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出現病症90%都因積食,白芝麻和它泡水,是積食脾虛的「宿敵」

2020-12-14 張凱醫生說健康

根據2020年大數據調查報告顯示分析,有超過90%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會有積食的情況出現,而且出現小兒積食的幾乎全是8歲年齡以下的兒童,而且積食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有超過75%的孩子感冒,發燒,咳嗽,營養不良,身體發育遲緩都是身體長期積食造成的,家長一定要重視積食,在很大程度上,家長對待積食的態度決定了孩子身體發育的速度。

小兒積食是來自中醫理論中的說法,主要的表現是腸胃消化不良、胃脹胃痛、便秘腹瀉、舌苔厚膩等。孩子身體出現積食的原因主要是以因為飲食不合理,脾胃虛弱。經常吃的太多,造成消化不良,傷害到了脾胃的運化功能。食物不能被及時消化,長期積壓在腸胃中,就會導致身體積食,並且引發多種併發症,對身體的傷害長遠且深刻。

孩子為什麼會經常積食?

和成年人不同的是孩子的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好,非常嬌嫩,自我調節的能力也比較弱,家長再給孩子餵飯的時候讓孩子稍微吃的多一些,就很容易不消化,出現積食。而且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再加上孩子並不知道饑飽,有些孩子只要家長喂,就張嘴吃,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控制孩子的食物攝入量,就會導致積食。

積食是百病之源,若久拖不治還會引起以下問題:

1.發燒

食物不消化堆積在腸胃中,時間長了就會發酵,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轉到體表之後,就會導致身體發燒,而且不容易退,吃藥退燒之後沒多長時間就又發燒了,並且還會導致口臭,舌苔發黃的症狀。

2.咳嗽

如果身體長時間積食,食物發酵產生的溼氣和熱氣還會影響肺功能,導致肺部生痰,這些痰要排出體外就會以咳嗽的形式變現出來。

3.反覆感冒

身體積食之後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食物不被消化,長時間停留在腸胃中,就會導致孩子食欲不振,對其他食物提不起興趣,時間長了,就會造成身體營養不良,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身體就很容易感冒,而且身體為了排出積熱,就會張開皮膚毛孔,更容易受到風寒,增加感冒的機率。

它是孩子的"通脾水",常喝積食少,冬季少生病

著名醫書《本草綱目》中記載"通脾水",沙棘可以起到化積健脾,活血散瘀的作用,再搭配猴頭菇,雞內金,茯苓,山藥,麥芽,橘皮,金銀花等食材,組成柳果刺鋅消食方。將這些藥食同源的食材炒焦之後研磨成細粉,衝水之後給孩子服用,可以快速化解小兒積食,強化脾胃運化功能。

直到現在柳果刺鋅經過更科學的配比,優化現代化工藝之外,還添加了多種有益成分,比如牛磺酸,低聚半乳糖,葡糖糖酸鋅,百香果粉等,既保留了原配方化積健脾的功效,還可以促進消化,加快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更快更好的吸收營養成分,為身體發育提供多種營養成分。

除此之外,白芝麻加冰糖,用開水衝泡來喝,也有一定的消食作用,但不及柳果刺鋅的消食效果好,也可以直接將白芝麻加到上文通脾水當中,經常喝,脾胃能恢復健康,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生病自然也就少了,也能用作日常保健脾胃。

當家長發現孩子身體積食的時候,既不能不管不問,也不能太過慌張,病急亂投醫。在給寶寶食療化積的同時,還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最大限度的避免積食的出現。

