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談寫作:落花水面皆文章

2020-12-12 選調生

四時讀書樂

作者:翁森 (宋)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落花水面皆文章:葉聖陶談寫作

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寫作是作家的事,真的是如此嗎?其實寫作是每個人的事,只是我們經常忽略了這個問題,認為只有長篇大論,只有發表的文章,那才是寫作,其實不是的。

寫一句話,寫一段話,寫一篇文章其實都是在寫作。我們在朋友圈發的動態,在微博上的評論,在工作中書寫的報告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在寫作。把自己想到寫下來,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把自己的觀點展示出來,這些全是寫作。

經常有朋友們在博客或者朋友圈持續發一些孩子的狀態並寫下當時的情感,寫作就是要表達我們的情感,把我們內心的感受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而我們那些茶餘飯後的娛樂和八卦、各種新聞也會通過評論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並寫出來,這也是寫作。就常見的就是我們讀完書,看完電影,總是要回味下裡面的所講所演的內容,尤其那些讓你感同身受的情節,我們通常也會通過書評,讀後感,影評,影后感的方式把這些寫下來。同時,還有被我們忽略掉的工作,在工作中其實寫作的地方會經常出現,下個月的計劃,這個地總結,各種會議,報告,計劃書。身邊許許多多的事情都是在寫作。

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寫自己想寫的,從意識到思考,從思考到表達。

話怎麼說,文章就怎麼寫

你寫作的時候,有沒有這幾種感受:

不知道寫什麼?

文章條理不清晰?

文章沒有說服力,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

葉聖陶老師告訴我們,寫作其實就是說話,話怎麼說,文章就怎麼寫,用你現在的語言寫下最親切的文字。通篇的文章不但可以念,而且還可以聽,話不囉嗦,文章還要乾淨。

你現在好好想下,你說話的方式,言語的表達,是怎麼樣的?

有沒有說話很到位,直接可以指出事情的中心點?

又或者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你說了半天,對方說了一句:「不好意思啊,你剛才說的我一句沒聽懂。」的尷尬瞬間。

那麼你可以把這些話,全部變成文字寫下來,看看自己是不是你願意把這些文字看完呢?看完後知道這些文字到底要表達什麼嗎?那麼這些問題到底出現在哪呢?

這就是我們在上面提到的,文章沒有條理,沒有說服力,其實把這些文字還原回去,那麼就是你說話時沒有主題思想,囉嗦了半天,都沒在主題上,或著自嗨起來,後面就跑題了。同伴有時會打斷你說:「這個咱們就先談到這,下面說點正事。」

看說話就是寫文章,話說清楚了,有邏輯,有主題思想,文章自然不會差到哪去。

有人說話讓人愛聽,有人說話讓人煩躁,變成文字自然也會這樣,那麼你會問了我們話都說不好,怎麼寫作呢?那就是多多的練習。怎麼練習呢?閱讀就是寫作的基礎。

寫文章的基礎就是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覺得閱讀更是我們養成習慣的重要條件之一。閱讀要認真,然後在求速度,一本書如果經常馬馬虎虎地就讀了,首先是這本書做了無用功,同時還浪費了時間,最大的問題就是習慣,養成了我們馬馬虎虎的習慣。閱讀馬虎,做事也會馬虎,是同樣的道理。

閱讀不良習慣的養成,會影響到自身的表達,寫作能力也就無法提高。從上學開始,我們就學習閱讀,並且要總結文中的中心思想,抓不住文中的主題思想,就像我們在寫文章時,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別人看完文章後,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所以要好好閱讀,體會作者怎麼用心思,怎樣有條理地表達出中心思想。你就仿佛是和作者一起想過,考慮過一樣,到自己寫文章的時候就會輕車熟路,比較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我們要多閱讀,閱讀後要學會複述,提煉文章中的核心內容,這就是表達。表達就是語言,文章就是把語言變成文字,看事情就這麼簡單。所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千萬不可以小瞧閱讀的力量。

多閱讀還有一個好處,是積累素材的方式之一。

落花水面皆文章

說到落花,你會想到這句話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落花就像我們身邊的素材,全部都展現在你的面前了,而你寫不來的原因,就是把自己變成了流水,沒有去用情,沒有去感受,沒有去觀察。

