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背古詩對不對?父母儘早了解這3件事,與糾結說拜拜

2020-12-18 小柳媽媽育兒指南

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或者正在有這樣一個困惑:是不是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開始背誦古詩詞呢?

其中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可是各有千秋,有的父母以武亦姝、王恆屹等優秀兒童為例,說明背誦古詩詞的孩子有多麼的鶴立雞群,有多有優秀氣質。

相反,還有的家長則認為,孩子年齡還小,他們壓根不理解古詩詞的含義,而逼迫孩子機械的背誦會使孩子的思維僵化,這是不科學的「填鴨式教育」

這兩個陣營的家長們都各執一詞,好像都很有道理,那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背誦詩詞嗎?揭曉答案之前讓我們先了解這三件事!

1、 提高古詩文在教材中的比重17年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採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小學階段(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古詩詞),古詩詞124首,佔全文的30%,古詩詞內容增長達到80%!

如果孩子從小就堅持背誦古詩詞等內容,那麼到了入學年級正式系統學習後自然會輕鬆許多。

2、 誦讀古詩詞有助於語言能力的培養梁宏達曾說:「古詩太重要了,尤其是訓練孩子說話方面。」

的確,詩詞是中華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的精華,孩子聽不懂讀不懂沒有關係,因為詩詞自身很有節奏感,所以對孩子來說讀起來並不是太難,不要小看每天的朗讀和背誦過程,長此以往兒童自然會提高對漢語古文的理解能力和語感。

3、背誦古詩詞能鍛鍊記憶力根據記憶發展規律,學齡前兒童記憶時主要使用機械記憶,這種記憶可以在不理解內容的情況下背誦。

兒童雖然不了解古詩詞的含義和文本所隱含的情感,但在背誦的過程中,他們可以不斷拓寬記憶的邊界,鍛鍊記憶。

有一種說法:從小背誦古詩詞會破壞孩子們的想像力,影響他們對古詩詞的興趣,這是真的麼?

其實,很多孩子在背誦古詩詞後出現「思維僵化」的特點、慢慢的開始「恨」古詩詞的原因都是因為背誦的方式不對。

就像近幾日網上爆火一段「7歲哥哥和2歲弟弟背誦《將進酒》」的視頻,視頻中的兩個孩子,一個7歲,一個2歲。

但是他們在背誦的是高中語文課本上的古詩詞,兩個孩子活潑可愛,背誦過程也很快樂,可見導致兒童思維僵化、不喜歡古詩詞的不是背誦古詩詞,而是誦讀古詩詞的方法。

想讓孩子背誦掌握正確方法,家長要注意這兩點:

1、不要強迫孩子背誦詩歌尤其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由於他們的特殊年齡段有的特點,他無法理解父母為什么爸爸媽媽讓我背誦這個東西呢,也無法預見未來會有各種需要古詩詞的場合,強迫孩子背誦詩歌,只能讓孩子覺得古詩詞枯燥乏味。

如果家長真的想讓孩子喜歡朗誦詩歌,就不必嫌累,多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往往會事半功倍。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畫,可以讓他邊畫畫邊讀詩,他懂的詩自然會被記住;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玩,你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根據拍子說第一句話和下一句話。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音樂,你可以找一些古詩詞有關新歌來學習,巧妙地轉換思路就可以很輕鬆愉快地背誦古詩詞。

2、不要刻意追求數量「目標」學齡前兒童天生就是「小搗蛋鬼」。這讓父母不得不用一個量化的「目標」來限制孩子,如果他們沒有完成,就強迫他們就必須繼續下去。也就是說哪怕是用有趣的方法,孩子們也會感到壓力和排斥。

與其把讀古詩詞當作一種目標,不如讓它成為一種習慣。每天用固定的半個小時陪孩子們熟悉或背誦幾首古詩詞,邊讀邊玩。如果你今天沒有背下來,明天還可以接著背。只要孩子們養成這種習慣,你就不必擔心背誦的數量少了。

和大家分享一套好書:《跟著爸爸學古詩》,我已經把它給我的孩子們看了,我真的覺得它很有趣,很新穎,想分享給大家。

這套古詩詞畫冊是三位父親一起創作的;

曾獲中央媒體」金話筒獎」的著名播音員蘇楊,也是一對5歲的雙胞胎父親。蘇爸爸負責這本書的古詩詞閱讀部分,能引導孩子們利用專業正確的發音來感受詩歌的美從而讓孩子們產生興趣。

兒童繪本畫家齊毅是這套圖畫書的主編和畫家,這位父親他結合父母和孩子的閱讀經驗和藝術技巧,為這套圖畫書匹配繪製出了豐富而古典的圖畫。

何楠,兒童文學作家,是這套圖畫書新童謠的創作者,他為古詩詞創作了新的童謠,這些童謠更容易理解,更有趣,可以輔助孩子們理解和記住枯燥的古詩詞。

每一首古詩也都有一個特殊的「親子時間」推薦環節,這是幾位父親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的親子互動。每次我都會用這個推薦的的親子互動內容與孩子們一起互動,然後我會自己想一些類似的內容來加深孩子們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

