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3》帶你感受清代「茶文化」

2020-12-15 光明網

  說到紫禁城中愛好茶事的人,就不得不提乾隆皇帝了。受江南人文景觀影響,乾隆皇帝在京城修建了大量專用於品茗的茶室,為了在出巡的時候也能隨時隨地喝茶,還特地命人製作了方便攜帶用於裝置全套茶具的茶籯。如此愛茶的乾隆皇帝到底調配過怎樣的特飲?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七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與熱依扎,將踏上最美的故宮秋日之旅,尋找傳說中的紫禁城特飲,赴一場品茶的清雅之約。

  感受故宮文物裡隱藏的茶文化

  揭秘紫禁城特飲三清茶

  對於現代人來說,喝奶茶是一種潮流。其實早在清代宮廷,奶茶就已經是人氣飲品了,就連與其配套的奶茶器也頗為精美。本期,鄧倫、魏晨、熱依扎將前往清代萬壽慶典展,欣賞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勾蓮嵌石奶茶壺和銀累絲奶茶碗。奶茶壺造型別致,宛如起舞的少女,珊瑚珠與寶石的點綴更為其增添了幾分貴氣。銀累絲奶茶碗則由極細的金銀絲編織而成。打造如此精緻華麗的奶茶器喝奶茶,足以見得古人對奶茶的喜愛。節目裡,熱依扎將化身「妃子」與「秀女」,展現後宮女子飲用奶茶的日常,究竟清代奶茶和如今我們常喝的奶茶有何不同?

  在舉辦過茶宴的重華宮,三人還探尋到了乾隆皇帝獨創的特飲三清茶。這款特飲不僅配料特殊能喝能吃,乾隆皇帝還為其題寫御詩《三清茶詩》,並專門讓景德鎮御窯廠燒制配套茶具三清茶碗。據故宮專家科普,中國人泡茶用水歷來講究,陸羽在《茶經》中便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記載,而三清茶的泡製水源更是十分講究,引得魏晨直呼:「真的沒想到,刷新了我對茶的新的認知。」這款茶到底採用什麼水源竟令魏晨如此震驚?

掐絲琺瑯勾蓮嵌石奶茶壺和銀累絲奶茶碗

  鄧倫、魏晨、熱依扎共赴秋日茶宴

  茶具系列文創各有千秋

  乾隆八年開始,每年春節重華宮都會舉辦茶宴,唯有紀曉嵐、和珅、劉墉等乾隆皇帝十分信任的國家棟梁之材才能赴宴品茶。節目裡,鄧倫帶著魏晨、熱依扎與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王光堯赴一場品茶的清雅之約。王光堯老師為三人精心泡製了三清茶,並教學古人的喝茶禮儀。剛喝第一口,熱依扎便驚嘆道:「口腔裡面全是那個香味。」面對三清茶材料泡製順序的提問,精通故宮知識的鄧倫竟完美避開了正確答案,笑稱:「就我說的都不可以。」這款茶有著怎樣特殊的泡製程序?

  令人期待的是,本期學子們的文創設計也與故宮裡的茶文化息息相關。其中,魏晨帶領的廣州美術學院戰隊,將故宮元素與現代珍珠奶茶巧妙結合,大膽的撞色與一款神秘的圖形設計,更是備受上新見證官媛子的喜愛:「俯視它的時候,我想一探究竟。」熱依扎的魯迅美術學院戰隊則以一種工藝,將重華宮茶宴的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大眾面前。最終哪款文創能成功上新?敬請期待本周六20:30,在北京衛視和愛奇藝播出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

清朝貢茶雨前龍井

 

[ 責編:張曉榮 ]

