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2021-01-09 我聞梵音

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對中國有深遠的迎新影響,佛教哲學本身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同時佛教也是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三種文化又相互影響,需要我們繼承。

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都說佛前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很有講究,如果不如法是不能得到利益的,那麼在家供佛像要注意的那些事呢。本文就和大家分享,做到以下2點,供佛功德無量。

一、供果、供燈有講究,首先面對佛菩薩像恭敬心不可少。

佛像的質材大小不必計較,主要以莊嚴為原則。出於對佛像的恭敬佛像的安放處最好不要選在臥室內,如果條件不允許,晚上就寢一定用佛布遮擋,不要看到佛像就請回家,佛像越多,越容易分心。學佛,最重要的是虔誠,要知道眾生起一念善,佛菩薩善神會護持。

佛像的擺放位置,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只要清淨乾淨就好,一般擺放於和自己的視線平行即可,或者高於視線稍微仰望的角度,信仰為大,高高在上。至於擺放方向,也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主要就是自己的恭敬心,佛教常講一句話:「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我們對佛菩薩像,對經書一定要知道恭敬,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二、供水,供燈、供花,供果的意義。

供水錶清淨心、平等心。看到水就提醒自己的心要像水一樣清淨平等。

供燈代表光明與智慧,《無量壽經》說:為世之燈明,乃人間最勝之福田。

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毘奈耶經》云:智者歡喜心,堆花佛塔前,所積之功德,較彼恆河金,盈滿十萬壇,功德所不及。男女供花使人變得帥氣漂亮,人見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對你過目不忘。

供花的意義,要知道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所以花是因。有因就有果,佛前看到供的花就要時刻提醒自己要種善因,供花旁邊就是供果,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我們要知道佛前供品都是表法的,看到花就要提醒自己種善因,看到供果就要想到自己所得到的果報。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與人為善,幫助人,種下善因,自然結善果。

