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就要過年啦,今年大家度過了極為不易的一年,年關將至,卻仍屢屢收到建議不返鄉的通知,在外漂泊的大悟人不能回家,分外叫人難受。
大悟的大街小巷早已年味漸濃,然而生活總是有太多無奈,對於老人來講也是見一面少一面,家裡的老人盼不到歸家的人,在這裡不禁一陣鼻酸。
在外漂泊不能回家的人們,那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家鄉的年味吧~
那到底什麼是年味兒呢?
大悟人的年,永遠離不開「腊味」。寒冷的冬日,大悟人的腊味早就已經安排上了!當看到掛滿的臘肉、香腸時,濃濃的煙火氣和年味撲面而來,年近了!
大悟的大街小巷、陽臺上、房屋前、閒置的車上都可以看到、臘貨、醃貨們的身影,香腸、雞鴨魚肉、蘿蔔、青菜……應有盡有。
小時候,灌腸是過年的味道。長大後,灌腸是家鄉的味道。灌腸灌好後,每天就盼望著過年。看這嫻熟的手法,肯定是灌灌腸的高手!到了這個時候大悟街頭也有不少正在賣牛肉、豬肉的。當然,大悟人的年,也少不了「殺年豬」。
早在過年前幾個月,大悟人就準備好了年豬。殺年豬,通常是在三五人共同協作下共同完成。在大悟人眼裡,自己殺的年豬肉質鮮美,口感好,所以有不少大悟人選擇自己殺年豬,一頭豬吃不完的會分給親戚朋友一起囤年貨。
當然還有大悟的特色——炕餅子。每年到了冬天,大悟人都愛自己準備一些餡料,拿去加工,好像這樣的餅子肉更多也更好吃了~即使是在外漂泊的大悟人,也總想念著家鄉過年的腊味,既然由於疫情不能回家,那就給我寄點家鄉的腊味吧~
除此之外,街邊賣花的也多了起來,每到快要過年時,大悟的街頭總是紅彤彤的一大片。如今都在呼籲春運期間要儘量做到非必要不出行,於是大部分在外的大悟人都選擇了就地過年,回不了家沒有關係,但願小編的圖片和文字能給遠在他鄉的大悟人帶去一絲慰藉。
除夕歡聚,家人圍坐,燈火可親。每想到這幸福溫馨的一刻,便覺得,一整年的勞碌辛苦都是值得的。
後來長大了,離開家鄉,一年難得回家一次。再後來,大家都感慨說,「年味好像越來越淡啦」。
究其原因,一方面,如今好飲好食已不稀缺,春節不再承載著大飽口福、過足肉癮的期待;
另一方面,爆竹煙花禁燃,兒時依戀的春節況味隨之稀釋了許多。
說白了,只是我們都長大了。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不僅有新衣服穿,還有壓歲錢!桌上的糖果、花生、瓜子、麻糖...
抓上一把放兜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現在總感覺過年少了些從前的樂趣,現在的孩子們更是難以體會傳統的過年方式帶來的那種幸福感.
小時候的我們只管穿新衣、吃美食,跟大人一起上街採購,對聯、福字、窗花、日曆...回家再一起張貼,一家人其樂融融。然而長大了過年需要面對得更多的卻是人情往來。
但即便如此,似乎也改變不了異鄉人想歸家的心。年輕時漂泊在外,奮力打拼,白天的雞血耗盡,到了晚上夜深人靜時,過年回鄉似乎成了一種慰藉。
成年後立業成家,父母漸老,特別是有了小孩之後,回鄉好像成了對父母的回饋和責任。
許多人覺得大城市就是鋼筋水泥的叢林,初來還新鮮,久了就覺得沒有人情味兒。其實,只要人在情在家在,年味就在。過年回不回家,又有什麼區別呢?
疫情終會過去
讓我們一起靜待花開
為了您和家人
我們再次呼籲您非必要不出行
提倡就地過年
各位大悟的老鄉們
今年過年你是就地過年嗎?
心裡是什麼感覺呢?
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說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