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來臨,謹防寶寶積食!按摩、飲食調理、運動療法……家長要學會

2020-12-23 母嬰放大鏡

過年各種好吃的難免大吃大喝,寶寶本身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

再加上過年期間飲食不規律,更容易積食。

你家孩子有沒有下面這些症狀?

不愛吃飯,沒胃口,肚子硬硬的,總是不舒服,大便不正常,一天拉幾次或者幾天才拉一次如果有這些表現的話孩子很可能是積食了~

積食寶寶快速診斷法

掌握體溫:每天寶寶睡覺後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熱。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為食積發燒和感冒發燒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熱起來。

看大便:每天觀察小孩一天幾次大便,是稀還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沒有增多次數,如果正常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採取措施,第二天估計就拉起肚子來,正常的大便是條狀的的,忽然性狀改變了都不正常。

看舌苔:每天觀察寶寶舌苔,如果舌苔忽然變厚,或者一塊紅一塊白,還有黃苔,也是脾胃出問題了。

看鼻梁: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時沒有,忽然出現,那離食積也很近了。

看下眼皮:如果下眼皮忽然腫脹,發青,那也是脾胃出問題了,食積了。

看食慾:寶寶本來每天吃東西很香,忽然食慾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這也是積食的徵兆。

看睫毛: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翹,哪天睫毛幾根幾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積了。

看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這兩天忽然夜裡翻來翻去,老是醒來,那也要注意,中醫有句話叫胃不和而臥不寧。

看症狀:口氣重,咳嗽,腹脹,反覆呼吸道感染,吃點東西就嘔吐,是比較嚴重的食積程度。

緩解寶寶積食的方法

一、按摩法

方法1

從中醫上講,經過肚子的是脾經、肝經和腎經,通過摩腹可以達到調節肝、脾、腎三髒功能的作用,讓身體裡的「痰、水、溼、淤」的集聚自行散開。

具體操作:把四個手指併攏,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後輕輕盤旋狀揉動,順時針36次,逆時針9次。順揉為清,逆揉為補。

連續揉上30分鐘即可,對孩子的腸胃非常好。如果揉的時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說明出現了腸鳴音,或者孩子在排氣,家長不用緊張,這是正常現象。

具體操作:先讓孩子趴在床上,然後從大椎穴(正坐低頭,脖子正中最高椎突處)開始,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將脊柱兩旁皮膚捏起,兩手不放鬆(即捏住皮膚不能掉),交替向前推動,一直推到孩子臀溝的長強穴。

一般沿著脊柱,由上向下推捏4遍,再由下向上推捏6-8遍。每天一次,15天為一療程。一個療程結束後,休息15天後可以開始下一個療程。

注意:捏脊法適合5歲以下的孩子,這個方法沒有副作用,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但要注意,孩子皮膚嬌嫩,推捏前,要在局部抹一些爽身粉或香油。

按摩方法2

(1)清大腸經

(2)分陰陽腹

(3)摩腹

二、運動調節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於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

1、戶外活動。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騎騎自行車。在冬天裡,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2、飯後散步。寶寶吃飽了,要讓寶寶活動活動,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飯後去散散步,這樣也有助於寶寶的消化。

三、日常生活護理法

1、寶寶積食,需要注意少吃多餐,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讓腸胃可以休息;

2、注意多喝水,飯後運動,睡前家長給孩子順時針揉小肚子,幫助促進消化;

3、吃的太快,食物沒有經過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後果。要讓養成孩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營造好的飲食氣氛,寶寶自然會吃的很開心;

4、不要邊吃邊玩。寶寶慢慢的長大,容易被身邊的事物吸引,大家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寶寶很容易會被電視節目吸引,張口不吞咽、吃飯吃太快、邊吃邊玩同樣對消化不好。

積食寶寶飲食是關鍵

很多媽媽說,我家寶寶根本不愛吃東西,哪裡會吃得多呢。你家寶寶不吃飯,但是小零食不停嘴,各種糖果、紫菜、小餅乾,吃了這些重口味的零食,寶寶肯定不愛吃飯啊,這俗稱「生積」。春節期間不管是大魚大肉還是零食吃得太多,寶寶都很容易出現積食現象。

中醫認為:積食是百病之源!因為積食會給孩子的腸胃和脾臟造成負擔。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就會造成孩子的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

西醫認為:積食應該包括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缺乏症,腸道寄生蟲等疾病。寶寶積食主要是因為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的。

◆積食的寶寶餓TA一頓也不怕!

