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後主曾送宋太宗一幅畫,宋太宗搞懂此畫秘密,說:妙啊

2020-12-23 歷史店

南唐後主李煜在亡國之後,曾被囚禁於宋朝的都城。為了向宋太宗獻媚,李煜特意為其獻上一幅特殊的畫作,而當宋太宗弄懂畫作的秘密後,立即稱讚道:「果然是古今第一名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五代十國後期,後周武將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篡奪柴氏天下建立了北宋王朝,成為宋太祖。宋太祖為了能夠一統山河,在公元975年時集結精兵數十萬,攻打江南地區的南唐國。同年2月,宋軍攻克南唐國都金陵外圍城關,並對金陵城形成了合圍之勢。外有大軍圍城,內無糧米為繼,城內守軍人心渙散,連南唐後主李煜也失去了守城的信心,隨即奉上降表正式出城投降。

公元976年正月,南朝後主李煜被押送至宋朝京師,由宋太祖封其為違命侯,拜左將軍千牛衛,從此成為了被困於籠中的金絲雀。至宋太宗繼位時,李煜又被封為隴西公,直至身死,他也沒有走出京城一步,成為後人無比感慨的對象。

作為一代帝王,李煜雖無統御江山之才,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其書畫水平的造詣可謂登峰造極,在當時無人能出其右。李煜的詞,不僅意境優美而且感情純真,既能直抒胸臆,又能傾吐身世家國之感,在情真意切的語境中,令讀者與詩詞產生共鳴。李煜的代表作有《玉樓春》、《浪淘沙》、以及《虞美人》等等,尤其是他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更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據史料記載,在李煜被囚禁期間,一直醉心於書畫,並且又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李煜曾為宋太宗獻上了一幅畫,名為《牧牛圖》。《牧牛圖》中的畫面,是一頭老黃牛在圍欄外悠閒吃草,牛的神情與姿態頗具動感,稱得上是一幅上乘之作。然而宋太宗對此並不太感興趣,因為他畢竟是一代帝王,見過的名畫不在少數,《牧牛圖》雖好,在其眼中也不過是泛泛之作。

可令宋太宗沒有想到的是,在一日夜裡,他偶然又發現了《牧牛圖》的不同之處,因為此時畫作的內容,已經變成了黃牛臥宿於圍欄之中。同樣是一幅畫,為何會在白日與夜晚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內容呢?宋太宗對此感到十分驚奇,可又不好意思當面詢問李煜,於是趕緊召來博學的臣子,試圖揭開其中的秘密。

不得不說,北宋王朝果然人才濟濟,大臣聽完宋太宗的描述後,便為其揭曉了畫作突變的謎底。原來,《牧牛圖》是由兩種不同的色調繪製的作品,它們分別是海南珠脂調和色料,以及沃焦山石磨色料,前者可以在日光下顯色,而後者則能在月光下顯色。正是因為如此,《牧牛圖》才會出現日夜內容不同的現象。

宋太宗頓時感覺豁然開朗,直嘆此畫是天下第一「神」作,本來就喜歡吟詩作畫的他,想著派人找來這兩種神奇的色料,以此在宮中的畫院推行,可是大臣的一番話卻令他再度恍然大悟。據大臣稱,繪製《牧牛圖》的色料,都是極為珍貴之物,它們或是隱藏於深山,或是深匿於大海,如果想得到它們,必須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與人力。南唐後主李煜之所以能夠繪製如此畫作,正是他不體恤民力,只知自己享樂的結果,《牧牛圖》看似精緻無比,實則正是亡國的徵兆。

