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黨建引領綠色振興 青島平度產業鏈上建支部 產業振興帶民富

2020-12-26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7月1日訊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在平度市大澤山腳下的東嶽石村,村民們對這句話理解頗為深刻:這些年,在村黨支部以黨建為牽引,黨員率先垂範,突破發展定式,村莊主導產業從「靠山吃山打石頭」向葡萄採摘和鄉村旅遊轉型。

目前,東嶽石村已形成「冬棚葡萄+春棚葡萄+露天葡萄+冷庫葡萄」全季節性葡萄產業鏈,越來越的村民試水旅遊採摘和農家宴,去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2萬元。

「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鬥力。」平度市適應新時代基層黨建的新轉變新變化,堅持大抓基層大抓支部,旗幟鮮明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為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了全新動能。

同樣在大澤山腳下,同樣靠打石頭「起家」的響山潘家村,如今又打起了「石頭」的主意:村黨支部拿出國家森林鄉村、國家森林宜居村莊等綠色「家底」,將常年廢棄的石頭老宅和各種廢石料,把石頭文化與果蔬採摘、鄉村體驗相結合,做山東第一個石頭主題旅遊休閒古村。

跟響山潘家村同處大澤山脈的所裡頭村、正澗村、九裡夼村等上百個村莊在護好原始森林的同時,近年來累計種植經濟林木近30萬畝,為平度北部山區丘陵地帶涵養水土、發展鄉村旅遊、增加群眾收入築起一道「金色」屏障。

6月13日,在平度東南部的仁兆鎮,由當地38家規模較大、區域帶動作用強的合作社蔬菜經營主體聯合會,第一車蔬菜開進了青島果豐菜順市場,標誌著仁兆鎮「沽河」牌蔬菜正式直供青島菜市場。

產業鏈延伸到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仁兆鎮是「青島蔬菜之鄉」,有蔬菜專業合作社196家。該鎮黨建統領合作社抱團發展、帶領農民群眾闖市場,成立蔬菜經營主體聯合會,堅持支部建在產業鏈,在蔬菜種植、加工生產、產品銷售等產業鏈上,設立了7個產業黨支部,打造了1個黨委和7個黨支部的「1+7」黨建工作架構。

「蔬菜聯合會變『單打獨鬥』為『抱團發展』,變內耗『減法』為發展『乘法』,把農民群眾有力的組織了起來。」仁兆鎮黨委書記丁維冠介紹,聯合會的蔬菜出口日韓、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佔青島蔬菜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年創匯1.4億美元,被評為山東省農業產業化示範聯合體、山東省農業「新六產」示範主體。

人均年收入從幾年前的八九千元,到現在4萬元以上,位於平度西南邊陲的崔家集鎮前窪村,上演了基層黨支部引領下鄉村從脫貧到振興的「逆襲」。

2016年,在青島市扶貧協作辦的指導下,崔家集鎮集中了6個經濟薄弱村的54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在前窪村建起了260餘畝的36個櫻桃西紅柿大棚。2017年2月,首批櫻桃西紅柿上市,實現銷售收入700餘萬元,棚均純收入14萬元以上。

趁熱打鐵,崔家集鎮推出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弱村莊+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村「兩委」幹部帶頭領辦經濟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任合作社理事長,在保證土地歸集體所有的前提下,農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每畝每年800元的價格入股村經濟合作社,村經濟合作社對外集體流轉土地用於建設櫻桃西紅柿大棚。

「目前,崔家集鎮的櫻桃西紅柿大棚已達742個,銷售收入超過4.2億元,帶動村民增收3.1億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崔家集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順澤說,2018年,作為青島經濟薄弱鎮的崔家集鎮不但成功「摘帽」,還將產業鏈條從種植不斷向購銷、加工、物流、電商銷售、農資等環節延伸,完成了從「扶貧合作社」向「農創示範體」的轉型升級。