相關焦點

  • 橘皮和它是「絕配」,泡水喝點,調脾健胃,積食不來少生病
    其實現在父母對孩子的飲食還是非常重視的,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給予他們更多的營養,在以前的年代,餐桌上沒有那麼多豐富的食物,沒有各種各樣的輔食,但是孩子也沒有現在出現積食的概率大。洛洛媽媽便帶著他到醫院檢查了,抽血檢查也沒有什麼異常,所以他們又到了中醫科,張主任看了洛洛之後說應該是脾虛,再結合舌苔,號脈,最終確定是積食引發的脾虛,孩子脾陽不足,中焦積滯,導致升降功能紊亂,飲食不節,長期下來體內一直有熱,所以咳嗽就一直好不了,而且這些熱散發不斷,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洛洛就會發燒一次,身體發燒就是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而洛洛媽媽不懂,卻一味的給孩子退燒
  • 孩子再積食,用對這個方法,根本解決積食脾虛,用一個好一個
    愛積食的孩子容易脾虛、發育遲緩、出現各種病症。"脾乃後天之本",如果想保證孩子們身體健康,不管要吃好穿好,更要顧護好孩子脾胃,保證不積食。如果孩子從小脾胃差勁,對孩子身體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嚴重甚至影響一生。
  • 中醫解讀小兒積食,常用這物泡水喝,趕跑積食,孩子長高個
    關於孩子的脾胃,有一個問題經常出現,就是小孩子特別容易積食,當然這也是小孩子的特點。那麼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孩子營養過剩或者吃得太多,超過了本身脾胃的工作運轉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漸漸地孩子脾胃功能就會受到損害,時間長了,會導致孩子的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積食,或者說食積。
  • 小兒積食最怕「一種水」,若孩子愛喝,衝走積食,脾胃越來越好
    孩子脾胃健康不健康,是每一位家長都很重視的「大事」。看著孩子吃得香的樣子,家長都會感覺到欣慰,但是,因為孩子年紀小,對飲食的控制力很弱,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會敞開肚子一個勁的吃,一不注意就積食了。千萬不要小瞧積食對孩子身體的影響,孩子積食就想是一根「導火索」,稍微不注意,就能夠迅速的引起其他的問題,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造成影響。
  • 出現4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這個核心問題要抓住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積食其實是大家的俗稱,它在中醫裡的名字叫積滯,這是很多家長們非常熟悉、但又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因為孩子經常積食的話,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積食嚴重,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甚至影響到智力。那麼,寶寶為什麼會發生積食呢?
  • 若出現4種異常,或是脾虛積食的前兆,要警惕
    若出現4種異常,或是脾虛積食的前兆,要警惕1.口臭,舌苔厚膩孩子出現口臭是脾胃不好的表現。當我們和孩子近距離接觸時,會聞到孩子嘴裡有一股酸腐味,孩子的舌苔也是又厚又白。3.食欲不振,心煩意亂孩子有積食,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不想吃東西,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信號。此外,積食脾虛的孩子會突然心情不好,容易哭、易怒、無緣無故地生氣。
  • 寶寶積食口氣臭,多用2招小兒推拿,化掉積食胃口好
    寶寶脾胃虛弱,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著涼,出現感冒。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慾,寶寶特別容易不愛吃飯,容易影響到影響的吸收,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如果寶寶一旦出現,就要注意分辨寶寶是不是積食了,好幫助寶寶清積食,調理腸胃,免得耽誤了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出現積食,一般會出現5種症狀,家長要注意分辨! 1、口臭 寶寶口臭是積食非常典型的表現,就像大堆受潮的糧食或蔬菜,長時間堆積,會「漚」腐爛,然後散發出難聞的味道。
  • 1「果」是小兒積食的「宿敵」,堅持常喝、做好2事,積食自消
    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更是對孩子寵愛有加,各種零食從不間斷,大魚大肉也是家常便飯,家長經常讓孩子這樣吃,忽略的孩子脾胃的消化能力,時間長了孩子身體很容易積食。小兒積食現在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引起的,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飲食不當會導致身體消化不良,長期以往會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引起積食。
  • 它是天然「消食寶物」!孩子吃一點,積食脾虛不見了
