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前的「末日四騎士」!家長可別讀不懂

2020-12-15 健康新經

近日學習小兒脾胃養護,在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初生出腹論》中讀到這樣一段。

「凡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兒於日中嬉戲,數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帷帳之中,重衣溫暖,譬猶陰地之草,不見風日,軟脆不堪風寒也。」

意思大概是,如果在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出門去玩,可以讓孩子「血凝氣剛,肌肉牢密,堪耐風寒」,這樣的孩子很少生病,但如果孩子經常在家裡不出門,每天穿得非常多,那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非常容易感到外邪。

孩子生病次數與脾的功能有很大關係,若是經常運動,脾的功能好,自然少生病,若孩子經常積食,又不常運動,脾虛瘦弱,各種疾病都會「找上門來」。

孩子生病不是悄無聲息,這4個表現是積食生病的「末日四騎士」。

上下眼瞼:有的老人說孩子一變雙眼皮就要生病了,這其實不是毫無道理的,上下眼瞼有它所對應的臟腑,上眼瞼是脾,下眼瞼是胃,若是發紅則是積食,若是發青則說明積食已久,若已經發黑就說明積食已經非常嚴重了。

嘴唇發乾:有的小孩喜歡舔嘴唇也會讓嘴唇變幹,所以發現孩子嘴唇發乾的時候要排除這一種情況,一般來講,孩子脾臟,其華在唇,如果孩子有積食,內熱嚴重,脾胃虛熱,則會表現為嘴唇發乾。

口氣酸臭:孩子的口氣分很多種,一般來講,早起或者吃完早餐10分鐘漱口後有酸腐的氣味,則說明吃的食物沒有消化,食物發酵產生酸腐的氣味,從呼吸道蔓延上來,出現口氣,這是積食比較早期的表現,也非常好判斷。

睡眠不安:孩子的睡眠不會騙人,食不和則臥不安,若內有積食,睡眠就會非常不安穩,表現為翻來覆去,手舞足蹈,說夢話,磨牙等,有的小孩在入睡後會出很多虛寒,父母也要重視。

為什麼孩子容易積食脾虛,其實問題主要出在父母的餵養習慣上:

小兒飲食有任意偏好者,無不治病

孩子偏食、挑食時,就容易容易,獲取營養不均衡了,身體自然也會受到營養,但反過來說若是原本就存在積食脾虛,也容易有偏食挑食的表現,如果胃火大的小孩喜歡吃肉,而有的父母在看到孩子愛吃肉的時候卻非常高興,覺得孩子胃口好養活。

過寒涼

寒涼傷脾胃,兒為虛寒,先天的體質就是正氣不足的,如果吃了比較多寒涼的食物,脾胃就會更加虛寒,原本脾胃就不足了,這下更是加劇了這點,所以一定少讓小孩吃寒涼的食物,寒涼食物包含的不止是溫度低的食物,像火龍果、綠豆也都是寒涼食物。

勸食、哄食、逼食

這在很多家庭中都很常見,尤其是老一輩的人中,用誘哄、逼迫、勸告等等方法,就想讓孩子多吃一些食物,其實很容易造成孩子吃得過多,而且脾胃有它們自己的節奏,有的時候孩子食欲不振,可能就已經有積食了,而家長還在逼迫孩子多吃,只會讓積食更加嚴重。

過度營養

有的時候大夫告訴家長讓孩子少吃一些,家長就會理解為「飯量」上的少,而改變了飲食結構,將米麵減少,換成肉蛋奶,這些過度的營養仍然讓孩子的脾胃吃不消,容易出現積食。

關注小孩脾胃,減少積食,體質更好

現代中醫經常會用柳果刺鋅來調節孩子的脾胃,整體上它比較溫和,非常適合孩子,不用擔心過度消積的問題,而且柳果刺鋅中含有十多種藥食同源的成分,既有消食導滯的山楂、雞內金、麥芽,又有健脾祛溼的柳果、山藥、茯苓,同時還加入了清熱解表的金銀花,從多個維度去改善孩子體質,預防積食再次發生。

