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提升「硬實力」和「軟實力」優化養老服務環境

2021-01-19 瀟湘晨報

(1)加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由市、縣財政共同投入2.45億元,在全市5個縣(市、區)各建設一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現已投入使用3個,有力提升了縣區級機構養老的承載能力。總投資2.85億元的市第二社會福利院整體遷建及精神病康復院、東興區雙橋養老服務中心、市中區大自然老年養護中心等4個公辦養老機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同時,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全市現有民辦養老服務機構37所。

(2)實施適老化改造。從2018年起,連續3年開展養老機構適老化改造,共投資7600萬元對57家養老機構進行了改造,按照實用、安全、舒適、關懷的原則,重點改造了廁所、廚房、公共活動室,增添適老化設施設備,有力改善養老機構的服務條件,提升老人的舒適度。

(3)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協作機制,整合醫療、康復、養老和護理資源,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臨終關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2016年,內江市被列為四川省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內江市第六醫院「替天下兒女盡孝心,為社會家庭分憂愁」的做法,被評為全國醫養結合典型經驗案例。

(4)實施信息化管理。建立居家養老信息平臺,老年人通過「12349」或者「5512349」電話呼叫即可獲得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各類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為35萬餘名困難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今年9月,市民政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內江分行合作,推廣運用「安心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有效提升養老機構內部綜合業務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養老機構基本業務管理的信息化;滿足行業監管部門實時掌握養老服務的運行情況,實現有效監管;老年人家屬通過手機APP與老人開展互動,讓家屬更加放心安心。

(5)提升從業人員服務能力。與四川省民政幹部學校合作,從2019年起,連續兩年開辦養老評估師、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養老護理員技能培訓、失能失智照料護理等6個培訓班,共培訓養老機構負責人、護理員等700餘人次。

