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興盛與沒落,更是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黑暗統治

2020-12-15 指點江山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

若是將元曲視為一種「商品」,再分析它為何會走向沒落,也許更為客觀。任何一門藝術,在它形成、發展中,都會或多或少借鑑「同行」的優點,在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傳播中,又會「入鄉隨俗」,獲得更為廣泛的支持。

就如南戲的發展,它形成的四個聲腔,讓它的生命力更強,也更為持久。元曲的興起,時代背景有點特殊,科舉大門關了有七十八年之久,即使在元太宗九年(公元1237年)恢復過科舉,但是,名額上依然有限制。

這是個什麼概念?

就是說,佔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和南人拿到的名額,只有當時入取人數的一半。就是杯水車薪嘛,於是,讀書人都去搞創作了。

元曲的體制是有若干規定的,但是,在發展初期,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至少在語言和題材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並沒有什麼「行業標準」等諸多限制,所以,很多優秀的作品大都集中於前期,到了後期,更多的文人湧進了這片創作領域時,就開始講究:該有的題材就寫的差不多了,怎麼突破?於是,就偏重語言和格律。

這非常像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起初無標準,市場培育得差不多了,開始完善細節,對於商品生產而言自然是好事,規範了。但是,於藝術發展來說,它給自己圈了地,禁錮在了一個有限的空間,如何再生長呢?藝術是需要不停的滋養再創新的,若是滿足於已有的成就,那麼,基本就宣告差不多要結束了。

看元散曲,到了後期更多的人將精力放在了評論曲學和研究音律上,這對元曲的發展自然意義重大,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限制了創新。這就好比解一道數學題,可以用函數也可以用方程,但是,這時旁邊有人出聲,這題我做過,用函數解題更快。那麼,之後的解題者若是偷懶,就不會再思索其它的解題思路了。

後人在進行創作時,前人大師的作品一定會拜讀,也會看看一些「評論」,若是有太多條框的限制,可能一些本來有的想法就會打消。那時文人搞創作,純粹是為了興趣的應該不多,更多是要投放市場,自然會尋找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式。

所以,這怎麼會有利於創新呢?

既然,元曲的興盛和科舉有關,那麼,明取代元後,元曲賴以生存的那個環境等於發生了質的改變,註定元曲只會日漸式微。有人分析,元曲事實上就是極具地域特色的聲腔劇種。元曲是從北往南走,南下的過程中有一個障礙,就是如何克服方言。

同時,南方還有南戲。元雜劇的特色是一人主唱,其他人都是說白,而且,還限制是一本四折,這和南戲相比,完全不佔上風。明、清以後,曲樂分家,兼通二者的人越發少了,曲師也不受重視,文人又可以參加科考了,創作的人都沒了,還談什麼發展呢?

事實上,創作者一直在努力發展元雜劇。

關漢卿就是將南曲引入雜劇的第一人,《望江亭》的第三折,就引入南曲的「馬鞍兒」。這就打破了元雜劇「一人唱」的定律,「馬鞍兒」可以由多個角色演唱。不過,關漢卿雖引入了南曲,但還是用「這廝每扮南戲哪!」來提示觀眾。

只是,後來的社會風氣變了,時尚潮流也變了,南曲越發強勢,元雜劇也變了,不再是熱鬧的市井唱曲,又重新回到了案頭,字和腔的剝離,成為了沒有了曲的文字。

元曲的衰落是必然的。

這個命題很多人從多個角度探討過,培育它的土壤不再,應是最主要因素,但是,創作者自囿於形式,則是加快元曲脫離大眾視野的催化劑。元曲的受眾群體大多是老百姓,他們不要聽那些什麼陽春白雪的雅調,插科打諢的大白話才能討到共鳴。

看元曲的興起,它真正來自於民間,雖然,用的是北方的小調,但是,語言卻是源於生活的。元曲的文字為何如此潑辣、大膽?若是去市井聽聽那些吵吵囔囔的聲音,就一點都不奇怪了。有人分析是創作者表達對社會的不滿,事實上,這種語言藝術正是市井語言「糙」的體現。後來,連這個都沒了,誰還願意去看,去聽呢?

當然,元代整體的沒落,對元曲的影響也是很大,再加上,如南曲類其它表演藝術的繁盛,元曲就慢慢退縮了。沒有優秀的作品來傳播它,註定只能眼看他人登上舞臺。當然,元曲雖然沒落了,但是,它留下的那些優秀作品,不但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指引著後人,如何在文化藝術的創作道路上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資料:

【《元曲的文藝形式》、《元曲的發展與沒落》】

相關焦點

  • 從外援的需求,見證中國聯賽的沒落
    甚至於比較CBA外援需求的改變,還能見證到中國聯賽的沒落。,但是一個個牛氣沖天,不服管教,這個時間段,堪稱CBA外援最混亂的時期。,而在這個時間段中,15-16賽季四川男籃依靠三外援陣容的奪冠,更是刺激了外援市場,各種大牌過氣外援接踵而至,而小外援更是佔據了聯賽的主導,國內內外線球員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不是給外援打下手,就是在關鍵時間段缺乏鍛鍊第位機會,當時國內各大體育媒體和評論員的批評聲絡繹不絕,可以說第二時間段和第三時間段對於國內的年輕球員來說,無疑是最黑暗的一個階段。
  • 與唐詩、宋詞鼎足並舉的元曲!
    由此可見,代表元代文學成就的元曲在中華文學史上的非凡地位。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長河中一朵耀眼的浪花,作為一個時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元曲在藝術形式和藝術成就以及思想內容上都體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唐詩、宋詞鼎足並舉,成為中華文化史上三座重要的豐碑。元曲是一種文學形式,既可以是元雜劇,也可以是元代戲曲和散曲的合稱。
  • 為何說「元曲」是最接地氣的藝術?品味元曲也是在品味自己的人生
    南梁可是一個可以和唐、宋在文學上一較高下的時代,那時漢人南下,和「蠻族」融合,這些都會影響文學創作,後來的元代亦是這種情況。 簡單來說,是時代造就了元曲。那時的元代社會流行什麼旋律,是和社會整體「喜好」有關的,而這種喜好並不是自發的,會樂府的人大都是名伎,她們要迎合的自然不是比她們還要沒地位的儒生,而是當時的蒙古人。 所以有人說,元曲實現了唐詩、宋詞從案頭到街頭的轉變,更加世俗化。事實上,應該說是更加「市井化」才對。
  • 曾代表一個時代的網遊為何沒落,《奇蹟》沒落始於外掛,終於私服
    導讀:曾代表一個時代的網遊為何沒落,《奇蹟》沒落始於外掛,終於私服上一篇文章說到了作為我國網遊鼻祖的《石器時代》以及開啟全民網遊時代的《熱血傳奇》的沒落原因。今天再來聊一聊緊接著《熱血傳奇》之後的又一款火爆網路遊戲。
  • 中世紀西歐聖母崇拜為什麼興盛?
    在教眾之中,除了對於耶穌的崇拜還有較為興盛的聖母崇拜,而在中世紀的西歐,聖母崇拜極為興盛,而其原因,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繫。「黑暗時代「和基督教歐洲中世紀,在現代學者眼中,算是一個歐洲文明史上一個發展極為緩慢的階段。
  • 元曲四大家:關、白、鄭、馬各有春秋,流派不同,但雜劇影響深遠
    元曲四大家,流派是各有春秋,關漢卿揭露社會黑暗;白樸寫唐朝愛情故事;鄭光祖寫男女的愛情生活;馬致遠則抨擊文臣武將;但歸結起來,他們都屬於雜劇流派,只是在思想上不同罷了。且看他們四人的思想內容領域:有批判、有讚揚、有美好等。
  • 小提琴故鄉:克雷莫納的興盛與沒落
    從古典到晚期的克雷莫納 一般認為在18世紀中期時,克雷莫納優良的制琴傳統,突然間就結束了,根據歷史,克雷莫納制琴工藝的沒落和Carlo Bergonzi逝世(1747)是同時發生的,大部分的文獻都會避免討論1747年之後提琴的變化,在仔細觀察Carlo Bergonzi之後克雷莫納作者和手邊充分的傳記式資料後,作者認為"逐漸沒落
  • 元曲:虛擬和現實在劇本緩緩打開時,又演繹了一遍人生的悲歡離合
    有元一代,可以說是讀書人的黑暗時期,漢人的地位一下子被踩到了塵埃,讀了書沒活幹,那就寫文唄。這時候,寫文已經不再是取悅自己的心情,而是要「迎合」這個時代了,筆端直接指向社會的種種不是,如:《竇娥冤》就是其中之一。而驚豔了歲月的元曲,當屬那些描寫愛情的作品。
  • 山西太原一「沒落」小區,曾是「富人區」,如今卻淪為老破小
    今天第一批90後中,也都是30歲左右的人,也有很多都是已經為人父母,承擔了一個家庭的「重擔」。有了自己的事業,房、車似乎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房子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保障,但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起高昂的房價。這一省的省會山西就知道了,它的省會是太原,有「龍城」的美譽,如今山西的發展越來越好,而太原作為省會城市,自然也有不錯的發展。
  • 武則天時期佛教興盛,其社會原因與時代背景是什麼?
    佛教自從東漢末傳入中國以後,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在唐代達到全面興盛,唐朝初期實行抑佛政策,在武后掌權時佛教才逐漸全面興盛發展,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從武則天加封皇后的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一直到唐中宗復位的神龍元 年(公元705年) ,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佛教達到了巔峰狀態。