因為我的孩子非常喜歡畫畫,所以我會鼓勵他在學了一首古詩之後嘗試自己也來畫一幅。如果背誦有些不流利,我就會把畫貼在牆上,這樣孩子可以經常看一看,加深自己的興趣以及記憶,不得不說這樣做最後的效果真的很好。

如果你想了解讓孩子們有出色的記憶能力就購買吧,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的古詩背誦小能手。

相關焦點

  • 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益處」,未來學習會很輕鬆
    但究竟要不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一直是存在著爭議的:有些父母認為孩子不能夠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就算背會了也沒有用,長大以後就會忘記了;還有一些父母認為,讓孩子從小開始背古詩,會影響到孩子的創造力。但這些父母不知道的是,孩子從小背古詩並不是為了背而背,背古詩可以對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產生積極的作用。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是最好的答案
    近些年來,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越來越重視讓孩子背古詩詞這件事了。尤其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的武亦姝火了之後,更是讓不少家長堅定了讓孩子從小接觸故事的想法。所以說,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已經是最好的答案了。因為從小背古詩,這3個「隱形的好處」完全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對於語文、歷史成績的提升教育部對中小學生語文教材改革,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周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教孩子念詩、背詩,可現在不少家長都覺得,小孩讀不懂詩,背了也沒用。甚至還有人說:小孩子背古詩是「填鴨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大腦!那麼,從小背古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有沒有必要呢?孩子聽不懂古詩,就不能背嗎?答案當然是:能!古詩是一種十分講究的語言藝術,尤其注重意象、押韻和平仄(聲調)。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學者葉嘉瑩,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葉嘉瑩老師自己所說,今天她所獲得的成績與掌聲,與她父母對她在詩詞方面的培養密不可分。從她3歲起,父母就教她背誦古詩,讀識漢字。 從小受到的詩詞教育和文化薰陶使她受益匪淺,如果沒有父母悉心的詩詞教育,她不會成為一個學術大家。
  • 為什麼要從小背古詩?尹建莉: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多一份命運的垂青
    讓孩子從小學習古詩詞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古詩詞能以其凝練、厚重、美好的含義陶冶情操,加強文化修養。孩子那麼小又聽不懂,他背了真的會記住嗎?著名學者葉嘉瑩給出的答案是:「小孩子是不了解詩意的,但根本沒有關係,就像唱歌一樣。記憶在行雲流水間就增長了孩子的底蘊。」蒙曼曾說:「詩詞三歲聽有三歲的味道,六十歲聽有六十歲的味道」。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種「益處」,以後成績不會太差
    許多父母都會把古詩作為孩子學習語言的啟蒙,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背誦古詩成為了「必需品」。父母們的共識,除了以背古詩來開發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也以背古詩來為今後的學習打下牢固基礎。01寶媽讓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孩子的大腦獲得無形「開發」,學習輕鬆又優越曾聽說這麼一件事,
  • 孩子從小就要背古詩詞,背後這3點好處,讓孩子「受益匪淺」
    孩子從小就要背古詩詞,背後這3點好處1、 培養孩子的氣質堅持讀古詩詞的人的氣質是會有明顯的變化的,這就是文人氣息的由來。3、 可以增強記憶力孩子的記憶力是可以得到鍛鍊的,在3歲之前的孩子記憶基本都被封存,儲存在大腦的舊皮質中,這就變成了「潛意識」。後續的新的記憶就會被存儲在新皮質中去,讓孩子有意識地去背誦古詩詞是對於孩子的一種潛意思的教育,能夠有效地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在某問答平臺上看到一個問題:讓孩子背誦古詩詞、古文有什麼意義?這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現在的文明社會,既不用文言文,也不需要古詩,懂不懂文言文古詩,對人的生活影響根本不大,甚至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
  • 梁宏達談教育: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隱形好處」
    詩人希摩尼德曾說,詩為有聲之畫,畫為無聲之詩。詩詞幫助人們感悟人生,但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從小背古詩?前幾天偶然看到了梁宏達的一則視頻,內心的疑問得到了解答。梁宏達認為,古詩是歷史遺留的最高遺產,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孩子的未來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都大有益處。甚至可能會促進孩子的大腦開發,讓孩子的人生更順利!
  • 孩子不願意背古詩,試試林志穎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古詩
