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坑儒——千秋功過

2021-01-08 允憶說歷史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 嬴姓、名政,又叫趙政(因為出生在趙國)秦莊襄王的兒子,於公元前221年覆滅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

提起「焚書坑儒」,大家估計都會想到這是由秦始皇發起的一場「思想屠殺」人們對此褒貶不一(不過還是批判較多……)作為一場「思想的災難」真如大多數人們所言,此舉全是弊端嗎?

嬴政與韓非

一.焚書與坑儒的動因

首先必須要提出的是「焚書」與「坑儒」是兩個獨立的事件,之間沒有直接關係(連在一起讀可能只是順口吧。。) 焚書發生於公元前213年,儒士淳于越向始皇帝進言廢除郡縣制,延續分封制。遭到李斯駁斥,始皇採納李斯建議,下令焚燒列國史記,以及《詩》《書》等名篇。 引用「秦始皇 三十五年 以儒生是古非今,於鹹陽坑殺四百六十餘人。史稱坑儒」

二.原因分析(個人看法)

對於「焚書」,不少人會認為儒士向皇帝建議實屬正常,何以會成為焚書的導火索?的確,建議無可非議,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元前213年,郡縣制在全國實行已久,用句俗話說就是生米都煮成稀飯了,大局已定。在這時提出廢除郡縣,延續分封的建議豈不是自尋死路?其二,孔子曾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儒家只談文學,不涉軍國政治。但儒士公然違逆始皇,可見其背後有極其猖獗的反叛勢力(秦雖一統,但諸子百家與其餘六國貴族勢力是反秦的主要力量)。試想如果你是始皇,難道會甘心一統大業由於儒生而崩潰嗎?焚書之舉一則是為了加固思想的統一,二則也是對其他反秦勢力的震懾。 說句題外話,就算是延續分封又能怎麼樣呢?大周天下共主八百年,還不是倒在了分封制上。晉帝司馬炎實行分封制,結果又如何呢?時代在發展,舊的制度終究會被淘汰!

嬴政圖片

坑儒呢,主要動因是因為儒生「是古非今」非議嬴政,被始皇坑殺於鹹陽。古有伴君如伴虎一說,見不得朝臣與讀書人非議是歷代皇帝的通病,不過這種簡單粗暴手段實在是太過殘酷,也給秦始皇帶上了「暴君」的帽子。

不管是焚書還是坑儒,其根本原因就是,秦一統天下,但要坐穩天下還需要一個共同的聲音來維護國家秩序。近代以來,有不少大家為始皇辯護,其中康有為曾言 秦焚書,六經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絕。」雖然言之有理,但就小編看來,焚書坑儒可說是好壞參半,它與後來的的「獨尊儒術」本質相同,都是為了統治思想,站在皇帝的角度看,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都不如思想上的統一,其為政治上的良策,但在實施上太過於殘酷,也禁錮了人們的思想發展!

