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幾千年:鞋尖上的秘密

2020-12-11 天眼新聞

江西明墓出土的明代翹尖弓鞋

漢墓出土的鞋履

歧頭履

作為人類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國古人曾經創造過非常豐富的鞋文化。其中,有許多「鞋尖上的秘密」,更是讓人意想不到。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腳

鞋子分左右腳,這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如果時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腳,還是頗為另類的現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稱之為「運腳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古人穿鞋始終不分左右。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難穿?非也!古代製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軟,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動物皮也處理得很柔軟。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對寬鬆,尺碼比較大,不會有穿不上或是磨腳的現象。有意思的是,古代鞋子不講尺碼,只說鞋號,稱「腳第幾」。雖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買鞋還是講左右的。試鞋時,一般會先伸左腳,只要左腳能穿下,右腳就不用試了。這是因為,人的左腳一般比右腳稍長一些,這與手剛好相反。在古代,還有人也因左腳畸長而出名,如楚國的宰相孫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記其「長左」。

因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製鞋用的鞋楦只有一隻。其實,鞋子不分左右國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也不到200年的時間,出現於1818年的美國。中國第一雙分左右的皮鞋,誕生於1876年,由上海浦東人沈炳根試製成功,可見穿鞋分左右的歷史很短。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腳鞋」,也叫「直腳鞋」。古人的鞋子為何不分左右?可能與古代人忌諱穿顏色、款式不一的「鴛鴦鞋」有關。在古人眼裡,兩隻鞋必須一模一樣,兩隻不一樣的「鴛鴦鞋」則被視為不潔,這與現代前衛一族有意穿之,以顯時尚,完全不同。

與官匪都有勾結之人在民間俗稱為「黑白兩道」,其來歷便與「鴛鴦鞋」有關。古代鞋履等級區分嚴格,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連所穿鞋子的顏色都有嚴格規定。

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深的北魏孝文帝曾在「服制改革」中規定,鞋履的顏色「士卒百工無過綠、青、白;奴婢侍從無過紅、青,犯者問斬」。而對做買賣的生意人,西晉朝廷則規定,凡市儈必須一腳穿白鞋,一腳穿黑鞋,這種鞋就是「鴛鴦鞋」。

這種一雙鞋分黑白兩隻的現象,古人稱之為「黑白兩道」。由於有些商人多侫,喜官商勾結,關係複雜,進而衍生出了現代含義的「黑白兩道」。

古代鞋頭都有高高的「鞋翹」

古人雖討厭鴛鴦鞋,但不討厭鴛鴦。鴛鴦被視為「愛情鳥」,在鞋上繡鴛鴦一類飛禽圖案做裝飾的現象並不鮮見。特別是漢唐以後,婦女常用鴛鴦圖案裝飾鞋履,成為潮流。唐代詩人令狐楚在《雜曲歌辭·遠別離》一詩裡即說:「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簾。」這裡的「鴛鴦履」並非顏色不一的鴛鴦鞋,而是一種做工精細、在鞋頭繡有鴛鴦的精美女鞋。除了繡鴛鴦,還有的在鞋頭上繡鳳頭、雀頭、伏鳩等圖案,相應稱為「鳳頭履」、「雀頭履」、「伏鳩頭」等。這些鞋的共同特徵是鞋尖翹起,古人稱之為「鞋翹」。

鞋翹設計雖然不是中國獨有,卻是中國古鞋的代表性特徵。古代男鞋女鞋都是翹頭,區別一度「男方女圓」。鞋翹設計早在上古時已出現,到漢代出現了革命性的履頭絇分歧設計,即所謂「歧頭履」。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湖北江陵鳳凰山168號漢墓,都曾出土過雙尖翹頭的歧頭履。此後,即便是草麻質地的鞋子也會設計出高頭鞋翹。隋唐時期,女鞋的款式變化主要在鞋頭上,或圓或方或尖,或分為數瓣,或增至數層,但均是高頭鞋翹設計。

