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口氣臭,多用2招小兒推拿,化掉積食胃口好

2021-01-19 騰訊網

進入秋冬天,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家長要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不要讓寶寶著涼了。寶寶脾胃虛弱,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著涼,出現感冒。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慾,寶寶特別容易不愛吃飯,容易影響到影響的吸收,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寶寶積食,主要是指寶寶進食過量,損傷脾胃,使食物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很多寶寶在嬰幼兒時期都會出現,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如果寶寶一旦出現,就要注意分辨寶寶是不是積食了,好幫助寶寶清積食,調理腸胃,免得耽誤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出現積食,一般會出現5種症狀,家長要注意分辨!

1、口臭

寶寶口臭是積食非常典型的表現,就像大堆受潮的糧食或蔬菜,長時間堆積,會「漚」腐爛,然後散發出難聞的味道。寶寶口中會呼出一股酸腐的氣味。

2、舌苔變厚

如果出現舌苔白膩,說明寶寶才剛剛積食;但是顏色是黃色,又厚又膩,那是寶寶脾虛積食有一段時間了。

3、食欲不振

寶寶原來可以吃不少的飯,食慾也不錯。積食之後,剛吃沒多少就說飽了,原來很喜歡吃的菜也不愛吃。

4、脾胃煩躁、睡覺不安

脾虛積食的孩子,情緒會不好,經常發脾氣,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常常半夜醒來哭鬧,還伴有磨牙、打呼嚕的現象。

5、肚子脹不消化

積食的寶寶,一般都會出現腹脹、腹痛的症狀,還經常喜歡放屁,大便幹硬,便秘。

一、寶寶積食,家長快點幫寶寶清積食,平時家長應該多幫孩子調理脾胃,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喝點粥,促進腸胃平衡,增強孩子脾胃的運化能力,這樣也能讓營養更好的被吸收,還能為孩子身體發育提供所需的營養,這樣孩子也能更健康的發育長個。

二、寶寶積食,可以用小兒推拿來幫寶寶清積食,在家裡就能做,方便簡單。

1、揉按足三裡

操作方法:讓寶寶坐在椅子上,小腿垂直,家長摸到寶寶膝眼的凹陷處,四個手指併攏(以寶寶的手指寬度為準),將食指放在膝眼處,小指對應的地方就是足三裡穴位。家長用大拇指揉按足三裡,每次3分鐘,每日做2~3次。 足三裡為保健要穴,按揉足三裡對調理脾胃、調節機體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

2、揉中脘

操作方法:寶寶上腹部胸骨下端的劍突下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即是中脘穴位。操作時,寶寶採取仰臥位,家長用手掌根旋轉按揉3分鐘,每日做兩次。 按揉這個穴位對寶寶的消化系統有保健作用。