葉聖陶老先生說:「作文不該看作一件特殊的事情,猶如說話,本來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作文又不該看作一件呆板的事情,猶如泉流,或長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異其致。

我們要把生活與作文結合起來,多多練習,作自己要做的題目。久而久之,將會覺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種發展,是一種享受,而無所謂練習:這就與文章產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

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充實生活,把你想表達的情感,用語言表達出來給大家聽,再化成文字讀給大家聽。

落花水面皆文章,請做個「有情」之人。

相關焦點

  • 葉聖陶《怎樣寫作》6句話道出寫作真諦,文章這樣寫才會有靈魂
    公開寫作4年,從默默寫作2年顆粒無收,到如今靠副業寫作月入5位數,走過太多彎路、踩過太多坑。關於怎樣寫作,記住這本寫作必讀書目——葉聖陶先生的《怎樣寫作》——中的6句話就夠了。寫作4年所有體悟都逃不出這6句話,剩下的,就是行動,去寫,去刻意練習。
  • 葉聖陶: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通過這3點實現的
    寫一篇文章,多看幾遍,多修改幾次是一種很好的習慣。葉聖陶認為:認真的人,也是文章寫得比較好的人。而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並不是因為僅靠天分「寫」出來的。那麼問題來了,要怎樣去修改文章呢?一篇好的文章又需要去怎麼修改呢?葉聖陶在《落花水面皆文章》中都給出了答案。
  • 葉聖陶:教你養成三個寫作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用簡淺而生動的文字描述荷花動與靜的畫面。這些文字雅俗共賞,無論是讀還是聽,都能讓人清楚明白,感受荷花之美。越是置身於海量信息流動的時代,簡潔易懂、傳遞價值的文字越為可貴,它們是筆耕不輟的寫作者追求的目標。尋求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不僅有多寫多練,也包括從經歷時間錘鍊的經驗中汲取養分。《怎樣寫作》是已故教育家葉聖陶的作品,出版於2007年。
  • 興趣、激情、真實,布雷德伯裡的「寫作之道」
    寫作也是一門手藝,有著這門手藝的人也許不是一位聞名於世的大家,但偉大的作家往往都有著寫作這門手藝。如果說《納博科夫最喜歡的詞》講的是偉大作家的寫作技術,《寫作的禪機》講的就是偉大作家的手藝,也是布雷德伯裡的寫作之道。本書作者雷·布雷德伯裡是美國科幻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編劇、詩人。一生高產且獲獎無數的布雷德伯裡,他的寫作啟發了無數讀者,讓他們勇於做夢、思考、創作。
  • 葉聖陶:關於教師寫作的七個方面
    看點 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這不僅僅是學生會面臨的問題,也時常令老師們感到頭痛。其實找準方法,自然而然能夠寫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我國知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在他的筆墨中分享了關於寫作的七個方法和思路,希望對讀者參考借鑑有助益。
  • 名家談寫作|林語堂:寫作的藝術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名家談寫作|朱光潛:選擇與安排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葉聖陶: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就幫他養成以下3個習慣,比補課管用
    而這個難題我國近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早早就給出了解決方案。葉聖陶先生曾認為,語文的語就是口頭言語,文則是書面用語,簡而言之就是考驗閱讀的能力與寫作的教養。二、養成寫作的習慣寫作如說話,貴在求誠。——葉聖陶葉聖陶提出了一個觀點,寫作應該求誠:從下筆的那一刻開始就要拋棄那些不可以驗證的、虛浮的話,寫作需要誠懇、真實。也就是說孩子們要養成不亂編瞎話的寫作習慣,一定要寫的真實。如果寫的不好怎麼辦?那就不停的寫,葉聖陶認為只有找到寫作的生活源頭,孩子的文章才會寫的有思想與情感。
  • 名家談寫作|王鼎鈞:記敘的技巧——直敘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跟著名家學寫作
    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我們心中的所想所悅呢,寫作真的能實現我們被看見的欲望嗎,日本著名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暢銷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分別從寫作的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等四個方面來讓我們了解寫作的真實意義和基本功。從寫作的內容上來說,大多數自己想寫、別人又愛看的文章都是隨筆體裁。隨筆不是隨心所欲地描述,而是產生於事象和意象的交匯。
