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天下第一奇廟」,不供神也不供佛,香客卻一點都不少

2021-01-08 膏楊旅遊

中國的土地上分布著特別多的廟宇,大小不同,種類也不同,事實上,寺廟的建築是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部分甚至成為了城市的地標建築,例如,我們熟知的少林寺、白馬寺、靈隱寺等,每年都有遊客不斷地來,福建也有寺廟,和普通的寺廟不同,這個寺廟裡沒有什麼神佛。

這座寺廟是福建省惠安縣的解放軍烈士廟,出入寺廟的話,實際上和普通的寺廟一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玄關前掛著「天下第一奇蹟廟」的繪馬,大門兩側貼著裝飾物,然後進去的話,是我們經常建的香臺,只是,在香臺後面看不到神像,這和普通的寺廟最大的區別就是這個。

沒有神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葉飛部第十兵團28軍84師251團27名解放軍烈士被獻上,27位烈士用自己的血之命拯救了西沙灣滿城的民眾避免了敵人的空襲,原本隊伍打算集結崇武,但遭到了敵軍的空襲,為了拯救民眾,不顧人民的生命危險,決定了空中的敵人,27名士兵犧牲了時間。

不得不說這座廟的建築曾經恨過女士,原本她並不是因為曾經恨過她,而是為了表達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憎恨而改名的,故事還講述了一位年輕時犧牲的27位解放軍烈士在她家裡的幫助下,建立了堅固的革命感情,之後在敵軍轟炸下拯救了她的生命,這次的時間對她有很大的影響,為了紀念烈士,一直想建一座27座寺廟,終於在1996年實現了她的願望,現在有解放軍烈士廟,建造這個廟的過程一言難盡,其中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賣掉財產也在所不惜。

那時的曾恨女史已經不是當時的女孩了,而是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人們都住在寺廟裡,每天燒香供27位烈士英靈,如果遊客來了的話,我恨女性還作為解說員工作,在那個國家,憎恨家族仇恨的熱血過去,捨棄自己去救人的解放軍烈士們流著淚。

那場戰爭的硝煙無論何時都在流光,但也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他們為國家流血犧牲了人民才恢復了我們現在的和平與繁榮。

