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他的詞就是一部嫖妓簡史 | 鳳凰副刊

2021-01-08 鳳凰網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你為這超越時空的不朽愛情感動多年,那麼,我要不要告訴你,其實,這更可能是偶像詞人秦觀擺脫某位痴情女子的漂亮藉口?

◎澄清和蘇小妹的緋聞

一○八五年,冬。

張槿用力地搓著手,凍僵的手指總算有了些知覺。今夜,蘇軾門下四大天王,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在搞制服派對,對媒體絕不開放。張槿作為最暢銷八卦小報《開封娛樂周刊》的首席狗仔,也只能守候在蘇軾的豪宅門外,期待能在散場時捕捉到暗藏的八卦素材。

盯著宅內的燈火,手機震動,張槿收到報社主編的簡訊指示:重點監控秦觀。

是的,新科進士秦觀、當紅作家秦觀、大眾情人秦觀、緋聞天王秦觀——請給出一個忽視他的理由先。當蘇軾誇他有屈原、宋玉之才,當王安石贊他的詞「清新婉麗,鮑(照)、謝(眺)似之」,當黃庭堅歌頌他「國士無雙」,當全國以妓女為主的女文青們集體票選他為「北宋第一夢中情人」,秦觀就成為當仁不讓的媒體寵兒,二十四小時被跟拍。更要緊的是,他與傳說中的蘇小妹的緋聞成為網絡上最熱門的八卦,每一點蛛絲馬跡都被無限放大,和盤託出,陳列在公眾面前。

清晨,凍到快成雪人的張槿接到秦觀經紀人的電話,對方說,秦觀要召開記者會,澄清謠言。張槿亢奮之餘,也鬆了一口氣,無論如何,媒體會之後,總算可以睡個好覺了。

這一次,全國活著的娛樂記者和文化記者都到場了。

但見巨星秦觀在數字保鏢和助理的簇擁下,翩翩登場。他輕啟朱唇,難掩激憤:「我的正妻叫徐文美,不叫蘇小妹。與蘇小妹的傳聞純屬烏龍。據說五百多年後馮夢龍還在《三言二拍》中寫了篇〈蘇小妹三難新郎〉,說蘇小妹『比文招親』,我過關斬將,洞房之時,她還出題考我,搞得我們像野蠻老婆和饑渴老公似的,非常不靠譜。我將保留對馮夢龍的訴訟權利。對馮夢龍,我給他一句忠告,請不要模仿宋祖德。」

這段視頻瀏覽量創下了北宋最高紀錄。

一夜之間,「蘇小妹」和「徐文美」打入百度搜索詞排行前三名,網友人肉搜索的結果表明:蘇小妹其實不是蘇軾的妹妹,而是蘇軾三個姊姊中最年幼的一個,比蘇軾大一歲,是一位才女,雖然公眾非常希望才子與才女的搭配,但所有網友不得不放棄對二位的意淫,並確信馮夢龍確實是滿嘴跑火車——所謂「蘇小妹」比秦觀足足大了十五歲,她二十一歲嫁給自己表哥時,秦觀才六歲。而蘇小妹的人生就是個杯具(悲劇),被夫家忽視加虐待,剛生小孩沒過多久就死了,根本來不及等秦觀長大,來段婚外情。

徐文美則是高郵徐姓富豪的長女,屬於富二代,她爸爸買了個官,對於知識分子很仰慕,發誓要讓女兒嫁給文化人,於是,看中了才子秦觀。

那次媒體澄清會,是秦觀唯一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及自己的妻子,他的詩有四百多首,情詩就有一百多首,卻一次也沒提及徐文美,大概是因為空間不夠。

◎他一哭,全世界都跟著難過

那他的詩都在提誰呢?基本上,他的情詩就是一部泡妞簡史,中心思想是謳歌夜總會小姐們的美好。和每一種style的小姐分開,他都很捨不得,但這並不會阻止他收藏下一種style的小姐的腳步。錢鍾書一向一針見血,他說秦觀的詩就是「公然走私的愛情」。什麼叫公然走私?一方面坦然藐視輿論,一方面坦然藐視妻子,我就要大喇喇搞婚外情,愛誰誰怎樣。

秦觀憑什麼這麼牛?提這樣的問題,宋朝人民會很生氣。本來在他們看來,寫詞的和唱歌的地位就是天上地下,如果方文山長得像周渝民,有花澤類式的憂鬱氣質,又兼具博愛的胸懷,天下哪個女子不會以爬上他的床為己任?宋代人反駁:那你們很哈的周杰倫,我們覺得就是一朵炮灰,一個毫無存在感的路人甲。

玩憂鬱,秦觀那是業界高手,人家有個知名封號,就叫「千古傷心人」。傷心什麼呢?

