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積食的孩子容易脾虛、發育遲緩、出現各種病症。"脾乃後天之本",如果想保證孩子們身體健康,不管要吃好穿好,更要顧護好孩子脾胃,保證不積食。如果孩子從小脾胃差勁,對孩子身體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嚴重甚至影響一生。
"小孩動不動就積食了,根本沒法預防啊,吃幾口飯",很多家長對孩子積食表現還不是那麼了解,那我們就來看一下積食脾虛的表現,希望對各位家長們能有幫助。
1.口臭,口腔中經常充斥著酸腐味道的氣體,舌苔發白厚膩,在早晨尤為明顯。
2.睡覺不踏實,身體積食之後會引起腹脹腹痛,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孩子睡覺的時候頻繁翻身。
3.情緒不穩定,無緣無故的哭鬧,容易暴躁,愛夜醒。
4.大便異常,腸胃中長時間存在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會吸收體內的水分,時間長了會導致身體脫水,大便乾燥,引發便秘的症狀;也有孩子會大便溏稀。脾虛的孩子大便容易前幹後軟。
5.挑食、厭食,吃飯困難。
6.肚子漲,通常表現為,肚子鼓脹,摸上去硬硬的,或敲敲肚子像有西瓜熟透的聲音。
7.脾虛的孩子容易在鼻梁上出現青筋、瘦瘦的不長肉。
通常佔以上1-2條就很可能積食了。
孩子愛積食不光是跟先天因素有關,大部分都是因餵養不當所致。愛積食、脾胃差的孩子,儘量要避開以下食物。
1. 煎、炸——這類食物多半攜帶大量油脂,吃多了非常不易消化。
2. 濃湯——雞、鴨、魚等濃湯,看似營養高、味道濃,其實其中含有非常多的油脂,即便是瘦肉,其中夾雜的油脂也很多。
3. 粗糧——飲食中適當添加粗糧對腸胃蠕動有幫助,但要是攝入過多粗糧,很容易出現積食,尤其是大顆粒粗糧,更不宜多吃。
4. 海鮮類——其實海鮮類對孩子補充蛋白很有幫助,但往往因為脾弱的原因,易出現過敏體質,所以吃海鮮還需慎重。
家裡孩子孩子愛積食怎麼辦?4種方法必須學會
1. 飯後運動
現在小孩也包括大人,吃完飯都愛坐著,喜歡看會電視玩玩手機。建議家長們還是帶孩子在飯後稍作運動,這樣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腸道蠕動,從而減少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同時也增強免疫力。
2. 祛除積食、關注消化
現在很多家長都注重營養,給孩子吃什麼好,但很少關注到孩子的消化,要是出現積食,不光營養吸收不進來,還能引起其他病症,祛除積食、關注消化非常重要。
現在常用於小兒積食的食療,也就是通過天然食藥材,安全有效的緩解積食。對於食療,像是現在效果較好的柳果刺鋅等,多是慢慢來治根治本。柳果、雞內金、山楂、麥芽等,是些消食導致的食藥材,猴頭菇、茯苓、山藥等,都對脾胃滋養溫潤,慢慢修護。
現在經過改良的柳果刺鋅也很常見,成分也比之前全面了,能消積食、健脾胃、去積熱,還能補充營養!看現在的柳果刺鋅設計成小包小包的,裡邊的牛磺酸能促進大腦發育,葡萄糖酸鋅能促身體成長、開胃,很適合現在的小孩。
3.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想孩子少積食、少生病,日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大影響,也是一個基礎工作,做好日常的顧護,才能讓消食工作真正發揮出效果。包括吃飯不玩玩具、睡醒不接著吃飯、性味飲食均衡、常推拿等等,都是要日復一日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