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就要從小教他這2件事

2020-12-23 欣欣寶貝的媽媽

葉聖陶作為我國現代作家、知名教育家,甚至還有著「優秀的語言藝術家」的稱號,可以說是我國教育事業開創了先河,在1949年後,先後擔任了教育部副部長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對我國教育的影響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早在70多年前,葉聖陶老先生就曾說過:「所謂語文,語便是口頭語言,文便是書面文字」,說白了語文就是教孩子說話和寫話,知道現在也是這個樣子,尤其是最近兩年,大語文時代的到來,教材改革,高考語文難度提升,家長若是在不重視,那麼孩子遲早被淘汰。

就連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教授都表示,若是家長再不注重語文,那麼將來至少有15%的孩子在高考中答不完試卷,這番話也讓很多家長產生了嚴重的焦慮,甚至開始盲目地給孩子補習,但實際上效果甚微。

其實我們按照葉聖陶的話來說,語文就是教孩子說話和寫話,而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這兩點來訓練孩子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一、教孩子說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首先我們要先讓孩子學會說話,這裡的說話並非只單純地用語言交流,更重要的是積累詞彙量在說話的過程中,我們沒聽到一個詞彙,就會為自己多積累一些詞彙,而這些詞彙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幫助。

而讓孩子積累詞彙最快的方式就是閱讀,溫儒敏教授表示高考有15%的孩子答不完試卷,所說的就是從不閱讀的孩子,因為他們的閱讀速度、理解速度都要比愛看書的孩子低很多,因此底子就很薄弱,一到考試更是發懵,並且教孩子說話的最好方式也是閱讀。

葉聖陶老先生在去世之前,也曾給老師們寫過很多建議,其中最多的建議就是讓學生們多多閱讀,並表示語文學習的重點就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看優秀的書籍,並將其中優秀的內容抄寫下來,這些都是為自己將來打好基礎的重要方式。

對於孩子閱讀的選擇,欣欣媽建議家長一定要選擇名家經典,相比於那些沒什麼意義的小故事,我給孩子準備的這套書是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為了傳承優秀兒童文學中的精品而整合的一套注音類故事書《魔法拼音名家經典》。

其作者包含:任溶溶、張秋生、周銳、沈石溪、湯素蘭、管家琪、王一梅、湯湯,每一位都是我國知名作家,並有無數作品獲得過全國大獎,甚至有眾多作品被中小學生語文教材收錄,作為課文來讓孩子學習。

而且這套書的設計很貼心,考慮到不同孩子拼音水平不同,還可以掃碼學拼音,從根本上讓孩子學會如何自主閱讀!

二、教會孩子寫話

葉聖陶老先生表示「作文即做人,我手寫我心」,也就是說作文其實就是講我心裡的話寫出來,葉聖陶以前就會要求孩子們寫東西,但從來不會給孩子固定內容,而是讓孩子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定要堅持寫,因此他也教育出了不少優秀的才子。

其次就是利用課文教會孩子寫作,要知道能夠被語文教材選作課文的文章,幾乎都是對孩子有很大幫助或啟發的文章,而通過對課文的刨析和理解,能夠更好地教會孩子表達,讓孩子了解如何寫作。

通過這種方式來教會孩子寫作文絕對要比光看作文書有用得多,並且若是在有一套專業的課文分析書,那麼對孩子的幫助將會更大。

像我為孩子準備的《課文裡的寫作密碼》,就是一套根據小學1-6年紀課本編撰的寫作書籍,和語文課本上的內容1:1還原,讓孩子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複習和預習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幫助孩子一舉兩得。

其作者曹海棠老師更是中學高級教師,市優秀班主任,曾獲得過全國第二屆群文閱讀教學大賽特等獎,希望通過《課文裡的寫作密碼》為更多孩子開啟寫作之門!

當然這套書除了有幫助孩子寫作以及課文上的內容,還有這視頻教育的內容,足足18節微課,每個年級都有3節充滿沉浸體驗的互動課程,為了模擬真實的課堂教學,會有老師引導,提問,有學生回答,質疑,觀看者能沉浸在教學場域中,提高書籍使用效率,讓孩真正暢遊在寫作的海洋裡!(強力推薦)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我們要讀活書,不要讀死書,要讀真書,不要讀假書,要讀動書,不要讀靜書。