我們現在養孩子總是養得太精了,才會讓孩子禁不起風吹雨打,有的時候不妨「粗」一些,讓他吃得少點,稍微凍一凍,說不定可以收到驚喜的效果。

相關焦點

  • 4歲半女童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主任:3種食物家長別餵
    樓下老王家的女兒今年4歲半了,名叫昕昕,聽說這段時間孩子經常生病,把老王折騰得不行,孩子受苦,家長也跟著操心,並且這孩子今年來都沒有長個,身高還停留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後面帶昕昕去檢查才知道,孩子脾胃非常虛弱,並且肚子裡有大量的積食囤積,這就導致了昕昕經常生病,體質差,身體不長個。
  • 6歲女童身高1米41,醫生:別讓娃積食,3個好習慣孩子少生病
    經過了解後才知道,小花這孩子從小很少生病,更是沒有住過院,偶爾有幾次感冒,也是自然好了,很少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常生病發燒、咳嗽、喉嚨發炎等等。於是,大家紛紛問家長,怎麼帶出這麼好的孩子的。原來小花的爸爸是內科醫生,面對大家的疑問,小花爸爸表示,想讓孩子少生病,多吃飯長高個,那就是養好孩子的脾胃,別讓孩子積食!
  • 4歲娃積食,2年僅長3公分,醫生:發現5個信號,家長別大意
    後面去兒童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長期積食,還有輕微的脾虛症狀,所以不能很好地吸收營養,導致發育變得緩慢。醫生孩子告訴鄰居,若是再不及時幫孩子清理積食,孩子的免疫力就會降低,容易生病,對孩子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 關注孩子身上的3個表現,是脾胃受損的「信號」,家長別大意
    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每一個做父母都關心的事情,自從有了孩子,父母的生活重心也會從自己身上轉移到了孩子身上,衣食住行事事精心,希望孩子能有個好身體。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全家人都照顧著,時時刻刻的關注著,如果孩子身體上出現了一些異常,做家長的也會非常緊張。
  • 3種食物是積食脾虛的「幫兇」,家長卻不知,難怪娃總生病不長個
    一、3種食物是積食脾虛的「幫兇」,家長卻不知,難怪娃總生病不長個1、醃酸菜對北方人來說,鹹菜就是一道具有酸味和辣味的特色家常菜,通常是當開胃菜吃,但在醃製食物時,會加入大量的鹽,如果吃多了會在胃部產生一種物質叫亞硝胺
  • 醫生提醒:小兒積食有4種表現,夏天最容易被家長忽視,要牢記
    最近全國各地都在下雨,但是氣溫卻一直在升高,天氣變得溼熱,孩子們的食慾也不如之前,孩子不吃飯,最著急的還是父母,很多家長跟我訴苦:「孩子現在學業重,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營養怎麼跟的上,這不最近不是鬧肚子就是咳嗽,還經常生病,既惱火又心疼」。
  • 它是脾胃的「清潔工」,孩子隔三差五喝,清理積食便秘,愛長個
    孩子脾常不足,飲食上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積食的毛病,非常傷害脾胃,影響孩子的健康生長和發育。這不,隨著臨近秋分,氣溫也慢慢下降,雖然孩子胃口好了不少,但是晚上睡覺不踏實、愛踢被子,卻折騰的家長苦不堪言。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表現,很可能說明已經積食了。
  • 勸告:孩子輕微積食也別拖,容易傷脾還不發育,還有家長不清楚
    我問朋友孩子是不是積食了啊,朋友也不以為然,但前兩天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孩子現在積食嚴重,這幾天每天都發燒,正是這個階段,也是把一家人給嚇壞了。其實上次去朋友家的時候,孩子就有積食的表現,不愛吃飯、面色發黃,但朋友一家卻都不在意,這一下拖了這麼長時間,並且這段時間孩子活動還比較少,讓孩子的積食變得越來越嚴重了,這也導致孩子出現了發燒發熱等情況,另外積食拖得時間越長,對孩子的影響也會越大,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容易生病,還不長個。
  • 忠告:孩子未滿3歲,隔三差五喝一水,增強脾胃不積食!別捨不得
    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總是少不了「擔憂和無奈」,最近小區裡的寶媽群,也是一天到晚消息響個不停,很多都在說孩子的食慾不好,吃個飯也是特別的費勁,脾氣也大,動不動就會哭鬧。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孩子脾虛有積食了,現在的孩子難帶,很容易生病,多半就是因為積食,有時候積食會降低孩子的食慾,有時候還會長期咳嗽,很多家長對此也是束手無策。
  • 喝水也能積食?8歲之前,孩子喝水儘量別在3時間段,易積食脾虛
