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的三面人生

2021-02-07 閱過邊界


《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劉義慶,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劉裕的侄兒。


這是一個奇人,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很不一般,很爺們兒,同時也很八卦,喜歡搜集奇聞異事。正是由於他的惡趣味,給後世留下了《世說新語》這本魏晉南北朝人物段子集。


劉義慶的資料來源是什麼呢?


首先,他當過劉宋王朝的帝國圖書館館長,可以接觸到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其次,他出身於上層社會,有機會接觸到前朝達官貴族的後人,當時離東晉滅亡只有短短幾十年,通過前朝顯貴的後裔,他可以聽到一些史書中沒有,但是經由口頭流傳下來的家族秘聞或者趣事。


這並不是說可以把《世說新語》當成正史,事實上,本書當中也有一些荒誕的東西,但是連官方牽頭編修的《晉書》都漏洞百出,我們何必苛求一本趣聞軼事集呢?一般來說,除了已經被歷史學家證偽或者勘誤的記載,《世說新語》往往會被當做研究魏晉南北朝歷史的重要資料,在一些細微的點上,《世說新語》取材甚至比《晉書》更嚴謹。


比如,桓溫第一次北伐歸來被劉琨的老婢女嘲諷的故事,原先記載在《語林》裡(《語林》的產生年代早於《晉書》和《世說》)。這個故事漏洞比較多,據餘嘉錫考證,它可能是東晉末期的人為了醜化桓溫而編排的段子,《世說新語》沒有收錄,《晉書》卻把它當成信史記載下來了。


再比如說桓溫的那句名言,「既然不能流芳千古,就應該遺臭萬年」。《晉書》當中,這是一個語氣強烈的感嘆句,好像是內心掙扎一番,終於痛下決心說了這麼一句話。問題是,這跟下文接不上,說了這一句果決的話之後,後來的桓溫還是猶猶豫豫。那麼,我們就要問了:既然你做不了那麼痛快的事,為啥還說這麼硬氣的話呢?《世說新語》當中,桓溫所說的這句話並不是感嘆句,而是疑問句——既然不能流芳千古,為什麼不能遺臭萬年呢?結合《世說》的記載,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後來的桓溫一直下不了手了,因為他決心不堅,內心一直是掙扎的。雖然只是語氣上的差異,但《晉書》做出這麼一個微小的調整,意思就完全變了,把猶豫不定的桓溫刻畫成了圖謀不軌的亂賊。


由於並不是官方主導的產物,沒有意識形態、道德教化、忠奸觀念、君臣大義之類的限制,《世說新語》的取材更為廣泛和寬容,不是設定一個先入為主的觀點,再去搜集符合主題的材料,而是看到或者聽到有意思的故事就把它記下來。


《世說新語》當中與桓溫相關的記載多達100多條,不是按照年代先後順序串起來的,比較零散,但是橫跨桓溫人生的主要階段,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與《晉書》不同的桓溫。


就像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青年時代的桓溫有些笨拙,在談玄的場合表現得相當尷尬。有的時候別人在一旁高談闊論,他只能在一旁傻坐著,裝作好像能聽懂的樣子(年輕時代的桓溫有點兒萌)。出於年輕人特有的自尊,他怕人看出這一點,偶爾還做出行家裡手的樣子,在背後吐槽別人談玄的水平不咋地,「像裝飾著羽毛的母狗」(年輕時代的桓溫很毒舌)。但這畢竟瞞不過真正的行家,所以他也難免被別人吐槽、當面諷刺,到了這時候,他就裝傻充愣,好像根本沒有聽明白對方的意思。


三十歲那一年,桓溫告別虛度光陰的蹉跎時光,離開建康陳腐的官場,來到了長江上遊的荊州。他比較隨和,沒有太多的架子,有時候故意捉弄一把下屬,開開玩笑,有時候也會反過來被下屬開涮。可能是因為少年時代喪父,他對孝道看得很重,推人及物,對大自然中的生靈也有憐憫之心,偶然會流露出孩子氣的童真,比如在伐蜀期間,因為下屬使母猿骨肉分離,他就大發雷霆。他生活簡樸,不求奢華,但是過不了美人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原配太女漢子,他似乎很喜歡文靜嫻雅的美女。隨著身份的轉變,他不用再藉助於清談求得社會認同,開始毫不掩飾地表露對清談的厭惡。


