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被美國加入「黑名單」,世貿又準備調查印度,莫迪的考驗來了

2020-12-27 騰訊網

據印度《經濟時報》12月23日報導,印度可能將在下個月世貿組織貿易政策審查會議上,接受世貿組織關於農業和電子商務政策的問詢調查。

一位政府高級官員對《印度時報》表示,目前印度政府內部正在加緊應對,準備可能會被世貿組織問詢的一系列問題。報導稱,這些問題涉及印度的電子商務政策、數字稅、提高IT產品關稅、援引和平條款超過大米補貼、以及有關豆類、糖和扁豆的農業政策。

剛上美國黑名單,印度禍不單行?

就在不久前,印度剛剛因為涉嫌操縱匯率,被美國川普政府列入"監測名單"。美國財政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政府對一國是否為匯率操縱國有3項標準,印度雖然相較於4月份的調查結果下降一項,但仍有操作匯率之嫌,畢竟美國對匯率變動十分敏感。

就在印度還在為上了美國的"監視名單"而擔驚受怕之時,一項世貿組織發起的調查又接踵而至。

多項變化引起世貿注意

報導稱,印度上一次接受世貿組織關於貿易政策的審查調查是在2015年時進行的,距今已快5年。印度官員們表示,商品和服務稅以及智慧財產權法的變化將會引起世貿組織審查人員的注意。這些問題在5年前的那場調查中並未出現,這也是為何印度政府現在會緊張籌備應對世貿組織問詢的原因。

印媒稱,這項審查最快可能將在明年1月的第一周進行,由於印度莫迪政府出臺的農業法案在國內引發了大範圍的農民抗議活動,印度目前的農業政策正受到全球關注。美國、加拿大、巴西和紐西蘭等國也對印度對豆類、糖等商品出口補貼上是否存在問題提出了質疑。

報導指出,印度成為第一個因為違反2018- 2019年度大米銷售補貼上限,而援引和平條款的國家,該條款是世貿組織為各成員方施加克制的義務,以便減少農產品貿易爭端的發生。今年4月,印度告知世貿組織,2018- 2019年印度大米產量為436.7億美元,並提供了價值50億美元的補貼。在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這一限制被限定為糧食生產價值的10%(稱為最低限度)。即便如此,印度也額外發出了多達6億美元的補貼。