    由此可見從小教育孩子背誦古詩詞的好處多多,但是如果方法用的不正確,那麼會適得其反,影星林志穎曾經通過微博分享他的育兒方法,很多粉絲看了也連連點頭稱可,他的育兒方法也獲得北大教授的點讚,這使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我國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背古詩滋養長大的孩子,他們得到的不僅是文採和詩情,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 孩子背古詩傷大腦?科學研究:這樣學詩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就在大家感嘆孩子有學問的時候,有個家長卻說:「小孩背這麼多古詩,會傷大腦。」也有幾個家長響應說:孩子年紀小不理解詩詞含義,背了也是浪費。現在背會了,上學用到的時候也會忘,還不如好好玩幾年。之後這群孩子再沒接觸過這門語言。直到孩子7、8歲時,已經完全不記得曾經的背誦經歷,即使讓他們聽希伯來語,孩子也聽不懂不知道意思。但是,當哈羅德·伯特嘗試讓孩子同時開始學習希伯來語與另一陌生的語言時,他驚奇的發現,孩子學希伯來語的速度比另一種快了1/3。
  • 「詩詞女神」葉嘉瑩,3歲開始背誦古詩,用詩詞餵大的孩子不一般
    葉嘉瑩老師自己所說,今天她所獲得的成績與掌聲,與她父母對她在詩詞方面的培養密不可分。從她3歲起,父母就教她背誦古詩,讀識漢字。從小受到的詩詞教育和文化薰陶使她受益匪淺,如果沒有父母悉心的詩詞教育,她不會成為一個學術大家。
  • 孩子背古詩時並不一定了解其中的含義,那麼讓孩子背古詩有用嗎?
    ,也沒有引用古詩顯得那麼有氣質,畢竟「腹的讀書氣自華」這句詩文不是浪得虛名的。某些古詩還與成語有一定的淵源,有些成語直接就是脫胎於古詩之中,比如李白的《長幹行》中的詩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住長幹裡,兩小無嫌猜」,這兩句詩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兩個成語的由來。
  • 寶寶會背古詩就是聰明?別高興太早,智力開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背古詩已經成為了孩子們早教的必備課程,現在很多父母聊天,基本都是:「我家孩子今天背了幾首古詩」、「我家孩子昨天在很多朋友面前背了好幾首古詩」等等,但寶寶會背古詩就是聰明嗎?雖然我被驚到了,讓孩子學古詩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如果是父母用來進行攀比的,那孩子學習古詩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而且寶寶會背古詩並不一定就是比別人聰明!
  • 孩子小時候要去背古詩麼?不能單純的硬背,要去理解了才行
    我相信媽媽們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孩子在6歲前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背唐詩三百首呢?中國文化的傳承,父母們做的還是不錯的,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著重給孩子培養這方面了,教孩子背誦唐詩詞。
  • 孩子靠「硬記」學古詩,背得快也忘得快,選對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文|全文共1987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3歲的夢嬌沒上幼兒園前,已經會背十幾首古詩了。媽媽帶她參加入園考核當天,為了凸顯自己女兒的聰慧,跟園長說,她現在會背十幾首古詩,是不是可以分到重點班?沒有興趣「打底」的背詩,孩子容易被反噬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現在大多數孩子背古詩都不是因為自己感興趣,而是父母強迫的。有位做早教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則小故事,她給一位小朋友做輔導,聽說孩子很早就開始接觸古詩,能記住一百多首,背得滾瓜爛熟。
  • 孩子「大語文」啟蒙,從背古詩開始,家長學會這兩點,可事半功倍
    小金媽媽最近被朋友圈裡的一個小視頻給整焦慮了,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就能把故事背得滾瓜爛熟,而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時候一句話都表述不清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於是小金媽媽打算摒棄自己以往佛系帶娃的方式,開始加入到「雞娃」大軍的行列中。在小金媽媽半個月的努力下,孩子終於能背出一首唐詩了。
  • 寶寶會背古詩就是聰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父母要看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1-2歲的寶寶能不能背古詩,已經成為父母心中聰明與否的判斷標準了。甚至有一些父母,還專門給孩子報一些背古詩的早教課程,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更聰明。寶寶會背古詩就是聰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小區的公園裡,經常有很多阿姨帶著孩子聚在一起聊天。說到孩子,阿姨們總能滔滔不絕,有一位阿姨帶著炫耀的語氣說到:「我家孫子,今年一歲多,就已經可以背十幾首古詩了」。說完,她便讓自己的孫子當場背了幾首。旁邊另外一些阿姨都紛紛感嘆,說孩子真聰明,小小年紀就可以背那麼多古詩了。
  • 從小接觸詩詞的孩子,長大有什麼不一樣
    孩子背誦古代詩歌是否有意義?如果是這樣,含義在哪裡?這是很多父母非常糾結的事情。孩子小時候讓他學習害怕他不會理解。孩子長大後,他擔心孩子會落後於別人。小女孩還說:「你認為有好父母的孩子像我一樣,很調皮但很聰明嗎?他們的父母是不是像你一樣打孩子罵孩子?孩子是不是變笨了?」爸爸對女兒那一系列理智而有根據的話感到忍俊不禁,女兒藉此機會補充道:「看,你說我會的古詩少,我可以用古詩說服別人。」「你呢,只會嗷嗷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