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炎症中氧化應激的轉錄譜和靶向性治療

2020-12-11 科學網

神經炎症中氧化應激的轉錄譜和靶向性治療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4:07:31

美國格拉德斯通研究所Katerina Akassoglou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通過轉錄譜分析揭示了靶向氧化應激的神經炎症治療。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4月13日發表在《自然— 免疫學》上。

研究人員揭示了神經炎性疾病中產生氧化應激先天免疫細胞的轉錄圖譜,並發現了新的可藥物化途徑。通過對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氧化應激的先天免疫細胞進行轉錄譜分析,研究人員確定了核心氧化應激基因的特點,即小膠質細胞簇和浸潤性巨噬細胞之間共享的凝血和穀胱甘肽途徑相偶聯。

先進行Tox-seq,然後進行小膠質細胞高通量篩選和氧化應激基因網絡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在慢性和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症模型中,穀胱甘肽調節化合物阿西維汀可以有效地降低氧化應激和軸突損傷。因此,通過氧化應激轉錄組學,可以發現具有神經毒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先天免疫人群,並可能促進開發選擇性的神經保護機制。

研究人員表示,氧化應激是先天免疫誘導神經退行性病變的主要原因。但是,尚不清楚中樞神經系統中導致氧化應激先天免疫細胞的轉錄組情況,並且尚不存在針對其神經毒性的治療。

附:英文原文

Titl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and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oxidative stress in neuroinflammation

Author: Andrew S. Mendiola, Jae Kyu Ryu, Sophia Bardehle, Anke Meyer-Franke, Kenny Kean-Hooi Ang, Chris Wilson, Kim M. Baeten, Kristina Hanspers, Mario Merlini, Sean Thomas, Mark A. Petersen, Alexander Williams, Reuben Thomas, Victoria A. Rafalski, Rosa Meza-Acevedo, Reshmi Tognatta, Zhaoqi Yan, Samuel J. Pfaff, Michael R. Machado, Catherine Bedard, Pamela E. Rios Coronado, Xiqian Jiang, Jin Wang, Michael A. Pleiss, Ari J. Green, Scott S. Zamvil, Alexander R. Pico, Benoit G. Bruneau, Michelle R. Arkin, Katerina Akassoglou

Issue&Volume: 2020-04-13

Abstract: Oxidative stress is a central part of innate immune-induced neurodegeneration. However, the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nate immune cells contributing to oxidative stress is unknown, and therapies to target their neurotoxic functions are not widely available. Here, we provide the oxidative stress innate immune cell atlas in neuro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new druggable pathways.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of oxidative stress–producing CNS innate immune cells identified a core oxidative stress gene signature coupled to coagulation and glutathione-pathway genes shared between a microglia cluster and infiltrating macrophages. Tox-seq followed by a microglia high-throughput screen and oxidative stress gene network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glutathione-regulating compound acivicin, with potent therapeutic effects that decrease oxidative stress and axonal damage in chronic and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models. Thus, oxidative stress transcriptomics identified neurotoxic CNS innate immune populations and may enable discovery of selective neuroprotective strategies.

DOI: 10.1038/s41590-020-0654-0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654-0

