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梅長蘇運籌帷幄、智算朝堂,說是輔佐靖王,其實整個金陵朝局,上至皇子,下至末流小官,盡皆淪為他的棋子,成為他謀算的對象。
大家還記得第十集中飛流大鬧靖王演武場,靖王部下飛刀暗算梅長蘇的事情嗎?在這個戲碼中,梅長蘇和靖王之間互相狠狠地算計了對方一把,最終梅長蘇技高一籌,落了靖王的臉面。
梅長蘇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為了扶保靖王上位,在這次拜訪靖王府中,不僅算計了靖王,也把自己給算計進去。
都說謀士手中的刀殺人於無形。整部琅琊榜中,梅長蘇明面上拜訪靖王府的次數並不多。梅長蘇第一次拜訪靖王府,還是受到譽王所託,前去提醒靖王在審理慶國公侵地案中,譽王願意相助的事情。
然而,在進了靖王府後,梅長蘇卻遭到了靖王手下將軍戚猛的暗算,戚猛手中的飛刀射向了梅長蘇,與他擦身而過。
對於這次的暗算,戚猛大大咧咧地直呼失手,這真的是一次失手嗎?更多的是靖王和梅長蘇之間的一次較量、試探。只是這次較量,靖王輸得顏面盡失。
戚猛是靖王手下的將領,長年跟隨靖王徵戰在外,疆場之上什麼場面沒有見過,即便是對戰飛流完全落於下風,又怎麼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中射出的暗器?這個「失手」的藉口實在太過于堅強。
對於梅長蘇來說,選定了靖王,麒麟擇主,怎可盲目?早就把靖王了解得一清二楚,靖王耿直、重情重義,軍中部下之中威信甚深。然而也是出于靖王這樣的性格,很容易對部下講情面,導致日後奪嫡路上出了差子。
而軍方支持,是靖王參與奪嫡最基礎的籌碼,也是最重要的籌碼。這個班底不容許出現絲毫的意外。
梅長蘇必須要施展手段,幫靖王把關,徹底樹立靖王在軍中的威信,形成一種軍紀威嚴、賞罰分明的制度。
同時,作為靖王手下的謀士,梅長蘇也要在靖王部下之間建立自己的威信,防止日後到了用人之際,自己的決定能夠讓人信服,免得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梅長蘇這一次拜訪靖王府,並非表面那麼簡單,他是攜殺機謀局而來,謀算靖王部下,樹立自己和靖王的威信。
即便沒有片中戚猛暗算的戲碼,梅長蘇也會主動找事,以達成他的目的。麒麟才子,不達目的不擇手段,他不會輕易收手的。
所以在戚夢賠罪之後,梅長蘇說那番話:「你不用給我賠罪,丟臉的是你們靖王殿下,又不是我……看來殿下在部下之間的威儀,還不如我這個江湖幫主。」這番話看似合理,實質是逼迫靖王嚴懲部下,樹立兩人的威信。
同時,梅長蘇也藉助這次事情,將靖王參與奪嫡之事公布於眾,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
在說上一番話的同時,梅長蘇還說:「軍中綱紀如此渙散,如何能得到皇上的垂青?」梅長蘇這句話說得非常的巧妙,不把靖王的奪嫡直接暴露,而是善意的在部下之間提了個醒,以防日後靖王參與明面上的奪嫡,眾將也有個心理準備。
梅長蘇在這次的謀算中十分成功,雖然以身犯險,鬧了一個不愉快,看似落了靖王的臉面,其實恰到好處的樹立兩人的威信,對於日後奪嫡,免去了些許麻煩。
至于靖王算計梅長蘇一事,又從何說起?
靖王在這次謀局中狠狠地算計了梅長蘇一把,只不過有些天不遂人願,梅長蘇技高一籌罷了。
這一次是梅長蘇第一次正式拜訪靖王府,也是梅長蘇這個麒麟才子擇主之後與靖王的第一次正式會面。
而在這次會面之前,靖王剛剛經歷了霓凰郡主中毒案,對梅長蘇這個人,他感到深深的忌憚,用靖王的話來講,梅長蘇工於心計,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對於這樣不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做法,靖王是難以接受的。作為一個主君,他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對於一個謀士,若所行盡皆陰詭手段,傷及無辜,他可以不計生死,隨時可以捨棄。
此外,御下之能至關重要,靖王也不例外。既然決定參與奪嫡,對於這個麒麟才子這個不穩定因素,他必須要震懾,否則奪嫡兇險,自己手下的人都不能把控,就是找死。
而戚猛看似大大咧咧,但是跟隨靖王徵戰日久,是震懾梅長蘇的不二人選。然而,靖王沒有想到是,梅長蘇並不是一隻軟綿綿的病貓,而是一隻實力雄厚的猛虎。面對這麼兇險的暗算,不僅不慌亂,還幾句話把他懟的啞口無言,以至於落了面子。
然而,他也很快的正視了過來,梅長蘇雖然話裡藏刀,但卻是真心相幫於他,徹底的樹立了在部下之間的威信,同時也巧妙幫他把奪嫡之心在部下之間公開。至於後面戚猛被罰軍棍五十,降為百夫長,也只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至於這場兩人之間的互相算計,梅長蘇看似技高一籌,其實是一場雙贏之局,大家以為如何呢?請關注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