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詩侶:朱生豪與宋清如,那是怎樣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深情

2021-01-19 微雨憑瀾

我把我的靈魂封在這封信裡,你去旅行的時候,請把它隨身帶在口袋裡,挈帶它同去玩玩,但不許把它失落在路上。(朱生豪的情書)

1997年的夏天,被譽為「不下於冰心女士的才能」「詩文如瓊枝照眼」的詩壇才女,的宋清如女士得享天年,與丈夫朱生豪相聚於天國。陪伴她的是朱生豪嘔心瀝血的翻譯巨著《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字字深情的書信,以及裝滿了朱生豪靈魂的信封。

直到如今仍有人感嘆,朱生豪用短暫的一生做了兩件事兒,翻譯莎翁的著作和愛宋清如;朱生豪去世之後,宋清如卻只做了一件事兒,那就是守著對朱生豪的回憶度過漫長的餘生。十年鴻雁傳情,兩載相濡以沫,一生淡泊守候,那是怎樣的一段愛情!

01.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那一年的杭州,那一年的之江大學,那一年風景優美的「情人橋」邊,見證了一段愛情的開始,一對才子佳人的初次相見。之江大學之江詩社的迎新會開始了。

剛入學的常熟才女宋清如,懷揣著夢想,帶著朦朧的詩情走進了迎新會。已經破有名氣的學生詩人,大四的學長朱生豪也步入會場。這是命運安排的一場並不意外的相遇。

每一位詩社的新成員,都要獻上一首詩供大家互相傳閱。宋清如的新體寶塔詩比較小眾,並不受歡迎。寫慣了古體詩的詩社成員讀後,均搖頭嘆息滿臉複雜之色。宋清如的自信受到了在質疑之下受到了打擊,很不開心的低下了頭。

小詩傳到了朱生豪的手裡,細細品讀也頗有風味。於是朱生豪抬頭看向略顯憂鬱的新人,送上了鼓勵的微笑。宋清如的心裡好像有了一股春風,吹散了陰霾,露出了燦爛的陽光,於是自然的向學長回復了一個純真的笑臉。

在隨後的一年裡,兩個同樣熱愛詩歌的年輕人開始了寫作上的交流。而相互之間的愛慕之情,在那時候就已經萌芽。一年之後,朱生豪面臨畢業,寫了3首《鷓鴣天》贈與宋清如,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情。

《鷓鴣天》其一楚楚身材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遊辦理呼才子,落筆文華絢不群。招落月,喚停雲,秋山朗似女兒身。不需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愛情已經開始,在朱生豪的心中,就不會回頭。雖然只有一年的淺交,但是二人心中都有一絲情意綿綿。錢塘江畔的細雨,見證了兩個青年的分別,也見證了相思的開始。

02. 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

我愛宋清如,風流天下聞;紅顏不愛酒,秀頰易生氛……我愛宋清如,詩名天下聞,無心談戀愛,埋首寫詩文……我愛宋清如,溫柔我獨雲;蘭生應存藥,一笑憶前盟……

在長達九年的分別時間裡,朱生豪寫的情感炙熱的情書數不勝數,或浪漫、或天真、或炙熱、或溫情,讓現代人都嘆獲不已,每一句都充滿著深深的思念和真摯的愛戀。而愛情並不是單方面的,是需要互動的。宋清如也成了真正的詩人:

假如你是一陣過路的西風/我是西風中飄零的敗葉/你悄悄的來/又悄悄的去/寂寞的路上/只留下落葉寂寞的嘆息。

一首現代詩如果還無法表達心中的思念,那就再來一首古體詩詞,沒有感情是詩歌表達不了的,如果不行就再來一首:

宋清如《蝶戀花》愁到舊時分手處,一桁秋風,簾幙無重數。夢散香消誰共語,心期便恐常相負。落盡千紅啼杜宇,樓外鸚哥,猶作當年語。一自姮娥天上去,人間到處瀟瀟雨。

自從分別後,朱生豪和宋清如兩人,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杭州,漸漸陷入愛情旋渦中的兩個人,等待彼此的情書成了他們生活中量重要的一部分。

出身為貧寒子弟的朱生豪,由於出色的中英文功底,被上海世界書局委以重任——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從此,這項任務成了朱生豪一生的責任。

