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暴行,是為了一統思想,還是僅僅為了洩憤?

2020-12-17 布蘇安的感嘆

據《秦始皇論》記載:"六國既滅,……李斯上言,百家之說燔,而詩書亦與之俱燼矣……豈必以焚詩書為快哉……彼之所坑者,亂道之儒,而非聖人之徒也。然則非秦焚之,處士橫議者焚之也。"

焚書坑儒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秦國滅了六國統一全國後,李斯上書建議焚毀之前春秋戰國時代的百家學說,包括儒家的詩書,都應該焚毀。那些亂道的儒家學子,都被坑殺了。但是秦始皇並不是針對儒家學子,他針對的是妄言妄語藐視皇權的人。

從這點來看,似乎後人對秦始皇這個殘酷的暴行,有一種辯解在裡面。那麼焚書坑儒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是真的為了一統全國思想?還是為了打擊報復藐視皇權的反對者呢?

秦朝統一時疆域圖

01分封之議,焚書之行

這件事情要從一次宮宴說起。當時秦國剛剛統一天下,採取了很多新的改革,包括推行郡縣制,把全國分成了若干個省市。還包括統一度量衡,對外修建長城抵抗匈奴等等一系列大動作。但是陪伴著秦王一起打天下的這些人,建國後想要撈一筆,於是就在這次阿諛奉承始皇帝的宮宴上,大臣淳于越提出恢復分封制。他想要恢復之前的封王封地制度,發一筆戰爭的橫財。

焚書坑儒漫畫圖

秦始皇聽到這裡,直接把問題拋給了當時的丞相李斯。李斯突然意識到這幫肆意妄想的群臣,開始想要分享皇帝的戰爭成果了,於是立即表示反對。為了幫助始皇帝樹立君權的權威,李斯提出了焚毀古書的建議,因為他發現下面這些人受之前的學說影響,動不動就長篇大論引經據典,企圖說服皇帝,行自私自立之實。

很快的,李斯的焚書政策得到了推行。這個政策的初衷,在於警示朝臣和民眾,不能挑戰天子的權威。他的目的不是摧毀百家學說,也不是燒毀古籍古典,而是為了排除官員們不同於中央的各種見解。

但是李斯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越搞越大,引發了後來的"坑儒"事件。

秦長城遺址

02所殺非儒,政見不同者也

據《秦不絕儒學論》記載:"不過坑一時議論不合者,非實儒也……所謂詩書之焚,乃學者自焚也,非秦皇之過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時殺掉的人,是政見不同的非議者,而不是儒生。所謂的焚書,也是政令下達後,儒生自己焚毀的。這一切並不是秦始皇的錯誤。

秦始皇畫像

其實這不難看出,這其實是政見不同者,藉助儒家的勢力,實行的反抗。當時儒家學子的數量非常多,大家在焚書這件事情上,心理上很不痛快,一定是有著一些怨聲載道的。這種民間的怨氣其實也是朝堂政客引發的,儒家學子做了替死鬼。然而這些政客在遭到屠殺之後,反過來還在利用儒家的影響力,散播皇帝坑殺儒生的不良言論,來為自己鳴不平。所以,所謂的"坑儒",其實和焚書並沒有直接聯繫,都是政客們在鬧而已。

然而事情遠遠沒有結束,碰瓷這場文化運動的人越來越多,後來連術士群體也牽連進來了。

03碰瓷"坑儒",術士作妖

在秦始皇成為天下共主之後,老年的他開始迷戀長生不老的傳說。為了迎合皇帝的這種心理,當時有兩位術士謊稱東海有長生不老藥。於是始皇帝派了500童男童女到東海求藥。結果可想而知,以失敗告終。

始皇帝最後發現自己被騙,開始仇視天下的方士術士。逃出去的那兩名始作俑者,開始散步皇帝的謠言,說他殘酷無比,剛愎自用,專橫弄權。秦始皇一氣之下,殺了方圓百裡的400名術士。這件事情同樣被扣了"焚書坑儒"的大帽子,始皇帝真是一輩子都洗不清這個惡名了。

關於焚書坑儒的故事漫畫

04焚書坑儒的影響

這件事情是個滾雪球事件,已經遠遠超過了始皇帝的預料。儒生成為了此次事件的最大中間人。因為這個群體影響力非常大,所以秦始皇這個政舉成了他一生洗不掉的汙點。儘管秦始皇很殘酷,但是他在政治上的確很有作為,他統一了多年的戰國混亂,推行郡縣制,修長城,統一度量衡。他在統一全國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只可惜一個"焚書坑儒"的大帽子,讓他喪失民心,磨滅了他曾經的戰功。

秦始皇的功過

秦始皇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在沒有更好的統一思想指揮中央的時候,採用了李斯的建議,採取了對百家學說的一刀切政策,由此引火上身。如果你是始皇帝,在建立中央指導思想這件事情上,你會怎麼做呢?