在中年這一時間段裡,他渴望建功立業,為國效力,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但現實是冷漠的,朝廷對他這種坐鎮上遊的武人非常忌憚,北伐之議屢次被朝廷駁回之後,他不得不從激進的實幹派漸漸轉變為善於自保的實幹派。所以,人到中年之後,桓溫慢慢變了,這是他心智的成熟期,由英雄漸漸變成「奸雄」的一個轉折期。


進入晚年,桓溫向帝位發起衝擊,按照封建社會的忠奸觀,這是應該被鞭屍的大罪。《世說新語》記載桓溫晚年的故事時,筆法比較克制,措辭比較寬容,沒有因為桓溫有不臣之心而對他百般詆毀、醜化。最為直觀的一個差別,是《晉書》對晚年的桓溫直呼其名,《世說新語》則稱其為桓公。只看《晉書》,晚年桓溫的形象是一個予取予奪、橫行霸道的梟雄,在《世說新語》當中,桓溫則並非如此強勢,每走一步都戰戰兢兢,內心的掙扎與惶惑溢於言表,簡文帝司馬昱也不是《晉書》當中那個只會哭哭啼啼的軟蛋慫包,有時候的言談舉止也不遜色於桓溫。


簡單地說,《晉書》裡桓溫的形象是臉譜化的,《世說新語》裡的桓溫是立體而有生氣的。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晉書》是一個政委,張口就是「桓溫同志軍事素質過硬,但是思想上有很大的問題.」《世說新語》是桓溫的老熟人,你問他桓溫怎麼樣,他會像嘮家常一樣告訴你,「桓溫?不就是桓家那大兒子嘛!這個人啊,我熟,這傢伙年輕的時候還偷過我家的菜.」


經常有人說魏晉名士崇尚個性率真。當時確實出現了很多行為舉止怪異的嬉皮士,縱情於山水間,嗑藥,裸奔,穿奇裝異服,宣稱出仕做官是一個很髒手的事,但這種疏狂有時候只是一種偽裝,並不率真,表面上視仕途如茅坑,實際上恨不得淹死在茅坑裡。我們不敢說魏晉名士崇尚個性自由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但它無疑把名士這個群體的特徵絕對化了。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一直被崇尚個性率真的清談名士鄙薄,同時也反過來鄙薄清談名士的桓溫,反而更有率真之風,比如他看《高士傳》,讀到隱士不願意做官,就把書扔到一邊,說怎麼會有這種對自己這麼刻薄的傻蛋。他能夠成為《世說新語》當中故事最多的人物之一,可能就是因為他的精神氣質與魏晉的時代標籤更為契合吧。


儘管官方史書按照亂臣賊子的人設來塑造桓溫的形象,但他的功績是抹殺不了的,連官方史書也無法對此絕口不提。況且還有《世說新語》的存在,記錄了桓溫的點點滴滴,從多個角度還原了他鮮明的個性。所以後世歷來不乏桓溫的粉絲,名氣最大的,應該是辛棄疾,而辛棄疾所處的偏安半壁的南宋與桓溫所處的東晉又何其相似。


