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連雲港有什麼風景名勝?總會想到美猴王的「花果山」,豈不知吳承恩當年登臨雲臺山(那時是海島)構思創作《西遊記》時還塑造了玄幻的龍王住所——東海水晶宮。明末,黃河泛濫入淮,滾滾泥沙堆積抬高海洲地基;康熙五十年(1711年)記載「海水東退,雲臺山與大陸銜接」,接著當地農民在翻地時發現大量水晶。隨著近代勘探技術提高,僅在東海縣境內找出4個水晶雞窩礦,儲量佔全國80%。自此,神奇水晶龍宮傳奇開始被續寫。
來連雲港東海縣,必訪水晶博物館,它是開啟這座城市文化寶庫的鑰匙。東海有三寶,水晶為首。東海縣不僅曾出土了中國體積最大的水晶,儲量居全國之首,而且中國規模最大的水晶交易集散中心也在這裡。
水晶成分是二氧化矽,即是石英,是由火山噴發出來的。東海所屬的郯廬斷裂帶在中國境內延綿2400多公裡,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地質構造單元,結構十分複雜。東海縣西側即是山東郯城縣,這樣的地質結構帶來幾個特點,即水晶多、礦藏豐富、地熱資源豐富。為探尋地球內部信息,這裡還鑽了亞洲第一物理超探井。
水晶純淨透明度決定了它的價值天差地別,上好的水晶放在水裡幾乎看不見。酷愛石頭的古人對它的定義不斷更新,導致它在文獻記載中出現了多個名字,比如:玉瑛、水碧、水玉、水精等。
國人對石頭的愛之深從5000年前結繩記事時代就有了,水晶也不例外,每個時代的水晶器物都是奢侈品。而西方文化裡,水晶通神,每個巫師標配著水晶球,用作預見未來。現代,水晶的乾淨純潔被奉為戀愛最高境界……有諸多文化背景支撐,水晶附加值不斷高漲。
天然水晶多深藏於地下或巖洞中,通常都要經歷火山和地震等地質作用。火山噴發後期,大量固體礦物結晶冷凝形成火山巖,殘餘熱水熱液流過早期噴發火山巖,從而析出二氧化矽。二氧化矽在噴出巖氣孔和空洞中沉澱,並在高溫條件下,經歷億萬年以上的生長時間,水晶會依著「六方晶系」的自然法則結晶成六方柱狀天然水晶。
中國水晶開採史能追溯到新石器時期,考古出土過漢代初期水晶製品。明清時,開始出現以水晶開採為生計的人。如今,大型晶洞必須經專家的勘察分析,並藉助專業設備,選擇合理開採方法才能開挖。
又由於晶洞的分布特點,需藉助大量的人工,東海作為世界水晶的集散地,目前水晶主要來源於東海人在世界各國的開採,如:巴西、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烏拉圭、安哥拉、肯亞、莫三比克等國家。
和玉石翡翠一樣,水晶最高價值需經過一番雕琢才能突顯。在成為產品之前,加工工序上要經過選料、開料、設計、雕刻、拋光等一套精細複雜的工序,方可賦予其文化價值和內涵。
除了無色水晶,還有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的晶體。有的一塊兒呈現多種顏色,俗稱俏色水晶,雕刻師利用不同顏色,賦予其多樣生動的情趣。
水晶質地堅硬度為7,細滑潤,透明如水,光亮如鏡,理化性能穩定。它給人雅而不俗、俏而不媚的美感。長期佩戴把玩更加光滑溫潤。古人也把水晶質地人格化,既剛正不阿,謙卑大度。人生逆境中帶來智慧的力量,助擁有他的人走出困境,並保持身心健康。
自然界中有很多礦物在水晶晶體內都可以找得到。因此礦物學家趙松齡先生說,水晶體內是另一個豐富的礦物博物館。
由於水晶的結晶習性,與自然界許多礦物結晶有相似的共同持點,因此它可以與許多礦物共生在一起形成不同色彩搭配,構成不同造型、意境,讓欣賞它的人浮想聯翩,從而找到樂趣。這些巧妙奇特的自然組合即是大自然的即興創作。人與人和諧相處講人緣,自然界石頭與石頭共生講石緣。水晶與礦的共生美不僅給人帶來感官享受,還啟發人思考和諧相處。
水晶博物館一展廳展示了很多原石,呈現天然之美。二展是人工雕琢過的藝術作品,表現天人合一的情趣,其中的頂尖作品氣勢磅礴且精緻細膩。現代雕刻工具進步,決定了更好的作品層出不窮。
這一圈逛完之後,按捺不住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地想擁有一件,於是又在博物館旁邊的水晶城淘了一個下午。
友情提示:1、東海三寶:水晶、溫泉、花生,近幾年東海縣花卉也很受歡迎,花田是非常不錯的旅拍打卡點。近日西雙湖心島百合花開得正盛,自駕前往東海,不應錯過這些元素。2、東海縣沒通高鐵,乘高鐵前往,在徐州東站下車比較快。自駕遊建議從徐州東站租車。3、東海縣旅遊亮點主要圍繞在水晶博物館周邊,預定酒店在雖在這一區域較方便,卻錯過了東海溫泉。所以還是自駕遊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