有些媽媽覺得寶寶假期吃太多、太雜了,節後就應該吃的少而精,就給寶寶做了一些非常有營養的輔食。其實這樣做,不但不會讓寶寶的病情好轉,反而會讓病程更長。

專家說:積食的寶寶餓1、2頓並不影響健康反而有助於症狀的好轉!

◆及時調整寶寶吃飯的時間和量:

例如:把寶寶早飯時間稍微拖後一點,把晚飯的時間提前一點,中午就不吃了。

中間可以給寶寶來點酸奶或是水果,這樣可以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當然,也可以吃早、午飯,把晚飯省去。

PS:記得把家裡剩的那些零食都收起來,不想讓寶寶再亂吃,就別讓TA看見!

積食寶寶,不應該吃什麼

有5種食物千萬別給積食寶寶吃,不但不能緩解,還可能會造成危害喲!

1不能喝肉湯、骨頭湯等

● 危害:不僅營養價值不高,反而造成胃動力減弱、不好消化

我們非常不建議寶媽經常給寶寶喝骨頭湯或肉湯,以為這些食物可以補身體,但實際上骨頭湯、肉湯其實已經沒什麼營養了,喝了反而會增加胃裡消化的壓力,造成寶寶胃動力減弱,消化起來非常費勁!

2不能在吃輔食時先吃肉

● 危害:吃高脂肪的食物,會加重寶寶胃腸消化負荷。

高脂肪類是食物裡面最難消化的,像肥肉和油炸類食物裡都含有肥油,寶寶吃了之後會一股腦的糊在胃壁上,很可能造成胃黏膜損傷。疾病剛好的寶寶應該少吃或不吃。

3雞蛋和牛奶可正常吃,但要少量

● 危害:消化慢,不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狀。

PS:如果寶寶吐了,就暫時少給TA喝奶了,因為奶的消化速度比較慢,可以吃點軟爛的粥、爛麵條等消化速度快的食物;如果吃蛋類食物,可以做成雞蛋羹、蛋花湯,而不是炒雞蛋、煎雞蛋。

4不能吃硬質、脹氣的食物

● 危害:引起胃脹氣。

給寶寶吃蔬菜時,要注意避免吃如:蒜苔、蒜苗、洋蔥等食物

5不能喝含中藥材的大補湯

● 危害:滋補的中藥材並不適合小寶寶吃。

有的家長自己很愛吃蟲草、燕窩用來補身體,還會順手手餵給寶寶一口,以為寶寶喝了可以補身體。但實際上這些看起來名貴的藥材,並不一定有多大營養價值,也不適合寶寶吃。

積食寶寶,應該吃什麼

1、多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果寶寶積食比較嚴重,寶媽應該給TA吃幾天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粥、爛麵條等,這樣可以減輕腸胃負擔。如:小米粥、疙瘩湯等。

2、吃一些幫助消化的食物

可以適當吃一些水果,來幫助消化,但是一定是要合理掌握量,不要吃得過多。比如香蕉,有的孩子吃了會有一些飽脹感,就要少吃了;橘子也可以吃,也不要吃德過多,因為特殊體質的孩子,吃橘子特別容易上火;而蘋果這一類水果相對好一些,可以適當多吃一點。除了水果,還可以適當吃一些山楂丸,有健胃消食作用。3、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

寶寶積食了,應適量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薯類、深色蔬菜等,這樣能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病就能快快好了。

徹底擺脫積食,應該這樣吃!

1、吃輔食的葷素比例最好是1:2

素的多一些,肉的少一些。尤其是在過節期間,按照這樣的比例吃比較好消化!