相關焦點

  • 桓溫滅成、三次北伐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溫上表朝廷,請求伐蜀。當時朝廷內部大都認為蜀地險要偏遠而桓溫兵少而深入蜀境,擔心他伐蜀失敗。永和三年(347年)三月,桓溫兵至彭模(今四川彭山東南),留下參軍周楚、孫盛看守輜重,自己親率步兵直攻成都。同月,成漢將領李福襲擊彭模,結果被孫盛等人擊退;而桓溫三戰三勝,一直逼近成都。李勢於是在笮橋率所有兵力抵抗桓溫,桓溫雖初戰不利,但是最終仍大敗蜀軍。
  • 人生三面:人面、場面與情面
    人生在世,不外乎要打理「三面」,即:人面、場面與情面。人生很短,要守住正氣堵住邪氣。莫生閒氣,生氣傷的是本真元氣。因此,要笑對人生,不要悲觀厭世;要意氣風發,不要垂頭喪氣;要浩然正氣,不要與人賭氣;要開心快樂,不要傷心憂鬱;要突破瓶頸,不要破罐破摔。
  • 激蕩四百年:桓溫北伐長驅直入長安,前秦躲過一劫卻損失慘重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142篇 殷浩被廢後,桓溫大權獨攬,為了證明自己勝於殷浩,他開始了人生第一次北伐 隨後,桓溫與苻雄等在白鹿原交戰,遭遇失利,死亡一萬多人。就在這時,桓溫面臨了一個最為頭疼的問題,那就是糧草不繼。 出兵之時,桓溫寄希望於以前秦的麥子來作軍糧,輕裝奔襲,故而能在前期攻城略地,兵臨長安城下。 然而,前秦對此有所防備,搶先把麥子全都收割了,等待桓溫的只有空曠農田。
  • 桓溫——這個梟雄不太冷 ——讀《世說新語》有感
    權臣做久了,桓溫就有了不臣之志。次年,簡文帝死,遺詔由太子司馬曜繼承皇位,這就是晉孝武帝。桓溫本來圖謀受禪,未成,後病死。諡宣武。史書說桓溫「蓄無君之志」,把他與叛臣王敦並列一傳。桓溫行經王敦墓邊過,望之云:「可兒!可兒!」(《世說·賞譽》第79條)    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 桓溫 樹猶如此 人何以堪
    這是桓溫的故事。如果歷史是一齣戲劇,這一定是一出絕妙的演出。飄搖的時局,偏安的朝廷,梟雄的野心,遲暮的悲哀,宏大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理想的激烈碰撞,觀眾們總是愛看。人們總是在渴盼一個轟轟烈烈的故事,不管是喜是悲,就像放鞭炮似的,圖的就是最後那一聲響,震耳欲聾,大快人心。桓溫的故事,有著濃墨重彩的過程卻在最後關頭變成了一個啞炮,聽的人好沒意思。
  • 桓溫是如何消滅成、漢,三次北伐的?
    復仇成功後的桓溫得到人們的一致讚賞,從此名聲大振。     由於桓溫生來相貌端莊身材魁梧,晉明帝對他十分讚賞。於是便將自己的女兒南康長公主許配於他,並將駙馬都尉的官職授予他,讓他出任琅琊太守,以後又升任為徐州刺史。晉明帝的舅舅庾翼趁機向皇帝推薦桓溫道:「桓溫少年得志,擁有無窮雄才偉略,希望陛下不能以對待平常人的眼光來看待他,應該將其委以重任,讓他建功立業。」
  • 魏晉之桓溫:雖拿戰刀,心卻柔軟
    而桓溫就成了破落的東晉朝廷手裡拿得出來的將軍。但是那夥北方南下來的人們都有個毛病,愛從出身來看人,誰的出身高,誰就有本事。相較於那些百年望族,譙郡的桓溫就顯得有些份量不足。和王家這樣的沒法比,雖然桓溫的祖上也有個名儒。可是名士們不認這個,就連所謂的名士劉惔,也瞧他不起。劉惔生病,桓溫前去探望,童心大發或者說鬼使神差地,他拿起彈弓就朝劉惔的枕頭上打,結果打偏了。
  • 152.桓溫北伐-南望王師又一年
    在桓氏家族中,出現了一個傑出的子弟,就是下一代桓家的首領——將軍桓溫。何充死了之後,桓溫就迅速成長為整個帝國最有權勢的人。無論東晉都城和東南的政治派系如何變動,他一直穩固地控制著中部的州郡毫不動搖,這種控制長達幾十年,一直到了桓溫的孫子桓玄。桓玄在公元404年甚至還成功地發動了政變,建立了一個極為短暫的朝代,叫楚朝。
  • 桓溫桓玄父子亂晉: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02、桓溫北伐永和元年(345),庾翼死,晉以桓溫為荊州刺史。桓溫 (312-373) ,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西)人,出身於世家地主家庭。其父桓彝為宣城內史,與王導、庾亮等深受明帝親待。滅王敦有功,後死於蘇峻之難。桓溫娶晉明帝女兒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他是東晉中期一個有作為又有野心的將領。
  • 激蕩四百年:謝安出山桓溫禮敬有加,假意北伐實則爭權奪利
    接受桓溫的徵召時,謝安已經年過四十。上任伊始,謝安前往拜訪桓溫,桓溫十分高興,二人暢談生平,歡笑終日。離開後,桓溫對左右道:「你們可曾見過我有這樣的客人?」後來,桓溫回訪謝安,正碰上他整理頭髮。謝安性情遲緩,許久才整理好,讓侍從取來頭巾。桓溫制止道:「不要著急,讓司馬戴好帽子再相見。」
