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最大的BOSS往往都是劇中最顯眼的一個,那麼同樣的道理,放在健身房裡看哪個人肌肉練得最好,那可不一定是身形最壯的那位大漢,很有可能是保潔阿姨,這不,在湖南在一個健身房裡有一位保潔阿姨就因肌肉塊塊分明,線條硬朗的麒麟臂而走紅網絡,看著強壯的胳臂,明顯的肱二頭肌可是一點也不輸於專業教練啊,圖1
據其工作人員介紹,阿姨已經在健身房工作3年了,日常就是收收器械,偶爾會做一些活動,但從沒有刻意去鍛鍊過。說實話當我看到保潔阿姨胳膊上健碩的肌群時,我都驚呆了好嘛,你阿姨果然還是你阿姨。
不得不說比起現在整天忙碌的996人群的我們,一些大爺大媽的健身鍛鍊身體意識是高於我們的,那身手,力量更是了得,看著槓鈴,大媽輕輕鬆鬆提拉起來,完全驚呆了健身房的小夥伴們。
圖2這功夫,不去做教練可惜了啊,日常工作中,單手抬槓來掃地更是小case,圖3看到平常對我來講幾乎難以拉起的重量在大媽手裡就好像拿工作用到笤帚掃帚一樣輕鬆,實在是汗顏啊,現代年輕人的體質普遍都不是很好,很多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但是像我個人而言,我知道自己的體能素質比較差,但是具體算是怎樣的情況呢,該如何進行自測呢,又該進行哪些運動來幫助身體進行鍛鍊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進行身體素質自測以及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選擇健身項目。
有句俗語說得好,人貴有自知之明,其實如果我們能夠多了解自己一點,可以避免生活中發生的許多問題,就比如往往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可以支撐下來某項運動或者工作,但是實際上卻先敗下陣來,如果我們能先了解到自己的身體狀態是否屬於健康狀態,那麼就可以為自己的身體做好提前的調理工作,為自己的長遠健康進行保駕護航。
一、身體體質自測表:
1、20歲到30歲之間的人群按照正常的體能標準是可以在半小時內完成5公裡的長跑,連續20個波比跳,或者平板支撐1分鐘的時間。
2、30歲到40歲之間的人群按照正常的體能標準則可以在9分鐘內跑完1600米,平板支撐45秒,或者硬拉超過自己體重一半的重量。
3、40歲到50歲之間的人群按照正常的體能標準可以持續進行60秒的快速奔跑,連續做10次的伏地挺身,或者可以在雙腿保持平直的狀態下,俯身彎腰雙手指尖可以觸碰到腳尖。
4、50歲到60歲之間的人群按照正常的體能標準可以以適中的速度進行1分鐘的連續跑步,連續進行5個波比跳,可以將身體盤坐在地上後,在不藉助外力或者雙手的情況下起身站立。
5、60歲到70歲之間的人群按照正常的體能標準可以輕鬆地完成1萬步的計數,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完成12次的深蹲,或者用你的右手指尖可以從背後位置觸摸到你的左肩,同時左手指尖可以從背後位置觸摸到右肩。
各位可以根據以上的距離,實際進行測試一下,如果你覺得自己完全可以輕鬆的達到標準,那麼證明你的體質是達標的,如果完成稍有困難或者無法完成,則說明你的身體素質較差,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鍛鍊了,說到鍛鍊的問題,其實大多人都是一個很模糊的意識,該怎麼樣進行鍛鍊是開始運動鍛鍊首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不同年齡的人群是有各自合適的運動方式,這些運動方式是依據我們人體骨骼,肌肉發育以及心肺功能為衡量來進行推薦制定的,簡單來講就是健身是不分年齡的,但是不同年齡段有它自己合適的健身方式。
1、20歲以上的人群可以在日常鍛鍊健身過程中,以肌肉的強化訓練為主,一方面可以提升身體的體力,還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體血液流通速度,為以後許多年的身體健康進行提前的物資儲備,通過深度鍛鍊肌群以提高身體的耐力。增肌後也避免日後的過多脂肪的積累。像進行一些硬拉等力量訓練再結合跑步,遊泳,騎行等有氧運動為最佳搭配模式。
2、30歲以上的人群的鍛鍊模式可以以增強肢體柔韌性為主,當我們人體步入中年的節奏後,各方面身體機能處於下滑狀態,因此如果停滯一段時間的鍛鍊後不可以進行猛烈強度的練習,需以柔和的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像瑜伽就是很好的選擇,在進行肢體拉伸放鬆體式中多關注腰背部,腿部的拉伸延展動作。
3、40歲以上的人群的鍛鍊模式的話,需要考慮到不僅是為了保持良好的身形,還需要為日後進入老年時期的身體健康問題為考量依據,例如老年人多發的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但由於此時年齡段的人群,體力,精力基本上都大不如前,可以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身體內循環的有氧運動為主,例如遊泳,慢跑,散步,網球等非競技模式,來提前幫助肢體靈活各個關節和肌肉,預防日後關節老化,肌肉萎縮。
4、50歲以上的人群的鍛鍊模式的話,應首先以謹慎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為此時的身體可能存在或者潛伏著一些慢性疾病,對於運動選擇的強度輕重以結合個人的體質和實際的運動鍛鍊經驗來講,建議選擇一些舒緩柔和的運動方式,例如散步,瑜伽,太極拳等。
注意事項:我們在進行運動時,要注意天氣變化,特別是天氣突變時要及時進行增添或卓減衣物,冬季的早上儘量不要外出進行活動,天氣炎熱人體耗能會比較大,要及時補充淡鹽水,室外溫度超過35度時不建議再進行室外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