主要用於日常消費,行動支付領域是金融領域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行動支付的廣泛應用不斷衝擊和銀行傳統業務,早期不少銀行直呼:行動支付,「狼」來了!
數據統計,目前螞蟻集團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支付主導行動支付行業,合計佔整個行動支付市場總額超過90%。
數字人民幣DC/EP測試內容主要集中在零售支付場景,覆蓋了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府服務等多個領域,條碼支付、近場支付等多元支付方式並存,可以滿足當前消費者對支付便捷、高效的需求。
從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來看,將會深刻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
好在隨著數字人民幣的到來,可能會緩解銀行業的支付市場被金融科技不斷蠶食的局面。數字人民幣的發行與銀行直接相關,從場景應用和長遠發展角度來看,數字人民幣對銀行來說是利好消息。
高盛在報告中分析認為,在數字人民幣時代的支付系統中,商業銀行將會是明顯受益者。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將會是數字人民幣時代的大贏家。
高盛分析,銀行應用用戶每增加10%,收入就會相應增加2%~5%,未來數字人民幣發行後,場景應用直接與商業銀行有關。
儘管目前各大銀行都在打造智慧數字銀行,但在目前的所有商業銀行中,兩家總部位於深圳的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在數位化方面優勢明顯。
03
不要相信市場傳言
近期市場上又出現「數字人民幣將取代第三方支付工具」等傳言。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微信支付、支付寶和數字人民幣,三者有著本質區別。微信和支付寶是金融基礎設施,是錢包,而數字人民幣是錢包裡的錢。
目前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裝的是人們在商業銀行儲蓄的人民幣,以後數字人民幣發行後,大家還是可以用微信、支付寶進行支付,只不過錢包裡裝的錢,增加了數字人民幣。
未來,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行動支付會產生一定影響,讓部分用戶回歸使用數字人民幣,但行動支付依然會存在,更不會取代第三方支付工具。
在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數字人民幣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只要科技向善,用科技來滿足人們更好的生活,無論是行動支付平臺,還是商業銀行都將是時代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