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豬油時,記住「2煮3多放」,豬油雪白沒怪味,放半年也不會壞

2021-01-14 媽咪早早

豬油又叫葷油,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食材,記得小時候,家裡吃不起肉,常常會做一些豬油,炒菜拌麵的時候放一些,味道格外的香。當然豬油除了炒菜之外,還經常用來製作叉燒等酥皮點心。

熬豬油並不難,但是想要豬油雪白,細膩,沒有怪味和腥味,那可就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了,那麼怎麼才能熬製一鍋完美的豬油呢?老保姆教我小技巧記住「2煮3多放」,這樣豬油才能好吃,而且放半年也不會壞。

【熬豬油】

主要食材:豬板油3斤 水適量 蔥姜 黃豆 鹽

熬豬油要2煮

豬油我們通常用板油或者肥肉來熬,再熬之前我們需要將板油切成小塊清洗,然後冷水下鍋煮,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焯水,這個目的是可以把豬肉裡面的髒東西煮出來,另外減少豬油的腥味。

第二煮則是將焯水的豬板油放入到鍋中,加入一大碗的清水,然後開大火,這樣的目的是豬板油不會突然受熱變焦產生異味,通過水慢慢的豬,豬油會慢慢的滲透出來,也是豬油雪白的關鍵步驟。

熬豬油3放

大火煮開後,水逐漸變得渾濁,這個時候說明開始出油了,開始轉中小火慢熬,放入一瓶蓋白酒,蔥薑片,八角,不斷的翻炒, 白酒蔥姜可以進一步去除豬板油的腥味,而八角則會提香,缺一不可。

漸漸的水分熬幹之後,豬油變得清亮,板油的顏色也逐漸縮小,從金黃色煸炒焦黃色,說明油脂已經完全被熬出來了,這個時候就可以關火了。

在容器裡面放入幾顆幹黃豆,再加一些鹽,然後用比較細的篩子過濾一下,把豬油倒進容器裡面,自然放涼之後就可以了。加黃豆是為了增加香味,因為剛熬出的油比較滾燙,遇見黃豆只油,會把它的香味激發出來,從而使得豬油香味倍增,加鹽是為了讓豬油保存時間更久一些。

小貼士:

熬豬油的時候有人喜歡把板油熬得特別幹,甚至有時候顏色都發黑了,或許覺得這樣不浪費,但其實這樣熬出的豬油往往不夠雪白,而且還有一股焦味,所以大家熬豬油時,儘量不要熬得太幹。

用最簡單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餚,為家人做一頓愛的美食,我是媽咪早早,每天都會為您帶來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歡我的話就點個讚,轉發關注下哦!