不得不說,大臣的肺腑之言的確頗有道理,而宋太宗也同樣也從諫如流,隨即便打消了尋找畫料的念頭,轉而將精力放在治國安邦的方向上,而這幅《牧牛圖》,也被他掛在牆上,當作是時刻提醒自己的「反面教材」。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霸佔小周后,逼他喝下斷腸酒,宋太宗為何執意要殺李煜?
    公元978年7月7日,李煜死於汴京(今天的開封),後人稱他為南唐後主、李後主。他在書法、繪畫、音律以及詩文都具備一定的造詣,尤其是以詞的成就最高。後人熟知的李後主的詞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清平樂·別來春半》等等。
  • 宋太宗多次強幸小周后!專家:還讓畫師全程圍觀畫下臨幸過程
    宋太宗趙光義雖然在歷史上還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其人品之差令人難以想像,明明貴為一國之君,但是做出的事情卻足以讓後人痛罵上千年,關於宋太宗趙光義的即位之謎一直未能揭開,歷史上流傳趙匡胤是被弟弟趙光義害死的,趙光義平時好結交一些豪傑猛士,對於皇位早就垂涎三尺了,趙光義知道自己哥哥坐了皇位
  •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皇帝李煜遭受奇恥大辱,為什麼他沒有自殺
    李煜作為一個詩人、詞人是成就極高的,不過作為一個皇帝卻是十分悲催不幸的,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昏庸的君主,不僅南唐滅亡了,就連他心愛的皇后小周后也讓人強幸了,可他連屁也不敢放。
  • 遼大國學 | 徐熙——花鳥畫名家
    徐熙還創造了一種裝飾味很濃的滿幅花卉,被稱為「鋪殿花」。儘管他是一位不貪仕祿,高逸其趣的在野人士,但畢竟身處上流社會,加之本身又有極高的藝術造詣,故很得南唐後主的賞識,他的一些花鳥畫也常常作為「鋪殿花」、「裝堂花」而進入皇宮內院,成為皇宮的必藏珍品之一。徐熙曾把一些禽鳥、蜂蟬、芍藥、叢花疊石之類,畫在對幅的絹素上,送給南唐後主李煜作為宮中的「鋪殿花」。
  • 南唐李後主的哀嘆:悔不該當初錯殺那個忠臣
    李後主的下場大家都知道,亡國後被囚,後被一杯毒酒毒死。 李後主的死,與徐鉉對他的一場探訪有關。徐鉉是李後主的舊臣,亡國入後入宋後任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 據宋人王銓《默記》記載:有一天宋太宗趙光義問徐鉉:「最近見李煜了嗎?」徐鉉回答:「沒有陛下的旨意,我怎麼敢私自見他呢?」
  • 御書賞賜的文治氣象——宋太宗與唐宋御書政治文化的傳承和轉型
    宋太宗在取閱唐玄宗的書法之後又新賜飛白御書,也是藉助了登真宮自唐代以來積澱的唐玄宗書法名聲播布自己的書法聲望和權威。而運用既存的前代御書資源為自己的御書造勢似乎也成了宋太宗的一種慣用方式,他為大相國寺提額一事就很典型。唐睿宗曾在延和元年(712)賜相國寺御書牌額,同年登基的唐玄宗也為大相國寺題了榜額。
  • 宋太宗的一句口頭禪,宋真宗的一首詩,讓宋朝變成了熟悉的樣子
    於是,在基本平定南方,實現國家的小一統後,又無力收復被遼國佔據的北方土地後,宋太宗帶領王朝走向了文治的道路。盛世修書,他命令文臣李防等人編寫《太平總類》。因為宋太宗自己也要讀,所以後來又定名為《太平御覽》。
  • 毛主席評價宋太宗:無能,不知兵,不擇手段,小人之言
    毛主席在看到這段話後,在下面重重地畫上了兩道線,在上面批註了八個字:「不擇手段,急於登臺。」後來,趙光義的一系列做法,還真的應了毛主席的評價,因為害怕別人說他篡位登基,也害怕將來再有人跳出來擁立新的皇帝,他就開始下手了。首先是哥哥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一個自殺,一個離奇死亡,還有他的弟弟趙廷美也一貶再貶,最後38歲就鬱悶而亡。這些人一個接一個地意外死亡,為趙光義日後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鋪平了道路。
  • 文苑品讀|王卓森 :雄哥送我一幅畫
    26 23:54:24 來源: 瓊海在線 舉報   雄哥送我一幅畫
  • 宋太宗繼位後為何用令人髮指的手段處置大哥趙匡胤年輕的妻兒?
    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宋太宗趙光義,本名趙匡義,後因他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的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改名炅。而宋太宗趙光義的繼位問題可以說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有人說他是正當途徑,被宋太祖趙匡胤傳位的,還有人說他是謀害了趙匡胤,自稱傳位與他才上位的。這件事在經過了1000年後,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