相關焦點

  • 團簇酶可靶向治療神經炎症
    團簇酶具有超強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對阿爾茨海默症、腦損傷等神經炎症治療潛力巨大。相關成果1月7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酶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催化劑,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酶催化能在常溫常壓下將化學反應速度提高百倍以上,在醫學領域對神經學、腫瘤、生物傳感等具有巨大應用價值,也被廣泛用於農業、食品、化工等各領域。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不同DC組的表達譜和表面標記不僅在物種之間不同,而且在同一生物體的不同組織中也不同。 樹突狀細胞耐受生成的途徑 免疫細胞分化包括樹突狀細胞的免疫原性或耐受性,需要精確的轉錄調控,這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TFs)和表觀遺傳機制。在小鼠細胞和體外人類分化模型中已經鑑定出不同的TFs,例如,在小鼠中,TF PU.1被認為是cDC發育的主要調節因子。
  • 補充薑黃素對血液透析患者炎性轉錄因子表達的影響
    導語:口服薑黃素可能對接受HD治療的CKD患者組具有抗炎作用。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會出現很多常見臨床併發症和合併症,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全身性疾病,免疫疾病,持續尿毒症和營養不良,這些與氧化應激和炎症增加有關。
  • 探究腦衰老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奧秘
    通過激活激酶,Ca2+內流還激活了包括環磷酸腺苷反應元件結合蛋白(CREB)和PGC-1α在內的轉錄因子,這些轉錄因子隨後使多種蛋白編碼基因表達上調,其中涉及神經元可塑性和細胞抗應激相關的各種蛋白編碼基因。內質網和線粒體對鈣離子的吸收和釋放機制,為亞細胞內鈣離子的動態變化提供了額外的微調途徑。在衰老過程中,神經元將Ca2+動態控制在生理範圍內的能力受損。
  • 科學家發現核內肌動蛋白調控轉錄機制—新聞—科學網
    應激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徵,響應外界刺激的基因表達調控在細胞水平決定了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和死亡,在器官和生物體水平決定了發育、免疫應答和神經可塑性,其調控異常可能會導致腫瘤。細胞及時響應外界刺激的一個策略是形成轉錄工廠,即將應答刺激的多個基因和多個RNA聚合酶拉到一起進行高效、協同的轉錄表達,但是這一過程如何發生和調控尚不清楚。
  • Science子刊:環氧水解酶抑制劑可降低神經炎症,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20年12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神經炎症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神經炎症在AD起著關鍵作用。環氧脂肪酸(epoxy fatty acid, EpFA)是花生四烯酸代謝途徑的衍生物,具有抗炎活性。
  • 交感神經調控眼表炎症反應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暨南大學基礎醫學院眼科研究所教授李志傑團隊,以眼表過敏和角膜創傷模型,揭示了交感神經如何通過表達於炎症細胞表面相應的神經遞質受體,從而調節眼表炎症反應過程的分子機制
  • 慢性疼痛的中樞敏化和神經調控
    《絕地大師疼痛康復專題課程系列 1.0》第三節 慢性疼痛的中樞敏化和神經調控Assessment & treatment of sub-acute and chronic low back pain1.
  • 研究揭示孕婦感染影響後代神經發育的分子機制
    研究揭示孕婦感染影響後代神經發育的分子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58:59 美國哈佛醫學院Jun R. Huh和Brian T. Kalish團隊合作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科學家利用scRNA-Seq繪製人類炎症性皮膚病轉錄圖譜
    科學家利用scRNA-Seq繪製人類炎症性皮膚病轉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4 16:26:16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廣泛研究所Alex K. Shalek和J.
  • 治療免疫系統疾病新療法:電擊迷走神經,20多年來神經和免疫系統...
    她的脖子下方有個植入的裝置,該裝置受到外在磁鐵作用時可以發射電脈衝,通過刺激迷走神經而改善她的風溼性關節炎(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症狀。這項臨床試驗暗示著二十多年來關於神經和免疫系統的關聯研究進入了新時代。
  • Neuron重磅長綜述:星形膠質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炎症中扮演的角色
    在這篇綜述中,作者概述了星形膠質細胞在CNS炎症中的多方面作用,重點介紹了星形膠質細胞亞群及對其進行調控的最新發現,探討了神經炎症和神經變性背景下中星形膠質細胞與其他細胞之間的互作機制,並討論了這些互作如何影響病理結局。
  • 電擊迷走神經治療免疫相關疾病?這並非天方夜譚
    數家製藥公司都在投資「電療」(能夠調節神經的設備)的研發,以治療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但Tracey的目標是用這類設備來控制炎症。倘若實現,這將是一個跨越式的重大突破。Dianne Lorton稱他為「帶動許多人加入這一領域」的先鋒人物,Lorton是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過去三十年來,她一直在研究穿透淋巴結和脾臟等免疫器官的神經。
  • 成體神經幹細胞可通過TNF-α信號傳導途徑響應全身炎症
    雖然大腦與血液循環相對隔離,但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和周圍細胞因子誘導的小膠質細胞活化,對外周損傷的固有免疫激活被有效地轉導為神經炎症【2】。然而,人們普遍認為炎症對哺乳動物的神經發生有害,尚未研究驗證對哺乳動物神經幹細胞(NSCs)狀態的直接作用。
  • NCB|管坤良組揭示YAP/TAZ參與熱應激調控的分子機制
    熱休克(heat shock)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及病理學應激反應,也被應用於疾病治療中。比如,熱療(Hyperthermia)就是通過提升腫瘤部位的體溫來實現,並在臨床上與放療與化療聯合使用。它能夠激活腫瘤細胞特殊的基因表達譜,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並且激活免疫反應,從而最終達到殺死腫瘤細胞的目的。然而,熱療背後具體的分子機理尚待研究,不同腫瘤對於熱療的響應程度及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均不清楚。
  • 癌症治療新思路,抑制線粒體DNA轉錄,切斷癌細胞能量供應
    癌症治療新思路,抑制線粒體DNA轉錄,切斷癌細胞能量供應 2020-12-18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前沿進展】神經幹細胞及其微環境的衰老與再生
    在海馬神經微環境中,NSCs位於DG內顆粒細胞層的邊界,其產生的神經母細胞能夠沿顆粒下區域遷移,產生顆粒神經元。海馬神經發生有助於小鼠的學習、記憶形成以及應激適應。人類海馬神經發生的水平和持續時間一直存在爭議,但是在成年人中確實存在具有再生潛力的神經發生區域。在衰老過程中,NSC增殖並產生新神經元的能力急劇下降。
  • 腦科學日報|應激顆粒的錯誤加工是漸凍症致病的重要因素
    TIA1,應激顆粒的標記蛋白。C/+,雜合突變;C/C,純合突變。AS,亞砷酸鹽處理所施加的氧化應激;AS+1hr,解除亞砷酸鹽處理。白色箭頭指示TIA1陽性的應激顆粒。5月1日,一篇題為「在FUS基因突變敲入的漸凍症小鼠模型上揭示了應激顆粒錯誤加工致病的體內證據」的文章在線發表於世界知名神經疾病雜誌《腦》上。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腫瘤|腫瘤微環境|內質網|-健康界
    這些變化引發了持續的內質網應激狀態,已經證明這種應激狀態控制著癌細胞的多種促腫瘤屬性,同時動態地重新編程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的功能。ER應激傳感器及其下遊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已成為腫瘤生長和轉移以及對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