相關焦點

  • 泉州崇武古城邊上的神奇廟宇,不供佛不供仙,號稱天下第一廟!
    但在福建惠安崇武鎮西沙灣邊上的這座廟裡,卻是供奉著27位解放軍烈士塑像,這座寺廟,也號稱天下第一奇廟、這也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專門為犧牲的軍人建造的廟宇。在旅遊攻略中很少會提到,能找到的遊客大部分是因為來沙灘,無意中發現。但當你去細品這座軍廟的時候,滿滿都是感動。
  • 為什麼用香來供佛?
    香在佛教中有非比尋常的作用和意義。香能怯除一切臭氣、不淨,使人心情舒暢,產生美妙的感覺,是供養菩薩佛陀的聖品,以香供佛,則代表能除滅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除了有形的香之外,經中也以心香供佛來比喻精誠的供養。 在供香時,我們不妨將身心沉靜下來,讓香成為我們與佛菩薩之間最寂靜神秘的交會。以香供佛,能使供香者如實獲得供香的諸多利益。供香的方法及內容,各經論所記載有多種,以下是參照各種經論中記載的整臺合而出的供香法。在供香之前,首先要洗手、漱口,端正儀官,身心寂靜安定,此為清淨身心。
  • 家中供佛與不供佛之間的真實差異!
    回答:那麼,我來回答諸位這些看起來很聰明實際卻很淺薄的理解:這個問題,還是牽涉到緣起的問題,佛教常言: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人,如果沒有和佛菩薩結下甚深的因緣,固然沒有結下甚深的因緣,佛菩薩也是平等慈悲的,平等加持的,沒有分別心加持的,這一點當然不會錯,但是這種平等的加持,在你這裡是不是可以平等獲得,這就不取決於佛菩薩了,而是取決你自己;佛菩薩平等加持一切眾生
  • 供香念誦文--敬香的含義
    ,薩瓦嘎瑪阿瓦RA納波效達納班則所哈。雖然佛並非以香為食,但以香、花、燈、果等供佛,實是大供養,能得大福報         以上所說均為事相上的供養,實則,理上之最上香供養,才是世間無可比擬的,以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等自性光明,來供養十方無量諸佛,也就是發大道心、發菩提心,以心香上供,即是最上、最究竟的供佛。
  • 家中供佛與不供佛之間的巨大差異
    我今粗略一說,供諸位仁者參考:家中設佛壇,供佛像,菩薩像,利益很大,你供觀世音菩薩像,或者藥師佛像,或者地藏菩薩像,或者文殊菩薩像,或者任意一尊佛菩薩像,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薩像;你家裡有災難,病痛,急切之事,福德之事,你所供養的佛菩薩像所代表的這尊佛或者菩薩,就會在冥冥中加持護佑,令你全家趨利避害,令親近善人,遠離惡人,親近善緣,遠離惡緣
  • 供香儀軌 - 供香的意義、供香咒、供香偈、觀想法.
    供香的意義有迎請佛菩薩、護法龍天降臨壇場的作用,所以,必須先把壇場整理乾淨,其餘的供品,例如水、花、果、飲食等都先放好,最後才是供香
  • 初一燒頭香的含義:如何在吃飯,供燈,供香時積累福德?
    初一的"燒頭香」大家千萬不要理解錯了,所謂頭香,不是指到寺院裡面點燃第一注香,而是在新年的子時,新年第一刻,一年之初,心頭的第一個心念應該是清淨的,無染汙的,散發馨香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心裡燃起這樣一注香,才是「頭香」的真正意義!     《長阿含經》記載,有信眾欲發心供佛,即為如來起大堂舍、平治處所、掃灑燒香、嚴敷寶座。雖然佛並非以香為食,但以香、花、燈、果等供佛,實是大供養,能得大福報          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 初一十五為什麼要設齋供佛
    上供是指在諸佛、祖師聖像前,用鮮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養,以表示虔誠禮敬。上供是寺院中經常舉行的活動,無論是初一、十五、佛菩薩聖誕,還是施主供齋,都要先供佛。尤其在大年三十,寺院中所有殿堂都要上供,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 《佛前大供儀軌》
  • 佛前供鮮花的功德,可以帶來很大的福報
    接著當定光佛走近時,就把蓮花往空中拋上去(散花)。  佛行走時,很多人跟在四周一直散花,佛有無量無邊的威神之力,所散的花在佛的上面形成一個花蓋,佛走到那裡,花蓋就跟到那裡。  兩人把蓮花拋上去,七朵花就都固定成傘蓋的一部分。將花供佛之後,他們也跟著佛走。後來定光佛對大眾說法,很多人都覺得奇怪,佛就說:「不要小看這個人,他再過很久一段時間,就會在娑婆世界成佛。」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為了方便拜佛修功德,現在很多善信都會選擇在自己家設置一個簡易的念佛堂,雖比不上寺院殿堂那麼莊嚴大氣,但也功不唐捐。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
  • 家中供佛、不供佛之間的利益差異!再忙也要看看!
    家中設佛壇,供養佛菩薩聖像,到底對全家有什麼利益呢?不供養又會失去那些利益呢?我今粗略一說,供諸位仁者參考:1、家中設佛壇,供佛像,菩薩像,利益很大。這就不取決於佛菩薩了,而是取決你自己;佛菩薩平等加持一切眾生,可是你看眾生,有的在地獄,有的在人間,有的是畜生,有的在天道,這不都是凡夫眾生自己所造業果不同,受報不同嗎?難道是因為佛菩薩加持有異?!
  • 怎麼供養佛?(佛前十供)
    佛是一種信仰,佛是開悟的智慧,是解脫的智慧,教育我們要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對待人生,而不是迷信。佛理自宇宙創始以來就存在,佛只是發現了這其中的真理,並教導傳授於我們。宇宙本身也是從從虛無中來,也會從虛無中去。
  • 家中『 供佛』與『 不供佛』之間的巨大差異!
    在你這裡是不是可以平等獲得,這就不取決於佛菩薩了,而是取決你自己;佛菩薩平等加持一切眾生,可是你看眾生,有的在地獄,有的在人間,有的是畜生,有的在天道,這不都是凡夫眾生自己所造業果不同,受報不同嗎?難道是因為佛菩薩加持有異?!《法華經--藥草喻品》說,上天平等降雨給人間,但是花草樹木,各自依照自己根器大小,吸收水分多少不同!
  • 永福講堂丨佛前供花的功德(如何用花供佛)
    接著當定光佛走近時,就把蓮花往空中拋上去(散花)。  佛行走時,很多人跟在四周一直散花,佛有無量無邊的威神之力,所散的花在佛的上面形成一個花蓋,佛走到哪裡,花蓋就跟到哪裡。  兩人把蓮花拋上去,七朵花就都固定成傘蓋的一部分。將花供佛之後,他們也跟著佛走。後來定光佛對大眾說法,很多人都覺得奇怪,佛就說:「不要小看這個人,他再過很久一段時間,就會在娑婆世界成佛。」
  • 供佛菩薩的香爐裡香灰滿了,要怎麼處理?您一定要知道!
    貧女難陀品》的說法:佛陀時代,有一個乞丐女人,乞討了一整天才得到一點點東西,就把東西拿去換油來點燈供佛。佛陀平常有交代,天亮就把燈吹熄掉,但是乞丐女點的燈就是吹不熄。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點燈是從晚上點到天亮,白天不點。另外《藥師經》的說法是:續命燈要點四十九盞,連續二十四小時。所以兩種都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第一。
  • 您知道佛前供花的功德嗎?(如何用花供佛)
    釋迦牟尼佛為了供養佛,只好答應她說:「妳有條件,我也有條件,我生生世世與妳為夫妻不要緊,但是我要出家時妳不可阻止,我兒子要出家妳也要讓他出家。」少女也答應了。就這樣兩人捧著蓮花,等定光佛遠遠走來,就五體投地頂禮而拜。接著當定光佛走近時,就把蓮花往空中拋上去(散花)。
  • 佛前供花的功德
    經典中羅列供華的種種功德果報,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有眾生,奉施香華,得十種功德: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
  • 道教的「五供」指的是哪些,供神有什麼禁忌嗎?
    五供之供香「一柱清香透蒼穹,萬道祥光照大千」。在道教,香的作用非常重要,香可以聞達十方無極世界,是通真達靈的媒介。香是道士及信徒通感神靈之物,住觀的道士們每天早晨都要為諸位祖師爺上香,即使是普通的善信香客也會在道觀裡燒香祈願。道教講究「心假相傳」,早課《祝香咒》有云:「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焚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
  • 微縷供佛,得成佛道
    微縷供佛,得成佛道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求無上佛菩提,精勤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佛接著廣說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波羅蜜之清淨行相與所成就之功德。佛告舍利佛:菩薩摩訶薩行布施波羅蜜時,其行相無量,今為大眾宣說。過去無量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有佛出世,名號旁耆羅私如來,十號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