  • 北宋淳化元寶的「淳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年號
    次日即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關於趙匡胤的死,坊間廣為流傳的是《湘山野錄》中「燭影斧聲」的說法,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而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后,日後將帝位傳給趙光義。
  • 宋太宗是否弒兄自立?深度分析歷史上的「燭影斧聲」之迷
    然而,過了一會他們又重新聚集過來,露出白刃並大聲說:「軍中偶語則族。今已定議,太尉若不從,則我輩亦安肯退而受禍。」補充閱讀:為何要尋根?其實就是尋心定趙普與太宗察覺到時機成熟,便故意斥責說:「策立,大事也,固宜審圖,爾等何得肆狂悖!」於是軍士們各自歸座聽命。趙普又說:「外寇壓境,將莫誰何,盍先攮卻,歸始議此。」建議先北上抗擊契丹,回來後再做計議,藉此來激將。
  • 範煒:宋太宗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成語都和他有關
    所以,趙光義看不下去了,正好找個藉口賜了李煜一杯毒酒,那首詞也變成了絕命詞。 那就來了解一下趙光義,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駕崩後,趙光義成為北宋朝第二位皇帝,是為宋太宗。趙光義本來叫趙匡義,為了避諱哥哥的名字,改叫趙光義,當皇帝後,又改名為趙炅。
  • 宋太宗是如何在優勢情況下葬送勝利,然後在高粱河玩驢車漂移的?
    也有人認為它很強,因為在宋太宗時期就差點一戰而定契丹,只不過由於宋太宗的氣量實在是太差,在軍事指揮上又頗具浪漫主義色彩,這才斷了大宋北進的運勢。那麼大宋初期的軍事實力究竟怎麼樣呢?今天讓我們從宋太宗北伐契丹來仔細地考量一下。在說宋太宗北伐之前,必須要提一個大背景,那就是宋太宗北伐的目標「燕雲十六州」。
  • 倪萍用經紀人奢侈品畫畫後要送作品做補償,曾一幅畫賣了118萬
    在4月15日,倪萍的經紀人發文曬出數張倪萍的畫作,並表示要經紀人從這些畫裡選一幅,賠償經紀人的損失。聽到倪萍的話經紀人難以置信甚至「眼冒金星」,直接表示自己「還有很多刷子,都給您用吧」,但倪萍卻拒絕了,稱不敢再用了,因為代價太大。
  • 宋史73:弟弟趙廷美死了,兒子趙元佐瘋了,宋太宗做錯了什麼?
    不久,宋太宗見趙普專權,又糾纏個人恩怨,不免又猜忌起來,對大臣們說:「趙普功高,我不忍心再勞累他。應該讓他享清福了。」於是宋太宗讓他辭了職,詔命宋琪、李昉同平章事,因竇偁去世,別選李穆、呂蒙正、李至三人,參知政事。隨詔史官修《太平御覽》一千卷。一天,房州知州閻彥進入奏:因謀反降為涪陵縣公的趙廷美死了。
  • 齊白石畫蟲子出神入化,媲美照片,最妙的是他畫的腿毛根根分明!
    齊白石畫蟲子出神入化,媲美照片,最妙的是他畫的腿毛根根分明!老人畫蟲子十分的較真,最著名的就是和婁師白畫螳螂的故事了。當時婁師白跟著師傅齊白石畫螳螂,只是他怎麼都畫不好,齊白石在旁邊看到了也是很著急,但是他又想讓徒弟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於是點了他幾句,告訴他螳螂畫的不對,並且囑咐他要多觀察。婁師白自己嘗試了多次都畫不真實,齊白石於是對他說:你的螳螂腿毛的位置不對,不僅抓不到獵物,還可能會刺傷自己。
  • 兩次北伐、兩場南徵,看宋太宗的戰略失誤與大遼戰神的總攬全局
    此時,宋太宗和他的統帥們依然延續著五代時期主流的軍事思想,急速突襲,一招制敵,以求「畢其功於一役」。遼軍猝不及防下連連敗陣,宋軍一路東進,遼易州、涿州守將開門迎降。之後薊、順二州又降,宋軍進而包圍了遼南方軍事經濟重鎮南京(今北京)。
  • 抗遼名將郭進,大破遼軍斬殺5位遼將後被逼自殺,宋太宗選擇漠視
    關於北宋名將,大家隨口也能說出幾個來,不過提到郭進,大家可能對他不太熟悉,這位經歷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的將領,曾是北宋的北部防區重將,曾在宋太宗親徵北漢的時候,擔任阻擋遼國援軍的重任,而且打敗遼軍,斬殺遼5員戰將,但是最終卻被人逼死,而宋太宗對於他的死,謎一樣的態度也多少反映出,郭進雖然不一定是他有意逼死的,但宋太宗是願意接受這一事實的
  • 田錫建議宋太宗放棄收復交趾(越南),自古以來的領土在文官眼裡不...
    交趾,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原王朝(包括東吳等南方政權)的直轄領土,東漢名將馬援曾在交趾立下銅柱以示大漢天威。唐朝建立後,在交趾設立了安南都護府,並在安史之亂後成為牽制南詔的戰略要地,到了唐末則改立為靜海軍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