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靈魂封在這封信裡,你去旅行的時候,請把它隨身帶在口袋裡,挈帶它同去玩玩,但不許把它失落在路上。(朱生豪的情書)
1997年的夏天,被譽為「不下於冰心女士的才能」「詩文如瓊枝照眼」的詩壇才女,的宋清如女士得享天年,與丈夫朱生豪相聚於天國。陪伴她的是朱生豪嘔心瀝血的翻譯巨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字字深情的書信,以及裝滿了朱生豪靈魂的信封。
直到如今仍有人感嘆,朱生豪用短暫的一生做了兩件事兒,翻譯莎翁的著作和愛宋清如;朱生豪去世之後,宋清如卻只做了一件事兒,那就是守著對朱生豪的回憶度過漫長的餘生。十年鴻雁傳情,兩載相濡以沫,一生淡泊守候,那是怎樣的一段愛情!
01.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那一年的杭州,那一年的之江大學,那一年風景優美的「情人橋」邊,見證了一段愛情的開始,一對才子佳人的初次相見。之江大學之江詩社的迎新會開始了。
剛入學的常熟才女宋清如,懷揣著夢想,帶著朦朧的詩情走進了迎新會。已經破有名氣的學生詩人,大四的學長朱生豪也步入會場。這是命運安排的一場並不意外的相遇。
每一位詩社的新成員,都要獻上一首詩供大家互相傳閱。宋清如的新體寶塔詩比較小眾,並不受歡迎。寫慣了古體詩的詩社成員讀後,均搖頭嘆息滿臉複雜之色。宋清如的自信受到了在質疑之下受到了打擊,很不開心的低下了頭。
小詩傳到了朱生豪的手裡,細細品讀也頗有風味。於是朱生豪抬頭看向略顯憂鬱的新人,送上了鼓勵的微笑。宋清如的心裡好像有了一股春風,吹散了陰霾,露出了燦爛的陽光,於是自然的向學長回復了一個純真的笑臉。
在隨後的一年裡,兩個同樣熱愛詩歌的年輕人開始了寫作上的交流。而相互之間的愛慕之情,在那時候就已經萌芽。一年之後,朱生豪面臨畢業,寫了3首《鷓鴣天》贈與宋清如,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
《鷓鴣天》其一楚楚身材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遊辦理呼才子,落筆文華絢不群。招落月,喚停雲,秋山朗似女兒身。不需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愛情已經開始,在朱生豪的心中,就不會回頭。雖然只有一年的淺交,但是二人心中都有一絲情意綿綿。錢塘江畔的細雨,見證了兩個青年的分別,也見證了相思的開始。
02. 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
我愛宋清如,風流天下聞;紅顏不愛酒,秀頰易生氛……我愛宋清如,詩名天下聞,無心談戀愛,埋首寫詩文……我愛宋清如,溫柔我獨雲;蘭生應存藥,一笑憶前盟……
在長達九年的分別時間裡,朱生豪寫的情感炙熱的情書數不勝數,或浪漫、或天真、或炙熱、或溫情,讓現代人都嘆獲不已,每一句都充滿著深深的思念和真摯的愛戀。而愛情並不是單方面的,是需要互動的。宋清如也成了真正的詩人:
假如你是一陣過路的西風/我是西風中飄零的敗葉/你悄悄的來/又悄悄的去/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葉寂寞的嘆息。
一首現代詩如果還無法表達心中的思念,那就再來一首古體詩詞,沒有感情是詩歌表達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來一首:
宋清如《蝶戀花》愁到舊時分手處,一桁秋風,簾幙無重數。夢散香消誰共語,心期便恐常相負。落盡千紅啼杜宇,樓外鸚哥,猶作當年語。一自姮娥天上去,人間到處瀟瀟雨。
自從分別後,朱生豪和宋清如兩人,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杭州,漸漸陷入愛情旋渦中的兩個人,等待彼此的情書成了他們生活中量重要的一部分。
出身為貧寒子弟的朱生豪,由於出色的中英文功底,被上海世界書局委以重任——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從此,這項任務成了朱生豪一生的責任。
23歲的朱生豪在自序中寫道:翻譯此書的宗旨,第一在於追求最大範圍地保持原文的神,不得已再求其次。也務必做到字句暢曉明白。朱生豪的這種態度,受到了宋清如的支持。從此,他們的書信中有了很多莎翁情結,為愛情添加了很多意趣。
莎士比亞優美的文字,給二人增添了很多靈感和創意,讓這兩位才子才女更加沉浸其中。在詩詞和書信的互動中,二人的感情自然而然的升溫。而在感情的薰陶之下,宋清如也才思泉湧,詩情日新月異,詩作也在上海的雜誌上頻頻發表。
朱生豪把翻譯好的莎土比亞作品當作禮物送給心中最重要的人。宋清如心中激動萬分,在享受朱生豪愛意的同時,一首現代風格的新體詩油然而生,讓鴻雁捎給遠在上海的朱生豪。
宋清如《迪娜的紀念》落在梧桐樹上的,是輕輕的秋夢吧?落在適娜心上的,是遙遠的懷念吧?四月是初戀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
朱生豪用十年的時間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宋清如用十年的時間做朱生豪第一個讀者和欣賞者。十年之間,在亂世的硝煙中,在漸漸變成方塊字的莎翁劇作陪伴下,二人的感情慢慢升溫,二人的心靈世界漸漸融合在一起。
朱生豪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部《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在寫給宋清如的信中的綿綿細語和面紅耳熱的情話。在朱生豪的簡介中,在詩人、翻譯家的後面,應該在填上情書大師才更能符合他的才情。不信讀一下,年輕的你肯定會心潮澎湃!