中國文人傷心的母題無非兩個,做不成官和泡不到妞。

秦觀十五歲就讀兵書,夢想成為軍事家,結果第一次高考落榜,氣得快病死了,在蘇軾的鼓勵下,才在三十六歲高齡中了進士,之後的仕途,因為政治界的派系鬥爭和他個人的不識時務(經常和蘇軾在朝堂上說一堆皇帝不愛聽的話,活像一對笨蛋),於是,很快蘇軾這一派系都成了倒黴的前浪,一次又一次被發配,最後趕到貧困山區——廣東。面對這樣灑狗血的際遇,蘇軾倒還達觀,寫些假裝超脫的阿Q詩詞,而秦觀就沿著愁雲慘霧的路線狂奔。蘇軾看了江水,寫「大江東去,浪淘盡」,這是張豐毅式的純爺們,而秦觀卻寫「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你不知道嗎?江水就是地球的眼淚。就像蔡康永,哪怕玩憂鬱也不忘耍可愛。

他就是個自我又任性的文藝青年,被發配郴州,感嘆「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王國維最愛「可堪」兩句,說是悽婉成了悽厲。秦觀把哀怨和痛苦砌成了磚、砌成了牆,把自己關在裡面,玩傷感,耍自閉。而蘇軾最愛「郴江」兩句,說世上一萬個才子也比不了一個秦觀。有誰能像他這樣發出如此天真爛漫的疑問?郴江之水你繞著郴山,你們多美好的一對,可是你現在又是為誰流去呢?

最纏綿的情話,都是廢話;最美的詩,都是耍賴。

這樣的腔調,在當時引發轟動,這首詞一舉奪得年度勁歌金曲最佳作詞大獎,不僅蘇軾、黃庭堅、孔仲平、李之儀等文壇大腕去秦觀的博客發跟帖,全國女文青更是為之神魂顛倒,過剩的母性都掏出來獻給他。

秦觀一哭,全世界都跟著難過。

很多時候,傷痛就是文學的春藥。如果你文章寫不到頂好,不一定是才氣不足,也可能因為你太幸福。文壇即武林,幸福的人因為平和,少了鋒芒和機關,攜帶的常常是鈍刀。而不幸的人因為激憤,充滿尖銳的痛感,往往懷抱利器。正如龍應臺說的,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

◎偷情日記真摯而唯美

秦觀的詞和他的人一樣我見猶憐楚楚動人。多愁善感、至情至性的秦觀,是文壇之仙藥,卻是髮妻之砒霜。

對於糟糠之妻,他真當她徹底隱形,轉而把滿腔熱血獻給廣大狐狸精們,他的緋聞比周杰倫還五彩紛呈。

秦觀去紹興,住五星級酒店蓬萊閣,狂歡派對上看中一名歌妓,二人一睡如故。秦觀寫了篇微博,按慣例,先講天氣和環境,「山抹微雲,天連衰草……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不愧是高級酒店,這硬體之詩意啊,終於要切入正題了,「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衣服脫掉,雲雨一番,我秦觀賺了快感還贏了口碑——當朝最紅嫖客捨我其誰?接下來呢,當然是拍拍屁股走人,「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下一次睡你不知何年何月,我好傷心啊。

這詞當然又紅了,蘇軾直接調侃秦觀是「山抹微雲秦學士」,黃庭堅就不懂事了,勸秦觀不要把才情浪費在歡場,秦觀聽了很不爽,回去登陸QQ把黃庭堅的ID拉黑。

秦觀的粉絲們高呼:偶像,我們愛的就是你風流而不下流!你繼續!讓黃庭堅的嫉妒來得更猛烈些吧!韋莊寫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這是萬千男士的桃色夢想,卻是秦觀的親身經歷。作為詞壇偶像,多少歌妓期待憑藉唱他的詞走紅,就如同多少女演員翹首企盼被大導演潛規則。何況,秦觀具有與韓峰局長類似的記錄每段偷情的好習慣,區別在於,秦觀為每一次潛規則都注入了最珍貴的愛情,售後服務也做得更好——他的偷情日記永遠夢幻、真摯而唯美。