#千古一帝秦始皇#

參考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真秦始皇》、 《秦皇嬴政》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布蘇安的感嘆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意義嗎?是它導致秦朝滅亡的嗎?
    焚書坑儒導致秦朝滅亡了嗎 ?焚書坑儒始於一場慶功宴 公元前213年,剛剛在對匈奴作戰大勝的秦王朝一片昇平,始皇在鹹陽宮大宴群臣。如果焚書坑儒應該先把丞相李斯給活埋,他是標準的大儒,是秦始皇時代儒生的代表,是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的統治理論的奠基人。
  • 千古一帝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
    焚書坑儒讓秦始皇得壞名聲。(網絡圖片)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焚書坑儒」實是秦始皇滅六國後為統一思想、保護神傳正統文化、正道修煉而採取之兩項重大措施。
  • 秦漢之際書籍的大量散佚,真的是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嗎?
    李斯提出為了讓人們從心底贊同秦朝的新政,最好的方法就是讓百姓不再接觸這些過去的知識。真正將秦始皇推上暴君之位的其實是後世那些別有用心的儒生。三、 坑方士變成坑儒的原因既然秦始皇沒有盡數毀掉經典,更沒有坑殺儒生,那麼秦始皇"焚書坑儒"阻礙文化發展的論調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焚書坑儒——千秋功過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 嬴姓、名政,又叫趙政(因為出生在趙國)秦莊襄王的兒子,於公元前221年覆滅六國,一統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提起「焚書坑儒」,大家估計都會想到這是由秦始皇發起的一場「思想屠殺」人們對此褒貶不一(不過還是批判較多……)作為一場「思想的災難
  • 「焚書坑儒」的真相,專家發話了,我們冤枉秦始皇2000多年
    歷史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關於秦始皇的故事,書中還附帶了一個討論的問題:秦始皇的功績究竟比過了,還是比過了?那時候,班上的同學吵吵嚷嚷,一方覺得秦始皇完成了統一大業,千秋功績無可比擬;另一方則覺得秦始皇太過殘暴,加重賦役,徵伐不說,還焚書坑儒,正是由於暴君的種種作法,導致秦朝滅亡。
  • 焚書坑儒?這真的是秦始皇的真實寫照嗎?
    秦始皇史學家司馬遷的評價秦始皇有這樣一段話: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競成始皇。始皇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善哉乎賈生推言之也!大秦軍隊直到近代,大家對於秦始皇的總體評價才不是那麼忽左忽右。
  • 秦始皇一生成就眾多,卻栽在焚書坑儒上,其實他的黑鍋不該那麼沉
    要說秦始皇的成就當然是非常多的,他首先統一了文字、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同時還修建了我國非常著名的長城等等,這些成就大家都認同,但是有一件事,大家也是都詬病,那就是著名的焚書坑儒。這件事情成為了秦始皇一生的汙點,但是經過很多專家對歷史進一步的研讀,他家發現這件事情還是有待商榷的。
  • 被抹黑的秦始皇:偷梁換柱的焚書坑儒
    一提到秦始皇所犯下的「罪惡」,想必很多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四個字——焚書坑儒。原來焚書坑儒這件事情真是人們想像的那樣嗎?請讓小圖帶領諸位進入這不一樣的歷史圖畫。當然,此派站不住腳,隨著大量史實證明,焚書坑儒,確實存在;還有一派,認為焚書坑儒這件事雖然存在,但事實可能與人們認知存在偏差。很顯然,小圖屬於第三個派別。先說說焚書,秦始皇確實是焚了書,可未焚盡書。大量學者認為,始皇只焚了兩種書,一為《尚書》,一為《詩經》。而且始皇並未燒一些農、工等實用的書。
  • 秦始皇是否殘暴不仁 真相往往讓人大跌眼鏡 焚書坑儒背後有隱情
    然後你告訴百姓們,秦王之所以要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國家的統一穩定,那百姓還是會認為這樣的做法過於殘暴!可是你如果你說,有一些儒生,因為秦王沒有採用他們的學術,所以他們就在背地裡誹謗他,還有一些人好好的學問不做了,專門去幹一些坑蒙拐騙的事情。那你覺得這些人還值得同情嗎?其實百姓們在很多事的認知上都是片面的,他們不會去了解全局,生活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 焚書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嬴政做的嗎?
    秦始皇以其文治武功,開創大一統之先河,被後世稱之為千古一帝。但秦始皇同樣因其暴政被後世加以批評,其中被人詬病較多的就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為統一「大一統」思想,罷黜分封、推行郡縣而「焚書」,尚且不足稱之為暴。但「坑儒」卻被後世所有儒生抨擊。但秦始皇真的有「坑儒」行為麼?1.