    小孩積食是很常見,這特別困擾寶媽寶爸們。小孩子因為對喜歡吃的食物沒有自制力,加上有時候家長也不制止,太多的食物堆積在胃部會導致脾胃負擔加重,而小孩的腸胃是比較脆弱的,時間一長,就導致積食、脾虛,又惡性循環引起反覆積食。 積食不僅僅是脾胃的問題,也跟五臟有關係!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這樣有關積食的問題,近期每天都有人問,為方便大家學習,現在把顧客經常提的幾個問題回答總結如下:孩子為什麼總是沒胃口、厭食?我們周圍的孩子,現在沒胃口、厭食的兒童太多了。沒胃口、厭食是小兒積食的一種常見病症,主要原因可能是脾胃虛弱或缺鋅缺鈣。
  • 6歲女童積食脾虛身高僅96CM,大夫:孩子發出這些信號,別大意
    媽媽覺得十分委屈,一直以來悉心照顧朵朵,但她個頭就是長得慢,朵朵爸爸和媽媽身高都不算矮,所以朵朵媽媽都是安慰自己,朵朵會長得晚一些,沒想到因為身高問題被卡,影響到了朵朵上學。在老師的建議下,媽媽帶著朵朵到了省兒童醫院的兒童保健科檢查,大夫經過一番的問詢和檢查,發現朵朵是典型的積食脾虛引起的發育不良,而且有非常典型的特徵,只是被家長忽略了。
  • 它是脾胃的「清潔工」,孩子隔三差五喝,清理積食便秘,愛長個
    孩子脾常不足,飲食上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毛病,非常傷害脾胃,影響孩子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這不,隨著臨近秋分,氣溫也慢慢下降,雖然孩子胃口好了不少,但是晚上睡覺不踏實、愛踢被子,卻折騰的家長苦不堪言。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表現,很可能說明已經積食了。
  • 傷脾「最猛」的食物,蛋糕靠邊站,若不忌口,孩子積食脾虛不長個
    傷脾「最猛」的食物,蛋糕靠邊站,若不忌口,孩子積食脾虛不長個很多人都知道甜食傷脾,因為糖分會生溼氣,而溼氣需要靠脾來運化,如果攝入過多甜食的話,脾的負擔就重,甜食確實很傷脾,但是比甜食更傷脾的,是寒涼食物,脾胃最怕的就是寒涼,有很多的孩子吃一次寒涼食物,就會出現腹瀉、嘔吐等不適,就是因為脾胃被傷了。
  • 喝水也能積食?8歲之前,孩子喝水儘量別在3時間段,易積食脾虛
    帶孩子經驗豐富的老一輩人都知道,孩子身體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身體積食導致的,小兒積食雖然並不是什麼疑難雜症,但是家長如果置之不理時間長了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耽誤身體的生長發育。讓一些家長頭疼的是,明明自己已經非常小心孩子的飲食了,每天給孩子吃的差不多,營養均衡也比較豐富,食物也比較容易消化,但是孩子身體還是出現了積食。不僅僅是飲食不當才會引起小兒積食,和飲水也有一定的關係。
  • 兒科主任:寶寶積食脾虛不長個!常喝2碗湯水開胃健脾
    【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以下信號對照看看】1、看舌苔:孩子舌苔厚膩,還會出現發黃或發白的情況,說明積食了;2、看食慾:食慾不佳,愛挑食,厭食,說明積食了;3、看臉色:臉色差,狀態不佳,面黃肌瘦的,說明積食了;4、看睡眠:喜歡趴著睡,翻來覆去,愛哭鬧,半夜常醒,說明積食了;5、聞口氣:孩子早上起來或者打嗝的時候,能聞到口氣有股酸臭味
  • 不想孩子積食脾虛難長個,忌「三物」,吃「二黃」,積食或遠離娃
    而且脾胃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運輸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如果脾胃受到損傷,不能正常的運化食物,食物得不到及時的消化和吸收,就易產生積食,就是個「死循環」。時間長了,還會導致身體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尤其是孩子年齡小,脾胃還沒有完全發育,飲食上面稍微不適,就會引發積食,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大。
  • 一個中醫食療方子,專治小兒積食,寶媽學會了,不用看大夫!
    孩子出現積食是非常普遍的,這是孩子的特點,和孩子的身體狀況有關係,由於孩子的脾胃發育不成熟,導致消化功能比較弱,這個時候如果孩子吃的過多過雜,都會產生積食,比如說奶油蛋糕,大量的吃奶油蛋糕非常容易生病。再加上孩子身體各器官都比較嬌貴,可能大人覺得沒有什麼事情,在小孩子身體上就會覺得非常難受。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平時的變化。
  • 孩子積食,脾虛不長個,若是發現孩子出現3個症狀,需重視起來
    很多孩子都會出現脾虛的情況,脾虛就會讓孩子的消化能力下降,很容易出現積食的症狀,如果發現孩子有這3種症狀,就要重視起來,很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脾虛積食的現象,要及時調理治療,避免孩子長不高。孩子脾虛積食會出現的3個症狀是什麼?
  • 積食是「作」出來的,消食靠3步,孩子早晚喝1物,袪積食提
    孩子積食脾虛容易體質差、身體的免疫力弱,天氣稍微變化就很容易生病,而且身體吸收能力也比較差,給孩子補充的營養身體不能消化吸收,直接排出體外了,也存在身體積食的狀況,家長要儘快給孩子調養脾胃,化解積食,提高孩子消化吸收營養的能力,否則,對身體的影響非常嚴重。
  • 太子金顆粒教你如何判斷小兒積食發燒還是感冒發燒?
    小兒感冒發燒與積食發燒的區別大多數家長一發覺孩子發燒多認為是感冒發燒了,往往會忽略積食發燒的情況。一般情況下小兒積食發燒,同時會伴隨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的症狀,且無鼻塞,流鼻涕等感冒症狀;發燒時伴有大便幹,厭食,舌苔厚膩等症狀;並且小兒積食發燒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晚上會燒得厲害,白天相對不是很明顯,且多為持續低燒。小兒感冒發燒,一般認為是細菌病毒,支原體感染引起的比較容易出現反覆發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