  • 桓溫既有野心也有才幹,為啥北伐屢遭挫敗?猶豫還只是其次
    早在,攻滅成漢以後,桓溫不僅名聲大噪更是有了不臣之心,殷浩便是東晉推出來制衡桓溫的大員。也正是由於殷浩的庸碌,桓溫等來了機會,永和十年(354年),桓溫解決了老對手殷浩,北伐這一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便落到了桓溫頭上。不過,也正是由於朝堂對於桓溫的制衡,導致了桓溫北伐實際上有著顧慮,不僅分散了兵力,也得不到良好的後勤補給。
  • 雪中悍刀行——齊陽龍、桓溫,泱泱大國縫補匠,置身事外坦坦翁!
    離陽自失其鹿,首輔一職自然需要有人頂替,桓溫資歷才能皆可,但是他卻沒有上位,反而是那個已經遠離京城多年的齊陽龍接手了碧眼的位置。齊陽龍和北莽太平令一樣,都曾與國有恩,國泰民安之時便外出遊歷,待到國家需要之時又挺身而出。齊陽龍是張巨鹿的師傅齊名的人物,只不過他出名的時間晚了點而已。
  • 三面玻璃陽臺怎麼裝修 三面玻璃陽臺如何設計
    那麼,三面玻璃陽臺怎麼裝修,三面玻璃陽臺如何設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具體的講一講吧。一、三面玻璃陽臺怎麼裝修三面玻璃環繞,使得客廳更加清亮大方,同時可以將戶外的景色盡收眼底,還可以通風換氣,感受健康舒適的生活。
  • 「讀通鑑講故事」婚姻篇 王導、桓溫、謝安:「懼內」的歷史名人
    桓溫清談被視為學無根底,打仗在行桓溫:金屋藏嬌差點釀出人命晉穆帝永和元年(345年)八月,桓溫就任東晉安西將軍、荊州刺史。桓溫是個極有個性的人,凡認定的事情他一定要幹,竟然採取了「拜表即行」方式,也就是一面開拔才一面向朝廷報告。這顯然屬於典型的無組織無紀律行為。牛人桓溫於永和二年正式出兵西蜀,至次年三月,成漢末代君主李勢將自個兒捆綁起來、抬著棺材走出成都城,向晉軍投降。桓溫這次滅成漢,頭尾還不到半年時間。
  • 桓溫臉皮薄一輩子沒稱帝,他的小兒子桓玄,從太子洗馬強勢逆襲稱帝
    桓玄的老爸是以前東晉鼎鼎有名的桓溫。桓溫當了一輩子權臣,最想做的是皇帝,但到死都沒能如願。也正因此,桓溫晚年的時候才發出「大丈夫生於世,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感慨。
  • 泌陽縣三面翻高炮廣告牌安裝教程
    三面翻製作的廣告牌有哪些優點?在公共場所1,三面翻的視覺衝擊力,樹立了巨大的廣告牌,顯示,在傳遞信息,擴大影響的效果。它是直接和簡單。三面翻野外廣告媒體,面對由於其共同的廣告表現的21世紀:三面翻增值,動態的,比一般的路牌好,在霓虹燈的差異,電子屏幕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使其形成品質和個性,並成為優異的野外廣告媒體,可廣泛應用在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大型修建幕牆和屋頂;本次展會,商場,***,門頭裝修等數據顯示,烘託出畫面真的沒有廣告牌的不斷改變的圖片。
  • 「小霸王」姚襄的人生簡史
    然而天不假年,公元352年,羌族首領姚弋仲去世,臨死前他將首領的位置交給了其五子姚襄,「小霸王」姚襄的短暫人生由此進入了史書之中。西進還是南下,接下去的路該如何走?當「小霸王」遇上「大司馬」,小霸王兵敗伊水公元356年,東晉大司馬桓溫再一次北伐中原,而桓溫此時的目標正是盤踞在許昌一帶的姚襄,那麼桓溫為何此時會找上姚襄呢?
  • 灘頭鎮三面學校:舞動青春 放飛夢想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動態 > 隆回時政 > 鄉鎮動態灘頭鎮三面學校:舞動青春 放飛夢想 來源:灘頭鎮三面九年義制學校 時間: 2020-12-08 09:55 作者:劉劍 劉沅 黃森麟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分享掃一掃,分享給好友或朋友圈
  • 【呼籲】建議暫緩拆除秦嶺終南山三面觀音像
    秦嶺深處這尊美麗的三面觀音像,你見過嗎?
  • 浙江有個彩色的小漁村,三面環海的七彩小島,宛如一座童話小鎮!
    浙江有個彩色的小漁村,三面環海的七彩小島,宛如一座童話小鎮!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本的物質需求滿足後,人們又開始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 旅行作為現在最受歡迎的休閒娛樂方式之一,可以放鬆身心緩解壓力,還可以開闊視野,提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