  • 這才是「焚書坑儒」的真相,專家直言:我們冤枉秦始皇2000多年
    我記得讀書那會歷史老師給我們講秦始皇一節,課本上附帶了個討論題:秦始皇到底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實不相瞞,我當時就站「過大於功」這邊,因為那時候對秦始皇的了解太有限。直到後來讀到更多的史料,知道了秦國從貧弱到崛起縱橫的全過程,才恍然大悟:秦始皇被冤枉了,所謂的「焚書坑儒」等一系列罪名被誇張過了度。 為啥這麼說呢?從近代開始,「疑古派」專家就重新考證了焚書坑儒事件。
  • 焚書坑儒遺臭千年!秦始皇原來是被冤枉的,這才是真相
    焚書坑儒遺臭千年!秦始皇原來是被冤枉的,這才是真相說到秦始皇嬴政就不能不提及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很多人都將這件事情當作是秦始皇的最大罪證。然而隨著考古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根本就沒有證據證明「焚書坑儒」真的存在,反倒是找到了一些漢朝人污衊秦始皇的證據!
  • 秦始皇女兒嬴陰嫚墓地曝光,遺體悽慘,不似皇家公主
    秦始皇作為「千古第一帝」,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他作為第一個一統中國的皇帝,直接奠定了中國歷史上2000多年的封建政治格局,可即便如此,秦始皇給我們這些後人的感覺仿佛並不是那麼偉岸,相反,更多人會將他稱之為暴君,在很多影視作品裡,秦始皇都是以暴君的形象示人。
  • 秦始皇修——偉大的帝王還是殘酷的暴君
    秦始皇一生只活了四十九年,十三歲繼秦王位,用二十六年滅六國,三十九歲天下一統,以三皇之「皇」、加五帝之「帝」,自封為「皇帝」,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故名始皇帝。 他在位共三十七年,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錢同幣、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 為了「天下」還是為了自己:從《大秦賦》說起
    劇中處處顯示秦始皇是為了天下百姓而滅六國,甚至出現了百姓讚美秦始皇統治的劇情。《大秦賦》劇照實際上,這類美化秦始皇的影視作品並不鮮見。在2002年上映的張藝謀電影《英雄》裡,秦始皇的殘暴也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此類讚美強權的做法在很多觀眾那裡難以得到認同。焚書坑儒是為了「天下」嗎?
  • 穿越秦朝:我一個歷史記者,採訪秦始皇一些敏感話題
    稱之始皇帝為「偉大」其實一點不為過,沒有嬴政的一統,或許現今的華夏文明是多國家彼此競爭狀態。歷史是否誤解秦始皇而同情六國秦代殘暴統治下的政治局面其實是令人堪憂的,嬴政是知道國內六國貴族勢力錯根交綜的,雖說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還是無法真正的統一思想;歷史上總是對六國予同情,卻對秦始皇則是抨擊。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就在渭南這個地方焚書坑儒,你知道嗎?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就在渭南這個地方焚書坑儒,你知道嗎? 秦始皇焚書坑儒 許多人都耳熟能詳 而那焚書之地 便是今天渭南沋河岸邊的灰堆遺址
  • 為什麼秦始皇做了那麼多的豐功偉業,卻幹了焚書坑儒這件事情!
    (用心創造出更加精彩的歷史解說)為什麼秦始皇做了那麼多的豐功偉業,卻幹了焚書坑儒這件事情!秦始皇幹過的事情是很多的,最出名的就是長城了。長城的作用很多,沒有他就扛不住後面朝代的匈奴進攻。秦始皇統一了天下,讓原本分居各地的戰國合併在了一起,正是秦始皇的這一舉動直接影響到了現在一個中國的思想!
  • 聊聊秦始皇,是否做過焚書坑儒的事?真相沒那麼簡單。
    秦始皇一統天下,其豐功偉績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時秦始皇也被看作是一個殘暴的君主,而「焚書坑儒」就是「秦始皇」種種殘暴劣跡中最為卑劣的一件事。 「焚書坑儒」的意思就是把天下民間的全部文化書籍都燒光,把那些儒生全部活埋,這些「慘無人道」的事都被安在了「秦始皇」頭上。
  • 真正「焚書坑儒」不是秦始皇,他是背黑鍋的,真正的人是他……
    我們都知道「焚書坑儒」這個歷史典故,這個說的是秦始皇嬴政實行「焚書坑儒」的政策,導致了許多優秀的歷史文化毀於一旦。「焚書坑儒」可以說把秦始皇給變成了一個歷史罪人。其實不然「焚書坑儒」的真正意思是被我們現代人曲解了而已,實際「焚書坑儒」中「焚書」是因為當時的秦國可以說各種學派的都有,各個學派之間明爭暗鬥,導致國家管理很是不容易,而且很多的文人習慣讚美以前的朝代,然後議論當今朝政,所以秦始皇乾脆就來個「焚書」,為的是統一文化,便於國家的管理,而且「焚書」並不是把所有的書都燒毀,秦始皇和李斯也不會這麼傻去做這麼一個千古罪人,實際上所有的書都是又備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