相關焦點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秦觀是北宋著名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讀者都喜歡他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少遊卻也是一位悲劇人物,因為受東坡先生的牽連,加上自己柔弱的性格,很早既離開人世。與其相比,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的身世也非常坎坷。他18歲就外出闖蕩,還創立了長調慢詞,為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 秦觀很不婉約的一首詞,寫出春天的五彩斑斕
    秦觀其人 秦觀,個人標籤「蘇門四學士」,工詞,人稱「婉約正宗」。黃、秦、晁、張四學士中詞名最響,成就也最高。儘管跟蘇軾有師徒關係,詞風並不受蘇軾影響。當時詞壇,實與蘇軾平分婉約、豪放兩分天下,而秦詞更受時人歡迎。
  • 光芒耀眼的詞,似曾相識的名字:秦觀與風花雪月
    導語秦觀,這是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好像是一個詩人的名字,又好像是某個港臺的歌星。其實,他是北宋"蘇門四學士"之一,與李清照同屬於"婉約派"。大家都知道,北宋有一個著名的文人蘇軾,才學與仕途成反比,最遠貶到了海南島。
  • 秦觀:得詞心者,唯其一人,王國維也對之讚不絕口
    秦觀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卻沒有繼承蘇東坡豪放的詞風,自成一派,成為婉約派詞人的代表人物。蘇軾的詞把詞從歌辭之詞演變為詩化之詞,而秦觀的詞則把詞從詩化之詞再次演進,回歸到詞的本質。清朝的周濟在他的《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說:「少遊正以平易近人,故用力者終不能到。」
  • 秦觀很冷門的一首詞,最後13字卻出神入化,令人叫絕
    秦觀,字少遊,別稱淮海居士,是北宋著名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筆下名篇佳句輩出,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等。總之,秦觀以其婉約悽美的優秀詞作,形成了詞史上影響巨大的抒情範式,受到了普遍的推崇和褒譽。其老師蘇軾曾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
  • 秦觀在郴州旅舍寫下一首詞,因為諸多的藝術特點,被譽為千古絕唱
    1097年三月,也就是宋哲宗紹聖四年的三月,秦觀沿湘江水路到達郴州旅舍,這首《踏莎行》就是秦觀作於郴州貶所的。秦觀的詞作抒情委婉,情景交融,語言精巧,含意深遠。《宋史》評價秦觀的詩詞時,用了一句「文麗而思深」,這首詞雖然是在寫貶謫的悽苦與悲涼,但整體上詞調沒有太大的變化。
  • 七夕夜,秦觀思念愛人,寫下一首名作,詞絕美卻讓人想哭
    這一年的七夕,夜涼如水,48歲的秦觀一個人抬頭望月,內心孤獨,一時有感而發,寫下了一首詞。詞句是真美啊,但旁人看了卻忍不住想哭。這首詞,就是《鵲橋仙》: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也就是蘇軾的學生,同時也是蘇軾的妹夫,關於秦觀和蘇小妹的成親之事,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相傳蘇軾有一個同樣非常有才華的妹妹叫蘇小妹,因為自己的才華吸引了大批才子,但沒有一個能入的了她的眼。所以,蘇軾便給這個已經到了婚假年紀的妹妹介紹了自己的學生秦少遊。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秦觀很悽婉的一首詞,感嘆時光飛逝,物是人非,最後一句寫盡憂愁
    在宋詞的世界裡,主要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以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一個是以李清照、柳永、秦觀為主要人物的婉約派。豪放派的詞讀起來氣勢磅礴,詞中多感嘆宇宙間天地萬物,又揭示了許多人生哲學與自然規律。而婉約派則不同,讀起來清新優雅、感情細膩,多敘事抒情。那麼接下來,成奕想為大家分享屬於婉約派詞人秦觀的一首很悽婉的詞,這首詞就是《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詞,描寫民間愛情故事,堪稱愛情詞中的絕唱!