2、肉、菜、主食要按順序吃

有一個口訣叫:「兩口素,一口肉」,平時餵給寶寶輔食時,寶媽要讓寶寶先吃一兩口軟爛的米飯或麵條,搭配一兩口菜泥,然後再吃點肉碎或肉泥。

3、促進消化的蔬菜水果適量吃一些

有些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寶寶吃了可以促進消化,蔬菜類如:茄子、紫菜、蘑菇、玉米、青筍和綠葉菜等,水果類如:蘋果、西紅柿、橙子、梨等。

PS:早餐非常重要,記得多給寶寶吃一些含蛋白的食物,如:麵包、雞蛋、雞肉、魚等。

4、米飯、面等食物可經常吃

主食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很有幫助,而且易於消化、吸收,寶寶日常可多吃。寶媽可以把菜泥和肉泥和米飯、麵條混在一起,可以提味兒,讓寶寶更有食慾。

PS:給寶寶吃的麵條要爛而短,米飯也應該煮的更軟爛一些。

小編有話要說:

寶媽們,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吃得多、吃得雜才會造成寶寶積食,吃得太快、吃飯時不專心(看電視、玩玩具)都會造成寶寶積食。

還有就是千萬別在寶寶吃飯的時候罵TA、責備TA,這絕對是大錯特錯的!

所以,在吃飯的時候,最好全家人都能專心只顧著吃飯,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相關焦點