相關焦點

  • 觀山茶會丨和瀋陽故宮國寶級老爺子聊故宮與茶文化,是一種什麼體驗?
    後來皇太極續建,瀋陽城的宮殿也被稱為了盛京皇宮,這就是瀋陽故宮博物院的前身。」「北京紫禁城是在明朝永樂年間1420年建成,比瀋陽故宮要早。清軍入關推翻明朝後,定都於此。清軍經過修繕後,繼續將紫禁城作為自己的宮殿。」這便是瀋陽故宮與北京紫禁城的因緣際遇。清軍入關後,清朝皇帝並沒有拋棄瀋陽發祥地,而是常常東巡這關東紫禁城,並居住一段時間。這也就意味著,北京紫禁城上好的字畫、瓷器,在瀋陽故宮也會有一份。
  • 美院動態|廣州美術學院學生為故宮上新了
    作為國內首檔聚焦故宮博物館的文創類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際,攜手高校學生設計團隊 在《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七期節目中,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學生團隊帶著他們對故宮文化的好奇,滿懷對設計的誠意來到節目錄製現場,以「茶具」為題,與魯迅美術學院的學生團隊同臺獻技,最終以一套「潮韻」為題的茶具獲得大家的青睞,成功上新
  • 《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看門人講的故宮故事
    12月8日,「『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北京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的三本新書《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也正式發布。
  • 走進故宮,感受什麼是歷史的存在
    走進故宮,這座全世界最大的古代宮殿群,你分不清什麼是傳說,什麼是真實,什麼是歷史。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帶你探訪紫禁城的秘密
    提起故宮,你能想到什麼?是滄桑厚重的歷史,還是大氣磅礴的建築......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之下於10月24日正式開播,觀眾對故宮的情懷依舊,對節目的期待未減。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全新的面貌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
  • 瀋陽故宮又上新!
    日前,瀋陽故宮敬典閣「館藏珍寶展」展廳再次更換展品,展品為清 · 石青色暗團龍紗平金繡金龍紋袞服,此件袞服展期將至11月底。瀋陽故宮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袞服在古代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是中國古代傳統服飾之一,歷經千百年的演變和傳承,最終成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的禮制服裝。
  • 《上新了故宮》:我想與你,開始美麗的際遇
    故宮是一個穿越六百年而來的智者,有著最令人神往的歷史積澱。六百年的風雲變幻,驚鴻一瞥的世間大美,勝過萬語千言。初冬的相遇·溫暖它將飽經風霜的文物、恢弘大氣的建築、流傳千古的典故化身為一檔節目,帶我們穿越時空,走進歷史,發現幾百年前的心動。我也曾用指間感受宮牆的溫度,用目光欣賞紫禁城大氣的紅,這檔節目帶給我的感受,與幾年前那個夏日的陽光一樣溫暖舒服。
  • 故宮今呈「吉祥如意」,清代皇帝在宮裡怎麼過年?
    ,展期為3個月。金如意是清代的婚慶典禮中重要陳設,如下面的這件金「宜子宜孫」囍字如意,帶囍字的如意為婚慶所用。根據清代禮儀,在帝後大婚過程中,皇后乘坐入宮的鳳輿時,要手執蘋果、金質雙喜如意(寓意「平安如意」)。(圖片及新聞來源:澎湃)新年將至,了解清代宮廷禮儀,這本書不容錯過。
  • 《上新了·故宮3》鄧倫等攜青年團隊驚喜「上新」
    明晚20:5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聶遠,將探尋紫禁城600年生生不息的印記。
  • 瀋陽故宮為您揭開清代宮廷御用品的神秘面紗
    瀋陽故宮為您揭開清代宮廷御用品的神秘面紗 瀋陽晚報 2020年08月21日 14:25
  • 瀋陽故宮展出清代宮廷御用品
    原標題:瀋陽故宮展出150餘件清代宮廷御用品中新網瀋陽8月20日電 (孟令卓)「龍耀帝鄉~清代宮廷御用品展」8月20日在瀋陽故宮開展,展出館藏文物150餘件。據展覽策展人、研究館員王麗介紹,古代帝王出行、朝會,隨行或陳列的儀仗稱之為滷簿,清代滷簿制度定型於乾隆時期。皇帝滷簿分為四等,即大駕滷簿、法駕滷簿、鑾駕滷簿和騎駕滷簿。乾隆帝東巡盛京時使用的為鑾駕滷簿。「書畫清玩擷趣生活」單元中展出的是為皇帝東巡之旅增添情趣的繪畫作品、文房清供等。
