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小兒積食有4種表現,夏天最容易被家長忽視,要牢記

2020-12-22 百無聊育兒

最近全國各地都在下雨,但是氣溫卻一直在升高,天氣變得溼熱,孩子們的食慾也不如之前,孩子不吃飯,最著急的還是父母,很多家長跟我訴苦:「孩子現在學業重,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營養怎麼跟的上,這不最近不是鬧肚子就是咳嗽,還經常生病,既惱火又心疼」。

表妹夢潔的寶寶已經連續一個星期不怎麼吃飯了,而且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蹬腿踢被子。一開始表妹以為是天氣熱的緣故,於是就給孩子換了很薄的被子,結果孩子還是老樣子。

其實有經驗的家長看到這裡已經明白了一切,孩子這是積食了,但是表妹不知道,把孩子硬生生拖了一個星期才帶去看醫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夏天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小兒積食4種表現,最好記住:

一、睡不安,愛踢被

中醫常說:「胃不和則寢難安」。孩子胃裡有食物積滯的時候,自然是睡不好的,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盜汗、不安、夜啼、踢被子;

二、口氣重,食慾差

胃裡有積食,長時間不消化就會產生胃氣,隨著孩子呼吸胃氣上升,而散發出酸腐味。同時,孩子的食慾也會受到很大影響,不僅對飯菜無感,對零食也沒平時那樣感興趣了;

三、臉色差,鼻青筋

小孩子積食的時候臉色會失去本應該有的紅潤光澤,而是變得暗黃無光,年齡稍微小一點的寶寶在鼻梁位置還會出現一條青筋,非常容易看見;

四、舌苔厚,脾氣臭

小孩子的脾氣本來就陰晴不定,說鬧就鬧,但是進入積食階段,孩子的情緒會更不穩定,脾氣更臭。這時候家長們可以扒開孩子的小嘴看看舌苔,如果不是紅潤,而是厚膩的話,說明積食了,如果還發黃說明積食非常嚴重了

了解了這4點,基本上可以算是積食界的半個醫生了,如果能有治療和預防積食的對策,那就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小兒積食科醫生」啦!

首先,是學會如何緩解積食症狀?

孩子積食的時候,首先要暫停孩子的進食,餓一兩頓沒事,再帶孩子出去戶外跑跑,促進腸胃蠕動。還可以按一按孩子的神闕穴,這些手段都有很好的消食導滯作用!

其次,是學會如何預防積食發生?

一般來說,不同體質的孩子患積食的概率和程度都不一樣,但是,脾胃好的孩子一定是不容易積食的,因為脾胃是主管運化功能的,食物被充分消化吸收就不容易積食。

但是10個娃娃就有9個脾虛的,這完全只能靠父母們平時養著了。教大家一個既能養孩子脾胃又能幫助孩子補充鈣、鋅的食補方法,如下:

小米粥裡加一寶:

在家裡備一些小黃米,煮點粥,在煮好後的粥裡加一寶「|懷|菇|甘|」。它裡面含有山藥等多種膳食,大家知道山藥對養護脾胃有很好的效果,為了同時補充到鈣和鋅這兩種元素,家長們直接在粥裡加這樣一寶就行了。

注意:要等粥放置常溫後再加,不然會破壞這種食物的活性。一般來說,隔三差五的喝一碗,不出兩月,孩子的脾胃就慢慢養起來了,發育自然比以前要高出一個臺階!