朱生豪經典情書語錄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的快樂即是愛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願不願待我好則非我所願計及。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我不很快樂,因為你不很愛我。但所謂不很快樂者,並不等於不快樂,正如不很愛我不等於不愛我一樣。我想要在茅亭裡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船,看雲,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03.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兩年相濡以沫,一生淡泊守候。
1942年5月1日,在上海的一個小房子裡,經過十年苦戀之後,用鴻雁傳遞深情的有情人,終於走到了一起。朱生豪宋清如終成眷屬。著名的詞學宗師夏承燾先生為他們題詞:「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身為常熟富家女的宋清如,甘心為了朱生豪操持家務,共享清苦。還自己攬活貼補家用,並且在精神上安慰朱生豪不必在意家庭的貧苦,把心思全部放在翻譯莎翁劇作上,讓朱生豪深感愧疚。
看著「楚楚身裁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遊伴侶呼才子, 落筆文華洵不群」的愛人,現在卻在困苦中操勞,很多次在夜裡醒來的時候暗暗哭泣。在這種境況的考驗下,他們的愛情卻愈加純真、堅貞和香醇。
在那個充滿著戰爭和動亂的年代裡,雖然被日軍損毀兩次,但是在夫婦二人的堅毅的努力之下,朱生豪的翻譯也很迅速。朱生豪廢寢忘食的投入翻譯工作,看著由於經濟拮据、長期營養不良的丈夫,宋清如心如刀攪卻無能為力。
「小青青,我要去了。」兩年後的一天,為莎士比亞戲劇翻譯耗盡心血的朱生豪,在向宋清如說完最後一句話之後,在貧病交加中抱憾離去。二人的婚姻生活定格在1944年12月26日。這對傳為佳話的「南湖詩侶」,從此陰陽相隔。
朱生豪短暫的一生,因為有了宋清如而無怨無悔。在最後相依相伴的歲月裡,朱生豪曾經對她親愛的妻子訴說衷腸:「我很貧窮,但我無所不有。」
朱生豪心力交瘁的離開了。一堆沒有機會出版的莎翁劇作譯稿,一個四壁空空貧寒的家,還有一個年幼的兒子,這是他留給宋清如的所有財產。宋清如開始一個人默默苦撐那一段艱難困苦的歲月,守著對愛人的回憶,堅持完成朱生豪畢生的願望。
宋清如開始各方奔走,為丈夫的書稿出版做努力,在朱生豪去世三年後,世界書局終於出版了朱生豪譯本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當收到樣書時,宋清如悲喜交集淚落如雨。因為在她心中,那不僅僅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洋洋灑灑的百萬巨著是愛人十年的心血,裡面深深地嵌著愛人的靈魂。
朱生豪的去世,對於宋清如來說來得太悽涼、太悲慘,但逝去的生命終究不會能挽回。只留下宋清如守著孩子,在寒來暑往、風霜雨雪的塵世中不斷地悲悼和感傷著:
蓋惟意志堅強,識見卓越之士,為能刻骨淬礪,歷艱難而不退,守窮困而不移,然後成其功,逐其業。吾於生豪之譯莎氏劇本全集亦不得不云然。餘識生豪久,知生豪深,洞悉其譯述莎劇之始未。且大部之成,餘常侍左右。故每念其殫精竭力,瀝盡心血,未及完,竟以身殉,恆不自禁其哀怨之切也!
莎翁全集的出版,讓宋清如足以告慰朱生豪在天之靈。1954年,作家出版社分12冊,再版《莎士比亞戲劇集》。1995年8月,《朱生豪書信集》出版,宋清如親自寫序。
04.那是怎樣的一段愛情?那是沒有終點的一段真情!
朱生豪,一個落魄家庭的貧困青年,為莎翁而生,把短暫的青春獻給了中國的翻譯事業;宋清如,一個常熟富戶家庭的才女,為了愛人不顧貧寒、一生相守,只為朱生豪而生。
在朱生豪走後的半個多世紀內,在整整的五十三年裡,宋清如守著她和朱生豪惟一的兒子,守著丈夫的莎劇遺作,甘守淡泊,孤獨終老。始終沒有辜負他的重託,她用自己孤苦漫長的大半.生維護了丈夫的清白與尊嚴。
他們的愛情並沒有走到終點,而是走向了另一個起點。在他們踏足過的山林之間,在他們行吟過的湖畔之旁,在他們伴著弦歌潮汐,拈韻填詞的月色之下,和著那一句句充滿真情的詩歌,還有那一封封讓人面紅心跳的情書,他們的愛情讓人難以忘記。
「南湖詩侶」是他們給後人留下的雅稱,是他們忠貞愛情的見證。伴隨他們愛情一起成長的莎翁劇作已經成為經典,而他們的愛情也成為南湖之畔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