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不可忽視的小腿訓練 6組動作助你遠離傷病

2020-12-23 騰訊網

力量訓練可以幫助跑者增強關節和肌肉的強度,減少運動帶來的損傷。越來越多的跑者開始重視腹部,腿部以及臀部的訓練,但是很多跑者往往會忽視對小腿的訓練。小腿可以在跑步中提供緩衝和穩定支撐的作用。如果小腿訓練不夠容易導致跟腱炎、脛骨疼痛、小腿拉傷甚至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發生。

小腿肌肉的構成

小腿的肌肉又稱「小腿三頭肌」,分別由位於小腿後面淺層的腓腸肌和位於小腿下方深層的比目魚肌組成,共同完成足屈。在下肢中,小腿之於大腿相當於前臂和上臂的關係,在發展大腿肌肉的同時,是不可忽視小腿肌肉發展的,不然就會導致下肢肌肉的不平衡。

小腿的主要負重骨是脛骨,脛骨被比較細的腓骨所固定。脛骨上端膨大稱腓骨小頭,其內上方有關節面與脛骨的腓關節面相接關節。下端較膨大稱外踝,其內側面有平坦的外踝關節面,參與構成踝關節,腓骨在關節處顯得格外重要。而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控制著關節,對這些肌肉進行訓練可以減少腳踝以及脛骨的壓力。

常見的小腿傷病:

1、跟腱炎

跟腱是連接腓腸肌和足跟的肌腱。任何需要反覆性跑、跳和著地運動都可能引起肌腱細胞的損壞,從而產生跟腱炎。柔性的拉伸和力量練習有助於損傷的恢復。如果沒有遵從指導或過早的開始運動,會造成跟腱增厚,增厚的跟腱會限制關節活動,降低跑跳的能力。

2、足底筋膜炎

在我們的足底有一層較厚的,比較堅韌的筋膜,筋膜在慢性應力的作用下容易產生損傷。足底筋膜炎在初期表現為跟骨底部壓痛,後期發展為壓痛向腳趾擴散。通常在牽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時使用足跟墊能有所緩解,牽拉足底肌肉也是有效的方法。

訓練方法:

1、 腳尖走路

針對小腿的肌肉力量,訓練是雙手提啞鈴,雙臂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將腳後跟抬起,用腳尖向前走路60秒。注意要保持身體直立。如果感覺輕鬆可以加大啞鈴的重量。

2、 提踵

保持身體直立狀態,然後腳跟向上抬起,腳尖支撐身體,小腿發力。做動作時可以加快速度。這個動作不僅需要力量,也需要腳踝的穩定性。

3、 臺階跳

上身直立,一腳在臺階上,一腳在臺階下。臺階上的腳蹬腿發力、起跳騰空的同時雙手自然擺臂,騰空時左右腿交換,下落後對側腿起跳雙側交替為一次。

4、 增強試跳躍深蹲

擺好站姿,雙腳比肩略寬,腳尖略微向外。雙手放在胸前並握緊,臀部向後下沉,膝蓋彎曲,擺出深蹲的姿勢。然後身體發力,向上跳躍,雙臂自然打開,儘可能跳的越高越好。落地時要輕柔,並保持深蹲的姿勢。

