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冬天,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家長要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不要讓寶寶著涼了。寶寶脾胃虛弱,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著涼,出現感冒。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慾,寶寶特別容易不愛吃飯,容易影響到影響的吸收,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寶寶積食,主要是指寶寶進食過量,損傷脾胃,使食物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很多寶寶在嬰幼兒時期都會出現,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如果寶寶一旦出現,就要注意分辨寶寶是不是積食了,好幫助寶寶清積食,調理腸胃,免得耽誤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出現積食,一般會出現5種症狀,家長要注意分辨!
1、口臭
寶寶口臭是積食非常典型的表現,就像大堆受潮的糧食或蔬菜,長時間堆積,會「漚」腐爛,然後散發出難聞的味道。寶寶口中會呼出一股酸腐的氣味。
2、舌苔變厚
如果出現舌苔白膩,說明寶寶才剛剛積食;但是顏色是黃色,又厚又膩,那是寶寶脾虛積食有一段時間了。
3、食欲不振
寶寶原來可以吃不少的飯,食慾也不錯。積食之後,剛吃沒多少就說飽了,原來很喜歡吃的菜也不愛吃。
4、脾胃煩躁、睡覺不安
脾虛積食的孩子,情緒會不好,經常發脾氣,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常半夜醒來哭鬧,還伴有磨牙、打呼嚕的現象。
5、肚子脹不消化
積食的寶寶,一般都會出現腹脹、腹痛的症狀,還經常喜歡放屁,大便幹硬,便秘。
一、寶寶積食,家長快點幫寶寶清積食,平時家長應該多幫孩子調理脾胃,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喝點粥,促進腸胃平衡,增強孩子脾胃的運化能力,這樣也能讓營養更好的被吸收,還能為孩子身體發育提供所需的營養,這樣孩子也能更健康的發育長個。
二、寶寶積食,可以用小兒推拿來幫寶寶清積食,在家裡就能做,方便簡單。
1、揉按足三裡
操作方法:讓寶寶坐在椅子上,小腿垂直,家長摸到寶寶膝眼的凹陷處,四個手指併攏(以寶寶的手指寬度為準),將食指放在膝眼處,小指對應的地方就是足三裡穴位。家長用大拇指揉按足三裡,每次3分鐘,每日做2~3次。 足三裡為保健要穴,按揉足三裡對調理脾胃、調節機體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
2、揉中脘
操作方法:寶寶上腹部胸骨下端的劍突下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即是中脘穴位。操作時,寶寶採取仰臥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3分鐘,每日做兩次。 按揉這個穴位對寶寶的消化系統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