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臺山,踏雪連穿

2020-12-23 手機攝影師帥哥

作者:開都河

五臺山上,大雪茫茫。還好,沒有封山,得以踏雪連穿。

11:00鴻門巖 出發是有點晚,註定了今天要趕行程。

11:50東臺 望海峰,第一次站在雪山頂上望連綿雪山,心中似有諸多感慨要抒發,說點啥好呢,有了: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雪山,一座座雪山相連……,表達充分到位,走人。

東臺至北臺,長路漫漫,兩個人在行走,只有咯吱咯吱的壓雪聲相伴,風順著路基石樁的間隙把雪吹成一路的長梳。

來之前,我問神驢:怎麼樣?神驢說:沒問題,哥,一天半拿下。神驢說的沒錯,是我理解錯了,未及北臺,五臺差點把他拿下。過華北屋脊,已成三步一歇,五步一停狀態。於是,神驢的重包換到了我的肩頭,不如此,難以完成五臺連穿。反覆告誡輕裝,不聽勸。

此行第一個教訓:一定要正確評估行程特點,合理裝備物資,否則,額外物資都要付出身體的代價。

16:50北臺 葉鬥峰,登上北臺頂,個人參加戶外登山新高度,3061米,之前,小五臺,2882米,旅遊秀出的高度當不在此列。即興奮也期盼,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走出新高度。

神驢包好沉,檢查一下都啥,「譁」——就讓多餘的水化作五臺山聖潔的山泉吧。

18:00澡浴池 下北臺,路已被積雪覆蓋,雪地裡冒出的草墩反倒結實好走,在草墩上穿越,夠不著的地方則屢屢踏入雪坑。澡浴池,好奇怪的名字,進寺,捐功德。兩條狗,捨不得讓走,一路狂吠送出門外。一人(師傅?驢友?身份不明)問道:此去何方掛單?答曰:西臺,哦,還得4小時。聽起來很長,可是時間長短已無太多意義,我們需要的是地點,不管多晚,也要走,必須趕到西臺。

回望,東臺巍然屹立,這一天,不管怎麼走,東臺始終未出我的視野。

19:15中臺 翠巖峰,登上中臺,暮色沉沉,知道中臺不能掛單,乘著最後的夜色向西望了一眼,隱約看見一座山峰上有建築,想必是西臺無疑,這成為黑夜裡走向西臺唯一的方向記憶感。

諾大的中臺死寂沉沉,走進寺院,吆喝了幾嗓子,空無一人。氣溫驟降,鞋早已溼透,凍得伸手不見五指。擰亮頭燈,憑著最後那一抹記憶,向著西臺出發。夜好黑,深一腳,淺一腳,不敢離開大路,全憑雪地上的腳印,這腳印,是黑夜裡我最信賴的標誌物。腳印消失,猜想準是下切,白天行,晚上說啥不敢離開大路,摸索前進,風把雪填平了所有的深坑,記不清多少次踩進雪窩。越下行心裡越忐忑。總是下行,必錯無疑,於是探路,一腳踩進一個好深的雪窩,達大腿根,一個側滾翻爬出,其狀狼狽無比。磕磕絆絆中總算看見一座石碑,上書「八功德水」,沿此碑又開始踩著腳印摸索上山,神驢在後呼喚「哥」的聲音愈漸頻繁,每一次,都停下來,告知我的方位,再大聲告知快到了。阿彌陀佛,到不到的,只有菩薩知道。在這茫茫黑夜,茫茫大山裡,我所能做的,就是讓他相信我。滿天繁星,滿天繁星,我的親人們,你們都好吧,我也挺好的,手機沒信號,要不早給你們打電話了。

此行第二個教訓:如果不認識路,千萬不要夜行。

21:15西臺 掛月峰,終於,看見一絲微弱的亮光,快到了,我大聲呼喊,這一次,千真萬確。

走進窯洞似的齋房,老師傅慈善可親的面容出現在眼前,菩薩啊,活菩薩啊,有蒲團麼,真想給拜一個。小師傅給我們做齋飯,掛麵,大燉菜,香啊。為了輕裝,連保暖壺都沒捨得帶,喝了一天的涼水,終於有口熱的吃了。老師傅給我們生火取暖,感動。一夜無話,睡。蠟燭自燃自息吧,懶得去吹,爐火,不再添木料,懶得出被窩,門,半開半掩,就這樣吧,安全。

