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東海:「晶都」鄉村放異彩 齊心繪出...

2021-01-07 新華報業網

  「晶都」這個閃亮的名字,是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暱稱,源自東海盛產美麗水晶的悠久歷史。而今,東海廣袤的農村、數十萬農民的生活也越扮越靚,開啟了「晶都」之美的鄉村新篇章。

  「十三五」以來,85278人、36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和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脫貧摘帽,戶、村脫貧達標率均為100%;2019年又有4739戶農民搬進新居;農民每年可以免費觀賞「送戲下鄉」演出約300場……這些已經取得的成績,是東海鄉村由內而外開啟美麗新篇章的印證,也是全縣黨員幹部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用汗水培育振興之花的真實寫照。

  面對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節點倒計時的決勝攻堅,東海縣堅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從產業增收、人居環境、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圍繞鎮村實際、農民需求,緊抓當前提高脫貧質量的關鍵環節,下大力氣、苦幹實幹,全力促成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民幸福。

  產業美――能人帶旺一方業 貧困群眾腰包鼓

  孟夏時節,東海縣溫泉鎮西曉莊村輝騰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蘋果種植基地裡,果農們忙得熱火朝天。

  「蘋果園佔地150畝,畝產量4000多斤,差不多有1.4萬元的收入,其中3200斤的收入歸農戶。」合作社理事長李春輝告訴記者,果園的投入資金都是他自己籌措的,風險也由他個人承擔。村民只要參與到果園管理,就能分到八成的收益。

  這種在外人看來「著實不精明」的做法,其實是李春輝對於故土難以割捨的責任。李春輝早年進城經營石料加工賺了不少錢,當看到家鄉還是貧困落後,於2013年毅然返鄉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並創辦合作社。在合作社幫帶下,21戶貧困戶通過產業脫貧,去年村裡人均純收入達到1.45萬元,摘掉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一個領頭雁、帶旺一方業、脫貧一個村的例子,在東海還有許多。獲得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的雙店鎮三鋪村黨總支書記郝大寶就是另一位典型。

  「郝書記真好」,是三鋪村村民對郝大寶的一致評價。三鋪村位於丘陵地帶,因土壤貧瘠,曾是一個「種小麥、玉米收成都不咋樣」的經濟薄弱村,全村有163戶貧困戶。為了讓村民能夠快速富起來,33歲的郝大寶將辛苦學來的鮮切花種植技術傳授給了農民,並帶著大家流轉2000多畝土地,創辦合作社。

  「合作社採用彩菊—百合、彩菊—蔬菜輪作技術,在保證生態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土地產出率。」郝大寶說,「合作社讓貧困戶以扶貧貼息貸款入股,並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社務工,還支付給他們土地租金,現在全村的貧困戶都已脫貧,村莊也摘掉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無論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產業都是重要基礎。」在高美峰看來,根據各鎮村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確定農業主導產業,積極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並選育好鄉村發展帶頭人,優化好帶動全體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是東海產業扶貧和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經驗。

  事實上,近年來東海採取「科學化選項、規範化管理、透明化實施、穩定化收益」的機制,已累計投入扶貧開發資金2.6億元,落實了182個扶貧項目,特別是堅持「一戶一策、一村一策」,通過項目帶動、資金整合、技能培訓等,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和農村集體經濟收入,推動了貧困戶和經濟薄弱村的脫貧奔小康。

  環境美――搬出老宅住新房 人居環境大變樣

  溫泉鎮尹灣村四組46歲的村民尹營房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住進300多平方米的8居室別墅,還用上了天然氣、暖氣和現代化衛浴,組裡家家戶戶都過上了城裡人也羨慕的生活。

  「以前住的是4間老瓦房,外牆從不粉刷,屋裡也不怎麼裝修,用的是露天旱廁,一股子臭味老遠就能聞著。村裡都是泥路,下雨天出門回來泥水都能濺到膝蓋以上。」從前惡劣的居住環境尹營房記憶猶新,「外面的大姑娘不願意嫁進來,村裡的老光棍是真不少。」

  如今,行走在寬闊整潔的水泥路上,鱗次櫛比的帶院3層別墅映入眼帘,每家別墅前都有一個繞著院牆的花壇,幾位婦女正蹲在花壇裡擺弄著種植的蔬菜。在四組主幹道旁的花壇裡,緊挨井蓋的一個白色箱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溫泉鎮副鎮長李林介紹:「這是雨汙分流設備,縱向每5戶共用一套設備。設備下面就是淨水槽,村民的生活汙水全部經過淨水槽處理,然後輸送到鎮上的生態汙水處理廠,再淨化為符合排放標準的水。」

  「拆舊房、蓋新房、鋪修路設備的資金大多數是政府出的,街道、房屋都是統一規劃建設、統一設計外觀,與從前的髒亂差相比變化真是翻天覆地。」尹營房自豪地說,「現在提起自己是尹灣村四組的人,臉上可有面子了!」

