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申改:2019貴州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述

2021-01-11 天眼新聞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貴州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述

2019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堅決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主攻方向,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體系質量不斷提高,實體經濟成本持續降低,市場主體活力明顯增強,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市場體制機制不斷完善,不斷推動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三去一降一補」成果進一步鞏固

全省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用能、稅費、融資、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共計685億元。淘汰落後產能工作穩步推進,完成關閉退出煤礦81處、產能1266萬噸/年。大扶貧戰略行動紮實推進,全面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24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85%。全省累計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1207億元,全省高速公路總裡程突破7000公裡,中型水庫投運縣增加到76個。

微觀主體活力明顯增強

引進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優強企業1078家。「個轉企、企轉規、規轉股、股轉上」企業市場主體培育「四轉」工程加快實施,新增規上工業企業564戶,新增入庫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436戶。新認定省級龍頭企業68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達1019家,國家級龍頭企業預計突破30家。市場主體突破300萬戶。成功組建貴州酒店集團、貴州磷化集團,全力打造具有貴州特色的酒店業品牌體系、世界國際磷化工先鋒企業。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設備和器材、智慧型手機等新興消費分別增長208.4%、96.3%和72.7%。

產業鏈水平不斷提升

以壩區為重點,推進全省產業結構調整,調整替代種植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510餘萬畝。「千企改造」工程推動1256戶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採煤機械化率達到80.18%,煤矸石綜合利用率79.28%。構建大生態企業庫培育綠色企業,發布大生態示範企業60家。制定實施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行動方案、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提質發展方案。審議通過貴州省社會信用條例(草案)。「貴州信用雲」榮獲「2019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新獲認定65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累計1644家。

國民經濟循環進一步暢通

出臺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意見,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立重點企業庫、重大項目庫和重要產品庫,制定實施貴州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全省「走出去」企業達142家。貴陽改貌鐵路口岸即將竣工驗收,實現我省陸運口岸零突破。新開4條國際航線,貴陽龍洞堡機場榮獲「國際衛生機場」稱號。獲批設立貴陽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

來源:貴州省委改革辦

(貴州日報2020年4月30日04版同步刊載)

作者:貴申改

微編:思 齊

「貴州改革」微信2020年第121期(總第1229期)

相關焦點

  • 黃守宏: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和工作著力點的重大調整,是化解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和矛盾的重大舉措,也是培育增長新動力、形成先發新優勢、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選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
  • ...徵程的一次研學與提升——青海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研討...
    在這樣一個特殊而有意義的關鍵時期,由青海省委組織部主辦、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承辦的全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題研討班在省委黨校正式開班。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門設置了「青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一系列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確保參訓學員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有清醒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能夠有的放矢,將「道」與「術」相結合,將「學」與「用」相貫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入理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經濟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其理論內涵、核心要義、政策舉措、重點任務既是一脈相承的,也是一個漸進深化、不斷拓展的思想體系。
  • 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原標題: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   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十四五」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
  • 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回答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何改、改什麼、怎麼改等重大問題,明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主攻方向、本質屬性、戰略戰術、主要任務、重大原則、實現途徑,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是系統的理論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創新和發展,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有本質的區別。
  •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供給側改革誰提出的?
    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 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與現代供給學派理論的差異
    今年以來,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與條件下,我國經濟理論界及實際部門廣泛討論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其中實際部門多從實際操作方面進行了廣泛研究,提出大量改進經濟供給側的可行有效的方法,並且實施後在產業、行業、產品供給方面,都已經逐步取得明顯成效。
  • 供給側改革重塑汽車業,釋放結構性潛能
    細品之下,每一個動作都透著供給側改革的影子。調整經濟結構、改革經濟體制、轉變增長方式,供給側的深刻變化正在重塑汽車業,釋放出結構性潛能。高端市場逆勢走強過去幾年的銷售數據表明,高端品牌在整個乘用車市場中增長最快。在去年疫情衝擊之下,4月高端車市場率先恢復正增長,並引領整體市場逐步復甦,1~11月更是交出了同比增長11%的亮眼成績單。
  • 王敬堯等:國家治理、農地制度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5年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討論的主要內容;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舉措;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直接定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我國轉向農業強國的主線。
  •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構建新發展格局
    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南京以強鏈補鏈為抓手,創新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堅持「一鏈一策」,著力做大產業規模、做高產業能級、做強產業競爭力,全面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力爭到2025年,建成自主可控的先進位造業體系,形成若干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鏈條。
  • 發揮好政策「指揮棒」作用 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
    發揮好政策「指揮棒」作用 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解讀… 2019-11-11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新發展格局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
    五中全會在回答怎樣構建這一新發展格局時,特別指出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這一原則與黨的十九大強調的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方略是一致的。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方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重點在於既要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入手,又要以此為主線展開。
  • 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並重
    會議提出了「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並重,還特別提到了「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
  • ...2019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銀行卡產業整體保持...
    2019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銀行卡產業整體保持健康平穩發展態勢,發卡端繼續加強精細化運營,人均持卡量不斷增長,銀行卡交易筆數大幅提升。截至2019年末,銀行卡累計發卡量85.3億張,當年新增發卡量7.0億張,同比增長8.9%;全國銀行卡交易金額822.3萬億元,同比增長4.1%;交易筆數3219.9億筆,同比增長53.1%。
  • 政策研究 | 高質量「雙循環」及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一個時期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適應、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著力點。關鍵詞:高質量 雙循環 新格局 金融改革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也是貫穿「十四五」及未來較長時期發展的戰略綱領。
  • 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環保搬遷...
    招標公司受業主委託,於2020-12-16在網上發布:武鋼集團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環保搬遷轉型升級項目棒線材工程-軋機主電機中標公告。各有關單位請與公告中招標負責人接洽聯繫,及時開展投標及相關工作,以免錯失商業機會。
  • 楊懿文調研三一中興液壓 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他強調,婁底是三一重工的發源地,目前,三一公司正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期,把最核心的零部件生產放在婁底,我們要全力以赴支持企業打造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典範。   楊懿文一行先後查看了婁底中興液壓油缸先進裝備製造生產線和三一築工生產線,並聽取了三一集團及中興液壓有關情況匯報。
  • 銀川絲路康養小鎮 寧夏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先行者
    位於寧夏的銀川絲路康養小鎮以其「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房地產界脫穎而出,以「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嶄新姿態為深化寧夏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了的創新性探索與實踐。因此,持續深入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寧夏房地產建設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躍升」,從「體量優勢」轉向「結構優勢」,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使供給能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的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理應成為寧夏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瞄準的突破口。
  • 需求側管理 應與供給側改革有效結合
    會議指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 應對疫情及鋒而試 銀行業穩步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突髮帶來了挑戰,但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我國長期堅持的政策導向,是長遠的,不會受到疫情影響。隨著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政策的進一步落地,我國的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速重回正軌。對於銀行業來說,如何在應對疫情中把握機遇,及鋒而試,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