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作者為什麼要把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

2021-01-19 鬼說天下

《水滸傳》的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是整部小說最特殊的一回,因為這一回的內容與之後的故事情節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因此金聖歎將第一回改為「楔子」,最經典的央視版《水滸傳》也沒有演第一回的情節。

不過《水滸傳》的第一回並不是可有可無的章節,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水滸傳》的第一回,那麼對整部小說的理解都會出現偏差。而在《水滸傳》第一回中,作者明確地將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魔君)」。這是為什麼呢?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遊俠是「其行雖不軌於正義」,施耐庵先生更應該也是認同這一評價的。正因如此,《水滸傳》將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的含義之一為:梁山一百零八將都是「不軌於正義」之人,不受世俗道德的約束。

《水滸傳》將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的含義之二是妖魔因朝廷大官入世,暗喻整部小說的「亂自上生」。洪信仗著太尉的權勢肆意妄為,強行開封,才導致一百零八妖魔入世。正因為朝廷有了宋徽宗和大批奸臣貪官,所以人世間才出現了梁山。

《水滸傳》將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的含義之三是指梁山一百零八將既然是妖魔入世,那註定不可能成為真命天子,註定要被「正道」降服。暗指梁山不可能「殺上東京,奪了鳥位」,建立自己的政權,只有接受朝廷招安這一條出路。

《水滸傳》將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的含義之四是借妖魔來諷刺黑暗的世道。妖魔的行事本來不符合常理,但梁山行事的宗旨卻是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在小說裡竟然成了不符合常理的「妖魔行為」,北宋末年的腐朽與黑暗可見一斑。

綜合來講,《水滸傳》將梁山一百零八將稱為「妖魔」是告訴讀者:一,梁山好漢本質上是脫離正常社會的人,作出殘忍狠毒的惡行並不奇怪,最終的結局也不會好;二,能讓妖魔在人間如此轟轟烈烈地走一遭,北宋朝廷已經無可救藥。