ok,今天的話題到此結束,大家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暴行,是為了一統思想,還是僅僅為了洩憤?
    那麼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是真的為了一統全國思想?還是為了打擊報復藐視皇權的反對者呢?這件事情同樣被扣了"焚書坑儒"的大帽子,始皇帝真是一輩子都洗不清這個惡名了。焚書坑儒的影響這件事情是個滾雪球事件,已經遠遠超過了始皇帝的預料。
  • 焚書坑儒?這真的是秦始皇的真實寫照嗎?
    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翻譯過來就是,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像桑蠶慢慢啃食桑葉一樣,慢慢的蠶食掉了周圍的各國諸侯,吞併他們的土地漸漸的,竟成了最大的秦國了,然後統一成始皇帝了。並且稱帝以後自以為自己是在在三王五帝之上的,居功自傲的人。這些觀點就帶著司馬遷的主觀意思,把秦始皇指揮秦軍揮戈中原一統天下形容成像小小的桑蠶啃食桑葉,可笑之極。
  • 「焚書坑儒」的真相,專家發話了,我們冤枉秦始皇2000多年
    那時候,班上的同學吵吵嚷嚷,一方覺得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千秋功績無可比擬;另一方則覺得秦始皇太過殘暴,加重賦役,徵伐不說,還焚書坑儒,正是由於暴君的種種作法,導致秦朝滅亡。這位歷史老師最後也沒有說哪方面對哪方面錯,一句「你們說得有理」就讓我們失望了。我當時站在「過大於功」這一邊,是因為那時對秦始皇的了解太有限了。
  • 這才是「焚書坑儒」的真相,專家直言:我們冤枉秦始皇2000多年
    當時全班同學吵得相當激烈,一方覺得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千秋功績無可比擬;一方則覺得秦始皇太過暴虐,加重徭役徵伐不說,還焚書坑儒,正是因為種種暴君行徑,秦朝才會二世而亡。
  • 課本裡的焚書坑儒、囊螢映雪本都是兩個故事
    有方士(儒生)盧生、侯生等未能替秦始皇求得仙丹,並妄言始皇帝之功過,且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始皇帝知情後怒髮衝冠,抓盧生等人不得,故而遷怒於儒生。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約460人等全部活埋。 由於此兩件事相差時間相近,三百年後東漢史官班固在其著作《漢書 地理志下》首次提出「燔書坑儒」後為「焚書坑儒」。
  • 被抹黑的秦始皇:偷梁換柱的焚書坑儒
    一提到秦始皇所犯下的「罪惡」,想必很多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四個字——焚書坑儒。原來焚書坑儒這件事情真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嗎?請讓小圖帶領諸位進入這不一樣的歷史圖畫。焚書想像圖片首先,焚書坑儒這個事情是否真實發生就眾說紛紜,基本分為三個派別。一派認為焚書坑儒是真實發生的,與人們認為的情況完全致;另一派認為焚書坑儒在歷史上根本沒有發生,此派存在於民國時期,被人稱為「疑古派」。
  • 焚書坑儒,也許你的理解有誤
    說到『』焚書坑儒『』,很多人都會唾罵秦始皇的殘暴,並為被焚毀的文化典籍感到惋惜!但是你真的理解了『』焚書坑儒『』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焚書坑儒的含義焚書坑儒指秦始皇焚毀典籍,坑殺術士。後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 僭越與稱帝,曹操的艱難抉擇,千秋功過誰分說
    事分兩邊看,功過自分明。
  • 千古一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
    焚書坑儒讓秦始皇得壞名聲。(網絡圖片)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焚書坑儒」實是秦始皇滅六國後為統一思想、保護神傳正統文化、正道修煉而採取之兩項重大措施。
  • 焚書坑儒遺臭千年!秦始皇原來是被冤枉的,這才是真相
    焚書坑儒遺臭千年!秦始皇原來是被冤枉的,這才是真相說到秦始皇嬴政就不能不提及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很多人都將這件事情當作是秦始皇的最大罪證。然而隨著考古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焚書坑儒」真的存在,反倒是找到了一些漢朝人污衊秦始皇的證據!
  • 真正「焚書坑儒」不是秦始皇,他是背黑鍋的,真正的人是他……
