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關係,近期去日本旅遊成了基本不可能完成的計劃,但是如果說在國內就有日本最繁華的街區可以逛,你信嗎?
蘇州「日本街」
位於蘇州高新區的「淮海街」,這兩個月來可以說是風頭正勁啊!由於和大阪道頓堀相似度高達90%,吸引了眾多日本文化愛好者來打卡。
其實吧這條街並不是什麼新落成的項目,查閱資料可以發現,淮海街建於1994年,最初修建的動機是為了給當地日本人或日企員工提供方便,早些年一直是挺冷門的地方,基本上只有真正的日本美食愛好者才知道。
那麼淮海街是怎麼搖身一變成了網紅地點的呢?甚至還上了日本新聞?
這就要說到今年4月的時候,由於疫情的關係,淮海街門庭冷清,商家紛紛表示無法負擔人力物力的開支,於是經營方就考慮不如乾脆就藉此機會進行重新修整。
官方宣傳片請看:
經過長達五個多月的改造,重新開放的淮海街可以說是和道頓堀相似度極高,形形色色的日料店,整體裝修也是走的典型日式建築風格。
尤其是夜幕降臨以後,霓虹燈閃爍,加之這裡原本就已成氣候的日本人消費群體,知行攝旅行望著眼前的日語招牌,聽著耳邊傳來的地道日語,恍惚間真以為自己置身於日本街頭...
而真正讓淮海街成為網紅打卡地,也讓其備受爭議的地方,就是身穿和服拍照的活動了。
雖說穿和服拍照打卡這事一出就被批的很厲害,「崇洋媚外」「太不合適了」這樣的評價不絕於耳,但是在微博評論裡,我還是有看到比較客觀冷靜的發言,這裡也截取出來給大家看看。
各位對此怎麼想呢?
佛山一番街
無獨有偶,廣東佛山也有這樣一條街!
事情要從這條推文說起:
第一眼看過去完完全全就是東京的歌舞伎町吧??
然而推文中的這條「一番街」,確確實實位於廣東佛山...乍一看真的難辨「真假」,尤其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更有內味兒了嗷。
巴士站牌、地上的「止まれ」...都100%還原了日本街道。
連車牌都是日語
「I love TOKYO」
在推上搜索關鍵詞,發現有不少在國內的霓虹人都有去打卡!
這位網友還特別高亮指出了竹蜻蜓、大海賊時代、魯路修、影分身這些梗
還有一些日本網友看到推特後,紛紛表示想來打卡。
▲斯國一!那個藤原豆腐店有點想像不出來哎!哦不,藤原豆腐店都不一定是真的賣豆腐的
▲這個也太搞笑了!
▲下次去中國玩的時候,一定要去這條街逛逛!
▲我一邊覺得「不不不這肯定就是日本」,一邊又發現了一個違和的地方!右側通行那寫著「停止」和「的士」,果然交通規則還是沒法改啊
盲生你發現了華點...
、
▲就像中國人看到中華街一樣,總覺得有種微妙的違和感。
▲毛利偵探事務所hhhhhh!
▲好厲害啊!我好想去逛逛看!不過有點好奇那個麵包超人店裡,到底有什麼東西?
▲如果有免費介紹所和一排排便利店,可能會更有日本的感覺哦~
讓人醍醐灌頂的建議!
▲毛利偵探事務所啥時候在中國設分店了?!
這一連串評論看下來
好像反響還可以?
佛山一番街成網紅了,蘇州淮海街「不樂意」了
隔空battle,頂級拉踩
大連「小京都」
話說看到上面這兩條街,其實知行攝旅行第一反應就是去年的「大連小京都」。
說是這家企業準備以日本京都的歷史保護街區和傳統商業街區為藍本,並按照中國唐代傳統建築風格進行整體規劃建設,意圖打造純正日式風情的文旅小鎮——小京都。
「小京都」地處距離大連市中心車程約1小時的郊外,佔地64萬平方米,有13個東京巨蛋那麼大(出現了!日本人最愛的比喻手法!),預計耗資960億日元。
為了還原京都的原貌,企業方面還聘請了日本建築團隊。
當時已經完成了「別墅區」和「溫泉區」。
別墅區最貴的賣到1億5000萬日元(人民幣約988萬),200棟別墅剛開售不久已經售罄了...
和風建築所使用的瓦片都是日本愛知高濱市工廠的瓦片,每棟建築要5000片,預計要建1600棟,需要800萬塊瓦片!
而之所以一定要使用這家工廠的瓦片,是因為他家的瓦片有日本粘土獨特的質量和技術。
這是真講究啊!
溫泉旅館也已經完工,完全還原的日式風格。
還會有穿著和服的工作人員打招呼+鞠躬,讓人感覺...就很日本!
如今一年過去了,在微博上搜索了一下關鍵詞,也看不出現在情況究竟如何了
有沒有去過的朋友
在評論裡舉個手!
這幾年,國人對日本文化的追捧還是肉眼可見的,從動漫明星到日常著裝,甚至是建築風格...
我想,無論是蘇州淮海街、佛山一番街,還是大連小京都,一味地批評亦或是盲從誇獎都會有失偏頗,想去的同學們大可以開開心心去拍照打卡,不贊同這種「復刻」的,划過去眼不見為淨就好了嘛~孰好孰壞,還是要交給時間來作評判。
只是,在還原那些街道、房屋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夠真正學習到日本的建築藝術、設計細節和背後的人文關懷,而不是僅僅原樣照搬,將其作為一個噱頭。
畢竟文化的精髓永遠在於人本身,而非景物吶。
#你怎麼看這些日本街?
有機會的話,會去打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