簡單來說就是要以生活為中心從而進行指導和教學,不要讓孩子為了讀書而讀書,當你真的參悟這句話後,那麼對於孩子的語文提升將會有巨大的幫助。

我是欣欣寶貝的媽媽,從事兒童教育行業七年,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專業的育兒知識以及早教方法,當然還有一些育兒時發生的趣事,希望能夠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啟發從而更好的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大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從小學開始養成這2個習慣
    當然溫儒敏教授也曾對這件事兒做出了解釋,他認為高考就是選拔人才的考試,語文的改革中,閱讀速度已經成為考試的一個項目,所以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也正常。雖然溫儒敏教授給出了解釋,但面對這樣的改革,很多家長開始焦慮,孩子這語文該怎麼學、怎麼考?
  • 葉聖陶: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就幫他養成以下3個習慣,比補課管用
    而這個難題我國近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早早就給出了解決方案。葉聖陶先生曾認為,語文的語就是口頭言語,文則是書面用語,簡而言之就是考驗閱讀的能力與寫作的教養。英國著名的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孩子們容易忘掉規則,但是只要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作用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了。」因此家長們想要讓孩子學好語文,就要在小學階段提前給孩子打好基礎,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讓孩子的日常生活更自律,學習生活更自立,這可比補課管用得多。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想要孩子學好語文,要給他這兩樣東西
    竇桂梅曾在一次開學典禮中引用了原復旦大學校長蘇步青的一句話:「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那麼怎麼才能學好語文呢?竇桂梅給出的答案是,想要讓孩子學好語文,要給他兩樣東西。想要讓孩子學好語文,要給他兩樣東西。竇桂梅在接受中國教育報專訪的時候曾說過,要給孩子們兩個園子:一座田園和一座花園。
  •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精選12幅書法欣賞,網友:堪比專業書法家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乃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書法作品。提到葉老,可能很多人瞬間便能想起語文課本中的那些文章,比如有《爬山虎的腳》《稻草人》等。之所以記得著名清楚,大概是因為「背誦全文」總能使人印象深刻。除了終身致力於出版及語文工作,葉聖陶同許多傳統的文人一樣喜歡書法。
  •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近些年來,教育部對語文這一學科越來越重視。語文再也不是以前隨便學學就可以打高分的一科成績了。而從今年的各個地區在高考中 獲得高分成績中也不難看出,語文!早就成了拉開成績的關鍵了。因為語文這一學科不像是數學、英語那麼抽象,從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影子,所以孩子不需要怎麼用功,就可以考出一個過得去的成績。但是不用心學習語文,孩子的語文成績也只能止步於「過得去」了。想要孩子學好語文,是有一個秘訣,關鍵就是要抓住「根」。
  • 葉聖陶:沒養成這3個習慣,孩子想要成為學霸的路是遙遠的
    但現實可能是,家長們催促督促孩子們學習,但孩子的成績可能依然不如人意,費心費力也沒有成果。如何讓孩子成為學霸呢?家長們苦苦尋求辦法。令人慶幸的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早就給我們準備好了答案。在葉聖陶先生看來,想讓孩子成為學霸,要幫助他們養成三個好習慣,特別是第二個。
  • 顧之川:為什麼要學語文、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
    鍾南山是今年的抗疫英雄、功勳人物,他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特別講到語文,他說:「我經過了至少七十幾年的學習,最大的體會就是要學好基本功,只有具備了最基本的知識以後,你才能夠往上走。學好基本功,最重要的就是要學好語文,這樣才懂得如何對事情進行分析總結。」 北大自主招生有一年面試的題目是「母語和外語學習關係」。
  •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告訴你:要想孩子成才,習慣很重要,專注更重要
    作為孩子,我也是挺慚愧的,從小到大在我身上花了不知道多少心力,浪費了多少補課費。雖然後來我也有努力學習迎頭趕上,但是對於那種一直都很自覺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崇敬之情。所以值得深思的是,孩子要怎樣才能成為品學兼優,學習主動,讓父母不操心的人呢?我國著名教育學家,作家葉聖陶老先生給出了答案。
  • 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什麼?六個字三個習慣,讓他從小高人一等
    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什麼?我孩子從小開始,基本上也會做到每天堅持以上四項內容的學習。我所認識的朋友當中,凡是比較重視對孩子教育的,一般都會堅持讓孩子閱讀、練字、讀詩的。學好語文最好的途徑是從時開始積累和養成良好語文習慣。當然,這裡面還有很多的細節需要區別與細化。教育的角度來說,背古詩還是其它,區別並不大。實際上,這四項內容可以概括為閱讀(包含記憶,即背誦)和練字兩項。
  • 孩子看著優秀作文老想仿寫,我告訴他做好2件事,結果作文更精彩