  • 葉聖陶曾孫:葉杯賽不賣證書!
    11月20日,一代教育大家葉聖陶的曾孫、葉杯系列賽事全國組委會主席葉剛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自揭「家醜」,痛斥這一亂象。葉杯省級決賽考前培訓:8800元,5次課寫作一對一,保一等獎。5800元,5次課寫作一對一,保二等獎。」    葉家後人    組委會未授權任何賽前培訓    對此,葉剛表示,全國組委會未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以「葉聖陶杯」或者「葉聖陶」的名義組織付費賽前培訓。「葉杯賽賣證書好像是應該的,怎麼就沒有人想過這是多麼醜惡的事情?我一再強調,葉杯是受人尊重的賽事!
  • 大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從小學開始養成這2個習慣
    這是70多年前對於語文的定義,可見葉聖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有多先進。葉聖陶先生曾經在《葉聖陶教育文集》提到:「對於本國文字的閱讀與寫作的教養」。說白了。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就要掌握兩個關鍵點,一個是閱讀能力,一個是寫作能力。
  • 距知天命還有一年,我要把自己打造成最具發展潛力的寫作IP,行嗎
    第一份書單來自由公眾號章魚書單開具的《關於提高寫作能力的書單》,在書單中推薦的幾本書大多來自葉聖陶和夏丏尊兩位大師。比如由葉聖陶、夏丏尊二位先生合著的《文心》,還有葉聖陶先生編寫的《文章例話》以及夏丏尊的《文章作法》。《文心》《文章例話》《文章作法》,這三本合在一起,已經是一門完整的寫作指導課,有道,有術,有體系,有範例。
  • 「葉聖陶杯」- 全國轟動的華人作文大賽開始報名啦!
    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寫作要求】1.自選角度,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應用文除外)。2.小學生一至三年級不少於200字,四至六年級不少於400字;初中生不少於600字;高中生不少於800字。3.書寫正確、工整,卷面整潔。4.不要抄襲,不要套作。
  • 青華中學學生在「葉聖陶杯」作文大賽獲獎
    記者了解到,「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中學生》雜誌社承辦,參賽對象為高中生。青華中學四位同學呂曉傑、陳怡佳、楊晨瑜、潘一婷經過初賽到決賽層層選拔,在專家組嚴謹而公正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分獲全國決賽一等二等三等獎。
  • 名作賞析:《荷花》葉聖陶
    荷花,花大色豔、清香四溢,出淤泥而不染,被譽為「花中君子」.葉聖陶老先生正是這樣,他的性格基調隨著向現實人生的邁進,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了一個由天真、樂觀到憂鬱、深沉,由享受美好到沉醉其中的狀態。《荷花》這篇文章描寫了夏日公園裡一池盛開的、素雅的白荷花,作者觀花而觸景,沉醉其中,與荷花合二為一的感受。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就要從小教他這2件事
    其實我們按照葉聖陶的話來說,語文就是教孩子說話和寫話,而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這兩點來訓練孩子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二、教會孩子寫話葉聖陶老先生表示「作文即做人,我手寫我心」,也就是說作文其實就是講我心裡的話寫出來,葉聖陶以前就會要求孩子們寫東西,但從來不會給孩子固定內容,而是讓孩子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定要堅持寫,因此他也教育出了不少優秀的才子。
  • 名家談寫作|林斤瀾:世界上的小說,都從短篇開始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編者林斤瀾世界上的小說,都從短篇開始年紀也漸漸地老大了,會忽然思鄉起來。
  • 文章寫作:抒情的作用
    寫文章不可無情。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作者對自己要寫的人和事,沒有激起強烈的情感,就不會打動讀者的心靈。有人以為,寫文章就是用許多華麗的詞藻,言辭美了,文章自然會美的。殊不知「繁採寡情,味之心厭」,沒有真情實感,美麗的文採反倒令人生厭的。
  • 《我所見的葉聖陶》閱讀練習及答案(2020年雲南省中考題)
    24.文章第⑤⑥段詳寫了什麼內容?作者為什麼要詳寫這兩部分內容?(4分)25.為什麼本文的標題是「我所見的葉聖陶」,而不是「我所知道的葉聖陶」?24.(4分)第⑤段詳寫葉聖陶的創作過程(1分),表達作者對他出眾寫作才華的讚賞和羨慕(1分);第⑥段詳寫葉聖陶與朋友為「我」餞行時的情形(1分),表達作者對他珍視友情的感激懷念之情(1分)。(結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