第一天(4月3日)穿越路線:鴻門巖——東臺——鴻門巖——法雲寺——華北屋脊牌坊——北臺——澡浴池——中臺——西臺,全程用時:10小時15分。裡程不祥。

晨起,師傅喊吃齋飯。腳底板抹點油,沙漠裡,狼哥教的。據說腳底板抹油,不但走得快,還能護腳,再各套一個塑膠袋,防水。

07:45西臺 齋罷早飯,捐功德,告別師傅,出發。返身上臺頂,拜訪昨夜未見的寺廟。一隻白貓跟過來,匍匐腳下,抱起,溫順在臂彎。沒有相遇五臺山上修煉千年的白狐,卻遇見溫順的白貓,也是緣。再看昨夜路,挺明顯,夜晚怎麼那麼難行呢。那英說的對啊:白天還真就不懂夜的黑。

南臺在哪?望遠鏡,搜索,看見了。神驢說,哥,三個小時差不多吧。不知道,走走看吧,這一走,乘以三,加上浪費的一小時,才到。

09:15吉祥寺 出吉祥寺,見左側雪山上有一行很深的腳印,誤為近切線路,跟進,越走越不對勁,不知哪位高人把我們漸漸地引向密林深處,無路,坡越來越陡,越來越滑。神驢已經不能正常下行。果斷決定,撤回,返回大路,一來一去,浪費一個小時,都是我的錯。

此行的第三個教訓:如果不認識路,最好不要下切,你知道人家要上哪呀你就跟著拐。

雪路漫漫,好像沒有盡頭,默默地走,每個拐彎處給神驢留下一個身影。南臺,你為何這麼遠。耳邊傳來智化兄的勉勵:當格裡格當格裡格鐺鐺鐺鐺擋…..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

是啊,登山不問緣由,只因山在那裡,朝臺也不問緣由,只因佛在那裡。一個愛好,一個信念而已,愛好執著持久了,可以向信念轉化。而我,心裡明鏡,只是一假行僧,就是為了玩,佛的事,不懂,但佛的那種心境,我喜歡。

11:45獅子窩 師傅說的真對,此去南臺,還有5個小時,到達南臺頂,用時5小時10分。

13:40金閣寺 進寺參觀,見上客堂,方始有點明白此乃佛家詞彙,原以為就是咱承德的呢。

過收費站,貌似坦然的往裡走,沒有人售票,竊喜,省了。這錢,一定用做善事。

雪在化,溪水潺潺,一地爛雪,泥濘難行。塑膠袋磨破,水又浸進來,兩天足浴,苦不堪言。回去,一定要給驢蹄釘副好掌。否則,驢蹄要是走壞了,再談戶外,神馬都是浮雲。

遠遠的看見一個驢(驢友),興奮,走近一看,驢不是驢,放羊人,包也不是包,一條狗。攀談幾句,方言難懂,一知半解,趕路要緊,不問也罷。

踏上乾隆朝拜古道,快了,南臺,最後的攀登。

17:10南臺 錦繡峰,神驢說,哥,咱掛單吧,走不動了。

兄弟,先歇歇,能堅持還是抓緊走吧,六點之前必須下撤。

陰坡下山,天黑得早,奔佛母洞去,不認路,需早動身啊。

南臺下山之路,厚厚的積雪,踩著驢友們踏出的小道,崎嶇陡滑的山路,難行處必等神驢,扶下來再前行,如此反覆。此行也能看出崎嶇坎坷的陡坡是神驢的軟肋,走平道體能沒有問題。

下至坡底,岔路口,左手上山,右手下山,糾結。天又快黑了,賭一把,往左走,神驢犯嘀咕,哥,怎麼又上山?其實還有個小秘密,下山的時候,發現一哥們的腳印總在無人行走的雪地上出現,我記住了他的鞋底花紋,在左邊山路未化雪的地方仔細搜尋,又發現了這個腳印,謝天謝地,走對了!

果不其然,夜色朦朧中,終於看見遠遠的山腰上一組宏大的建築,有電——那就是佛母洞。夜色中,懸崖邊,一匹駿馬,剪影而去。

加快腳步,趕到佛母洞,夜已深。

19:30佛母洞 轉世投胎的地方,來晚了,掛個急診吧。

佛母洞前,一驢友相助,做了我的助產士,無人助產,轉世投胎幾無可能。雙手合十,右側臥位,我像只魚兒挺直了身子,在後面的推動下,投入佛母的懷抱。虔誠拜過,轉身重生,那一刻,腦海裡閃過:按照傳說,此時天邊應該響起「咔嚓」一聲炸雷才對,外邊頓時暴雨傾棚,這樣的轉世投胎才具傳奇英雄色彩。但是,炸雷沒有響起,夜色依舊晴朗,我卻仍然呱呱墜地,重回人間,隨著我的轉世投胎,只聽「哐當」一聲,佛母洞關閉,我碰巧成為今天最後一位轉世投胎之人。