  尹灣村四組農民居住條件的蝶變,是東海近年來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住房條件改善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東海計劃投資40.3億元,建設23個新型農村社區,讓8395戶農民搬進新居。截至目前,已正式開工的13個新型農村社區正在加緊建設,越來越多的農民會搬出舊房、危房,住進新家。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高美峰明確提出:「改善農民住房、推進集中居住,不僅是房子的集中,更是基礎設施、生活資源的集中,最終目的是提升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要充分考慮農民的文化、旅遊、養老等潛在需求,更加前瞻性地做好規劃布局、住房設計、生活配套,著力建設一批具有東海特色、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

  近年來,東海通過實施「組保潔、村收集、鎮集中、縣轉運、縣處理」機制,推動了城鄉生活垃圾收集處置一體化進程;大力實施「廁所革命」,完成了22.8萬農戶的旱廁改造;加大鎮村公交投入力度,實現了鎮村公交100%全覆蓋……越來越多的農民過上了現代化生活。

  文化美――文明實踐作抓手 百姓精神更富足

  雙店鎮代相村的鄉村大舞臺,每到夜晚都會熱鬧非凡。平日裡,大媽們組織跳廣場舞,孩子們在一旁追逐嬉戲;到了節日,還會有專業演出隊的表演,歌曲舞蹈、唱大戲、說快書……老少鹹宜的演出為村民的精神生活增添了色彩。

  在雙店鎮這個「中國鮮切花第一鎮」,每個村都建有鄉村大舞臺,這讓鎮黨委書記陳光明很欣慰:「全鎮鮮切花產業得到長足發展並完成脫貧任務的同時,也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代相村的鄉村大舞臺其實是代相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部分,而陳光明的另一個職務就是雙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

  走進雙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0多名基層黨員和農民正在認真聽一位老師講授黨史課。這裡有宣講教室、文化活動室、志願服務室等多個功能區,牆上掛著工作制度、負責人員、活動安排等展牌。

  2018年,東海整合基層黨群服務中心、農村公共文化設施、「耕讀書屋」、志願服務站等陣地,組建了縣、鄉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東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崇慧說:「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涉及許多工作,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各方面工作統領起來,並由各級黨組織『一把手』擔任本級中心負責人,更能把『虛功』作出實效。」

  在石湖鄉石湖村,漁鼓文藝隊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活動室裡進行創作、組織排練,走出了過去因沒有場地而差一點解散的「陰霾」;

  在洪莊鎮車站村,黨員醫療志願者會按照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安排,定期來為村民開展免費體檢;

  ……

  各類文明實踐活動聯通了城市和鄉村,直接延伸到農民的家門口,為農民帶去了政策、帶去了歡樂、帶去了服務。「文明實踐在晶都」也成為東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張名片。據介紹,目前全縣已建成縣級中心1個、分中心7個、鄉鎮實踐所21個、村級實踐站362個以及實踐點58個,實現了縣、鄉鎮、村三級的全覆蓋。