佛教十分重視因果,總而言之,明白其中的道理以恭敬心用花果供佛,都有無量的功德。

祈願:人心向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阿彌陀佛。

佛教:學佛做到2點,讀誦《地藏經》就能開智慧

佛教:克服淫慾,能得4種善報

佛教:擺放經書,做到3點,就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這是佛門裡著名的供養偈。我們信眾到寺院或者在念佛堂禮佛的時候,都會發心供養佛法僧三寶。佛門裡有多種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供塗等等。
  •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
    佛教:佛前佛前十種供養的功德與意義!說起佛前供養,關於這大家都知道,都是以香、花、果等物品進行供養,供養的物品不分大小多少,都是一顆虔誠的心。昨天有就個網友問小禪,什麼時候可以進行佛前供養,這裡小禪稍微的回覆一下。
  • 佛前擺放供果,有哪些注意事項?
    許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培植福田,除了佛前上香、跪拜,還有沒有其它廣種福田、做功德的途徑呢?小編告訴大家,除了剛才提到的方式,佛門還有幾種非常重要的佛前供養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等等。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供水代表清淨,供燈代表智慧和光明。
  • 佛教:佛前供「花果」,這2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己家的佛堂,我們往往都會在佛前做供養,一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二來修福修慧增長功德。佛門供養,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吃的。供養不是「賄賂」,不要帶著功利心修供養,發心不誠,功德就散了。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的多寡而對眾生區別對待。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參加過佛事活動的善信,會發現佛門中有種種儀軌,譬如行拜懺禮儀,常見法師持花請佛,所謂「嚴持香花,如法供養」。除了鮮花,寺院中舉行法會,還常在佛前擺放堆疊整齊的果盤。蕅益大師云:「佛為出世間第一稀有福田。」如法供養諸佛,就為將來埋下了成佛的種子。
  • 怎麼供養佛?(佛前十供)
    佛是一種信仰,佛是開悟的智慧,是解脫的智慧,教育我們要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生活,對待人生,而不是迷信。佛理自宇宙創始以來就存在,佛只是發現了這其中的真理,並教導傳授於我們。宇宙本身也是從從虛無中來,也會從虛無中去。
  • 佛前供花的功德
    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種功德。」    一、在佛前以虔誠的心奉上新鮮花束,有許多功德:    1.能使人變得如花朵般的美麗、令人歡喜,吸引眾人目光,人緣極佳,對你過目不忘。    2.能使人嗅覺正常。不會有鼻腔的毛病而無法發揮正常嗅覺功能。    3.能使人身體不會有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純淨。
  • 佛前擺放供果,這幾點一定要注意,功德圓滿!
    以下有幾點是在供養佛聖像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的,希望廣大佛友以此為參照,將供佛的功德做得更加圓滿。一、佛前供水要怎麼做?一般在家信眾供佛,具體儀式可以比較簡單。早上起來用一杯淨水供養,這是最常見的做法。在佛教的理念中,水是代表清淨,清涼。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一說到供養佛菩薩,我們就會想到,給佛供花,供水果,供水,供燈什麼的。在寺院裡,最常見的就是供燈和供水了,因為供燈就代表光明,代表智慧。還有就是供水,因為供養水的功德也很大,供養水,水代表清靜。因為供花,代表的是因,如果你想要種下好的因,就供花。水果,就是代表結果了,但想要得到好的果,必須先種下好的因了,種下好的因才能得到好的果。供水果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在看到果的時候,就馬上想到果報。我們供的水果,是供給自己看的,而不是專門供給菩薩看的。
  • 佛教:佛前供水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佛教裡,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虔誠和恭敬,常常以種種物品供養佛法僧三寶。比較常見的有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供齋等。那麼,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如何供養水果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供果是佛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在佛教裡,果代表結果、圓滿。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佛教寺院是個培植福田的清淨道場,佛門有三寶——佛法僧,供養三寶,功德殊勝難量。在佛教,供養主要分為財物供養、法供養等。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
  • 供燈之功德
    《譬喻經》中有一個公案說:惟衛佛涅槃以後,有個盜賊到寺院裡準備偷三寶物,當時看不清要偷什麼,發現佛前的燈快滅了,就用劍去把燈炷挑正,使佛燈恢復光明。燈光非常明亮,直接照到佛像的面容,他看見莊嚴的佛像之後,感到毛骨悚然,心想:「別人都拿財物來這裡供養,我怎麼能盜取私用呢?」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兩種方式都能助人克服慳吝,開啟智慧,又有無量福德。然而,若供養不如法,修福不成,反而造業折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牢記下面這三點,功德無量。第一點,用什麼水果供佛。關於水果供佛,平時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哪種水果供佛最好」?所謂佛法即心法,佛門中的一切儀軌、修行,都要看發心。
  • 元宵節佛前供燈的三重深義
    豐富多彩的元宵賞燈習俗也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東漢時期,正是因為漢明帝借鑑了佛教正月十五觀佛舍利、燃燈供佛的做法,遂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院裡點燈敬佛,流傳到民間,便形成了元宵賞燈。前文回顧:歷史|明日正月十五 你可知元宵節與佛教的淵源?
  • 佛前供花的功德大到你無法想像
    他想先插到他腦殼上莊嚴一下,後來一想這個腦殼是無常的,他要是死了,狗吃了,狐狸吃了,其他動物吃了都不一定,他不配戴這朵花,就沒有把這朵花放到他腦殼上。用手捧著到寺廟裡來了,他看見釋迦牟尼佛像,很莊嚴,他就念佛,因為念佛的功德,他身上頓時發熱,每個毛孔都張開了。供花的時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是智慧的,佛是福慧兩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這樣誠心供養花。
  • 佛教: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供養有很多種,比較普遍的就是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是做樣子,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止是表面恭敬,佛菩薩福慧圓滿,也並不需要眾生的任何供養。每一種供養都有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上供花果,「花」就代表「善因」,「果」即代表「善果」,有好因才有好果,以此告誡大眾要戒惡修善,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苦果。佛前供燈,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人們心中的智慧,遠離愚痴無明。佛前供香,燒三炷,點燃心香,亦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那麼,佛前供水又有什麼寓意和注意事項呢?以水供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 佛教知識| 寺院供燈和在家供燈,有沒有區別?
    《佛說施燈功德經》中也有如下記載:「舍利弗。若彼眾生於佛塔廟奉施燈明。以此奉施所作善業。能獲安樂可樂之果彼施燈明作善業時。欣喜相應從信心起。於現世得三種淨心。」 如上可知燃燈供佛、塔、廟具有作善業、設供養、作舍施。作福德舍慳貪、除慳過、施心無惱、施心增長的象徵意義。並且在寺院供燈,越多的人看到,受到啟發,功德越是無量。
  • 【佛教知識】:這幾種物品最好不要供佛,對「佛」不敬,要注意!
    供養不是在與佛菩薩「交易」或「賄賂」,而是藉助供養這一行為,使得大眾捨棄心中的自私貪念,生起慈悲利他心。拜佛不生功利心,不執著於形式,才能得利。有人對佛教存在著一定的偏見與誤解,或是迷信,或是詆毀。要麼將供養視作世俗的「走後門」,迷信無知。要麼顛倒是非,誹謗正法,阻礙他人聞法修行。
  • 供燈功德回向文
    願供燈功德回向所有造作殺業的人們,知曉因果不虛,早日回心向善!願所有放生的物命,永脫網捕吞殺,獲盡天年,得生淨土!願此供燈功德回向給所有善知識們,願眾生能早日有緣聽聞佛法,脫離輪迴,往生淨土!願以此供燈功德悉皆回向,親自參加供燈者、出資供燈、乃至一念隨喜供燈者,悉皆具足是世出世間一切順緣和安樂,速圓菩提心,精勤菩提行,救護無邊眾,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