5、 坐姿提踵

坐在提踵機上,前腳掌踏墊板,膝蓋及股四前側頂住墊子,腳跟懸空下垂。發力方式與跟站姿雙腿提踵方式相同。注意提踵時軀幹切勿後仰借力。

6、 下犬式

擺好跪姿,雙手放在地面,雙臂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雙腿向後伸直,抬高臀部,讓身體與地面成為一個三角形的形狀。彎曲右膝,讓左腳的腳後跟接觸到地面,感覺到左腿的小腿肌肉在拉伸。堅持10秒鐘之後,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跑者小腿易疼痛? 這6種傷病不可輕視
    網易體育3月6日報導:如果在跑者群體中調查身體的哪些部位容易遭遇疼痛,小腿絕對名列前茅。跑步時,來自地面的衝擊力通過腳直接傳導至小腿,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小腿肌肉、骨骼、肌腱等組織出現病變。
  • 跑者進行力量訓練的基本原則
    其實跑步是有很多學問的,尤其是大家最忽視的跑姿,不就是抬起一條腿,往前邁,騰空的時候,另外一條腿也離開地面,這樣交替進行,看起來是這樣,但是你的跑姿正確嗎?不一定。跑步還需要力量訓練?跑步不是心肺耐力訓練嗎?只要我心肺耐力夠好,我就能跑很遠很久,聽起來沒錯,但是你忘了一個事實:你跑步是靠你的臀部、下肢(大腿和小腿以及腳掌)運動進行的,再深入一些,人體所有的運動都是肌肉收縮帶動關節來產生運動的(心肌的收縮是例外)。
  • 提高跑步速度需要訓練哪些肌肉群?5組動作助你提速
    跑者提升速度需要更大範圍的關節活動和更強的肌肉收縮來提供動力。提升速度所需要的四個肌肉群分別是臀肌,膕繩肌,核心肌和腓腸肌。當跑者加速時,身體的轉動將隨著步幅增加。當步幅增加時,臀部屈肌必須收縮得更緊,才能抬起膝蓋越過臀部。這就是膝蓋驅動力。臀大肌必須強壯才能伸展和過度伸展髖關節。膕繩肌腱也會幫助臀部伸展,同時將你的腳拉向臀部。正因為如此,膕繩肌容易被拉伸。
  • 提高跑步速度需要訓練哪些肌肉群?5組動作助你提速
    跑者提升速度需要更大範圍的關節活動和更強的肌肉收縮來提供動力。提升速度所需要的四個肌肉群分別是臀肌,膕繩肌,核心肌和腓腸肌。當跑者加速時,身體的轉動將隨著步幅增加。當步幅增加時,臀部屈肌必須收縮得更緊,才能抬起膝蓋越過臀部。這就是膝蓋驅動力。臀大肌必須強壯才能伸展和過度伸展髖關節。膕繩肌腱也會幫助臀部伸展,同時將你的腳拉向臀部。正因為如此,膕繩肌容易被拉伸。跑者在高速奔跑時容易受傷。
  • 漲知識|每天15分鐘拉伸訓練,運動傷病遠離你
    傷病,是運動最大的敵人。幾乎所有長期堅持運動的人,不管是職業運動員還是業餘愛好者,都要和大大小小的傷病對抗。但有時候,保護身體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近日,美國跑步媒體《Runner's World》就邀請了資深精英訓練師克裡斯·李,設計了一組10個拉伸動作的交叉訓練菜單,目的是增強跑者和健身者的肌肉力量和關節的靈活性,以此幫助訓練者遠離傷病風險。更重要的是,完成整個訓練只要15分鐘,而且強度並不大,不管是休息日還是訓練日,都可以練習。
  • 6項練習既增強跑者小腿 又預防多種傷病
    讓小腿肌肉變強,是跑者必須要做的事情。實際上,增強小腿肌肉不只是為了跑得更快,還能預防多種傷病侵襲,像跟腱炎、腓腸肌拉傷、外脛夾、膕繩肌或髖部傷病、甚至包括足底筋膜炎。下面這6項針對小腿的練習,前3項是為了讓小腿變得更強,後3項是為了預防傷病。1、腳尖走路
  • 不可忽視的肌力訓練
    這些大概是最常聽到,一般跑者對於肌力訓練的排斥與疑問,我如果告訴你,頂尖長跑選手做肌力訓練的時間可能跟你每天跑步的時間一樣多,你相信嗎?眼尖的你也許發現,文章開頭我讓肌力和重量訓練兩個詞交替出現,雖然它們指的是相同的練習類型,但進行的方式不同,結果也不一樣,健美先生有大隻佬的訓練方式,跑者則要針對跑步的重點肌群培養肌力,以達到穩定跑姿、延長耐力、增進表現、與預防傷害等目的。
  • 如何打造跑無傷的身體?做到這些從此遠離跑步傷病
    據一項調查統計,中國超過1/3的跑者曾出現膝蓋受傷,約1/5的跑者曾出現腳部或腰部受傷,約1/7的跑者曾出現腳踝受傷或足底筋膜炎,幾乎沒有傷病的跑者僅佔15.7%。在還沒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識之前就迫切開跑。  2.跑步激進者。在身體還未適應跑步節奏之前就盲目地增加跑量、增大跑步速度。  3.有傷病史者。忽視自己的傷病史,不注意恢復與休息並進行高負荷的劇烈運動。
  • 4項力量訓練增強主要肌肉群 讓傷病遠離跑者