相關焦點

  • 寶寶放屁臭口氣重,可能是積食了,3個辦法有助解決積食
    很多年輕的父母會抱怨,孩子太難伺候了,三天兩天就積食,都不知道應該給孩子吃什麼好了!其實寶寶經常積食是因為腸胃、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完成,吃的東西不合理,超出寶寶的承受範圍,就會出現積食的情況。其實寶寶積食是很常見的問題,但一定要做到及早發現,護理得當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紅霞是小美醫生小兒推拿的店長,一天,她的老顧客孟婷進店看見她問道:「紅霞店長,上次我家孩子發燒你給他推拿以後效果特別好,這不這兩天天氣涼,我孩子又發熱了,你給看看是什麼原因啊。」而且兒科門診流量大,看病等待期長,耽誤孩子治療時間;長期依賴藥物,對小兒免疫力存在不可逆的損傷。那預防小兒積食的辦法還有哪些?① 小美醫生推拿療法:顛覆傳統的單一推拿手法,首創三維一體療法,適應症廣,療程短,可以有效解決寶寶因積食引起的病症。
  • 積食的推拿方法,動態教學圖一學就會
    寶寶積食普遍有以下幾種症狀: 食不好,睡不安:寶寶睡眠裡身子不停翻動。 寶寶胃口明顯又縮小,食欲不振。 寶寶常常說肚子脹,肚子疼。 孩子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而且厚。
  • 小兒積食最怕「一種水」,若孩子愛喝,衝走積食,脾胃越來越好
    2、口氣難聞積食的孩子,口腔會出現異味,因為胃氣不降,所以會產生口氣。當食物堆積在身體裡面,就會出現腸胃失控的情況,攝入體內的食物無法正常的被消化掉,就會產生酸腐的氣味。這個時候寶媽靠近孩子時,就能夠聞到明顯的氣味。
  • 【母嬰】積食帶給孩子的危害,遠不只是影響食慾,推薦11種推拿手法...
    寶寶積食,普遍有以下幾種症狀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可以發現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出現這幾種現象,家長可以用按摩手法解決
    在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家長都擔心寶寶吃不飽,於是動不動就會寶寶吃東西,很多時候,寶寶還沒來得及將胃裡的食物消化掉,媽媽又繼續給寶寶餵食,寶寶的年紀小,無法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只能用躲避的方式拒絕進食。不只是媽媽,甚至是家裡的一些長輩也是如此,總是端著飯碗跟在寶寶屁股後頭,逼著寶寶吃飯。
  • 積食肚子脹胃口差怎麼辦?一個消食化積食療方,大人孩子都適用
    #積食#這些,其實就是積食了。很多人可能只感覺到自己積食了,其實積食多發生在小兒身上。《景嶽全書·小兒則總論》指出:「蓋小兒這病,非外感風寒,則內傷飲食。」積食是指小兒乳食過量,食物停留聚集在脾胃,堆積著不消化,氣運也不能暢行,就形成了積食這種脾胃病。小孩積食主要表現為:食過量、食欲不振、口氣臭、肚腹脹熱。
  • 小兒積食危害大,影響身高和智商,學會一看二聞三摸,精準判斷
    大量的食物堆積在孩子的腸胃,這不僅會影響到他們的食慾胃口,時間長了還會造成一定的身體傷害。積食容易造成寶寶排便不通暢產生便秘,嚴重時還會有誘發小兒肺炎的可能,此外還有研究表明:積食會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入,影響孩子身高以及智商發育,甚至還增加了小兒貧血的發生。
  • 孩子這5種表現是典型的積食,舌苔白厚、口氣重,千萬不能忽視!
    第一、舌苔面色健康寶寶的舌苔都是舌體柔軟、淡紅潤澤,舌面有乾濕適中淡淡的薄苔,而且口中沒有氣味。但出現積食就不一樣了,孩子的舌苔會變得白厚、膩膩的,嚴重了還會有很重的口氣;而且孩子的氣色不好,面色發黃。也有些寶寶會出現鼻翼兩側隱隱發青的症狀。
  • 孩子產生積食,容易損傷脾胃,3招促進孩子的消化吸收
    大夫摸摸肚子,看看舌頭,診斷「積食」。開一些「消食化積」的藥回家完事。如果積食嚴重引發高燒、嘔吐等現象很可能屁股上還得「挨一針」,最後,「孩子嚇得哇哇叫,大人累的腿發軟」。孩子吃了藥,打了針總算好了,可是月頭兒或月尾孩子又開始「不思飲食,輾轉難眠」,全家老小帶著孩子再到醫院,大夫再一看---「積食。如此反反覆覆,折騰的家長不輕,孩子終歸該積食還積食。
  • 小兒脾胃積食的危害以及中醫調理方法!此文不可錯過(經典)
    而且積食本身堵在中間位置,時間久了就會鬱而化熱,孩子也會出現發熱的症狀。2、由於積食而引起的咳嗽症狀孩子的肺臟本就嬌弱,中醫講肺為痰之器,脾為痰之源,積食久了脾胃虛弱,就會生痰,有了痰的刺激,肺臟就會出現咳嗽的情況。
  • 一個中醫食療方子,專治小兒積食,寶媽學會了,不用看大夫!