鞋翹的設計相當講究,如較為高檔的高頭雲舄,以白布為鞋,青布作高,挽雲頭鞋面,以青布作條左右分置,每邊橫過六條,象徵十二月。

即使五代以後出現了「三寸金蓮」,即裹腳女性所穿的尖頭小鞋,也沒有放棄鞋翹設計。古人為何在意鞋翹?裡面的道道很多。首先,鞋翹與鞋底系一體,這樣鞋底與鞋幫便不易開裂,耐穿;再者,古人多穿裙袍,鞋翹能託住裙邊,不會踩在鞋底而跌倒。實際上,鞋翹設計還包含古人樸素的良好願望,穿上鞋尖高高的鞋子,是不是「步步高升」?還有,鞋翹設計和古屋頂上翹的建築設計實系一個理念,使鞋子輕盈風格變得突出。

古代窮人借衣服穿並不少見,但鮮見的是「借鞋」,即所謂「借衣不借鞋」。這是因為鞋子太便宜,草、麻都可以用來做鞋,沒有借的必要。所以,古代的草麻鞋別稱叫「不借」。

古代女性熱衷「鞋卜」

鞋在古代還是一種佔卜工具,即所謂「鞋卜」。鞋卜,在今天看來屬於一種迷信,但古人頗為熱衷。至於古代怎麼用鞋子來佔卜,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佔法。

用鞋佔卜或與纏腳有關,是流行於古代女性中間的十分獨特的佔卜形式,女人常用它來預測她們的丈夫或情人何時回來、是否回來。鞋卜是兇是吉,是好是壞,要看鞋頭和鞋口的朝向。

鞋卜在少數民族中間也很流行。廣西瑤族過去有一種「合鞋」的訂婚儀式,其實也是一種鞋卜:男女雙方有意後,回家各做一隻木拖鞋,如能配對,則合天意,否則不合。

貴州新娘的「試鞋卜婚」更典型。過去苗族姑娘出嫁時一定要穿草鞋,這不是沒錢買好鞋,而是要試鞋卜婚。選出一把又長又白的「糯米草」,請寨裡那些父母健在、兒女滿堂的人,給自己打出一雙草鞋,出嫁時便穿著這雙草鞋去夫家,回門時則穿這雙草鞋回娘家。穿草鞋往返一趟後,便脫下來看鞋底、看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損情況,看哪一段先被磨爛,哪一段堅實無損,以此預測她一生中的禍福。

