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拜佛修功德,現在很多善信都會選擇在自己家設置一個簡易的念佛堂,雖比不上寺院殿堂那麼莊嚴大氣,但也功不唐捐。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最基本的有佛前供鮮花、供水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所供物品不論質量好壞、不論質量多少,有一份供養的誠心就最為可貴。
雖然沒有嚴苛的要求,但是我們的行為還應當是如理如法的,不能過於隨意,以免有失恭敬,修不到福、反而造業。很多人未進佛門,對佛法的了解知之甚少,有很多細節不太了解,小編就覺得很有必要為大家普及一下這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從中修到功德。我們在佛前供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以下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佛不敬!
首先,不要在佛前供養肉類、葷類、腥類食物。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裡舉行佛菩薩紀念日法會,上午都會在佛前供齋。供齋全部都是素食或麵食,以蔬菜、饅頭為主,沒有鮮美的味道,甚至不放什麼調料,保證食物新鮮乾淨即可。齋飯不必很多,一般都是小份量,數量稍多。這個看自己發心,沒有要求。
但要切記不要供養肉類,即使是袋裝的食品也要避免摻有肉類物質。更要避諱供養雞鴨魚肉等,這不是修福,而是嚴重造業,顛倒愚痴,違背了佛教慈悲為懷的本質。
也不要供養葷食,什麼是葷食?蔥姜蒜。有人問,出家人連蔥姜蒜也不能吃嗎?嚴格來說是的,這是佛門的一條戒律,真正持戒的修行人都會避開葷食。為什麼?因為蔥姜蒜這些東西吃到嘴裡會散發異味、臭味,引人不適,尤其作為出家人,更代表佛的形象,清淨無染,因此不可供葷。也最好不要供腥食,主要指蛋類和奶製品類,如雞蛋、牛奶,不是太好的表法。
如果是供養有氣味的東西,如鮮花、水果,一定要保證它不散發難聞的、有刺激性的異味,如榴槤,這種水果既昂貴,形象也不太好,關鍵氣味很多人接受不了,最好不要供佛。如果是供水,一定要保證水的乾淨澄澈,不要有汙染。
如果供香,不必燒又貴又粗又高的香,很多香其實是工業香,低質且廉價,對人的身體沒有好處,對常住僧寶也是一大隱患,燒一般的細香就好。還可以供養經書,所供經書不要有破損、汙染之處。所供物品,不論貴賤多少,一定要乾淨、清潔,不要染汙了莊嚴的道場。
如果是在寺院,有些信眾可能會在佛前供養衣物,其實就是供養僧寶,這個功德也非常殊勝的。我們供養衣物,不必多麼貴重,適宜就好,有一份誠心就好。但要注意,不要供養在家人衣物,衣物也可以不是新的,但要乾淨。出家人代表佛的形象,我們可以發心供僧衣、海青、僧鞋等物品。
「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希望正法久住、利樂有情;大眾法喜充滿、福慧增長,離苦得樂、六時吉祥。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