相關焦點

  • 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
    導語:天冷熬豬油,記住「放4樣」,豬油雪白無腥味,放一年不會壞!俗話說得好「一勺油勝十副藥」,提到豬油,在七八十年代,那也是主要的食材之一,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瓷罐子,那可是媽媽守護的「寶貝」,平時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們這幫小傢伙,就怕我們這群饞貓去偷腥。
  •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
    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熬豬油時,學會「2不放3多放」,保證豬油又白又香,不腥不發苦!』馬上就要冬月了,氣溫逐漸降低,人體的熱量流失快,皮膚乾燥,適合多吃些豬油。
  • 熬豬油,牢記3個訣竅,豬油更香更白還無腥味,放得久也不會壞
    導語:熬豬油,這3個訣竅要牢記,豬油更香更還還不腥,放得久也不壞我家孩子不喜歡吃蘿蔔、粉條和豆製品,換了多種花樣方法做依然是如此,偶然機會朋友送了我一瓶自製的豬油,我用其炒菜吃,孩子竟然喜歡上吃蘿蔔和豆製品了,不得不說這豬油是好東西,其特殊的香味用於菜餚中,可以增加食慾,小孩吃飯也能特別香,因此我便跟著朋友學習了熬豬油的方法和技巧,只要掌握好其中的小技巧,豬油不僅是吃著香
  • 熬豬油不能只會放鹽,記得多放2味料,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
    熬豬油不能只會放鹽,記得多放2味料,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 豬油拌飯,應該是一種十分經典的傳統小吃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幾乎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不過最近又在網上流行了起來,重新吸引了不少人,讓好多沒吃過的朋友享受到了它的美味。
  • 豬油怎麼熬才又香又白,存上這麼一鍋豬油,炒青菜時放一點超級香
    大家好,快過年了,在鄉下最值得期待的就是過年殺年豬的時候了,在我家,過年殺豬時會開始熬豬油,媽媽教我這麼熬又香又白,存的又久,炒蔬菜時放上這麼一點,蔬菜也很香。炸豬油成分:牛油500克,水100克,生薑一片煎豬油步驟選用新鮮、表面乾燥的板油,用清水浸泡約1個半小時,然後將板油浸沒,再放一些花椒去腥,泡出殘餘血水。將豬板油起泡,撈起瀝乾,切成大小不一地塊。因為熬豬油的時候,切得太小會過早焦,而熬得太大則不會。
  • 豬油怎麼熬?做好這一點,出油量高,保存1年都不會壞
    豬油怎麼熬?做好這一點,出油量高,保存1年都不會壞。作為吃豬肉的大國,平時烹飪食物的油,必定是少不了豬油了,豬油自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用來炒菜,可以增進人的食慾,所以豬油也得到了許多家庭的喜愛。不過,很多人都不懂得怎麼熬豬油。別擔心,今天煮婦百科就來分享熬豬油的方法。
  • 熬製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加1步,豬油奶白香醇無腥味,久放不壞
    熬製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加1步,豬油奶白香醇無腥味,久放不壞家裡人會更喜歡豬肉炒出來的菜,總覺得豬肉炒出來的菜味道會更香,而且豬肉就特別適合做成蔥油。平常煮上一碗麵,撈出麵條,加上一些調味料和蔥油,就可以拌成一碗美味的蔥油拌麵。
  • 熬豬油時,顏色發黃?多加「這一步」,豬肉「白嫩」無腥味
    小編記得最深的就是熬豬油了,那時候家家愛乎乎吃油都是豬油和菜籽油,菜籽油只有每年收一次油菜花籽炸油,但是吃的最多的還是豬油。每個一段時間沒油了,老媽就會去買幾斤的豬板油回家熬油,每次熬的時候弄得滿院子都是豬油香味。等到熬好了豬油,剩下的油渣就是小時候很好吃的零食了。熬豬油時,顏色發黃?
  • 熬豬油時,加鹽還是加水?都不對!這才是熬豬油最簡單的做法
    我們家每個月要熬一次豬油,一次買10斤豬板油,有時候也買肥肉,平時買的五花肉如果很肥的就單獨割下來,留著做豬油吃,每次吃完再做,這樣天天就能吃到新鮮的豬油。我們加豬油主要是炒菜,有時候也做糕點,我覺得豬油炒菜特別的香,比花生油還好吃,今天分享一下熬豬油的簡單方法,以前我們熬豬油都是用大鍋,用炸的方式把油炸出來。
  • 熬豬油時多加「這一步」,豬油又香又白,不管做什麼菜都香噴噴
    豬油就是用豬的肥肉部分熬出來的油脂,但是需要大量豬油的話還是用豬板油比較合適,肥肉就比較適合那種熬個小半碗出來以後放在麵條上面的,板油才能熬出量多香醇的豬油的。但是有些不是很會熬豬油,經常熬出來沒有什麼香氣,顏色還有點微微泛黃,其實熬豬油也是有小訣竅的,多加上這一個步驟,熬出來的油香香白白,做菜最好吃。