23歲的朱生豪在自序中寫道:翻譯此書的宗旨,第一在於追求最大範圍地保持原文的神,不得已再求其次。也務必做到字句暢曉明白。朱生豪的這種態度,受到了宋清如的支持。從此,他們的書信中有了很多莎翁情結,為愛情添加了很多意趣。

莎士比亞優美的文字,給二人增添了很多靈感和創意,讓這兩位才子才女更加沉浸其中。在詩詞和書信的互動中,二人的感情自然而然的升溫。而在感情的薰陶之下,宋清如也才思泉湧,詩情日新月異,詩作也在上海的雜誌上頻頻發表。

朱生豪把翻譯好的莎土比亞作品當作禮物送給心中最重要的人。宋清如心中激動萬分,在享受朱生豪愛意的同時,一首現代風格的新體詩油然而生,讓鴻雁捎給遠在上海的朱生豪。

宋清如《迪娜的紀念》落在梧桐樹上的,是輕輕的秋夢吧?落在適娜心上的,是遙遠的懷念吧?四月是初戀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

朱生豪用十年的時間翻譯莎士比亞的著作,宋清如用十年的時間做朱生豪第一個讀者和欣賞者。十年之間,在亂世的硝煙中,在漸漸變成方塊字的莎翁劇作陪伴下,二人的感情慢慢升溫,二人的心靈世界漸漸融合在一起。

朱生豪給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部《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還有那些在寫給宋清如的信中的綿綿細語和面紅耳熱的情話。在朱生豪的簡介中,在詩人、翻譯家的後面,應該在填上情書大師才更能符合他的才情。不信讀一下,年輕的你肯定會心潮澎湃!

朱生豪經典情書語錄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我的快樂即是愛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願不願待我好則非我所願計及。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我不很快樂,因為你不很愛我。但所謂不很快樂者,並不等於不快樂,正如不很愛我不等於不愛我一樣。我想要在茅亭裡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船,看雲,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03.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兩年相濡以沫,一生淡泊守候。

1942年5月1日,在上海的一個小房子裡,經過十年苦戀之後,用鴻雁傳遞深情的有情人,終於走到了一起。朱生豪宋清如終成眷屬。著名的詞學宗師夏承燾先生為他們題詞:「才子佳人,柴米夫妻」。

身為常熟富家女的宋清如,甘心為了朱生豪操持家務,共享清苦。還自己攬活貼補家用,並且在精神上安慰朱生豪不必在意家庭的貧苦,把心思全部放在翻譯莎翁劇作上,讓朱生豪深感愧疚。

看著「楚楚身裁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遊伴侶呼才子, 落筆文華洵不群」的愛人,現在卻在困苦中操勞,很多次在夜裡醒來的時候暗暗哭泣。在這種境況的考驗下,他們的愛情卻愈加純真、堅貞和香醇。

在那個充滿著戰爭和動亂的年代裡,雖然被日軍損毀兩次,但是在夫婦二人的堅毅的努力之下,朱生豪的翻譯也很迅速。朱生豪廢寢忘食的投入翻譯工作,看著由於經濟拮据、長期營養不良的丈夫,宋清如心如刀攪卻無能為力。

「小青青,我要去了。」兩年後的一天,為莎士比亞戲劇翻譯耗盡心血的朱生豪,在向宋清如說完最後一句話之後,在貧病交加中抱憾離去。二人的婚姻生活定格在1944年12月26日。這對傳為佳話的「南湖詩侶」,從此陰陽相隔。

朱生豪短暫的一生,因為有了宋清如而無怨無悔。在最後相依相伴的歲月裡,朱生豪曾經對她親愛的妻子訴說衷腸:「我很貧窮,但我無所不有。」

朱生豪心力交瘁的離開了。一堆沒有機會出版的莎翁劇作譯稿,一個四壁空空貧寒的家,還有一個年幼的兒子,這是他留給宋清如的所有財產。宋清如開始一個人默默苦撐那一段艱難困苦的歲月,守著對愛人的回憶,堅持完成朱生豪畢生的願望。