與此同時,印度還希望對豌豆、扁豆和其他豆類的進口限制再延長一年,直到2021年3月31日,但許多國家正在尋求取消這些限制,並表示這些限制不應該被頻繁延期。

莫迪政府為了維持自己的執政利益,國內國外左右開弓,但此舉似乎不得人心,已使其接連在國內外遭受非議。

文/海蜇兒

相關焦點

  • 美國火上澆油,印度暴亂全面失控猶如戰場,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
    哪裡有混亂,哪裡就有美國的影子,這句話確實不錯。近期,印度國內再起暴亂,美國也沒有閒著,多次煽風點火,導致印度暴亂徹底失控,混亂現場堪比戰場,西方國家計劃撤僑,這下只能看莫迪的了。此前莫迪曾公開表示會考慮這個提議,然而直到今天都沒有給出明確答覆,這才導致印農再次上街找個說法。據報導,至少有20萬的印農衝進了新德裡,要求政府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印農代表更是多次強調,如果莫迪不取消相關改革方案,那麼抗議行動將會一直持續下去。甚至很多印農已經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他們拖家帶口乘坐拖拉機來到新德裡。
  • 川普首次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 印度總理莫迪都準備了啥?
    據CNN報導,當地時間24日上午,美國總統川普乘坐空軍一號專機抵達了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將對印度進行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這也是川普任內首次訪問印度。根據印度外交部公布的行程,川普的印度之行十分「緊湊」。在訪問期間,川普將在艾哈邁達巴德的板球體育館出席名為「你好,川普」的大型集會,並發表講話。
  • 印度民意調查結果新鮮出爐,莫迪這次被坑慘
    近日,據印度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目前邊境衝突和爭端仍在繼續,據印度媒體報導稱,近日印度士兵在邊境前線的態勢絲毫未見。印度方面認為,冬季將會是他們鹹魚大翻身的最佳時機,但是外界普遍認為,激烈的戰爭不會在冬天打響。為此印度還特意進行了民意調查,來確定是否要進行一戰。
  • 嫉妒使莫迪「面目全非」?疫情數據居高不下,印度用這招詆毀中國
    中國速度,中國發展,莫迪羨慕不來 據印媒報導稱,中國已經從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之一,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武器供應國另據美國一份調查報告稱,從2011年至2019年,18個國家獲得了武裝無人機。其中11個國家從中國購買了無人機產品。據相關媒體報導,雖然沒有辦法確定這份報告是真實的,亦或是美媒有意誇大中國的影響。
  • 印度準備「拯救世界」?莫迪:我們已經做好保護全人類的準備
    這對於面對嚴重疫情的印度來說,無疑是件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但對於疫苗的作用也不能過分樂觀,根據相關專家的說法可以知道,新冠疫苗雖然能夠對病毒的傳播起到關鍵的減緩作用,但卻不能完全指望疫苗來消滅病毒。 而莫迪在近日的講話所體現的觀點,似乎與專家的說法有些相悖。
  • 內憂外患之際,4萬精銳印軍喪失戰鬥力,莫迪的考驗終於來了
    作為「四國聯盟」的成員之一,印度緊隨美國腳步作出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挑釁行為。在其國內疫情狀況十分嚴峻的當下,身為印度領導人的莫迪只顧著在邊境上「搞事情」,三番五次地作出挑釁性行為、發表不利於和平外交的言論。
  • 新德裡傳出壞消息,150多名印度士兵中招,考驗莫迪的時刻到了
    印度的疫情防控的確做得不是特別到位,雖然印度近段時間一直進行各種軍事活動,不斷加強邊境的軍事力量,但是在國內卻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莫迪在疫情的防控方面的確沒有提出更合理的措施,反倒在不斷把經濟實力用在軍事力量的提升方面,於是也就受到了不少民眾的抵制。
  • 說翻臉就翻臉,美國對印度動手,莫迪政府這下該後悔了?
    在美國財政部的報告中,瑞士和越南都被列為「匯率操縱國」,而一直賣力討好美國的印度,這次也沒能置身事外,美國財政部報告已經將印度列入「匯率操縱」的監測名單,搞不好下一波制裁名單上就有印度的位置了。美國的這波意外操作,凸顯出美印之間表面和睦之下深藏的矛盾。要知道在此前,為了討好美國,印度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 莫迪犯下大錯!印度徹底失控成為亂局,美國:贊同衝擊新德裡
    莫迪犯下大錯!印度徹底失控成為亂局,美國:贊同衝擊新德裡據美聯社報導,誰都沒有想到新冠疫情已經肆虐了一年的時間,到現在還無法結束。而且現在由於世界很多西方的國家並沒有拿出有力的措施進行應對,導致越來越多的患病人數出現。
  • 印度伊朗之愛:莫迪還是沒能繼續
    印度給自己的定位很奇葩,以前叫不結盟,而其實不過是想當第三世界的老大,結果成了蘇聯的大跟班,混了幾十年,從政府總理到基層公務員,很多人都擺脫不了克格勃特工的嫌疑,一個國家搞得又窮又落魄。蘇聯沒了,不結盟不玩了,弄個戰略自主其實還是新瓶裝舊酒。 要佩服印度的政客,他們對戰略自主相當執著與認真。印度的伊朗政策是戰略自治的持續考驗。