夜色中,走下長長的臺階,怎麼這麼長呀,看來十月懷胎,果然是一番苦難裡程。

20:20白雲寺 不走了,燈火就是我的依賴,打車,臺懷鎮。找個飯館,小小腐敗一下,臺蘑土豆絲,臺蘑燉豆腐,臺蘑刀削麵……,獨愛五臺的臺蘑。

以茶代酒,幹一個。神驢說:哥,謝你了。兄弟,哥也謝你了,能走下來,就是好樣的。沒出狀態,真不錯,否則,雪山之上,哭都哭不來車呀。

第二天(4月4日)穿越路線:西臺——吉祥寺——獅子窩——金閣寺——收費站——氣象臺——南臺——佛母洞——白雲寺。全程用時:12小時35分。裡程不詳。

人說大五朝臺,五個臺頂徒步連穿,能修來五百年的德行,可是五百年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只需要今生的修行,再給我五十年我就知足知足的了。

人又說,大五朝臺,佛母洞轉世重生,能擺脫人生一切煩惱,獲得無上歡樂幸福,阿彌陀佛。

大五朝臺,兩天踏雪連穿,雪路、夜行、重裝都趕上了,能帶著神驢安全準時回家,也許是菩薩在保佑著,奧瑪尼瑪尼貝貝鴻……

相關焦點

  • 五臺山!我的大朝臺,東西南北中五臺連穿,徒步愛好者的經典路線
    五臺山!這個令很多人尊崇的佛教聖地。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大五朝臺」 就是像佛教徒一樣徒步登上「東西南北中」五個臺頂的寺廟,叫做大朝臺。登上五臺山臺懷鎮的黛螺頂寺廟的叫做「小朝臺」。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東西南北中 ,五個峰頂的寺廟裡分別供奉著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分別是「東臺望海峰」海拔2788米,供奉著聰明文殊。
  • 網傳「五臺山女尼是假扮的」,如此抹黑五臺山,我們不能忍!
    博人眼球惡意抹黑五臺山為了博人眼球,視頻的標題用了「五臺山」「尼姑」等關鍵詞;視頻解說道:「山上的尼姑人數不減反增,原來山中的尼姑並不全是真正得虔誠教徒,而是假扮成尼姑以此賺錢」「她們並不會去誦經念佛,也不會去思考怎麼幫助世人,僅僅只是穿上了一身袈裟剃光了頭髮而已,和普通人並沒有區別。」
  • 山西五臺山大朝臺記
    五臺山的山腳下是一個小鎮叫臺懷鎮,是五臺山的中心,小鎮是一個寺廟群,住著眾多的和尚、尼姑、喇嘛、居士。凡到五臺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臺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臺。朝臺又分大朝臺和小朝臺,所謂大朝臺就是要把五臺山的五個臺都朝拜一遍,所謂小朝臺就是只朝拜在山腳臺懷鎮的黛螺頂寺廟,為了方便朝拜寺中供奉文殊菩薩的五種法身於一寺,可以代替朝五個臺頂,省去許多路程。
  • 敦煌五臺山圖(十) | 五臺山十大寺院:大華嚴寺與大法華寺
    上篇我們介紹了大清涼寺和大王子寺,今天介紹五臺山圖中十大寺院的最後2個大寺:大華嚴之寺和大法華之寺。
  • 正說五臺山大朝臺:如何精確判斷五臺山的氣溫
    五臺山山區是華北的最冷區,五臺山中臺頂年平均氣溫為一4.2c,極端最低氣溫在1985年1月15日達到一44.8℃。臺懷地區平均氣溫最高月份出現在7月,平均為17.9℃,最冷月份在1月,平均氣溫為一9.2℃。5月到9月平均氣溫在10℃~20℃之間。2、晝夜之溫差五臺山境域內,晝夜溫差較大。
  • 五臺山驢友被困事件,兩人已經死亡,事發山西忻州,大朝臺走一趟
    五臺山是佛教道場,在佛教四大菩薩中屬文殊菩薩,文殊和普賢是如來的左右脅,文殊為智,普賢為理,所以,就可以看出五臺山在佛教道場中的地位。五臺山打卡景點就不多介紹了,介紹幾個冷門的小眾景點。首先一個是梵仙山上的狐仙廟,管異性緣的,在山頂處,廟為紅色,求籤需帶上雞和肉,去一定要誠心,女性去不要踩門檻,應驗以後異性緣好,有人則建議不要去,去了以後會有倒黴或奇怪的事發生,所以,去還是不去,自己抉擇。
  • 五臺山朝聖記
    塔院寺邊上是顯通寺,這是五臺山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也是五臺山佛教文化的發源地和發展中心。據悉,東漢明帝時,西域僧人攝摩騰觀察五臺山如佛祖說法的靈鷲山,而且此地有佛祖舍利塔,因而啟奏漢明帝在五臺山修建寺院。當時修建的寺廟稱為大孚靈鷲寺,即今顯通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建築最早的寺廟。進得廟來,古木蔥蔥,殿宇深深。
  • 行走山西五臺山大朝臺
    朝臺是指佛教信徒到五臺山朝山拜佛 大朝臺 就是禮遍全山的佛寺 親臨東臺、南臺、西臺、北臺、中臺 五大高峰供佛祈禱 出發
  • 五臺山顯通寺
    佛教聖地五臺山的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五臺山 羅喉寺【山西】