宋清如開始各方奔走,為丈夫的書稿出版做努力,在朱生豪去世三年後,世界書局終於出版了朱生豪譯本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當收到樣書時,宋清如悲喜交集淚落如雨。因為在她心中,那不僅僅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洋洋灑灑的百萬巨著是愛人十年的心血,裡面深深地嵌著愛人的靈魂。

朱生豪的去世,對於宋清如來說來得太悽涼、太悲慘,但逝去的生命終究不會能挽回。只留下宋清如守著孩子,在寒來暑往、風霜雨雪的塵世中不斷地悲悼和感傷著:

蓋惟意志堅強,識見卓越之士,為能刻骨淬礪,歷艱難而不退,守窮困而不移,然後成其功,逐其業。吾於生豪之譯莎氏劇本全集亦不得不云然。餘識生豪久,知生豪深,洞悉其譯述莎劇之始未。且大部之成,餘常侍左右。故每念其殫精竭力,瀝盡心血,未及完,竟以身殉,恆不自禁其哀怨之切也!

莎翁全集的出版,讓宋清如足以告慰朱生豪在天之靈。1954年,作家出版社分12冊,再版《莎士比亞戲劇集》。1995年8月,《朱生豪書信集》出版,宋清如親自寫序。

04.那是怎樣的一段愛情?那是沒有終點的一段真情!

朱生豪,一個落魄家庭的貧困青年,為莎翁而生,把短暫的青春獻給了中國的翻譯事業;宋清如,一個常熟富戶家庭的才女,為了愛人不顧貧寒、一生相守,只為朱生豪而生。

在朱生豪走後的半個多世紀內,在整整的五十三年裡,宋清如守著她和朱生豪惟一的兒子,守著丈夫的莎劇遺作,甘守淡泊,孤獨終老。始終沒有辜負他的重託,她用自己孤苦漫長的大半.生維護了丈夫的清白與尊嚴。

他們的愛情並沒有走到終點,而是走向了另一個起點。在他們踏足過的山林之間,在他們行吟過的湖畔之旁,在他們伴著弦歌潮汐,拈韻填詞的月色之下,和著那一句句充滿真情的詩歌,還有那一封封讓人面紅心跳的情書,他們的愛情讓人難以忘記。

「南湖詩侶」是他們給後人留下的雅稱,是他們忠貞愛情的見證。伴隨他們愛情一起成長的莎翁劇作已經成為經典,而他們的愛情也成為南湖之畔乃至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