    那些能把自己的作文變成鉛字,印在書上的孩子,真了不起啊!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剛開始學寫作文,不能急於求成,可以從仿寫開始。那是一個春天的下午,我「仿寫」了一篇關於「春」的作文,急匆匆跑進老師辦公室。語文老師一見我氣喘籲籲,還以為出了什麼事,連忙放下手中的筆:「小胖,有什麼事?」
  • 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
    數學考了100分,我們的孩子真聰明。語文考了100分,孩子學習不錯。事實上,在小學階段,語文思維的建立比數學更重要。通過文字理解題目,而且是主動地去讀題理解,比家長在一旁教3個小時的效率要高。2、 家長的耐心不是講題講的時間長可以想像,在這3個小時中,孩子的恐懼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一直在增加的。首先是對數學的恐懼,孩子會認為我是不是太笨了?這幾個數字我就是不會也不懂。其次是對家長的恐懼,爸爸講了好幾遍,我還是不會,完了,我要挨打了。
  • 葉聖陶曾在成都一中學教語文 菜油燈下批改作文
    一天中午,中國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和逃亡的同胞一道一路往西,好不容易來到了成都,看見桐蔭如蓋的古街,回想一路離開故土、一路流浪的情景,葉聖陶蹙緊了額頭。  受聘語文教學兼文科部主任  葉聖陶此次到川,主要是任成都開明書局編務,然而當四川省教育廳教育科學館的邀請涵遞到他手上時,這個鐘愛教育,對教育一往情深,滿懷教育興邦的教育家,毫不猶豫接受邀請,並受時任列五中學校長的留美博士湯茂如盛情邀請,任四川省立華陽中學(列五中學前身)語文教學兼文科部主任。
  • 學好漢語拼音等於插上遨遊語文天地的翅膀,你的孩子學好了嗎?
    在孩子學拼音的事上,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在自己孩子學好漢語拼音的事上,家長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也許有些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送到學校了,教孩子拼音那是老師的事。誠然,教學孩子拼音的工作是老師的職責、本分,是要努力去做好的。但實際上,並不是老師努力了,按規定完成了教學計劃,孩子就能夠把拼音學好的。
  • 你被小學語文成績的假象騙了嗎?學好語文的秘訣其實就兩個字
    如果不重視閱讀,死抱著教材學語文,那麼學生進入中學後就會越來越力不從心,到最後在最關鍵的高考考場上,恐怕也難以獲得好成績。 而一個語文水平真正良好的學生,他可以從容應對任何形式的考卷,高考中也不會表現得平庸。 如何應該學好語文?這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一些思路。
  • 專訪丨小提琴教育家蘇達:孩子想學好樂器,這個「金三角」少不了
    7月2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見到蘇達時,他的一位10歲的學生剛被中央音樂學院附屬小學以第一名的成績錄取,作為我省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奏員,以及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小提琴專業委員會會長,蘇達正在忙著為這名學生進行最後的演奏培訓。在少兒小提琴教育方面,蘇達成就斐然,曾取得河南省歷史上參加全國少兒小提琴比賽獲獎零的突破。
  • 小時候「逼」孩子做這4件事,長大後孩子會感謝你
    但學習這件事,僅有興趣是不夠的。多多也有不想練琴的時候。 讓孩子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大人省心,孩子省事,但這不是尊重,而是放縱。 學習,從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 孩子的優秀一定是大人付出了心思、孩子付出了努力。
  • 這本民國的初中語文課本,我為什麼要推薦給你——《文心》
    這本書只是一本很簡單的初中語文課本,不過不是現代的,而是民國的。你可能會抱怨,初中語文課本好無聊的,這種書有什麼可讀的。那我推薦給你,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本書是我國兩位著名教育學家和語文學家合著的,專門為了培養中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 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
    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老師也好、教研員也好,大家都在研究語文教育、關心語文教育。為什麼要學語文呢?怎樣才能學好語文?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怎樣教中小學生學語文?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幾個話題。也就是說,語文課不是教孩子背什麼叫名詞、什麼叫比喻、李白是哪裡人、魯迅的代表作是什麼,不是背這些,而是主要學如何運用語言文字。第三是綜合性,雖然學語言是主要的任務,但是關乎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這和文學有關,和文化有關,和思維訓練也有關係。第四是實踐性,也就是說,學好語文主要靠實踐。什麼意思呢?
  • 孩子從小背古詩對不對?父母儘早了解這3件事,與糾結說拜拜
    相反,還有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年齡還小,他們壓根不理解古詩詞的含義,而逼迫孩子機械的背誦會使孩子的思維僵化,這是不科學的「填鴨式教育」。這兩個陣營的家長們都各執一詞,好像都很有道理,那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背誦詩詞嗎?揭曉答案之前讓我們先了解這三件事!
  • 學好語文,三分靠課內,七分靠課外!
    小編導讀: 學好語文的關鍵在於閱讀,而閱讀的習慣需要從小培養。多閱讀些課外的知識,將終生受益。可是獲救後,他只用了82天,就完全恢復了原來的能力,原因就在於,在他的成年之前,他沒有錯過受教育的那些"關鍵期"。 做為一個稱職的父母,在教養自己的孩子時,就應該認識關鍵期,不錯過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期。把握住了"關鍵期",教孩子就會事半功倍,錯失了"關鍵期"去教孩子,就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