【來源:市民政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穆罕默德·薩奇布: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
    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摘要)本世紀,各國越來越重視樹立溫和的國家形象。這種形象不但對獲得新市場至關重要,對於建立夥伴關係,謀求互利共贏,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在其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美國註定領導世界?
  • 用融合提升文化軟實力和科技硬實力
    為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轉變文化發展方式,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日,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廣播電視總局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    近年來,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文化的樣態也多種多樣。
  • ...監委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提出8條意見 以「硬約束」提升「軟實力」
    》(以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在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提出8條措施,以紀檢監察「硬約束」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推動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專家:提升硬實力和軟實力是根本
    75年後,中國逐漸擺脫任人欺凌的羸弱形象,用勤勞和智慧建設新中國,闊步邁向富強和小康。然而,在國際局勢波譎雲詭的當下,這場戰爭不應被遺忘。抗戰勝利的意義是什麼?在當下,抗日戰爭的勝利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針對上述問題,人民網專訪了軍事專家徐焰,他表示,今天回顧抗日戰爭的最大啟示是,中華民族要崛起,硬實力和軟實力都要提升。
  • 夯實信用「硬支撐」 提升城市「軟實力」
    夯實信用「硬支撐」 提升城市「軟實力」 發布日期:2021-01-13 13:53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我們有「硬實力」「軟實力」,但仍缺少這種實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現在,似乎中國什麼都能生產,各種商品遠銷世界各地,令人為之自豪。不過我們應該看到,表面上能力的強大,可能會掩蓋更深層次實力上的問題。中國不乏種類繁多的產品,但在許多領域都缺少真正的精品、核心產品。
  • 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波動詞典~5
    能力可以分為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什麼是能力?能力就是改變世界的力量。知識可以改變世界,能量可以改變世界,體力可以改變世界,腦力也可以改變世界。在這裡,腦力和體力不是作用力的意思,因為腦力和體力相比,作用力遠小於體力。所以,腦力和體力指的是能力。腦力和體力相比,腦力比較軟,體力比較硬。但是,比較軟的體力卻可以控制比較硬的體力。為什麼呢?
  • 「軟實力」要跟得上「硬實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對外友好界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優化高鐵服務質量的提案》,會後,經全國政協主席會議研究確定,該提案被列為73件重點提案之一,由外事委員會督辦。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外事委員會、對外友好界第一次聚焦民生問題。這一次,委員們又把目光定格在如何提升高鐵「軟實力」這一熱點問題上。  服務與需求的差距,怎麼辦?
  • 提升軟實力 構築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原標題:提升軟實力,構築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11月27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
  • 想要孩子成績好,硬實力和軟實力不可少
    養育孩子:經濟是「硬實力」,父母的教育引導是「「軟實力」,這兩個因素決定孩子能不能考上好高中和重點大學!我們能看到現狀是經濟實力強的家庭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或把孩子都送進了好的私立學校,或購買學區房讓孩子上優質的公立學校,這些家長靠的是經濟硬實力讓孩子獲得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從而把孩子培養成才,因為這些家長也不傻,他們是經過詳細的考察深入的了解才決定花幾十萬把孩子送到了升學率很高的私立學校!
  • 美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CIA與好萊塢
    來源:李光鬥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創造了軟實力(Soft Power)這一概念,並用它概括了這樣一種能力。他將軟實力定義為: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 羊城晚報:國足陷"五虎"包圍 比硬實力也比軟實力
    原標題:比硬實力,也比軟實力   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抽籤昨天揭曉,中國隊落入下下籤,將面對「五虎」的包圍,小組出線是小概率的事件。但是,就像國足在世預賽40強賽起死回生,小概率不等於完全沒希望。   按中國隊的國際足聯排名,在12強中列第八位。
  • 滎陽市賈峪鎮:硬實力和軟實力「兩手抓」,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大象新聞記者 曾濤 崔少鵬 董茜文明城市的建設,是一個長效動態管理過程,考驗的不僅是城市的硬實力,更重要的是軟實力,近日,滎陽市賈峪鎮通過軟硬兼施,齊抓共管,助力滎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交通安全文明出行」集中整治行動是文明城市建設硬體提升的頭一槍,賈峪鎮通過對快車道原有臨時停車位的清除,在桃賈路兩側人行道公共區域內設置200個免費停車位等措施,有力從根源解決道路高峰時快車道人機混亂、道路秩序亂等問題,鎮容環境井然有序。
  • 上海國企把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發揮帶頭作用,成為改革創新的主力軍和先行者。作為地方國資重鎮,上海市國資系統近日召開企業文化論壇。與會人士認為,新時代的國企應該用先進的文化基因鑄魂育人,用優秀的文化品牌立道塑形,把企業文化的「軟實力」轉化為新時代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硬實力」,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 中歐基金劉建平:提升「軟實力」升級「硬體系」打造卓越組織
    來源:新浪基金中歐基金劉建平:提升「軟實力」,升級「硬體系」,打造卓越組織在一次中歐基金內部培訓會上,導師要求學員們在冥想後快速描繪出腦海中的畫面。要完成這個使命,就必須從文化「軟實力」和組織「硬體系」著手,表裡相合,將中歐基金打造成一個卓越的組織。「軟實力」與「硬體系」居安思危、主動進化,是成功者得以不斷進取的源動力。
  • 硬實力+軟實力雙輪驅動!煙臺市水文局現代水文建設跑出「加速度」
    近年來,煙臺市水文系統不斷深化水文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傳統測報水文向現代水文延伸發展。8月14日,煙臺市水文局再發力,就推進「5G+智慧水文」建設、共建博士工作站分別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煙臺分公司、濟南大學籤訂協議。科技與人才雙管齊下,硬實力與軟實力雙輪驅動,為現代水文建設開啟了新篇章。  科技引領!
  • 法學者認為軟實力趨於「變硬」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4日發表題為《軟實力變硬》的文章,作者為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扎基·萊迪。文章指出,如今,軟實力本身正在被武器化。這將在貿易、法律、技術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全文摘編如下:國際關係理論家通常將軟實力與硬實力加以區分。
  • 軟實力與硬實力「雙輪驅動」,國企國際化經營開拓新局面
    「2019年《財富》世界五百強排行榜中,中國企業上榜129家,相比2018年又增加9家,但是從總體上看,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還不夠,企業軟實力還不強,缺少與世界實力相匹配一流品牌,這成為企業國際化發展短板。」
  • 在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際影響力與文化影響力等軟實力與硬實力...
    永井浩二野村控股株式會社董事長、野村證券株式會社董事長永井浩二肯定了重慶不斷提升的國際化水平。他認為,近年來重慶的區域連接作用不斷強化,外資利用情況持續向好,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已具備了紮實的城市硬實力。同時,永井浩二認為,城市軟實力是重慶有所欠缺的領域。他通過剖析新加坡、法蘭克福和東京的國際化發展案例指出:在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際影響力與文化影響力等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樣重要。
  • 孫宏斌:企業品牌分硬實力和軟實力 其關鍵都在「信用」
    名聲不是沒有一個人罵你,而是別人怎麼罵你你的名聲和信用都在哪裡。」孫宏斌稱,過去的一年中,融創能在規模快速增長至三千億量級的銷售金額,同時擁有絕對優勢的土地儲備,就源於融創的「好名聲」——這來自於融創品牌的硬實力和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