  • 煉豬油時,記住不要直接下鍋熬,教你一招,豬油又白又香,無腥味
    煉豬油時,記住不要直接下鍋熬,教你一招,豬油又白又香,沒有一點腥臭味豬油,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家裡每次豬油吃完,媽媽就會買很多豬板油或豬肥肉回來煉豬油。然後趴著在灶臺邊等待老媽的豬油渣。真的是又香又好吃,用豬油炒的菜,特別香,真的是回味無窮。
  • 熬豬板油時,記得多做2個步驟,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保存更久
    熬豬板油時,記得多做2個步驟,熬出來的豬油又白又香,保存更久 老話說:一副豬油十副藥,以前的人都吃豬油,因為豬油可以給勞動人民提供更多的能量,而且都是自己熬的豬油,吃得更加放心。8090後的人們,記憶中的熬豬油的畫面應該比較深刻,小時候家人在熬豬油,我們就等著吃豬油渣。
  • 熬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做一步,又白又香沒腥味,連油渣都好吃
    豬油,其實就是用豬板油或者肥膘肉熬製出來的油,凝固後就成為豬油了。聽上去似乎很簡單,不過可不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一罐熬製成功的豬油,絕對是顏色雪白、味道鮮香的,就是這樣簡單的要求大部分人卻做不好。熬豬油有竅門,下鍋前多做一步,又白又香沒腥味,就連豬油渣都能吃。
  • 豬油好吃,但熬製比較困難,大廚教你熬豬油,味好色亮眾人誇
    大部分的北方人都會在冬天熬製豬油,雖然熬製豬油的步驟不是特別繁瑣,但是,十個人熬豬油五個人都會面臨失敗。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會熬豬油,原因則是豬油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味道也比較香,對比家裡面常用的橄欖油,花生油以及菜籽油,豬油沒有任何添加劑,蛋白質含量比較高。
  •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
    豬油怎麼熬又香又白?老廚娘教你一招,豬油特香,沒有一點黑渣子前幾天老媽不知道從哪兒買來了一大塊兒豬板油,說是熬點豬油吃,豬油這東西真的是好多年都沒有見了,記得還是在小的時候,過年時家裡才會熬製,近幾年來,老媽還是第1次熬豬油,真的是有點懷念熬豬油剩下的豬油渣,老媽熬了一小盆的豬油,凝固了之後,豬油又白又香,不管是炒菜還是蒸饅頭的時候放一勺,吃著都特香。
  •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不能忘記上海人的豬油
    我下鄉在農場時,連裡採購員老湯房前屋後種芝麻,也不知熬了多少麻油?而居都市是無土種植,只能熬豬油。豬油哪裡來?來自肉膘,也叫「板油」,業內稱「肥膘」或「白膘」。熬豬油買肉膘也要肉票。市區居民每人每月配給豬肉2元,可買肉1.18公斤。節日吃肉增加,春節加2元,元旦、五一和國慶各加1元。若要熬油,就要把家裡肉票存量盤一盤,統籌安排。
  • 教你在家裡熬豬油,有3種常用的方法,但是在飯店一般都是用水熬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熬製豬油有哪3種方法,第一:用油熬豬油,就是添加一些大豆油或者花生油,放入切好的肥肉一起在鍋中熬製,這種豬油香味比較濃,更適合做一些口味菜來用!第二:就是乾熬,這個都比較好懂,就是直接把肥肉放在乾淨的鍋中,小火慢慢加熱,但是這種做法熬製出來的豬肉,一般顏色都會變的有點暗,不是那麼的白,一般在超市或者市場買的豬油,都不會是乾熬的!
  • 煉豬油
    偶爾起身打探一下,看看豬油渣好了麼,心裡同時又在惦記著灶膛碳火裡煨著的紅薯或者芋頭,這是屬於一個「火夫」的恩賜與獎賞。       隨著肥肉塊子蜷縮得越來越小,棕褐色的豬油渣越蜷越多,飄浮於翻滾的清油之上,表示豬油也差不多快炸好了。母親把事先找來盛油的陶罐用幹抹布擦了又擦,不能有半點水星子,一是怕盛油的時候會濺出來,二是怕炸好的豬油存放不了多久。
  • 豬油萬歲
    把烤的焦黃的白面饃饃掰開,在裡面抹上豬油,再撒上一點點鹽花後合起來,也很好吃。在煮好的掛麵裡擱點豬油化開,也頓時香氣撲鼻。能使人感到振奮、提升心中的幸福感。飢腸轆轆時,沒有可食的菜餚,衝一碗醬油湯,放一點蔥花、一點味精、擱一點豬油,也能哄腸胃於一時。用豬油來煎雞蛋,是雞蛋最「死得其所」的方式。
  • 煮碗面做早餐,放一勺自己熬的油,面香有食慾,一碗不夠再來一碗
    早上經常會為家人煮碗面,簡單方便,最常做的是蔥油麵,麵湯裡放的是自己熬製的豬油,豬油在開水和蔥花的作用下,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聞起來特別有食慾,一碗不夠常常會再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