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簇酶可靶向治療神經炎症

2021-01-19 金臺資訊

日前,天津大學醫學部張曉東教授團隊成功設計出一類全新的人工酶——團簇酶。團簇酶具有超強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對阿爾茨海默症、腦損傷等神經炎症治療潛力巨大。相關成果1月7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

酶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催化劑,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酶催化能在常溫常壓下將化學反應速度提高百倍以上,在醫學領域對神經學、腫瘤、生物傳感等具有巨大應用價值,也被廣泛用於農業、食品、化工等各領域。然而,大部分天然酶製備困難、穩定性差、催化條件苛刻,難以大規模應用。在實驗室中合成人工酶是生物化學家最感興趣也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如何設計出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選擇性的人工酶成了全球科學家面臨的共同難題。

天津大學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團簇酶」概念,他們通過單原子調控的方法成功設計出一類具有原子精確結構的人工酶——團簇酶。實驗證明,團簇酶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其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水溶性維生素E的160倍,是花青素分子的9倍。生物學結果顯示,使用團簇酶製劑能有效減輕腦損傷小鼠的神經炎症,顯著降低病鼠體內的炎症因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簇酶尺寸超小,能通過腎臟自然濾除,這也意味著使用團簇酶藥物可以避免對肝腎等器官的副作用損傷。