相關焦點

  • 《朱生豪情書全集(手稿珍藏本)》句句動人心魄,字字刻骨銘心
    全書共收錄朱生豪情書308封,全面展示了朱生豪當時寫作的手跡和心跡,是迄今遺留的保存最完整的朱生豪情書手稿。308封情書,封封感人肺腑,句句動人心魄,字字刻骨銘心!1932年秋,朱生豪在之江大學與宋清如相識,兩人志趣相投,相知相許。1933年,朱生豪畢業後,兩人兩地分隔,開始近十年的苦戀之旅,以書信交流情感,傾訴相思。
  • 朱生豪與宋清如: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朱生豪,以翻譯莎士比亞名世的一代巨匠,卻同時被譽為「世上最會說情話的人」。他寫給妻子宋清如的諸多書信,都激蕩著濃鬱的愛意。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身於一個小商人家庭,兄弟三人,他行一,祖上留下一座大宅子,"房屋和庭園各佔一半,因此空氣真是非常好,有一個爽朗的庭心,兩個較大的園子,幾個小天井,前後門都有小河通著南湖"。
  • 朱生豪 宋清如:從前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就在這一年,他遇見了宋清如。那是在之江大學的詩社的一場活動中,新生宋清如還是第一次參加。宋清如在高中時就愛好新文學,嘗試著寫些新詩。那天,她別出心裁地寫了首詩,作為參加詩社的見面禮。卻不料詩社內高手雲集,自己的詩倒有些拿不出手了。
  •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朱生豪與宋清如的絕美愛情
    我這一生只有兩件事,翻譯莎士比亞和給宋清如寫情書......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朱生豪我曾經以為沈從文,徐志摩,王小波是最會寫情書的男人,其實還有一個男人是不被大眾所知道的,他就是朱生豪,他這一生,為妻子宋清如寫下了約540封情書,後編撰成書,「寄在信封裡的靈魂。」
  • 翻譯家朱生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熟悉莎士比亞的人來說,不能不去朱生豪故居。近期又一次去了朱生豪、宋清如夫婦在嘉興南門的故居。1941年12月8日日軍佔領上海,衝入《中美日報》館,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丟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資料與譯稿,三本詩集及宋清如的詩集兩冊一併被毀。1942年初失業。 1942年5月1日與宋清如成婚,至年底補譯出《暴風雨》等9部喜劇。朱生豪寧願貧窮至死,不願為敵偽效勞,僅靠微薄稿費維持極困難的生活。因要照顧幼弟,1943年初,再返嘉興定居。
  •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最會說情話的翻譯家朱生豪的浙大情緣!
    幾條河流蜿蜒而過,一葉烏篷船靜靜停泊,雖然時局動蕩,村落的日常生活卻是有條不紊,朱生豪便在這樣的時代出生於嘉興南湖一個破落的商人家庭。在學生時代,朱生豪的成績一直不錯,尤其是文科,到高中以後他的詩歌作品就已經頗有些名氣了。
  • 願得一人心,朱生豪先生寫給夫人宋清如的唯美情書,溫暖了世界
    朱生豪和宋清如視頻故事是由塗磊老師主持的綜藝節目,一個女孩在高中時就喜歡一個外表英俊的男孩,不過女孩的顏值一般,但就是喜歡。1932年,宋清如考取了之江大學,老師就向她推薦了之江詩社有位才子叫朱生豪,他的詩寫得特別好。因入社要交一首詩,於是宋清如寫了一首「寶塔詩」,朱生豪用心看過,給了一封回信,並附了自己創作的三首小詩,從此,二人詩信往來,以詩會友。
  • 朱生豪,民國最會寫情書的男人: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他一生當中,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句情書,一句比一句深情,所有的情書的對象皆是同一人,他的妻子——宋清如。朱生豪愛宋清如,愛了一輩子,深情不悔,兩人因詩結緣,一來二往,二人暗生情愫。可以說,在遇到宋清如之前,朱生豪是木訥的,在遇到宋清如之後,他宛如新生,他不善於言語表達,卻能一封一封情書地給宋清如寫,越寫越深情。
  • 朱生豪八鬥情話,將婚姻過成美妙戀愛,誰說婚姻只有柴米油鹽
    世間深情,莫過於一生只許一人,將平淡的婚姻過成美麗的詩。民國才子朱生豪清高孤傲,將所有的溫柔和深情都給了妻子宋清如,他的筆尖下,總是流淌出讓人臉紅耳赤的情話,裝點著他們美麗的愛情和平淡的婚姻。一、醒來覺得甚是愛你丁尼生說:「愛情埋在心靈深處,並不是住在雙唇之間。」只有心中有說不出道不盡的深情和刻骨的思念時,美麗的情話才會誕生。
  • 朱生豪:情話達人,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在我看來,民國時期最浪漫的一對兒應該是朱生豪與宋清如。是的,就是朱生豪,把徐志摩甩出十條街。民國的女性,如果出生於富裕家庭,那麼多半有機會成長為奇女子。比如江冬秀,比如張幼儀,比如宋清如。當然,如果是生長在貧困家庭的女孩子,未來等待她的,多半是一重接一出的磨難。宋清如有機會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很喜歡寫詩。就讀於杭州之江大學。
  • 朱生豪:這世人最會說情話的人