支部建在「鏈」上,產業連成一片。在全市兩萬餘家各類企業中,兩新組織隊伍在不斷壯大,到目前,全市共有518個兩新黨組織、2757名黨員。自上而下全面從嚴,自下而上激發活力——黨建與產業,恰似織就鄉村振興錦繡藍圖的兩條主線。平度的多彩田園,正如朝陽。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基層黨建是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兩者在融合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環境保護意識是鄉村振興中對人類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主要因素。「黨建+生態」 良性循環生態新模式的提出,不僅為發展綠色生態創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成功道路,而且強化了基層黨建的人才隊伍建設,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基層黨建體系,通過「黨建+生態」新模式的良性循環,讓「紅」與「綠」奏成交響曲,在嘹亮歌聲中將基層黨建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結合,強化基層黨組織存在感,提升基層黨員幹部身份感,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引領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領頭羊」,讓基層黨員幹部成為引領綠色生態轉型發展的
  • 寧晉縣小劉村:紅色引領+綠色崛起 描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寧晉縣賈家口鎮小劉村堅持「旗幟鮮明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思路,築牢紅色陣地,發展綠色產業,描繪出「紅色引領、綠色崛起」新藍圖,邁出鄉村振興堅實步伐。築牢「紅色陣地」鑄造堅強堡壘、凝聚黨心民心。
  • 扎魯特旗:堅持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扎魯特旗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緊扣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大局精準發力,通過在築堡壘、強隊伍、優產業上下功夫,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幹事創業的發展優勢,為推動鄉村振興事業凝心聚力。
  • 青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黨工委探索「黨建+特色產業」工作模式
    今年以來,青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黨工委在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提升農村黨組織組織活力等「常規動作」基礎上,圍繞「黨建+產業」做文章、下功夫,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以及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黨的建設與特色產業有機結合,以黨建促發展,走出一條「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建引領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紅色引擎」,讓轄區群眾的小康夢變得更為豐滿。
  • 青島鄉村產業振興方案:建成7條百億級種養產業鏈
    日前,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印發《青島市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打贏全市鄉村產業振興攻堅戰,青島市將實施鄉村產業振興三大行動十一項工程,強化縣域統籌、鎮域聚集、鎮村聯動,確保到2025年,鄉村產業發展在土地規模化經營、組織企業化、技術現代化、服務專業化、經營市場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 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昭通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
    昭通市供銷社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戰鬥堡壘作用,積極探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在全市實施「一縣一業」、「一村一品」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和紮實推進
  • 漳州:引領鄉村振興 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作用
    6月3日,漳州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阮開森先後到平和縣坂仔鎮西坑村、琯溪生態蜜柚產業園、小溪鎮厝丘村等地,深入村莊村落、村民家中、種植果園,看村貌、訪村民、問發展,與群眾面對面交談,共話老區發展、鄉村振興。  漳州市領導指出,鄉村振興事關民生福祉,事關群眾生活品質。
  • 萊西市馬連莊鎮以黨建為統領,統籌資金、土地、資源推進鄉村振興的...
    比如,將原崔格莊村支部書記提拔推選為新村黨委書記,將治村經驗提升到新村層面繼續發揮作用;將原有農業產業發展特長的選拔為產業發展黨支部書記;將有綜合協調和糾紛處置能力的選拔為綜合治理黨支部書記……同時,馬連莊鎮還對黨員實行了分類管理,將從事產業發展的黨員劃分到產業發展黨支部,將有基層黨建工作經驗的劃分到組織管理黨支部,將有矛盾糾紛調處能力的黨員劃分到綜合治理黨支部,將威信高、能搞服務的黨員劃分到網格黨支部
  • 杭錦旗吉日嘎朗圖鎮:黨建引領聚合力 鄉村振興正當時
    吉日嘎朗圖鎮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圍繞「黨建+」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齊頭並進
  • 鄉村振興丨歐李——未來生態振興的支柱產業
    7月6日,北京國潤民富集團董事長鮑鑫毳一行與扎旗政府副旗長陳慶華、全旗各蘇木鄉鎮(場)及扎旗林草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討論有關產業合作事宜。陳慶華介紹了扎旗歐李產業發展基礎,並表示要將歐李產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生態振興結合發展,集中連片發展歐李種植基地,做好歐李果產業發展規劃,將其打造成鄉村振興的一項支柱產業。
