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促進殘疾人輔助器具產業和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1-02-26 東區殘聯

張海迪:促進殘疾人輔助器具產業

和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七次常委會議

專題會議上的發言

(2019年6月17日)

  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還有44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他們很多人都需要輔助器具。輔助器具是指補償和替代人體功能的產品,是幫助殘疾人和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增強社會參與能力的手段。我國是世界上輔助器具需求最大、增長最快的國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近年來,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輔助器具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目錄,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為殘疾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總的來看,我國殘疾人輔助器具產業和公共服務發展還處於較低水平。現有的輔助器具市場規模約4300億元人民幣,而產業化程度較高的美國、日本、德國輔助器具產值已經分別達到8000億元、6000億元和5000億元人民幣。我國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僅為62.9%,遠遠無法滿足殘疾人日益增長的生活、康復、教育、就業等需求。產業發展不充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服務體系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國內輔具企業數量少、規模小,仍以加工中低端產品為主,能夠規模生產的電動輪椅、代步車等中高端產品70%以上為代工產品,中高端假肢、矯形器、低視力輔具、耳蝸等主要依賴進口。輔助器具服務機構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高水平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相當缺乏。在農村地區,甚至在不少中小城市,殘疾人還難以就近就便獲得專業的輔助器具服務。我國還沒有建立統一的輔助器具資助制度,很多殘疾人特別是貧困殘疾人無力負擔哪怕是基本型的輔助器具。

  李克強總理強調,以輔助器具為代表的殘疾人服務產業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承載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按照需求測算,我國僅為殘疾人、老年人、傷病者提供基本型輔助器具,總規模就需要6億件、產值約1萬億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輔助器具還會從日常生活向康復、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等各領域延伸,市場開發空間潛力巨大。現代輔具產業作為橫跨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新業態,能夠加快科技創新、聯動相關產業發展,有效改進社會服務。輔具產業就業容量大,還將成為促進就業的新增長點。

  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要求到「十三五」末,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率要達到80%。為促進輔助器具產業和公共服務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支持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提供更多好產品。

  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落實對輔助器具產業的融投資、稅費優惠、政府採購等扶持政策,擴大產能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我國輔助器具產業優化升級,爭取輔助器具產品在規模、質量和科技含量等方面登上一個新臺階。建議科技部牽頭,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在智能化輔助器具等方面聯合開展科技攻關,突破核心技術,培養一批自主品牌,提高國產輔助器具在中高端市場的佔有率。

  二、明確輔助器具資助政策,讓殘疾人買得起、用得上。

  多數國家採用醫療保險報銷或者財政補貼的方式為殘疾人購買、租借輔助器具提供全部或者部分資金支持。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輔助器具資助辦法。工傷致殘者的輔助器具由工傷保險支付,8個省市建立了殘疾人輔助器具財政補貼制度,還有一些地方把輔助器具納入醫療保險報銷範圍。建議相關部門借鑑發達國家做法,總結地方先行先試經驗,儘快研究建立全國性殘疾人基本輔助器具資助制度,推行輔助器具服務補貼、納入醫保、社會救助等多種形式並存的服務給付機制,讓殘疾人家庭能夠買得起、用得上,促進輔助器具消費市場的形成和發育。

  三、提升服務能力,滿足殘疾人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中國殘聯已經初步建立了省、市、縣三級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體系。今後要重點加強市、縣兩級服務機構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輔助器具服務機構,多渠道增加服務供給。同時,要以高水平、高起點、國際化的中國康復大學為龍頭,研究制定輔助器具服務標準,加快專門人才培養,完善職業能力水平評價體系,不斷提高輔助器具適配服務水平。

  四、推動輔助器具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殘疾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10億多人需要一種或多種輔助器具,其中僅約10%的需求得到滿足;到2050年需要輔助器具的人口預計將達到20億以上。為此,世界衛生組織開展了全球輔助技術合作行動,在全球特別是中低收入國家推廣《重點輔助器具清單》,指導各國輔具產品的研發、生產、服務提供、採購等。世界衛生組織歡迎和重視中國參與這一行動。建議以此為契機,與世衛組織開展輔助器具領域合作,發揮康復國際等國際組織的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輔助器具科技研發、標準制定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一帶一路」康復服務協作網絡和輔助器具電子商務平臺,讓輔助技術造福更多沿線國家殘疾人,成為民心相通的紐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希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更加重視推動輔助器具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為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相關焦點