相關焦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移動5G助力連雲港東海水晶「賣全球」
    現在有了移動5G覆蓋,行動支付飛速,隨時隨地都可實現暢快直播,主播和觀眾們網絡體驗感知倍增。」正在水晶城直播的一名水晶主播這樣說道。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進一步推進,中國東海水晶城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 江蘇聯通守初心擔使命,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
    5G共建共享邁進新時代 2020年9月14日,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開啟投票通道。 △江蘇聯通迅速推動5G網絡建設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作為新基建的領頭羊,5G成為國家戰略部署重點項目。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啟東:跑好對接浦東「第一棒」加速...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啟東:跑好對接浦東「第一棒」加速融入上海都市圈 2020-04-19 09:57:58 來源: 啟東日報 這個春天,地處長江、黃海、東海三水交匯處的啟東,一場看不見的思想解放浪潮在激情交匯。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太倉打通鄉村振興「雙向道」 帶動沿線...
    近年來,瀏河鎮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鋪就了一條條以便民惠民為目標、服務農村田園經濟、助推當地產業與旅遊業的「美麗鄉村路」。目前,瀏河全鎮農村公路104.365公裡,其中鄉道48.691公裡、村道55.674公裡,編織起龐大便捷的鄉村交通網絡,打通鄉村振興「出」與「進」的「雙向道」,不僅改變了村民的出行方式,更帶動沿線產業提檔升級,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
  • 江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民呼我應繪美麗江蘇
    吳雨陽攝宜興市西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張立偉攝打通理論傳播的「最後一公裡」如何更有效?服務群眾怎樣進一步「走深走實」?弘揚文明新風還有哪些好手段?……江蘇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國首批試點省份,試點工作開展兩年來,積極探索取得特色成果。8月27日,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宜興市召開。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尾菜「變廢為寶」有實招~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秦州:菜葉不棄田!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近年來秦州區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攻堅戰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蘭州新區國企「改」出一片新天地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蘭州新區國企「改」出一片新天地近年來,蘭州新區圍繞國家級新區建設,堅持改革引領、機制創新、產業賦能、開放合作,走出了一條具有新區特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新路子。
  • 海蚌含珠,矽谷時代,引領未來放異彩
    ,引領未來放異彩  伍嶽峰老師   廣州是一個充滿傳奇故事的城市。該區域南北都濱臨珠江航道,而中間則有海珠湖,不少地段都是兩面甚至三面環水。   在珠江沿岸的人文景觀中,有三座古塔是古人依據堪輿學興建,卻少人知其堂奧。   新滘鎮新市頭村附近山岡上的赤崗塔、琶洲村的琶洲塔就是廣州的文昌塔。
  • 江蘇沛縣:推進鄉村振興 繪就「三園建設」好風景
    李輝攝近年來,江蘇沛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不斷滿足群眾產業融合生產美、秀麗宜居生態美、幸福和諧生活美的期盼,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增加文化產品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增加文化產品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江蘇如皋「八條政策」支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04-05 09:32:58 來源: 如皋日報 近期,江蘇如皋出臺了《如皋市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激勵辦法》,進一步加大對文化產業事業發展支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加文化產品供給,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
  • 【牢記囑託再出發 吉林奮進新時代】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 繪就...
    【牢記囑託再出發 吉林奮進新時代】推進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738早新聞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江蘇淮安:建強綜合交通樞紐 邁上新徵程
    當前,城市面貌和運輸環境的改善都存在著重大發展機遇,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供了新的條件並產生了新的要求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鎮江:擁抱5G,企業智能化轉型進入...
    金山網訊 車輛進入港區首先過磅,王鳳作為江蘇鎮江港務集團港區的一名司磅員,是第一道卡口的「守門人」。
  • 全域旅遊時代 江蘇鄉村更美了
    1張菊花展門票還能換1張品鑑卡,在湖熟很多地方都能享受優惠。」南京市民張先生利用周末時間帶家人到江寧湖熟看菊花展,大讚湖熟這種互動互利的消費模式。如今像張先生這樣,江蘇將目光投向鄉村的遊客越來越多。 黃龍峴 全域旅遊時代,鄉村旅遊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發展農家樂,而被賦予了更多的價值與更大的使命,並已經成為一種促進區域綜合轉型發展的有效路徑。近年來,江蘇努力擦亮「鄉村旅遊」品牌,全省已建成39家國家級、36家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形成了一批鄉村民宿品牌和集聚區。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來景德鎮之前,來自烏幹達的留學生羅伯特就充滿好奇:「烏幹達集市上,有很多日用瓷器,它們都來自景德鎮。」當時,羅伯特就在想,景德鎮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製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器?好奇埋下了夢想的種子。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景德鎮陶瓷大學可以學陶瓷。儘管對中文一竅不通,他毅然來到景德鎮,尋訪千年窯火的密碼。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寧河鎮:打造特色古鎮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寧河新聞》推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系列報導,記者深入全區各行各業,深入挖掘基層源頭活水,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講好寧河故事,展現寧河人民的奮鬥成果。今天播出寧河鎮:打造特色古鎮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寧河鎮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打造特色古鎮, 提升鄉村公路建設,推進現代水產養殖與新能源項目綜合開發, 鋪就綠色產業發展之路,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 展現新作為 彰顯新擔當 譜寫新篇章
    展現新作為 彰顯新擔當 譜寫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在全省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麻陽苗族自治縣江口墟鎮公館村的田園風光。湖南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巨大熱情和強大動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牢記囑託再出發——寫在習近平總書記...
    今天,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和兩個「五年規劃」連接點上,全市上下正把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努力在新時代的壯闊徵程上以奮發有為、一往無前的昂揚姿態,駛向繁花似錦的又一個春天
  • 重慶巫山官渡鎮攝影創作啟動放異彩
    地處壯麗巫峽南岸的官渡鎮轄25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164個村民小組18182戶55598人,人口、產業等都是巫山最大的鎮,農業資源、林業資源、旅遊資源均很豐富。官渡鎮黨委、政府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中,按照巫山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緊密圍繞全縣「1+3+2」產業布局,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突出問題導向,實幹巧幹,種管並舉,在打造全縣最大產業鎮、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徵程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近年,官渡鎮重點破解了七個難題,取得了顯著成績。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江蘇南京:錢袋鼓、糧倉足、村容美...
    近年來,通過發展鄉村休閒農業,村民利用自家房屋開辦民宿增收致富,生活越來越幸福。73歲的村民張式才,以前種地年收入6000多元。現在他將家裡的土地流轉給村集體成立的旅遊公司,流轉費收入6300元。在村集體成立的合作社就業,每年還有4萬多元收入。張式才說:「錢包鼓起來了,現在生活太愜意了!」蓬勃發展的鄉村休閒農業正成為南京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代表,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