    宋清如為了加入校園詩社,她以一首《寶塔詩》作為「投名狀」。朱生豪讀了這首詩,微笑地把頭低下去,沒有說話,也沒有表情。幾天之後,朱生豪給宋清如寫了一封信,附上自己寫的幾首新詩。自從二人便經常通信,以詩會友。而文首提到的那首詩,便是朱生豪畢業之前向宋清如的表白詩。
  • 朱生豪和宋清如: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直至有一天,他遇上了宋清如——這個如同一泓溫婉清泉的美麗女子。那日,剛入大學、夢想成為一名女詩人的宋清如帶著自己精心創作的「寶塔詩」毅然走進了之江詩社的大門,信心滿滿的她本以為自己所作的風格清奇、半文半白的「寶塔詩」一定會博得學長學姐們的青睞,哪知,當日的詩社活動卻是以交流古體詩詞為主,而她,完全不懂傳統詩詞的平仄。
  • 譯莎翁巨作,說一世情話——最會「撒糖」的翻譯家朱生豪
    可他對一個人卻有著說不完的話,把一生的調皮,深情與孩子氣都給了她。這個人便是他大四時的學妹,年長他一歲的宋清如。宋清如,1911年生於江蘇常熟,家境富庶。因不滿家庭包辦婚姻,表示」不要嫁妝要讀書」是一位頗有主見的新女性,被譽為有「不下於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詩人。因詩結緣,因才生情,因愛結合。有的人一相逢,註定勝卻人間無數。
  • 《朗讀者》朱生豪情書—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作者:朱生豪簡介這是朱生豪先生的一本情書集。全書共收錄朱生豪情書308封,全面展示了朱生豪當時寫作的手跡和心跡,是迄今遺留的保存最完整的朱生豪情書手稿。朱生豪(1912~1944),浙江嘉興人,詩人、翻譯家。1929年就讀於之江大學,在大學的最後一年認識了宋清如,兩人因志趣相投,相知相許。1933年畢業後,與宋清如開始了近十年的通信和苦戀。1936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因戰亂而歷經磨難。1942年結婚後,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譯莎事業,最終於1944年末因貧病交迫,撒手人寰。
  • 最美情書|我願意捨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朱生豪情書》
    朱生豪,何許人也?記得初始印象,未知他的生平,尤記得他的情書,寫給宋清如的情書。感情上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十年寄信,書信多達307封,對宋清如更是有70多個不同的稱呼。在旁人看來,這人沉默到近乎自閉,其實他不過是把話攢著,只說給愛人聽民國最會寫情書的人朱生豪寫給愛人宋清如的情書。
  • 《讀書之間》之《朱生豪情書》
    內容簡介朱生豪情書前輩翻譯家朱生豪一向以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為人熟知。他本人形容自己:「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格外厭世。」「雖然都是老同學,我卻覺得說不出的生疏;坐在那裡,儘可能地一言不發。」給人不苟言笑、少年老成的印象。
  • 小說推薦:《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民國情聖朱生豪
    當年車馬很慢,一封來信要走很長一段時間,信與信的來往很是神聖,友人用信來表達感情,情人用信來表達思念。而在信上表達愛意的方式又稱為情書,情書將愛意寫在信中,宛如將靈魂封在信中,將自己的心向對方展示,所有的祝福雖然用信寫不完,但用心卻能表達到。
  • 《朱生豪情書》—若他愛你,字裡行間皆是你
    他們便是宋清如與朱生豪。朱生豪,一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詩人。宋清如,一個被譽為「不下於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詩人。在那黑暗歲月裡,兩人因詩而相識,繼而相知、相戀。與宋清如分別的日子裡,朱生豪將自己的濃濃情感寄托在一封封信裡。字裡行間讓人感受到了那份感情的熱烈。當時世人眼裡的朱生豪內斂含蓄,只有宋清如知道他內心的真摯與浪漫。
  • 肉麻的情話,只服民國翻譯家朱生豪,簡直甜到腿軟!
    他是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比較早的人之一,譯文質量和風格酌具特色,為國內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大家也知道莎士比亞是一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從此也可見朱生豪的浪漫與甜從何而來。宋清如和朱生豪在杭州之江大學相遇,熱愛詩詞的兩人在「之江詩社」的活動中第一次見面,兩人頓時相見恨晚,兩個熾熱的心碰撞在一起,隨後,很快兩人便開始了書信的往來。
  • 朱生豪:民國最會寫情書的人
    這些人雖然文筆都好,但和朱生豪比起來,畢竟差了一截。他的戀人叫宋清如,給她的信,稱呼永遠是甜的:宋、清如、好人、無比的好人、寶貝、好友、好宋、小姊姊、傻丫頭、好好、清如老姊、心愛、天使、宋先生、清如仁姐大人、好孩子、傻子、昨夜的夢……「醒來覺得甚是愛你。」曾被這麼一句話深深地感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