    在古詩詞中描寫七夕的作品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秦觀的這一首《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與銀漢
    回答到「我就是打聽一下,我前去那裡辦點公差」,哦!你明天來吧,我給他們說一下。那就謝謝這位老先生了?不客氣!多謝了!秦觀,又往回走。 第二天秦觀帶著行裝,來到了昨天去過的地方,正好看見一群馬幫隊,準備出發了,秦觀前去問道,請問哪位是鏢師?夥計們回答到。他在哪兒?用手指的方向,好,謝謝這位兄弟。
  • 一字之徒:用漢字喚醒一個春天 | 鳳凰副刊
    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春」加一個「蟲」字旁是昆蟲,加兩個「蟲」字旁就是「蠢蠢欲動」的「蠢」字。當代日本漢學界耆宿、漢文字學家白川靜認為「春天到來,蟲豸出動,謂『蠢』」。像蟲子一樣肉乎乎反應慢,亦謂之「蠢」。
  • 秦觀VS李宗盛:年少讀不懂詞中意,中年方悟曲中情
    眾多宋代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他的文學價值,曾被蘇軾譽為「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即使一萬人,都不如他一人;李清照評他的詩詞專攻情致;王國維稱其詩意最為悽美婉約。故,他延續了柳永的婉約風。沒錯,他的詞多以情愛為主,人世間的愛恨情愁,都在他的一字一句中,纏綿悱惻。
  • 廖信忠:臺灣人眼中的大陸|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那時候進東三環,哇,竟然有大山,天啊,後來又出現了一個腳踏車騎過去,大家就是「你看你看,果然有很多腳踏車」,就是這種憧憬。那一次北京該去的地方都已經去了。當然也有很多衛生不好啊什麼的問題。臺灣「小清新」是經濟停滯後的不得已為之剛才說的都是對臺灣的一種文化輸入,臺灣有過文化輸出,一定有過。
  • 曾寫下最美七夕詞的他,人生結局卻比他的詞還要悽涼!
    自漢魏以來,題詠「七夕」的詩詞不可勝數,然而七夕詞最難做,佳作極少。北宋詩人秦觀的這首《鵲橋仙》堪稱是此中愛情詞裡的經典。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卻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與銀漢「一」
    紹聖三年(1096)秦觀在銀漢已經寫下了《鵲橋仙纖雲弄巧》詞——鵲橋仙·纖雲弄巧[宋]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在紹聖四年以後這詞基本就傳開了,為什麼蘇軾要來找秦觀?因為他們是蘇門四學士,蘇軾來銀漢的時候,秦觀已經啟程到成都眉山去了,他的到來撲了個空。雖然人沒找著,蘇軾反而在銀漢住下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秦觀與蘇小妹結下了情緣,當然,他們的故事離不開詩詞的交友。
  • 秦觀1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用字猶如神來之筆,受到蘇軾激賞
    秦觀自宋神宗元豐元年拜謁蘇軾,正式成為其門生,並一直深受喜愛,靠的不僅是秦觀的為人,另外一個最為重要的是秦觀工於詩詞,連蘇軾都稱其為「有屈宋姿」,可見他對秦觀的態度。而蘇軾盡心提攜的這位門生,在才華上似乎從未讓人失望。
  • 秦觀悽美詞裡的典故,到底有什麼來歷?
    秦觀(踏莎行)寫道: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這是秦觀貶官郴州時的詞作。其中驛寄梅花取自三國陸凱的作品: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每次讀到,都驚喜不已。秦觀用兩個典故,只是表達宦海浮沉,一身如寄,思念故友。
  • 秦觀:一入紅門不自由
    秦觀在《送孫誠之尉北海》中說「吾鄉如覆盂,地據揚楚嵴。環以萬頃湖,粘天四無壁。」蘇軾說的就是這個。秦觀聽了,心裡自然美滋滋的,別人說什麼,他倒無所謂,但是,蘇軾對他的評價,他很在乎。為什麼呢?       說秦觀,繞不開蘇軾。       蘇軾比秦觀大12歲,但是秦觀比蘇軾早一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