相關焦點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該病的主要症狀有嘔吐、食欲不振、腹瀉、便秘、腹脹、腹痛和便血等。造成孩子沒胃口、厭食的原因較多,主要有:全身性疾病的影響、藥物影響、微量元素(如鋅元素)缺乏、氣候影響(如夏天天氣炎熱)、餵養不當、神經性厭食等。孩子患小兒積食怎麼辦?
  • 夏季小兒容易積食,一旦有4種表現,切勿忽視,多半孩子脾胃虛弱
    孩子不吃飯,最著急的還是父母,就怕孩子生病,營養不良,影響到孩子的發育。許多家長哭訴"現在孩子還處於在發育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營養怎麼都跟不上,最近一段時間不是鬧肚子就是咳嗽,抵抗力還弱,經常生病。其實,這也屬於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過於著急上火。
  • 7歲男孩積食,3年僅長5公分,醫生:孩子5種表現,父母別忽視
    前段時間,璨璨班裡組織體檢,在經過細緻地檢查後,醫生告知家長,璨璨胃裡有大量的積食,長期脾胃虛弱,既消化不良,又吸收不到有效的營養,所以3年時間裡,璨璨僅僅長高了5公分,發育緩慢,比同齡人落後了一大截。在經過詢問後得知,璨璨的飲食上有很不好的習慣。
  • 家長們請注意,這4種食物已被拉黑,兒科醫生:越吃積食越多
    天天在3歲的時候就飽受積食的「折磨」,整個人瘦瘦弱弱,調理了大半年的時間才好,慢慢的長肉了,個頭也起來了,但是最近又開始積食了,原因是奶奶覺得天天比較瘦,想給他吃些肉,覺得吃肉可以溫補,有抗寒的能力,沒想到體質沒補上去,反而還積食了。
  • 1「果」是小兒積食的「宿敵」,堅持常喝、做好2事,積食自消
    孩子的身體可以平安健康的發育是一家人最關心的問題,孩子的身體健康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也越來越寵溺,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家長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孩子。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更是對孩子寵愛有加,各種零食從不間斷,大魚大肉也是家常便飯,家長經常讓孩子這樣吃,忽略的孩子脾胃的消化能力,時間長了孩子身體很容易積食。小兒積食現在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主要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引起的,孩子的脾胃比較嬌嫩,飲食不當會導致身體消化不良,長期以往會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引起積食。
  • 小孩眼睛有4個表現別忽視,脾胃八成已「爛如漁網」,快給娃消積食
    小孩眼睛有4個表現別忽視,脾胃八成已"爛如漁網",快給娃消積食中醫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來源於下眼瞼承氣穴。因此,中醫認為,脾胃與下眼瞼關係密切,下眼瞼的顏色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脾胃的狀況如何。4、呈現晦暗:小孩子長期遭受到積食的負擔,會使得脾胃過度損耗,引起脾胃虛弱,進而會使得小孩攝入的食物得不到轉化,無法吸收營養,致使小孩氣血不足。所以這些脾虛、氣血虧損的孩子的下眼瞼是呈現晦暗的,而且臉色一般也是蠟黃的,還有些孩子會出現有眼袋。
  • 7歲男孩半年長高10公分,兒科醫生: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莫忽視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飲食也越來越豐富,尤其是在孩子的飲食上,家長們一點也都不含糊,會給孩子吃各種有營養的食物。然而,長期過度餵養,就容易出現問題。#積食#7歲多的樂樂今年上二年級,身高也已經到了130CM左右,可以說是班級裡個子最高的,這讓許多家長都很羨慕。
  • 小兒積食最怕「一種水」,若孩子愛喝,衝走積食,脾胃越來越好
    孩子平時身體好好的,為什麼會積食呢?很多家長對小兒積食都有「誤解」,認為自家的孩子平時也吃不多,怎麼就突然積食了呢!其實,導致孩子積食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因為「吃」。1、日常飲食複雜,經常吃一些難消化、刺激、油膩的食物,導致脾胃運化下降,造成積食。
  • 3種積食傷脾食物,吃一口等於吃5個塑膠袋,但很多家長常給娃吃
    後來表妹出差回來,帶媛媛去看了醫生才知道是積食了。 醫生說,兒童的消化系統不完善,如果你吃了一些不可消化的食物,很容易出現胃腸疾病,從而影響兒童的營養吸收和身體發育。
