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培植福田,除了佛前上香、跪拜,還有沒有其它廣種福田、做功德的途徑呢?小編告訴大家,除了剛才提到的方式,佛門還有幾種非常重要的佛前供養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等等。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供水代表清淨,供燈代表智慧和光明。而今天,小編就其中的「佛前供果」,和大家分享一下佛前供果有哪些注意事項。
無論是在自己家裡的佛堂還是到寺院殿堂內禮佛,都需要帶著一顆至誠清淨的心做供養,一切恭敬皆在心內,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供佛的水果是要有些講究的,雖然佛法教我們任何事不要著相,但是我們的行為是我們內心的映現,代表著我們對佛菩薩的恩情和敬仰,如此才更有功德福報。
供佛的水果要以清香為宜,不可選用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水果,比如榴槤,因為它的味道不清淨,不能令人生起法喜,故而不宜選用。可以選擇我們經常食用的新鮮水果,比如蘋果、香蕉、橘子、西瓜、葡萄、火龍果等。供佛前,要用清水清洗一下,以表我們的清淨心。
有人說,民間有種說法,認為如果水果名字的諧音不好的話,也不宜供佛。比如「梨」的諧音有離開的意思,覺得不吉利,故而不可用以供佛,這種思想其實不如法,也不是正信佛教的思想,大家不可歪曲佛理、偏聽偏信。
供果的數量也沒有限制,全看自己發心的多少。功德在心裡,不在數量。如果心不正、不清淨、貪著功德,那你供再多再貴的水果也沒有功德可言。反之,你就是供一個水果,只要真心供養,自然功德無量。就像南北朝梁武帝,他雖然建寺安僧、助印經書,做了無數弘法利生的好事,但是因為貪念功德,所以達摩祖師說他只有福德,沒有功德。
我們在佛前供的水果,一般早上供,下午撤回,條件好的家庭可以日日以新鮮水果供佛,條件一般的可兩三日一撤回供品。要記得,及時更換壞果,因為壞果寓意不好,不利於人發起修成佛果的堅定信心。撤回的供果可以自己食用,也可以分享給其他人,都是非常好的福果。如果撤掉的壞果腐爛嚴重,就不要再吃了,對身體不好。
要知道,我們給佛菩薩供果,佛菩薩是不會吃的,我們也不是做給佛菩薩或者其他人看的。佛菩薩福德智慧圓滿具足、慈悲一切眾生,怎麼會貪著世俗之物?又怎麼會因此而生分別之心?無論哪種供養,都是一種表法,通過外在形式來影響人的內心,讓人生起勇猛精進之心、慈悲利他之心。
佛菩薩為了更好地度化眾生,而以種種善巧方便給予眾生修行的無上法門。我們要好好珍惜這難得的福報,用心修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明心見性、圓成佛果。我們解脫的當下、覺悟的當下,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