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己家的佛堂,我們往往都會在佛前做供養,一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佛門供養,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供養不是「賄賂」,不要帶著功利心修供養,發心不誠,功德就散了。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的多寡而對眾生區別對待。
供養的真實利益,是我們通過這一形式,修了平等心、利他心、慈悲心。內心的清淨與善良,就是最大的福田。佛前所供物品,都是佛門裡普渡眾生的善巧方便法,都是在表法。比如佛前供「花果」,花與果就代表著佛門裡所說的「因果」,告誡眾生要敬畏因果、莫造惡業。
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與平等,告誡大眾修行要從心地入手,善用其心、慈悲喜舍。佛前所供酥油燈,燈代表破除黑暗,用智慧點亮光明,等等。本篇文章,小編想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佛前供花果,應知的2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受益!若有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一、花與果都要是新鮮的,不要有壞的
花與佛教的因緣很深,有很多種花都在佛教中譽為佛花,比如蓮花,高潔脫俗。佛陀出生時步步生蓮,即為蓮花。佛陀出生、成道、涅槃都伴有三女散花。佛陀當年在靈山會上拈花,大迦葉尊者微微一笑、悟透禪機。在佛門裡,花代表著美好、清淨與吉祥,也代表著佛家因果當中的「善因」,告誡眾生要修善。
而佛前所供水果,代表因果當中的「果」,有好因才會結好果。水果除了代表「因果」,還代表修行者所要成就的果位,包括「佛果」、「菩薩」以及「阿羅漢」這三大果位,都是非常殊勝的,其中佛果最為圓滿。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通過覺悟修行可逐漸圓成佛果,成就佛陀那般圓滿的智慧與福德。
因此,我們在佛前所供的花果都應是圓滿的,沒有破損的,表法應是吉祥的,能起到使人精進修行的作用。如果供奉鮮花,花朵要修剪好再供佛,不要有枯萎的花枝;供養水果,水果要清洗乾淨,不要上供腐爛變質的水果,否則是極不恭敬、不如法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牢記。
二、供養的花果不要有刺激性氣味
一般鮮花的氣味都是比較清香的,也能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使人聞之心生歡喜。如果是氣味不好、有異味的花,不要用來供佛,也容易影響道人心。當然,花的氣味也不要太濃,因為有些人可能會花粉過敏,氣味太濃也會使人頭暈目眩,產生不良反應,這就得不償失了。最常見的供花,主要是供養百合、玫瑰、康乃馨、太陽花、小雛菊等等都可以。
佛前供的水果,一般的我們常吃的水果,比如香蕉、梨、桃子、草莓、橘子、蘋果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供品,這些水果本身也散發有清香的味道,是適宜作為供品的。但有些水果,價格既昂貴,外形也不太好看,最重要的是氣味不太好,不討人喜歡,比如榴槤,很多人是難以接受它的氣味的。且價格昂貴,很多家庭承受不了,就沒有必要供養它。
供養功德在於發心,而不是你供養得越多越貴就越好。若能真誠生慈悲心,即使供養的東西再不起眼,也功德無量。功德在心不在形,不要過於拘泥於形式,而忘了初心。
感恩閱讀與分享,願正法久住、利益有情;大眾福慧增長、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