  • 出現4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這個核心問題要抓住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積食其實是大家的俗稱,它在中醫裡的名字叫積滯,這是很多家長們非常熟悉、但又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因為孩子經常積食的話,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積食嚴重,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甚至影響到智力。那麼,寶寶為什麼會發生積食呢?
  • 3種零食正在偷走孩子的身高,易積食不長個,提醒:9歲前要少吃
    有個8歲的女童麗麗,一直是家裡人寵愛的對象,一直都很喜歡吃零食,長輩也很縱容孩子吃,想吃的一般都買給孩子吃,沒拒絕過,慢慢的,麗麗就養成了每天都要吃很多零食的習慣,有時候甚至會代替一日三餐。一年後,麗麗變得不愛吃飯了,也經常便秘有口臭,而且這期間沒有長個過,慢慢的變成了班裡最矮的學生。
  • 96歲院士研究小兒積食70年,提醒:3種食物是爛脾王,少給娃吃
    但是,即使父母細心照料,還是有不少孩子出現積食的問題。孩子的脾胃嬌嫩,飲食不當很容易出現積食的問題,尤其是添加輔食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年近百歲的肖娟院士,研究小兒積食的問題將近70年。她認為目前孩子積食的問題都是「吃出來的」,所以處理孩子積食,還是要從飲食方面入手。
  • 太子金顆粒教你如何判斷小兒積食發燒還是感冒發燒?
    小兒發燒是家長最棘手的事情,6歲之前的孩子一般家裡備上紅藥水,用於小孩發燒的緊急服用。但如果不找出小兒發燒的原因,對症治療,靠藥物降下去的燒很快可能再反覆。一般小孩發燒多是積食發燒或者感冒發燒,那麼如何正確分辨呢?
  • 孩子積食不長個?醫生:這3種營養亂補一通,難怪積食成這樣
    一、醫生提醒:3種"營養"別亂補,傷娃脾胃,甚至影響發育 1.湯泡飯中的營養 大多數寶寶餵食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很多家長就會給孩子吃些湯泡飯,飯吃起來更有滋味,吞咽更容易,但是會給孩子的脾胃帶來很大的負擔,加上裡面的油脂和鹽分,吃多了也會損傷脾胃,影響正常發育。
  • 孩子積食難消化,臉上或有3種變化,不忌口4種食物,娃身高難長
    孩子出現積食不消化,臉上會有3個變化,家長一眼就能看懂。 孩子積食難消化,臉上或有3種變化,不忌口4種食物,娃身高難長 1、面黃肌瘦
  • 寶寶積食口氣臭,多用2招小兒推拿,化掉積食胃口好
    進入秋冬天,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家長要做好寶寶的保暖工作,不要讓寶寶著涼了。寶寶脾胃虛弱,各方面都還沒有發育完全,很容易著涼,出現感冒。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慾,寶寶特別容易不愛吃飯,容易影響到影響的吸收,導致寶寶發育緩慢。
  • 4歲娃積食,2年僅長3公分,醫生:發現5個信號,家長別大意
    後面去兒童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長期積食,還有輕微的脾虛症狀,所以不能很好地吸收營養,導致發育變得緩慢。醫生孩子告訴鄰居,若是再不及時幫孩子清理積食,孩子的免疫力就會降低,容易生病,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 孩子積食引肺炎!醫生: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老積食慢慢消散
    中醫把小兒「疳積」列為四大難症之一,並不是因為它有多難治,而是因為很多家長發現不了,等了很久等積食拖得太久,發展成發燒、咳嗽、肺炎等疾病,才知道是積食所致,所以說積食越拖越嚴重,及時發現孩子積食,十分重要。
  • 孩子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前的「末日四騎士」!家長可別讀不懂
    孩子生病次數與脾的功能有很大關係,若是經常運動,脾的功能好,自然少生病,若孩子經常積食,又不常運動,脾虛瘦弱,各種疾病都會「找上門來」。孩子生病不是悄無聲息,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的「末日四騎士」。嘴唇發乾:有的小孩喜歡舔嘴唇也會讓嘴唇變幹,所以發現孩子嘴唇發乾的時候要排除這一種情況,一般來講,孩子脾臟,其華在唇,如果孩子有積食,內熱嚴重,脾胃虛熱,則會表現為嘴唇發乾。
  • 若出現4種異常,或是脾虛積食的前兆,要警惕
    若出現4種異常,或是脾虛積食的前兆,要警惕1.口臭,舌苔厚膩孩子出現口臭是脾胃不好的表現。當我們和孩子近距離接觸時,會聞到孩子嘴裡有一股酸腐味,孩子的舌苔也是又厚又白。4.容易生病,鼻子上有青筋消化不良會導致營養不良,孩子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咳嗽。另外,注意觀察如果孩子鼻梁有青筋,這也是中醫上見說的脾胃虛弱的典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