    大部分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產生這樣一種疑惑,孩子的身體之前從來沒出現過什麼問題,突然一段時間就會出現食欲不振,不好好吃飯的現象,而且身體還非常容易生病,反覆的發燒,咳嗽,讓家長痛苦不已。讓一些家長頭疼的是,明明自己已經非常小心孩子的飲食了,每天給孩子吃的差不多,營養均衡也比較豐富,食物也比較容易消化,但是孩子身體還是出現了積食。不僅僅是飲食不當才會引起小兒積食,和飲水也有一定的關係。
  • 小孩眼睛有4個表現別忽視,脾胃八成已「爛如漁網」,快給娃消積食
    而且孩子就開始揉起了眼睛,弄的眼睛又青又腫,而且全身還開始長了很多小紅點。唐唐趕緊抱著孩子去了醫院。幸運的是,她來得及時。醫生說,孩子這很危險,小兒脾虛,加上變應性體質,如果唐唐送得再遲一些,孩子很可能會出現休克。後來經過醫生的詳細詢問,這才知道孩子出現過敏的原因。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小孩積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常見並不代表可以被家長忽略。中醫上認為,積食一來百病生,如果家長不重視孩子的積食,任其發展,最後很有可能會形成非常嚴重的危害,甚至發展成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需要手術切除的地步。
  • 夏季小兒容易積食,一旦有4種表現,切勿忽視,多半孩子脾胃虛弱
    也因如此,孩子們的食慾也大不如前,平時看見啥都想吃,但是這段時間,看見啥都提不起興趣,怎麼都不願意吃。孩子不吃飯,最著急的還是父母,就怕孩子生病,營養不良,影響到孩子的發育。許多家長哭訴"現在孩子還處於在發育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吃營養怎麼都跟不上,最近一段時間不是鬧肚子就是咳嗽,抵抗力還弱,經常生病。其實,這也屬於正常的現象,家長不要過於著急上火。
  • 孩子未滿3歲,這幾類輔食儘量別吃,選不當,積食傷身,耽誤發育
    餵養不當導致積食很多家長到現在還愛炫耀孩子吃了多少,過度餵養其實就是讓孩子積食、脾胃受損的第一步。積食後沒能及時調理就會很快脾虛,脾虛再引起積食,這是個死循環過程,跳不出來孩子就能一直陷入愛生病的循環中。
  • 關於小兒積食,這4點一定要提醒家長
    紅霞上下打量了一下她的孩子,遞給她一個體溫計說:「先測一下體溫吧!看孩子這活潑樣,不像是感冒發燒,最近吃飯怎麼樣?」過了一會兒,孟婷看了下體溫計說:「這次38℃,說起吃飯,這幾天真是叫我頭大啊,我每天變著花樣做飯,這孩子還是沒胃口,都是哄著吃一丁點。」
  • 中醫解讀小兒積食,常用這物泡水喝,趕跑積食,孩子長高個
    關於孩子的脾胃,有一個問題經常出現,就是小孩子特別容易積食,當然這也是小孩子的特點。那麼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孩子營養過剩或者吃得太多,超過了本身脾胃的工作運轉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漸漸地孩子脾胃功能就會受到損害,時間長了,會導致孩子的營養不良,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積食,或者說食積。
  • 5歲男娃個頭高,很少跑醫院,奶奶說講究這4事,孩子遠離積食
    瑞瑞今年5歲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每次瑞瑞媽帶著孩子出去玩,總會被問到孩子多大了?上小學幾年級了?為啥那麼多人都認為瑞瑞上小學了呢?這是因為瑞瑞的身高,雖然現在瑞瑞才5歲,但是身高已經長到了123CM了。很多寶媽都向瑞瑞媽取經,想了解怎麼才能讓孩子長高個!
  • 這1物是脾胃「清潔工」,不是山楂片,孩子常吃,清理積食少生病
    一帶孩子去檢查,醫生說孩子已經嚴重積食了,而且脾胃功能嚴重失調,即使吃再多有營養的東西,也無法吸收,所以才會造成抵抗力下降,三天兩頭就出毛病!積食對孩子究竟有什麼危害?2、 免疫力下降長期脾虛積食的孩子,免疫力就會變差,因為積食容易加重身體其他器官的運荷,會讓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營養吸收,所以才會導致抵抗力變差。
  • 孩子積食,會有8個表現,多吃3種健脾食物,或對孩子身體有好處
    導語:孩子積食與飲食過多有關,孩子的腸胃不能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消化過多的食物。這很容易使食物滯留在腸胃中並最終形成積食,建議父母控制孩子每餐吃七分飽即可,帶孩子多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出現4症狀:孩子積食已經嚴重了!解決積食,這個核心問題要抓住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積食其實是大家的俗稱,它在中醫裡的名字叫積滯,這是很多家長們非常熟悉、但又非常害怕的育兒問題,因為孩子經常積食的話,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如果積食嚴重,可能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甚至影響到智力。那麼,寶寶為什麼會發生積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