  • 關於促進全球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的北京倡議
    關於促進全球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的北京倡議(中英文)2015年10月29日北京今天,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榮幸地邀請到亞歐會議成員主管殘疾人事務的官員,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電信聯盟、康復國際等國際組織的代表,殘疾人組織的代表、
  • 張海迪到河南省駐馬店市調研殘疾人工作並走訪慰問困難殘疾人
    圖為張海迪在託養中心看望重度殘疾人張海迪一行到駐馬店市開發區重度殘疾人託養中心,詳細查看中心設施和居住環境,親切詢問殘疾人的生活、託養、康復情況,並和大家一起包餃子。張海迪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2020「康利杯」第二屆康復人才(輔助器具)服務技能競賽在煙臺舉行
    膠東在線9月28日訊(記者 李婷婷 通訊員 劉曉明)9月28日-30日,2020「康利杯」第二屆康復人才(輔助器具)服務技能競賽在煙臺市殘疾人康復文體示範基地綜合大樓舉辦,來自全市的19支代表隊、57名隊員參加了比賽。
  • 張海迪出席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
    張海迪出席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 2020-12-07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首屆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大賽圓滿落幕
    今天下午,湖南首屆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大賽決賽圓滿落幕。紅網時刻12月30日訊(記者 汪衡 通訊員 汪薇)今天下午,由湖南省殘疾人聯合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聯合主辦,湖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湖南首屆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大賽決賽圓滿落幕。此次大賽共設置康復技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和健康照護師三個職業賽項,其中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單設行業組,康復技師和健康照護分行業和學生兩個組別。
  • 廣西開展殘疾人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
    日前,我區殘疾人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工作先後在南寧、柳州、防城港等3市5個社區正式啟動。這是我區探索創新殘疾人輔助器具配置服務模式、整合企業輔助器具和服務資源,推進輔助器具產品進家庭、進社區、進機構,就近就便滿足社區失能半失能老人、傷殘人等群體的輔助器具短期和應急需求的舉措。
  • 第三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在我市召開 詹成付 葛海蛟 鄭...
    本屆大會由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省民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學技術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殘疾人聯合會和市政府共同主辦,以「集眾志·創精品·興輔具·惠生活」為主題,致力於促進「十四五」時期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致力於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打造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創新平臺」「開放平臺」「交流平臺」和「河北招商引資平臺」。
  • 2020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康復輔具產業長三角...
    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作題為《康復輔助器具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主旨報告,回顧了「十三五」期間,本市建立由22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實施意見》,進而形成「2+2+長三角」的產業空間布局規劃,並在推進智慧財產權等生產性服務、發揮標準導向作用、培育市場主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積極推動康復輔具產業跨越式發展。
  • 集眾志·創精品·興輔具·惠生活 第三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
    本屆大會由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河北省殘疾人聯合會和秦皇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集眾志·創精品·興輔具·惠生活」為主題,致力於促進「十四五」時期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致力於創新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打造我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創新平臺」「開放平臺」「交流平臺」和「河北招商引資平臺」。開幕式上,詹成付作了題為《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奮力開創中國康復輔具器具產業發展新局面》的主題發言。
  • 推動殘疾婦女融合發展 中殘聯主席張海迪:中國正在建設國際化的...
    一直以來,張海迪始終關心殘疾婦女的生存與發展,她曾到過很多貧困殘疾人家庭,特別是農村殘疾婦女家庭,她們在康復、就業、婚姻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難。自《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等國際性文件出臺以來,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殘疾婦女的生存與發展狀況得到一定改善,但真正實現性別平等和殘疾人融合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張海迪表示,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形下,她們的生存發展面臨更多挑戰。「在促進殘疾婦女融合發展的進程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聚焦新時代殘疾人保障和發展 第十四屆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論壇在京...
    程凱在開幕式致詞中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要求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首次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作為未來發展的重大任務。其中,《建議》格外關注殘疾人群體,從康復、教育、就業、社會福利、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強化了殘疾人保障和發展。
  • 2020年常州「康養+」產業推介會暨康復輔助器具科普宣傳周活動新聞...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將健康養老納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高質量考核評價體系和基本公共服務制度框架,推動全市建有各類養老機構117家、街道日間照料中心40個,城市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實現全覆蓋,城鄉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佔比分別達到76%和47%,適老化改造惠及5000餘戶困難老年人家庭。
  • 2020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論壇在滬召開
    論壇上,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作題為《康復輔助器具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主旨報告,朱勤皓回顧了「十三五」期間,本市建立由22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實施意見》,進而形成了
  • 詹成付副部長出席第三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開幕式
    詹成付表示,康復輔助器具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支撐,隨著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實施,人民對生活品質改善需求的日益增強,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是充滿希望、大有可為的朝陽產業。
  • 第三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將在秦皇島舉辦
    人民網石家莊11月18日電 (袁志廣)從河北省工信廳獲悉,為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高質量發展,由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河北省工信廳、省衛健委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11月20日-21日將在秦皇島市舉辦。
  • 包頭市殘疾人輔助器具免費申請指南
    更多信息請關注「包頭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以及「包頭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官方抖音號。
  • 臨渭區為2306名殘疾人免費發放輔助器具
    12月7日,臨渭區殘聯在雙王街道槐衙社區路口免費為轄區內有需求的殘疾人集中發放輔助器具。據了解,本次活動共為2306名殘疾人免費發放輪椅、坐便椅、手杖、腋杖、助行器、助視器、閃光門鈴等7大類2431件輔助器具,總價值60萬元,滿足了臨渭區肢體和視力殘疾人的輔具需求,減輕了殘疾人的家庭負擔,為殘疾人走出家門,更好地融入社會提供了便利。
  • 羅椅民教授為您講解:「康復輔具」與「輔助器具」概念的辨析
    「輔助器具」的概念最初出自國家標準GB/T 16431-1996《殘疾人輔助器具 分類》,是在1995年全國殘疾人康復和專用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標準審查會上確定的。       (二)「康復輔具」概念的由來和定義        2006年,「康復輔具」概念是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確定新單位名稱時姜力部長提出和確定的,考慮用「殘疾人輔助器具」會使服務對象的群體縮小,使用「輔助器具」又概念外延大,太寬泛,不明確,容易引起歧義,反覆推敲,認為用「康復輔具」較為準確,指向明確。
  • 湖南殘疾人康復領域誕生首枚五一勞動獎章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導由湖南省殘疾人聯合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3部門聯合主辦,湖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和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湖南省首屆殘疾人康復與輔助器具服務技能大賽於2020年12月30日在長沙圓滿落幕。比賽年年有,但這次比賽卻較以往有所不同,不僅參與人數多,而且獎項含金量高,對於湖南整個康復事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 河北省殘聯代表隊在2020年全國輔助器具服務技能競賽中創佳績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冰洋)11月30日至12月3日,由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舉辦的2020年輔助器具服務技能競賽線下部分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據悉,此次競賽分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上部分為輔具助力脫貧攻堅案例評選和輔助技術宣講比賽,線下部分為輔助器具適配技能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