    網易體育4月9日報導:小腿的腓腸肌群
  • 跑姿正確減少傷病 跑者需加強小腿肌肉
    不管你是籃球迷,還是足球迷,或者經常看跑步比賽,你會發現那些頂尖運動員的小腿並不粗,但是非常有力。對於跑者來說,腓腸肌群(也就是小腿後肌群)的強壯非常重要,因為它不僅能保證你的健康,還能讓你成為更快的跑者。
  • 如何增強跑者小腿肌肉力量?它關係到跑姿、跑速及跑步經濟性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小腿變得強壯之後,可以讓跑者更好的保持正確的跑姿,跑速更快,輸出的能量更多提高跑步經濟性。如果跑者的小腿不夠強壯,容易導致跟腱炎、脛骨疼痛、小腿拉傷甚至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發生。
  • 不可忽視的人體第二心臟,小腿三頭肌的訓練至關重要
    如果使用特大重量訓練小腿三頭肌,短時間內肌肉感覺會很明顯,但是這種訓練並沒有讓小腿三頭肌完全收縮和拉伸,在特大重量時你做的只是很短位移的訓練,我們如果選擇重量合適,位移距離更長的訓練會更加容易刺激到小腿三頭肌整體。
  • 6種有助於保護跑者膝蓋的功能性訓練
    跑步作為人們最常見的運動方法之一 可以很好地鍛鍊機體的心肺功能 若運動不當也會造成膝關節的勞損和傷病 今天,小蘇為大家推薦 6種膝關節功能性專項訓練
  • 遠離傷病重在預防 跑者需警惕這7個信號
    傷病是所有跑者最不願碰到的事情,要想遠離傷病的侵襲,就要將傷病扼殺在萌芽之中。在傷病出現之前,往往會有一些預兆或者信號,跑者如果及時警惕並採取措施,就能大大降低受傷風險。下面這7個信號就需要跑者注意。01連續表現糟糕小編了解到跑者並不是每一次訓練都那麼完美,偶爾一次表現糟糕是正常現象。
  • 這八大誤區,作為跑者,你一定要遠離,才會跑得更遠
    那麼,作為一名跑者,你一定要遠離這八大誤區,一定會讓你跑得更遠。1.跑太快、太多對新手跑者來說,非常喜歡猛增跑量,瘋狂的訓練,尤其是男性跑者,過度的跑量是受傷的關鍵之一。相關數據統計:周跑量超過60公裡,就有可能對新手跑者造成威脅。
  • 增強小腿肌肉力量!這6項訓練讓你的跑姿、跑速及跑步經濟性!(乾貨)
    🌷跑步論 壇🌷誠 邀 全 球 愛 好 者!
  • 小腿力量訓練小腿訓練三部曲之一
    小慧在之前若干期文章中,已經比較全面地向跑友介紹了如何訓練身體核心、臀部、大腿,然而似乎忽略小腿訓練。小腿需要訓練嗎?當然需要!大家應該都注意到優秀馬拉松運動員那修長而富有線條感的小腿,這都是多年訓練的結果。
  • 這些跑者必練的小腿訓練動作都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
    而對於跑者來說,小腿就是這個「底部」。小腿的主要負重骨是脛骨。它被較細的腓骨所固定,而構成鉸接和彎曲的踝關節外側的腓骨在踝關節處就顯得更加重要,而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控制著腳踝、蹠骨以及足部趾骨的運動,對這些肌肉進行力量訓練,可以減少腳踝和脛骨的壓力。由此可知,小腿訓練對人的日常行走和奔跑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大多數的跑者會對小腿進行針對性力量訓練,以此提升自己的肌肉含量。
  • 跑馬前的這9個常識,作為跑者,一定需謹記
    每一位跑者剛開始接觸跑步,從小白到大神,都吃過不少的虧。因為一些常識的忽視,引起了一些傷痛,所以學會跑步,掌握更多的常識和技巧,顯得至關重要。小腿之所以跑完會變粗,是因為缺乏放鬆。肌肉如果一直缺乏放鬆,久了就會變得僵硬,而且跑完步後的小腿肌肉會得到進一步鍛鍊和生長,繼而變得粗壯起來。所以,拉伸非常的重要,最佳時間為15分鐘,這樣你的小腿肌肉才會更有線條感,且有彈性。
  • 跑者腳踝易遭遇三種傷病 三個措施可預防
    ,又要將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最小化,這就會導致腳踝容易出現一些傷病。扭傷當跑步路面崎嶇不平或者跑步時腳步不穩,跑者的腳踝容易被扭傷。扭傷不是很嚴重的話,跑者可以採取冰敷、抬高腳踝、穿壓縮襪等措施來緩解傷情。疼痛難忍的話需要及時就醫。跟腱炎跟腱炎屬於過度使用性傷病,它會引起腳踝的腫脹和僵硬。腳過度內旋、小腿肌肉較弱等是導致跟腱炎的主要原因。跟腱炎出現之後,跑者就要減少運動量,甚至停止跑步,積極採取治療措施,防止炎症惡化。這個傷病如果不引起重視,可能會讓你告別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