    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遇到好吃的東西就會一直吃,再或者是由於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的,家長的思想觀念不正確,可能覺得孩子吃得多,就會覺得孩子身體好,這樣兩種情況都會讓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非常容易生病。妍妍小朋友5歲了,最近一直都咳嗽,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時候都會咳幾聲,有悶痰的聲音,但整個白天都沒事,到了晚上會再咳幾聲,食慾也沒有太大影響,一直以來妍妍的胃口都很好,5歲的妍妍能自己吃一碗餃子,她媽媽和奶奶說過幾次,不要給孩子吃那麼多,但奶奶認為能吃是福,小孩吃得多就長得好。
  • 兒科主任:寶寶積食脾虛不長個!常喝2碗湯水開胃健脾
    常言道:「十個孩有九積食」,積食是現在孩子身體問題中很常見的情況之一。若是孩子長期不愛吃飯、厭食,而且容易生病,多半是孩子脾胃虛弱,導致積食了。孩子長期積食,對身體的營養吸收就會較弱,不僅發育遲緩、不長個,而且還容易感冒生病等等。
  • 掌握著 13種小兒推拿手法,輕鬆解決寶寶日常小病!
    注意事項 小兒脾胃薄弱,多用補瀉,體壯邪實者方用清法。 02、掐五指節/受到驚嚇 作用 涼血,止血,解毒,退實火引起的發熱,消炎,消腫,化熱痰等。此穴性寒,虛寒證者忌用。
  • 小兒出現病症90%都因積食,白芝麻和它泡水,是積食脾虛的「宿敵」
    孩子為什麼會經常積食?和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的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非常嬌嫩,自我調節的能力也比較弱,家長再給孩子餵飯的時候讓孩子稍微吃的多一些,就很容易不消化,出現積食。而且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孩子並不知道饑飽,有些孩子只要家長喂,就張嘴吃,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控制孩子的食物攝入量,就會導致積食。
  • 寶寶脾虛積食,醫生:1物飯前吃一吃,孩子胃口好,媽媽不再犯難
    醫生告訴肖紅,寶寶這是典型的脾胃虛弱,飲食習慣需要做好調理,不能覺得什麼有營養就給吃什麼,由於孩子脾胃發育還不完善,吃太多的東西容易引發消化不良,造成脾胃差,產生積食。    孩子脾胃不好積食,平時有什麼表現?  ①口氣重,有腐酸味  當你發現孩子口氣很重,同時舌苔厚膩,這就很有可能是脾胃差積食的關鍵表現。
  • 中醫解讀小兒積食,常用這物泡水喝,趕跑積食,孩子長高個
    關於孩子的脾胃,有一個問題經常出現,就是小孩子特別容易積食,當然這也是小孩子的特點。那麼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孩子營養過剩或者吃得太多,超過了本身脾胃的工作運轉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漸漸地孩子脾胃功能就會受到損害,時間長了,會導致孩子的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積食,或者說食積。
  • 寶寶積食後,4個常見症狀和2個化解方法
    中醫上說,寶寶生病,多為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而不少呼吸道疾病基本都是由消化道疾病演化而來的,而消化道疾病的根源就在於——積食。 寶寶一積食就會產生內熱,內熱散不出來,有內熱的寶寶出門玩受了涼,就很容易導致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即便不受涼,也會引發高燒等症狀。
  • 醫生提醒:小兒積食有4種表現,夏天最容易被家長忽視,要牢記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夏天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小兒積食4種表現,最好記住:一、睡不安,愛踢被中醫常說:「胃不和則寢難安」。孩子胃裡有食物積滯的時候,自然是睡不好的,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盜汗、不安、夜啼、踢被子;二、口氣重,食慾差胃裡有積食,長時間不消化就會產生胃氣,隨著孩子呼吸胃氣上升,而散發出酸腐味。
  • 孩子積食引肺炎!醫生: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老積食慢慢消散
    2、睡眠:如果孩子以前睡得好,近來突然睡不好,翻來覆去,老是醒著,吃了不和則臥不寧,很可能是積食。3、鼻梁:鼻梁或鼻根上突然出現青筋,亦為食積的表現。4、呼吸道反覆感染:積食「化火」,火的特徵是上升,到達扁桃體後,會出現反覆性扁桃體發炎,到達肺部後,會出現咳嗽,肺炎,如果積食沒有緩解,就會反覆出現。孩子積食引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