  • 莫迪亞諾:他力圖寫出一個沒落的世界
    第二部小說《巡夜》也反映了佔領時期猶太人的生活和而臨的抉擇……從莫迪亞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佔領時期的種種悲劇,從主人公所經歷的貌似荒誕離奇的故事中,隱隱約約地顯現出一種嚴肅而深刻的主題——作者是在探究那個野心佔統治地位的時代各種思潮的歸宿,藉以針貶當今西方社會的時弊:「我力圖寫出一個沒落的世界,而法國被德國佔領時期正提供了這樣一種氣氛,但是實際上,我所表現的卻是今天世界的一個極度擴大化了的形象。」
  • 十首絕美元曲!
    元曲是文學中的一朵豔麗的花,無數的曲作家們給大家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今天,介紹十首優美的元曲,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讀了一遍就會愛上。
  • 繁榮泡沫的破裂:十一世紀查理曼帝國傾覆,一個沒落貴族的獨白
    作為一個公元11世紀的沒落貴族,我想告訴這些人,勸你們早點打消這些頭頭,中世紀的真實與恐怖,是生活在富饒土地上的你們想像不到的。如果你們非要穿越,那就聽我講講我的生活。貧窮會讓人喪失人性中美的那一面,如果你不想見證人性的黑暗,那我勸你趁早打消穿越的念頭,因為在這裡,還有著無數黑暗的場景。接下來歡迎你走進我的城堡,看看在我那幽深的古堡裡有著怎樣的「奢華」生活。
  • 唐詩、宋詞、元曲、明傳奇,唯獨清代小說與眾不同
    元曲是繼唐詩宋詞之後形成的另一種文學形式,元曲大致分為兩種,一為元雜劇,一為元散曲。雜劇是一種把歌曲、說白和舞蹈結合起來的形式。明傳奇是早期的中國戲曲劇種之一,是由宋元的「南戲」發展而來。明傳奇作為明代戲曲的主體,它的繁榮標誌著中國戲曲發展的新階段。
  • 《終結者:黑暗命運》:這次不僅終結,更是追上時代的起始
    如果你曾看過《終結者》與《終結者2》,這回的《終結者:黑暗命運》光是在電影開始的前三分鐘,就有一個讓人驚訝的劇情發展,而接下來的故事則像是系列前兩集的綜合體,以緊張刺激的連場追殺為主,中間則交錯著世界觀解釋與人物關係發展等情節,具有相當程度的緊湊感。
  • 《黑暗時代》,屬於阿爾弗雷德大帝的混亂時代
    《黑暗年代》這本書的封面,滿滿的都是黑暗的感覺。黑色花紋的底色之上,紅色的英文字母群魔亂舞,而金色的「黑暗年代」四個字更是和底色產生了強烈的對比,讓人一眼望去難以忘卻。在看《黑暗年代》之前,我一直思索著這個黑暗時代到底講述的是怎樣的一個過去。
  • 荷馬史詩中的古希臘特洛伊戰爭後黑暗時代
    歷史文化之古希臘時期(二)-黑暗時代1100BC到800BC。黑暗時代,又稱英雄時代,荷馬時代。盲詩人荷馬所寫史詩記錄,敘述了邁錫尼文明的舊聞,但又描述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所以又稱此時代為「荷馬時代」。邁錫尼人由於常年徵戰,自己國力消耗巨大,一個特洛伊就攻打十年之久,高估自己的實力,導致戰爭拖延時間太長。邁錫尼文明衰落。
  • 金融大亨羅傑斯:美元統治時代即將終結
    據「今日俄羅斯」5日報導,與許多經濟學家的觀點一樣,美國著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在接受採訪時也預測,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統治時代正在慢慢走向終結。 「傳統上,美元一直是世界上最健全的貨幣。但是傳統改變了,」羅傑斯說。他引用例子指出,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英鎊和荷蘭盾被認為是最可靠的貨幣,如今已經沒落。
  • 《竊聽風暴》一個黑暗時代的神話,一曲人性向善的凡人之歌
    馮·多納斯馬爾克國家:德國年份:2006年字時長:137分中內容簡介▲ 魏斯曼在監聽1984年的東德,整個社會籠罩在國家安全局的高壓統治之下授予這部電影如此多的獎項,除了藝術上的表彰,還有一種政治上的考慮——美國時代雜誌影片很長(片長137分鐘)但是節奏絲毫不拖沓;劇本裡充滿了微小而經典的影像和參照物並且它的主題漸漸浮出水面,再一次讓觀眾對故事感到無可挑剔
  • 優雅野心家的輝煌統治——葉卡捷琳娜大帝:從沒落貴族到一代女皇
    一、」女皇時代「出現的原因天時中世紀的俄國尚且處於君主立憲制的時代,整個國家的統治政權都是在維護農民勞動力和地主貴族之間的階級平衡。人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出身於普魯士王國斯德丁的貴族家庭,雖然家族已經沒落,但是貴族應該遵守的禮儀和必備的素質教養她都沒有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