  • 脫貧攻堅 周至縣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近年來,周至縣堅持以黨建引領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積極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深化推進農村改革,做到農村產業興旺,農民持續增收,被省政府評為「現代農業強縣」,榮獲「中國獼猴桃之都」和「中國綠色生態農業先進縣」稱號。
  • 新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村上負責人諫言獻策謀發展
    人民網成都11月13日電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沙龍在成都市新都區新繁街道水雲村優果居農業合作社舉行。當地街辦、7個村社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發展的核心方面暢所欲言、諫言獻策,共同分享村社治理和鄉村振興的「發展之道」。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黨建引領風帆勁——平涼市「十三五...
    近年來,東郊社區堅持深度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以「四抓兩整治」工作為抓手,挖掘「便民動車1+N」黨建品牌潛力,通過「紅色動力」工程和「黨建+五彩車廂」創意組織生活,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我市分領域制定黨組織創新模式融合發展推進計劃,實行臺帳式、清單化、項目化管理。
  • 鋼城區棋山觀村:黨建引領 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正當時。近年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舊村改造,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產業致富,著力培育淳樸鄉風,激活鄉村綜合治理,努力在探索實踐中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 靈臺西屯鎮:「黨建+產業聯盟」點燃鄉村振興
    去年以來,鎮村兩級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紮實開展「四抓兩整治」工作,積極探索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新路徑,走出了一條「黨建+產業聯盟」點燃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規範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建制度,每月第二周星期四組織黨員開展理論學習、重溫入黨誓詞、繳納黨費、公益勞動等活動,喚醒了黨員黨性意識。用好「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推廣28項「小微權力」清單,積聚了班子的公信力。緊扣「支部建在產業鏈上」的要求,成立了柳家鋪金源農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設立了聯合社黨支部,做到了產業鏈上黨組織全覆蓋,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 「黨建+企村聯建產業項目」助推鄉村振興
    今年,省市委「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部署後,西來鎮立即響應,創新「九助興業」先鋒引領機制,升級「企村共進」聯建模式,推動「農民受益、企業獲利、鄉村振興」。 九助興業, 強基固本育新機 實施「九助興業」先鋒行動,幫助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強肌健體,增強活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濟寧泗水聖水峪:實施「黨建+產業振興」 實現強村富民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崔相遊 通訊員 徐通)近年來,濟寧市泗水縣聖水峪鎮以建設「生態名鎮、旅遊強鎮、文化大鎮」為目標,圍繞「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通過黨建引領、典型示範、產業支撐、整體推進、彰顯特色等方式,以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
  • 青島推進鄉村振興攻勢有哪些新看點?一組關鍵詞帶您讀懂
    今年還重點推廣支部領辦合作社,然後是鎮級土地流轉平臺、項目、產業整理、產業鏈、土地流轉等多種模式,示範區內力爭規模經營率達到70%。第二件事是村莊布局調整。劉學俊:去年市委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的總體思路,叫「一統領三融合」。去年市委已經下發了文件,總的思路是黨建引領、全域統籌、抱團發展(融合發展)。今年,總體上還是按照市委的思路,通過三個方面「往深裡走」:一個是黨組織的引領。組織融合今年繼續往深裡推,黨組織年內全部形成融合,90%的行政村和80%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力爭達到融合。
  • 區域黨建聯合體促鄉村振興的「仁裡實踐」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仁裡集鎮按照齊河抓好鄉村振興「1+ 10+1」工作體系,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產業帶動,實施了「總支+支部+黨員」和「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通過建立黨建聯合體,實現了「小支部,大智慧」,為全縣鄉村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 濟南市鋼城區棋山觀村 黨建引領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魯網12月4日訊(記者 張小南)黨建引領聚合力,鄉村振興正當時。近年來,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棋山觀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舊村改造,積極發展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產業致富,著力培育淳樸鄉風,激活鄉村綜合治理,努力在探索實踐中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