    我們都知道「焚書坑儒」這個歷史典故,這個說的是秦始皇嬴政實行「焚書坑儒」的政策,導致了許多優秀的歷史文化毀於一旦。「焚書坑儒」可以說把秦始皇給變成了一個歷史罪人。其實不然「焚書坑儒」的真正意思是被我們現代人曲解了而已,實際「焚書坑儒」中「焚書」是因為當時的秦國可以說各種學派的都有,各個學派之間明爭暗鬥,導致國家管理很是不容易,而且很多的文人習慣讚美以前的朝代,然後議論當今朝政,所以秦始皇乾脆就來個「焚書」,為的是統一文化,便於國家的管理,而且「焚書」並不是把所有的書都燒毀,秦始皇和李斯也不會這麼傻去做這麼一個千古罪人,實際上所有的書都是又備份的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意義嗎?是它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焚書坑儒導致秦朝滅亡了嗎 ?焚書坑儒始於一場慶功宴 公元前213年,剛剛在對匈奴作戰大勝的秦王朝一片昇平,始皇在鹹陽宮大宴群臣。如果焚書坑儒應該先把丞相李斯給活埋,他是標準的大儒,是秦始皇時代儒生的代表,是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的統治理論的奠基人。
  • 焚書坑儒與魯壁藏書
    次年,秦始皇又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活埋在鹹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焚書坑儒」。孔子的第九代孫孔鮒聽到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消息後,連夜與弟子們一起,把家中祖傳的《論語》、《孝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偷偷地藏在牆壁夾層之中。然後帶領他的一群弟子逃離家鄉,去河南嵩山隱居。不久,陳勝、吳廣在安徽大澤鄉發動起義,反抗秦的暴政。孔鮒在朋友的幫助下,毅然投身起義軍,加入反秦隊伍。
  • 恭祝北極玄天上帝丁酉年誕辰千秋萬壽無疆!
    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長百尺,披散著頭髮,金鎖甲冑,腳下踏著五色靈龜,按劍而立,眼如電光,身邊侍立著龜蛇二將及記錄著三界功過善惡的金童玉女。每年三月初三日為玄天上帝誕辰,在安溪各處上帝公的廟宇都紛紛舉行「佛生日」,為上帝公慶祝千秋,熱鬧非凡。
  • 歷史風雲人物—皇帝篇之秦始皇4:焚書坑儒的真相究竟如何?
    談到秦始皇,我們不免想到焚書坑儒,這兩件事情,讓他背負了千古罵名。直到現在:焚書坑儒,也和秦始皇的殘暴,秦二世的亡國,中國歷史上的專制主義,中國文化史上的浩劫分割不開。可以說焚書坑儒與秦始皇之間幾乎是到了不可剝離的程度!所以,我們這篇文章分三個方面來專門來討論一下焚書坑儒事件。第一,焚書坑儒是怎麼發生的?第二,這兩件事和秦始皇的關係為何如此密切?
  • 聊聊秦始皇,是否做過焚書坑儒的事?真相沒那麼簡單。
    秦始皇一統天下,其豐功偉績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時秦始皇也被看作是一個殘暴的君主,而「焚書坑儒」就是「秦始皇」種種殘暴劣跡中最為卑劣的一件事。 「焚書坑儒」的意思就是把天下民間的全部文化書籍都燒光,把那些儒生全部活埋,這些「慘無人道」的事都被安在了「秦始皇」頭上。
  • 易中天:焚書坑儒的目的
    於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是史上一大要案,秦始皇和李斯也因此而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其實焚書和坑儒是兩回事,秦始皇坑殺的也不是什麼儒,更不是意見領袖,反倒無妨說是一群江湖騙子。但不問青紅皂白,就一次活埋四百六十餘人,稱之為暴戾總是不過分的。關鍵是焚書,焚書是事實。
  • 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換一個角度,我們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歷史
    關於「焚書坑儒」這件事情,史學界一直議論紛紛。那麼「焚書坑儒」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焚書坑儒) 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從以下角度來看,我們很快就清楚了。
  • 太微仙君功過格
    經名:太微仙君功過格。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太微仙君功過格序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餘於大定辛卯之歲,仲春二日子正之時,夢遊紫府,朝禮太微仙君,得受功過之格,令傳信心之士。忽然夢覺,遂思功過,條目歷歷明了,尋乃披衣正坐,默而思之,知是高仙降靈,不敢疏慢,遂整衣戴冠,滌硯揮箋,走筆書之,不時而就,皆出乎無思,非幹於用意,著斯功格三十六條、過律三十九條,各分四門,以明功過之數,付修真之士明書日月,自記功過,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過多寡,與上天真司考校之數,昭然相契,悉無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