  • 印度邊境突傳噩耗,哨所發生悲劇1死2傷,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
    從年初開始印度就一直不安分,不斷的在邊境地區調試,於是接下來在邊境地區又部署了大量的軍隊,從其它地區增派了不少的士兵在邊境地區駐紮,現在前線已經達到了20萬人。但是就在最近印度邊境突然傳來噩耗,哨所發生悲劇,一死二傷,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
  • 印度數十萬農民「進軍」首都:莫迪焦頭爛額,美英加紛紛火上澆油
    美國加入"混戰"繼加拿大和英國公開聲援印度農民"維權",引來莫迪政府的強烈不滿之後,美國也加入了這場"混戰",兩黨議員都表示支持印度農民,並朝莫迪喊話稱,希望新德裡和印度農民和平談判。美國加州的共和黨人道格·拉·馬爾法還稱,印度當局不必擔心農民們會使用"暴力",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活命;民主黨議員喬什·哈德則給莫迪戴了頂"高帽子",稱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政府應當給民主提供和平抗議的權利。而在美國"聲援"印度農民之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英國多名議員也曾公開表示支持。
  • 印度真相:莫迪、種姓和霸主
    在世界各國領導人裡,莫迪一頭白髮,絡腮鬍須,戴一副細框眼鏡,顯得文質彬彬,其實是個狠角色。有媒體說他,走起路來像個摔跤選手,而莫迪自己也曾炫耀過他發達的胸肌,仿佛美國動作明星施瓦辛格。在外交場合,莫迪與人握手,勁道十足,人稱「鐵鉗」。有一次,莫迪跟英國王子威廉握手,在後者手上留下清晰指痕。
  • 印度確診病例超過美國?川普的話應驗了 莫迪決心放手一搏
    過去數周,數十萬印農正在聯手印度國內反對黨國大黨聯手「逼宮」莫迪,要求莫迪政府取消新農改政策。印媒分析稱,如果莫迪同意取消的話,之前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如果硬扛的話,此起彼伏的騷亂還會繼續上演,再加上美歐煽風點火,莫迪陷入了兩難的困境。而更令莫迪感到擔憂的或許還不是印農鬧事,而是持續蔓延的新冠疫情。
  • 一天傳來3個壞消息,印度全國罷工,美國作出表態,莫迪已無計可施
    現如今2020年也已經走到了最後一個月,但是反觀印度在這一年中的情況是十分的不理想,由於新冠疫情這一突發因素,印度自身在醫療體系方面本就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面臨的考驗也是十分嚴峻的,並且印度政府在疫情防控方面並沒有足夠的重視,這也給了新冠疫情在其境內大範圍擴散和傳播的條件,讓印度的整體狀況進一步惡化。
  • 中印邊境或迎來不速之客,考驗莫迪的時候到了
    據環球時報17日報導,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發布消息稱,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剛有人評價了句印度農民抗議,莫迪政府就扣大帽子
    特魯多的推特發出後,莫迪政府如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起來反擊。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斯裡瓦斯塔瓦當天就回懟道,特魯多的評論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尤其是涉及一個民主國家的內部事務時。斯裡瓦斯塔瓦還警告說,特魯多的表態最好不是出於歪曲事實的政治目的。
  • 中國剛公布外資安審辦法,印度就撞到槍口上,可隨時予以對等反擊
    據《印度時報》12月21日報導,為了阻止來自中國的資金流入,印度政府阻止了通用汽車與中國長城汽車之間的併購交易,要求通用公司不得將印度工廠出售給長城公司,不過莫迪政府並沒有給通用工廠提出破產解決方案。可以看到為了打壓中企,印度政府已經開始不擇手段,在今年莫迪掀起的這場去「中國化」的浪潮中,中企在多個領域的投資都被迫中斷,例如為了同華為公司脫鉤,印度政府強制性要求國內運營商更換中國5G設備,讓印度企業主們苦不堪言。最近印度信息部長更是拿出一份電信供應商黑名單,揚言同華為徹底劃清界限,這種行為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使中印關係再次惡化。
  • 印度總理是莫迪,可印度總統是哪位?美國式印度總統,為啥很低調
    對於印度領導人,我們最常聽說的是總理莫迪,誰是印度總統呢?其實,和我們相鄰的印度,是有總統的,可是,這位國家元首總是顯得很低調……印度現任總統是拉姆·納特·科溫德(Ram Nath Kovind)。2017年7月,科溫德當選為印度第14任總統。不過,他的知名度和總理莫迪相比,一個是片場龍套,一個是天皇巨星,雙方落差不知道要跨過多少線。按照印度憲法規定,印度總統由憲法賦予權力,他是印度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同時,由他來任免總理。
  • 美國支持印度內亂,莫迪終於大徹大悟?外媒嘲:金錢不是萬能的
    西方國家支持印度農民暴動然而這還不是讓莫迪最頭疼的,更糟心的事情還在後面。據印度第一新聞網12月14日報導,美加澳等多個西方國家竟然公開支持印度農民的這項活動,部分外媒得知此事也說起了「風涼話」,表示看來莫迪的金錢也並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