「團簇酶在生物醫學領域,特別是神經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團隊負責人張曉東教授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團簇酶的可變性,提升其靶向功能,深入挖掘其對阿爾茨海默症、腦損傷等多種重大神經炎症的治療潛力。」(記者陳曦 通訊員焦德芳)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環氧水解酶抑制劑可降低神經炎症,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20年12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神經炎症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神經炎症在AD起著關鍵作用。環氧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 EpFA)是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的衍生物,具有抗炎活性。
  • 神經炎症中氧化應激的轉錄譜和靶向性治療
    神經炎症中氧化應激的轉錄譜和靶向性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4:07:31 美國格拉德斯通研究所Katerina Akassoglou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通過轉錄譜分析揭示了靶向氧化應激的神經炎症治療
  •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仿生超小納米顆粒可靶向小膠質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6:04:28 蘇州大學Zhen Li研究團隊通過仿生超小納米顆粒靶向小膠質細胞來治療帕金森氏病
  • 肺癌靶向治療7大副作用,處理秘籍都在這!建議收藏
    目前,肺癌患者的治療方式有很多,如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聯合治療等等。而靶向治療又因其療效好,副作用較低,成為了很多患者的治療選擇。 飲食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還應該在日常飲食上加以注意。腹瀉患者應該避免吃那些辛辣、油膩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腹瀉。 如果處理後仍不能緩解,可以詢問醫生能否減量或者停藥。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高齡患者(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人),出現腹瀉應該給予更大的關注,必要時可進行全身治療。
  • 乳腺癌的靶向治療有哪些?什麼時候可用?
    相對於化療,靶向治療猶如飛彈一般在分子水平對癌細胞實施精確打擊,效果要好一些,副作用也要小一些。 靶向治療為什麼也有毒副反應? 靶向藥物作用癌細胞增殖、凋亡、信號傳導通路、新生血管形成等過程中,而癌細胞的這些變化一些正常細胞也存在,所以靶向治療有不良反應了。 乳腺癌的靶向治療都有哪些呢?
  •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三陰性乳腺癌靶向治療新突破,BBOX1基因是關鍵 2020-07-28 0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類風溼關節炎治療也有「靶向藥」,生物製劑你了解多少?
    說到靶向治療,一般指的是癌症治療中的分子靶向治療,即在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來進行治療,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細胞的治療方式。那麼,類風溼關節炎有沒有一種治療方式,可以直接作用於炎症細胞因子,從而從源頭來阻止炎症反應的發生呢?別說,類風溼關節炎還真有這樣的「靶向治療」!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TFs與表觀遺傳酶共同作用靶向特定的基因組位點,導致表觀遺傳修飾。眾所周知,DNA甲基化和組蛋白翻譯後修飾等表觀遺傳標記可直接影響細胞表型和功能,一些研究已經證明了不同的表觀遺傳機制在獲得DC耐受性中的作用。 例如,組蛋白脫乙醯基酶(HDAC)11負性調節人類和小鼠樹突狀細胞中IL10基因的表達。
  • 單凌/劉純青課題組發現H4R抑制劑可有效減輕帕金森病理改變
    已知PD患者的臨床運動症狀主要是由中腦黑質內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丟失所致,但迄今為尚無有效PD治療的方式。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神經炎症和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參與介導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課題組進一步發現該特異性H4R拮抗劑JNJ7777120靶向抑制H4R可以顯著降低H4R-mRNA的表達﹑抑制魚藤酮誘導的小膠質細胞的激活,並減輕PD大鼠旋轉行為和改善黑質內病理改變。因此,H4R拮抗劑有望成為治療PD的新藥物靶點。我們於2019年發表於Brain Behav.
  • 一文梳理:肺動脈高壓的靶向治療藥物
    在靶向藥物應用前,PAH患者的預後極差,存活時間較短。靶向藥物的應用大大改善了這一狀況。今天,我們就來匯總一下治療PAH的靶向藥物。 醫脈通編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及他達拉非)可通過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增加胞內環磷酸鳥苷水平,實現肺動脈擴張。
  • 晚期肺腺癌,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該咋選?
    肺腺癌屬於非小細胞肺癌,晚期肺腺癌治療起來非常棘手。近年來,靶向療法、免疫療法的問世,為肺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那麼,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究竟該如何選擇呢?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漢鼎好醫友平臺特邀美國知名腫瘤專家Michael Castro博士,為晚期肺腺癌患者答疑解惑。
  • 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常見的抗氧化酶能幫助治療新冠肺炎
    新的研究表明,過氧化氫酶是人類、植物和動物中的一種天然酶,它可以抑制新冠狀病毒在恆河猴體內的複製。結果還表明,這種低成本的酶可以抑制嚴重新冠肺炎的炎症反應。
  • PNAS:新型炎症抑制劑可以防止胎兒出現神經發育障礙
    2019年3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發表在《PNAS》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UCD)的Bruce Hammock教授及其同事開發的一個酶抑制劑可以降低出生於免疫系統激活的母體的小鼠大腦中的炎症。由這種可溶性環氧化物水解酶引發的炎症和這些小鼠的神經發育障礙有關。
  • 生物物理所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Sci Adv:靶向LANDO 信號通路可用於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Jude兒童醫院的科學家加深了對潛在的阿爾茨海默氏病治療方法的了解。他們發現與LC3相關的內吞作用(LANDO)及其在神經炎症中的作用。該結果今天在《Science Advance》雜誌上。研究人員先前在小膠質細胞(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免疫細胞)中發現了LANDO途徑。科學家發現,刪除該途徑所需的基因後,在小鼠模型中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進程會加速。
  • 生物製劑/靶向治療時代來臨,未來兩年皮膚病治療將會發生巨變
    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病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本次大會主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張建中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皮膚病中70%-80%都屬於慢性病,發病呈現波浪式特點,從治療很快會過渡到康復。而在康復過程中,由於生物製劑和靶向藥物的激增,讓醫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皮膚病的治療將在兩年內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 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該工作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治療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哪些藥物有希望?|EHJ綜述
    02 靶向激發-收縮偶聯的分子網 進展為心輸出量降低的患者當下可供選擇的治療方式不多。如果口服血管擴張劑無獲益且無法進行心臟替代治療,姑息性血管收縮劑是唯一可行的選擇。支持其安全性的證據有限,目前也沒有出現有生存獲益證據的強心藥。
  • 「白血病」第一個靶向hSHMT1/2的抑制劑SHIN2的發現及其在治療T...
    絲氨酸羥甲基轉移酶(SHMT)具有胞漿(SHMT1)和線粒體(SHMT2)兩種亞型,能夠分別催化胞漿和線粒體的絲氨酸和四氫葉酸(THF)轉化為甘氨酸和5,10-亞甲基四氫葉酸(5,10-CH2-THF)。SHMT2和緊靠下遊的5,10-亞甲基四氫葉酸脫氫酶(MTHFD2)是癌症持續高表達的代謝酶。
  • 新發現兩種酶也與鐵死亡相關
    原標題:新發現兩種酶也與鐵死亡相關(記者衣曉峰)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中心高明輝課題組近日在國際期刊《信號轉導與靶向治療》發表研究論文,揭示了兩種酶(LKB1-AMPK)信號通路在調節鐵壞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