  • 寶寶積食嚴重,可能是消化不良和脾胃虛,這3種調理方法值得一試
    而對於積食,消化不良和脾胃虛弱的孩子來說,就需要進行調理。寶寶積食,消化不良,不妨嘗試這三種方式調理1、飲食搭配合理,少吃多餐孩子積食,首先要從日常飲食的方式上入手。在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力度,不要用力太大,不然會導致孩子的皮膚破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並且,通過給孩子按摩手指和手掌,以及雙臂都可起到不錯的助消化和消食的作用。按摩不僅可以緩解和調理孩子的積食和脾胃虛弱的情況,還可以讓孩子放鬆身心,儘快入睡,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長期出現嚴重的積食,會給寶寶的生長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父母平時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變化,知道寶寶積食都會出現哪一些症狀,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寶寶消食化積。一、寶寶若是出現這8個症狀,說明積食了1、食慾不佳如果寶寶之前的食慾一直很好,但是某天胃口突然那變差,而且食量變小,吃一頓飯耗時長,家長就要注意寶寶是否積食了。
  • 寶寶放屁臭口氣重,可能是積食了,3個辦法有助解決積食
    很多年輕的父母會抱怨,孩子太難伺候了,三天兩天就積食,都不知道應該給孩子吃什麼好了!其實寶寶經常積食是因為腸胃、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完成,吃的東西不合理,超出寶寶的承受範圍,就會出現積食的情況。其實寶寶積食是很常見的問題,但一定要做到及早發現,護理得當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 家長三個小習慣,讓寶寶從不積食,不是少吃,做父母的都該學會
    但是,小兒積食和腸胃消化不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孩子身體積食,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功能,需要很長的時間調理才可以恢復正常,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積食嚴重者,還會出現身體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的情況。家長三個小習慣,讓寶寶從不積食,不是少吃1.養成飲食好習慣俗話說,病從口入,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飲食也是導致小兒積食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孩子的飲食營養均衡,同時也要注意控制好孩子的飯量,不要讓孩子吃太多,以清淡的食物為主,也可以有效的預防積食,保護脾胃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那預防小兒積食的辦法還有哪些?① 小美醫生推拿療法:顛覆傳統的單一推拿手法,首創三維一體療法,適應症廣,療程短,可以有效解決寶寶因積食引起的病症。② 少吃冷飲與零食:夏季,孩子們喜歡吃冷飲。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冷飲隨便吃隨便喝,導致胃腸功能紊亂,消化酶分泌不足。還有,如牛排、炸雞、糖果、巧克力等都是熱量含量高的零食,吃得過多,容易讓孩子腹脹。③ 運動療法:堅持讓孩子多做戶外活動,特別是夏天,早晚飯後,帶著寶寶慢走半小時到一小時,也是很好的。這樣可以促進孩子腸胃的蠕動,有助於消化,可以預防和緩解積食,可以促進孩子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
  • 孩子出現「5反常」,說明脾胃已經要垮了,醫生:3招強脾清積食
    周末,可欣媽媽帶著孩子到順義中醫院做了一番檢查,診斷結果是孩子脾虛積食了,並且症狀也很嚴重,脾胃損傷也很嚴重,如果不及時調理,可能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醫生告訴可欣媽媽,孩子因為發育不完全,脾胃本身就很虛弱,加上飲食不當,就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虛了,以後如果發現孩子有這幾個表現,就一定要在意了。
  • 兒科主任:1種食物敞開吃,純天然消積健脾,寶寶少積食、胃口好
    一旦孩子的腸胃中出現積食,腸胃蠕動也會變慢,食物在腸胃中也會發酵產生氣體,所以我們會摸到肚子的孩子成鼓鼓的,還硬邦邦的,還會頻繁放屁。以上情況出現時,說明孩子存在積食的問題,家長要及時調理,否則很容易引發身體其他的疾病,耽誤孩子的成長。
  • 寶寶脾虛積食,醫生:1物飯前吃一吃,孩子胃口好,媽媽不再犯難
    醫生告訴肖紅,寶寶這是典型的脾胃虛弱,飲食習慣需要做好調理,不能覺得什麼有營養就給吃什麼,由於孩子脾胃發育還不完善,吃太多的東西容易引發消化不良,造成脾胃差,產生積食。  家長們平時多留意,舌苔變得厚厚及發白,口氣中有種腐酸的問題,那就要注意了。  孩子積食的5個表現:  ②鼻梁有青筋  如果平時沒有什麼磕碰,鼻梁上方出現青筋的情況,同時伴隨著眼袋重,那是在說明寶寶的脾胃運化能力正在變弱,如果不及時調理,身體會變得異常。
  • 寶寶積食後,4個常見症狀和2個化解方法
    所以想要保護寶寶健康,重要的是讓寶寶遠離積食,其實積食是有信號的,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儘早發現積食徵兆,及時解決。這些寶寶積食的症狀,家長們要牢記。寶寶積食有哪些徵狀?家長若是遇到這種情況,想一想寶寶的晚飯是什麼,若是有肉,寶寶吃得還很多,又沒怎麼外出運動消食,那麼,多半是消化不良了。因此,家長要注意,晚飯不要讓寶寶吃得過多,因為夜間胃腸蠕動慢,食物消化不完全,就易生內熱。寶寶積食怎麼辦?