  • 故宮,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開!
    2018年11月9日,首檔故宮出品的電視節目《上新了·故宮》一經播出便引發關注,節目打破了大家對故宮的刻板印象,突破性地將故宮未開放區域首次「零距離」呈現在觀眾面前,透過嘉賓徜徉故宮的腳步來探索歷史秘密,破解文化密碼,尋求歷史和文物的「前世今生」,並從中獲取新的靈感。
  • 聯想故宮聯名新品,帶你追溯百年前的「御用品」
    不僅好看,還能「裝」聯想YOGA手提內膽包/收納包限定禮盒「繁花錦」故宮文創版,設計上取故宮藏品「月白緞織彩百花飛蝶袷袍」紋樣重新構建編排、層疊,呈現出立體美感。超大尺寸,打造你獨一無二的工作檯,底面防滑,但表面順滑,使用起來更流暢。
  • 《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中國工匠師祖魯班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故宮裡隱藏著的當代魯班是誰嗎?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開展
    12月10日,「瀋陽故宮藏清代珍寶展」在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開展。展覽匯集了瀋陽故宮館藏的瓷器、服飾、武備、雕刻、書畫等123件(套)珍貴藏品,其中館藏文物共120件(套),輔助展品共3件(套)。講述了清王朝開創者奠基創業的矢志初心,康乾嘉道恭貯聖物、以敬法祖的虔誠告慰,向韓國民眾直觀的展示清代文物從清初的實用性轉至盛世的藝術性。展覽通過歷史與文物相結合的方式,介紹大清王朝從崛起至興盛的發展過程,以及盛京皇宮自清王朝的重要歷史地位,帶領韓國民眾探尋滿族皇室的龍興之路。
  • 精美絕倫,繁花似錦,帶你領略清代玉器之美
    此時期的玉器五色皆有,其中主要的是白、青、碧3種。另外,在歷史上很少開採和發現的黃玉、墨玉,此時亦間作貴重玉器之料。山料水料並用。崑崙山玉料開採以來,很少開採山料,因為山料玉石品質不如水料仔玉。隨著治玉技藝的進步,清朝的治玉工匠往往具有獨到的設計能力,即使是玉質不佳的山料玉,也可以制出上好的玉製品,而且比之水料玉器的精美,山料更別有一番風味。
  • 《上新了·故宮》帶你揭秘皇帝的人生大事
    愛奇藝《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的最後一期便講述了關於皇帝大婚的細節和儀式究竟皇帝大婚還有哪些特殊的規矩呢?節目正片裡我們一一尋找本期節目也是《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期回望十期節目的精彩從乾隆的新潮藝術品味到雍正老十三的兄弟情從
  •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在澳門展出 反映滿漢文化交融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在澳門展出 反映滿漢文化交融新華網  作者:郭鑫  2020-12-17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服飾在澳門展出 反映滿漢文化交融新華社澳門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蔡明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
    中國工匠師祖魯班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但你知道故宮裡隱藏著的當代魯班是誰嗎?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八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蔡明,將尋找故宮裡的當代魯班,體驗故宮修復工藝和勘測技術。
  • 故宮裡能否跑馬?替已故研究員,講《火燒圓明園》背後的清代武備
    在這場戰景中,有許多官和兵穿戴甲冑,也是不對的,甲冑只是清代閱兵時的軍禮服,在清代晚期作戰時是不穿的,有許多書面記載和清代記實的圖畫為證。 編者註:如果您真上手過清代晚期的儀仗甲冑的話,就知道,其金具的輕薄超乎想像,特別是胄上的飾物輕輕一掰就會斷裂,校閱時穿這個都要非常小心,真要穿這個上戰場,試問是照顧自己還是照顧脆弱的甲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