相關焦點

  • 有人問,沒宋江,梁山好漢前程如何?《水滸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同理,《水滸傳》沒有了男一號宋江,就沒有跌宕起伏的《水滸傳》了,中華文化中就缺少了一顆璀璨的明星;《水滸傳》中宋江的作用無可替代,沒有宋江,智取生辰綱的那幾位早被官府給逮了,一百零八將聚義是不可能的事了,梁山泊還是王倫的天下,好漢各自為戰,佔山為王的佔山為王,偷雞摸狗的繼續偷雞摸狗,前程還能怎樣?!一部《水滸傳》問世,最引人關注的人物非宋江莫屬。
  • 梁山一百零八將都不是什麼好人,作者說得很清楚,全是些惡魔
    歷來的水滸電視劇,都免不了多多少少的美白梁山一百零八將,將他們塑造成仗義疏財、抱打不平、扶危濟困、行俠仗義的英雄形象,導致只看過水滸電視劇,而沒看過水滸原著的人對這些好漢十分的崇拜,認為他們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個個都是英雄與俠義的化身,正義與公平的使者,只是由於社會的黑暗
  • 水滸傳中梁山上真正的五位英雄好漢,俠肝義膽
    《水滸傳》是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全書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將的好漢形象,栩栩如生。108將裡面又分為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這裡面也有不少濫竽充數之輩,例如小霸王周通、白日鼠白勝等等。那麼在梁山好漢中,哪些人可以真真正正稱得上是英雄好漢呢?
  • 《水滸傳》作者安排梁山好漢大吃牛肉用意頗深
    施耐庵梁山好漢生活在北宋末年,不論繁華酒樓還是荒野小店都有牛肉賣,梁山好漢動不動就要來二斤,武松經常要吃五斤,熟牛肉的出肉率約50%,也就是4斤生牛肉才能出2斤熟牛肉。《水滸傳》是否參考了作者生活的年代。施耐庵(約1296年—約1370年),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代表作品有《水滸傳》。大明立國2年後,施耐庵卒,故耐庵是元朝人,耐庵未必了解北宋的情況,他寫作水滸傳有可能參考元朝的習俗,難道元朝就可以放開吃牛肉嗎?
  • 水滸傳中,梁山共有108位好漢,為何只有武松被稱為「天人」?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刻畫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形象。
  • 反對招安的梁山好漢為什麼無法阻止宋江推行詔安計劃?
    大家應該都了解過《水滸傳》,在《水滸傳》中宋江極力推行詔安的計劃,這也導致了梁山的悲劇結局。而偌大的梁山,有著一百零八將的梁山,難道就沒有反對詔安的嗎?怎麼可能!肯定有啊!
  • 直到吳用上吊自殺之前,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引言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有寫封建社會大家族興衰的《紅樓夢》;有狼煙四起,陰謀陽謀不斷的《三國演義》;有寫降服各路妖魔,不畏艱難西天取經的《西遊記》;還有寫各路英雄好漢起義,肝膽相照的《水滸傳》。
  • 解讀《水滸傳》,一百零八人為什麼是天罡地煞
    梁山泊好漢忠義堂聚義,共有一百零八個人。其中男人一百零五個,女人三個。大宋王朝對於女人的壓迫非常厲害,要求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可是總有些女人不安分,要騎在男人頭上。於是這些女人便成為了河東獅吼的代名詞。梁山泊三個女人,分別是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
  • 《水滸傳》林衝為什麼不敢動高衙內?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林衝的武功至少排名前五,能夠擔任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本身如果沒有兩把刷子那是不行滴。雖然說林衝武功高強,又頗有權勢,但是在面對高衙內三番兩次的凌辱欺壓,表現的確實有點慫。為什麼林衝不敢衝上去揍他丫的呢?
  • 在歷史中,梁山好漢真的存在嗎
    一部《水滸傳》,把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漢推向社會,以至於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宋江?他們是否在水泊梁山安營紮寨?他們的真實結局到底如何?
  • 由《水滸傳》看入雲龍公孫勝的選擇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自幼習武,學得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道術,江湖人稱入雲龍。當年宋朝太師蔡京過生日,他女婿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花十萬貫購置金銀珠寶,作為賀禮生辰綱,派青面獸楊志押送到東京開封。這是一筆不義之財,上年梁中書給蔡京送生辰綱,就被江湖中人劫了。
  • 水滸傳:梁山好漢為什麼結局那麼慘?連老大宋江都是「叛徒」
    水滸傳:梁山好漢為什麼結局那麼慘?連老大宋江都是「叛徒」《水滸傳》是我國非常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選入了推薦中小學生閱讀的書單當中,相信大家即使沒看過原著,小時候也對水滸傳的故事了解不少。
  • 水滸傳中,為什麼在梁山上無人敢惹武松,魯智深和林衝三人
    在《水滸傳》中,武松,魯智深,林衝三人各有各的威望和兄弟。武松被稱為打虎英雄,魯智深被稱為酒肉和尚,而林衝則是豹子頭,所以沒有人會去惹他們三個。
  • 水滸傳的故事,其實起源於一次大瘟疫
    放走了裡面的妖魔,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們降到人間,轉世為人,也就是後來的梁山108將。在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裡,何道士告訴宋江:「前面有天書三十六行,皆是天罡星;背後也有天書七十二行,皆是地煞星,下面注著眾義士的姓名。」
  • 水滸傳:梁山軍百戰百勝,為何在徵討江南方臘軍的時候損失慘重
    文/幽夢娛樂說在水滸傳當中有一個細節非常有意思,那就是當初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後,連著幫朝廷打了好幾個大勝仗,徵討回很多地方,不管是河北的田虎還是大遼過,梁山軍對抗他們都是輕而易舉,而這幾個地方都沒有給梁山軍造成太大的困擾,而梁山軍這就以為他們給朝廷做了這麼多的貢獻了,是不是就該讓他們回來歇一歇腳了
  • 首部《水滸傳》英語全譯本,有哪些有趣的翻譯?
    水滸傳》最早的英語全譯本譯者是賽珍珠(Pearl S.Buck,1892-1973)。賽珍珠的父親是傳教士,在她出生四個月後,便被父母帶到中國,在中國生活近四十年。她牙牙學語時首先說的是漢語,在學會漢語和習慣中國風俗後,再由母親教習英語。
  •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非好漢,古今「英雄好漢」意義的差別
    一部《水滸傳》的流行,還有電視劇電影不停的進行改編播放,梁山好漢四字已經深入人心,連幾歲的小孩子都可以喊出梁山好漢這樣的詞來。在《水滸傳》這個故事之中,武松與潘金蓮的故事是全書最有名的一段,最是最多人說到的一段,更是有各種各樣單獨的小說與電影描寫這一段。
  • 《水滸傳》梁山的軍馬估計有多少?為什麼朝庭也要畏懼三分?
    一:《水滸傳》中梁山有多少兵馬?這一點很難統計,我們只能根據各個時期的描述來分析一下大約有多少人。最早是王倫為首,柴進的描述是:「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裡,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如今有三個好漢在那裡紮寨。為頭的喚做白衣秀士王倫,第二個喚做摸著天杜遷,第三個喚做雲裡金剛宋萬。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羅,打家劫舍。
  • 水滸傳:梁山108將上梁山「落草」,其原因分別是什麼?
    所以後來宋江才依仗著自己的這幫兄弟,架空了晁蓋,成了梁山泊主。另外還有一些人,他們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例如「鼓上蚤」時遷等人,就屬於這路貨色,他們整日裡幹著偷雞摸狗的勾當,結識梁山好漢後,覺得上梁山是個不錯的選擇,兄弟們在一起,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用為吃喝犯愁,於是他們這樣的人就很開成了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成員。
  • 此人是梁山天祐星, 來頭不小, 水滸最霸氣宣言出自其口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水滸傳》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大量參考了講史話本及雜劇中的水滸人物和故事。且不說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有一半出自早期的水滸故事,就連那句著名「梁山好漢全夥在此」也不是作者首創的,而是出自雜劇。首創此語之人一共有三,本文介紹其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