  • 寶寶總是發燒?「罪魁禍首」可能是它!
    02家長餵食過多或自身飲食無節制導致如果家長給兒童餵的食物過多,尤其是兩周歲以內的兒童,饑飽感不是非常靈敏,對於饑飽的訴說也不能很明確,會造成被餵食過多的情況,會引起積食。或者寶寶還不具備自我控制的能力,遇到喜歡吃的東西便一直吃不停口,也可能會導致積食的狀況發生。
  • 寶寶有積食預兆,看這5種面相和徵兆,中一種娃都可能積食脾虛了
    家裡有寶寶的人都知道,寶寶吃不下飯對於家長來說是一件很焦心的事情。一些寶寶吃不下飯是因為挑食或者是偏食,但是家長最怕的就是寶寶不吃飯是因為身體不舒服。當人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體內酶的活性就會很低,這也就導致了沒有食慾。除去這個因素外,一般小孩子不吃飯、挑食的原因是因為積食。
  • 3歲寶寶經常不明原因發燒,這個原因很重要,家長不能忽視!
    大便幹或兩天無大便,腹脹鼓起,輕拍時有蹦蹦響聲;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寶寶總會出現肚子不舒服或者肚子疼的情況。積食一證多發生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有的還會引起發燒症狀。積食會引起發燒,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 寶寶積食口氣臭,多用2招小兒推拿,化掉積食胃口好
    進入秋冬天,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家長要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不要讓寶寶著涼了。寶寶脾胃虛弱,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著涼,出現感冒。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慾,寶寶特別容易不愛吃飯,容易影響到影響的吸收,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 孩子4種症狀要警惕,是積食亮起的「黃牌」!呵護脾胃,學會3招
    積食的"加速器"已找到,勸誡各位家長,這4種食物別再餵娃吃了1、雞鴨魚肉特別是從炎熱的夏季剛剛步入秋天,父母都不想讓孩子在換季期間生病,想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這要講究方法,並不是餵孩子吃各種各樣的食物,過于堅硬、油膩的食物都會加大腸胃工作的負擔,因此脾胃越來越虛弱
  • 喝水也能積食?8歲之前,孩子喝水儘量別在3時間段,易積食脾虛
    讓一些家長頭疼的是,明明自己已經非常小心孩子的飲食了,每天給孩子吃的差不多,營養均衡也比較豐富,食物也比較容易消化,但是孩子身體還是出現了積食。不僅僅是飲食不當才會引起小兒積食,和飲水也有一定的關係。小兒積食一詞是中醫理論中的說法,主要發生在8歲以下的小孩身上,主要的症狀表現為腹瀉腹脹,舌苔發白,食欲不振等,如果孩子長時間積食或者積食嚴重的話,還會導致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造成身體發育遲緩。多數家長都知道飲食不當可以引起積食,但是很少人不知道不合理的飲水時間也可以導致小兒積食。
  • 孩子積食引肺炎!醫生: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老積食慢慢消散
    中醫把小兒「疳積」列為四大難症之一,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難治,而是因為很多家長發現不了,等了很久等積食拖得太久,發展成發燒、咳嗽、肺炎等疾病,才知道是積食所致,所以說積食越拖越嚴重,及時發現孩子積食,十分重要。
  • 孩子積食表現,父母要早知道,如果想要避免,這3種食物要少吃
    2、飲食沒有規律,要麼吃要麼不吃有的孩子喜歡吃零食,只要吃了零食就不想吃飯了,吃飯沒有時間規律,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有時候喜歡賴床連早餐也不吃,晚上喜歡熬夜宵夜總是不離手,這樣沒有規律的飲食方式,對腸胃損傷可謂不是一般的嚴重,造成積食脾虛也是遲早的事了,父母真的要注意。
  • 天氣寒冷寶寶運動少,容易積食怎麼辦?修正育兒系列!
    不少寶媽表示,入冬後自家的寶寶出現了積食現象。  其實,冬季向來都是0~3歲寶寶積食的高發期。積食大多是從吃上引發的問題,解決方法就是從吃上入手。  為什麼冬季會成為寶寶積食的高發期?    寶寶的活動能力減弱,對於吃進去的食物也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如果父母沒有做出選擇適當調整,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就會堆積在寶寶的腸胃中,造成寶寶積食的現象。  原因二:寶寶自身  醫生說,寶寶在冬天容易出現脾胃虛弱。這是因為隨著天氣轉涼,寶寶身體發育沒有成人成熟,不能很好地應對溫度變化,出現脾胃虛弱現象。
  • 寶寶拉不出粑粑會影響智力和性格?家長千萬別忽視這些危害!
    沒錯,說的就是寶寶便秘:春天不適應配方奶便秘了,夏天上火便秘了,秋天太乾燥便秘了,冬天寶寶積食便秘了,據說在寶寶成長的路上,它從未缺席過……寶寶一人便秘,全家失了笑意,據說這是孩子便便時,許多家庭成員的樣子:次數多、次數少,稀便、
  • 4個症狀在提醒家長,孩子「積食」已經很明顯,及時發現少受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重視對寶寶的養育,什麼認為好的東西,都會給寶寶備著,特別是在吃食方面。新手媽媽對於要給寶寶吃什麼,經常都感到迷茫,尤其是在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夠完善的時候,如果亂給寶寶吃東西,可能會增加寶寶腸胃的負擔,造成脾胃虛弱,從而導致寶寶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