    羅喉寺位於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和十方堂之間,始建於唐代。據說
  • 忻州戶外志願者參與搜救五臺山傷亡驢友的心路歷程
    五臺山救援結束多天了,一切逐漸回歸平靜,可我每當閉眼時總是閃現出救援的場面,每個夜晚總浮現出他們的形象。天有不測風雲,戶外就伴隨著風險,登珠峰的人不可謂不專業,裝備不可謂不好,準備不可謂不充分,但有時也會有意外。
  • 五臺山這許願最靈的小廟,牌匾多到無處放,甚至連磕頭都要排隊
    ,牌匾多到無處放,甚至連磕頭都要排隊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名山之一,也是山西省名氣很高的旅遊景點,許多遊客大老遠前往此地,就是為了能夠替自己和家人求個平安,如果是做生意的人,就希望來年生意紅火,發大財。只要人們有願望,都會前往五臺山來祈福。五臺山不僅能夠看到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而且還有公認的文殊菩薩道場。因此一年四季,前往五臺山朝拜或者遊玩的人們從未間斷過。其實到了五臺山就能看到數量較多的寺廟,在諸多寺廟裡面,聽說香火最旺,最靈驗的就是五爺廟了。
  • 你知道五臺山的冬天有多冷嗎?兩層羽絨服不一定抗得住
    那麼,你知道五臺山夏季平均氣溫是多少嗎?五臺山平均氣溫最高的月份,與天津一樣,是7月和8月,約為八、九攝氏度。八九度,也就是中原地區初春的氣溫,需要穿厚毛衣和夾克的溫度。那麼,你能猜想冬天的五臺山會是什麼溫度了嗎?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五臺山和韻》,雲旅遊山西忻州五臺山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臺山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2007年,五臺山被評為國家5A旅遊景區。2009年6月,五臺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餘裡。
  • 五臺山菩薩頂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遠看好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喇嘛宮。
  • 最著名佛教聖地,五臺山女尼姑越來越多,原因讓遊客「噁心」
    說起五臺山,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最著名的一處佛教聖地,五臺山在很多佛教信徒的心裡地位是無可比擬的,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五臺山就已經擁有了今天的地位,在全國的佛教信眾當中是非常獨特與神聖的,佛教給予了五臺山生機與活力,這也導致五臺山直到今天依舊是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 自駕遊《五臺山》經歷分享給大家做參考
    五臺山原為神仙方士所居,故名紫府。而是叫紫府山,也稱作五峰山道場,曾建有紫府廟,是道士們修行的地方。《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五臺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並非一座山,它是坐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最高海拔3061米的。
  • 跟我遊:五臺山「大朝臺」之旅
    但是五臺山的大朝臺之旅是例外,這條路,我一定還會再去走走的,不僅是說說而已。五臺山與普陀山、九華山、峨眉山並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佛教組織以寺院為單位,按佛教傳承之不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青廟亦稱和尚廟,僧侶大都為漢族,一般穿青灰色僧衣,稱青衣僧。五臺山大部分寺院屬於青廟。青廟中又有十方廟和子孫廟之分。子孫廟按師徒關係實行家傳制,外寺僧人不得在本寺擔任職事。歷史上五臺山青廟多屬子孫廟。十方廟可以接待四方來僧,在寺僧人亦可十方雲遊,組織管理實行選賢制。
  • 五臺山:憑什麼成為「清涼世界」?
    早期地球上汪洋一片,五臺山是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破解石頭上古老的地層密碼,可以看見每次海侵與升降的痕跡。歇龍石的成分主要是石英巖、片麻巖等,熱容量大,觸感也就涼涼。這樣的石頭,在五臺山北坡、中臺、西臺等地,還能找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