來源 今晚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

相關焦點

  • 古代的鞋子,為什麼鞋尖都要往上翹?看後佩服古人聰明才智
    近幾年來古裝劇是非常火熱的,相信喜歡看古裝劇的小夥伴們一定都會發現古人所穿的鞋子總是會有一雙是鞋尖往上翹的,而且鞋尖兒翹是我國古鞋的代表性的特徵。無論是普通的百姓還是王侯將相,甚至是皇帝所穿的鞋子,其鞋尖都是往上翹的,不管身份地位是怎樣的,也不管你所穿的鞋子是怎樣的款式,但總是能夠看到鞋子的,鞋尖都是往上翹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古人的鞋子的鞋尖都是往上翹的呢?
  • 鞋尖上翹:雖省力卻易導致足部疾病
    大多數鞋子的鞋尖,尤其是運動鞋,都是稍微向上彎曲的。這一曲線被稱為鞋尖翹度,它雖然可以使行走更加舒適輕鬆,但也可能導致一些常見的疼痛型足部疾病。這是哈佛大學進化生物學家Daniel E. Lieberman的研究團隊得出的結論。據美國「優睿科」網站9月17日消息稱,該小組通過對照實驗研究了鞋尖翹度及其對行走的生物力學影響。
  • 下雨天,鞋尖為什麼容易溼?看到最後終於不愁了
    「嗚嗚嗚嗚,我剛買的新鞋子啊,鞋尖全都是泥水」「可不是嗎,我鞋尖也全溼了...」「好煩哦,為什麼鞋尖總是會溼呢?」按照生活常識來看,我們似乎都懂但是又說不上來具體怎麼回事。不如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人在行走的過程中可以看做是一個物理學上的運動慣性。
  • 中國古人敬稱對方為「足下」,那「足下」和腳有關係嗎?
    在我國古代,「足下」屬於對對方的敬辭,意思是見到尊貴的朋友或上級,我不敢看您的臉,我只敢看您的腳下,也就是低頭表示恭敬的意思。 重耳劇照(圖來自網絡) 有一則與「足下」相關的典故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秋時期,晉國的兩個公子重耳與夷吾則逃亡他國。
  • 「足下·行」|建鄴足協理事單位聯誼
    Jian Ye Football Association10月5日,建鄴足協開啟「足下·行」系列第一站,建鄴足協
  • 你了解古人書信中「足下」是什麼意思嗎?
    漢代樂府詩《孔雀東南飛):「足下跟絲履,頭上玳理光」,(意思是說劉蘭芝腳下穿著絲鞋,頭上戴著嵌有玳理等名貴寶石的頭飾),說的都是「腳底下」。足下的本義何時發生演變?據南朝劉宋時期劉敬叔編著的《異苑)記載,此詞與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密切相關。當時晉國內亂,晉獻公之子重耳被迫逃亡在外,他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甚至到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地步。
  •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時間:2020-11-25 23: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是什麼?
  • 古時候的鞋子為什麼鞋尖總是向上翹?古人的智慧,不服不行
    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古人的鞋子鞋尖都向上翹的。下到民間普通百姓,上到王公貴族,無論身份,無論款式,所穿的鞋子鞋尖都會向上翹。古人為何會鍾愛翹頭鞋呢?若是穿著不翹起鞋尖的鞋子,穿著長袍很容易絆倒,行走也就很不方便。這點是最實用的一點,漢服無論男女,服飾皆以裙袍為主體,鞋翹剛好可以拖住裙邊。
  • 鞋尖上的黑科技,為了更舒適的穿著體驗:米家運動鞋3(測評)
    借著測評「米家運動鞋3」的機會,順便了解了一下鞋尖上的黑科技,比較什麼爆米花雲彈、什麼一體成型科技,希望以後再買運動鞋的時候可以用來參考。貼紙上標註的是產品的各項參數和生產商信息。有幾個顏色可以選擇,深黑色、黑紅色、淺灰色。我選擇了42碼的深黑色。
  • 中國傳統禮儀稱謂:陛下、殿下、閣下、足下
    陛下、殿下、閣下、足下  「陛下」、「殿下」、「閣下」、「足下」都是古人稱謂上的敬辭。  「陛下」的「陛」指帝王宮殿的臺階。「陛下」原來反映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  「足下」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如《史記•項羽本紀》:「張  良入謝曰:『……謹使臣良奉白壁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玉鬥一雙,再拜奉大將足下。』」  以上這些敬辭,現在對外交往時(書信、宴會致詞)還常常使用。
  • 古人所穿的鞋子,為什麼鞋尖是翹起來的?看完佩服老祖宗智慧
    也正是因為現如今人們的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改善,所以說人們在穿衣搭配上也都是有著非常強的追求的,比如說穿什麼衣服就必須要搭配什麼樣的鞋子,這樣才會給人帶來非常美觀的一面。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卻並沒有這麼多的講究,古人們一雙鞋可能要穿上一年的時間,我們大家通過觀看一些影視劇可以得知,古人們所穿的鞋的鞋尖都是翹起來的,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讓小編帶領著大家一起一探究竟吧。
  •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11.25螞蟻莊園今日...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這個問題是螞蟻莊園2020年11月25日在莊園小課堂題目,那麼大家對足下這個稱呼有多少了解呢?知道它適用於同輩還是上下級嗎?以下是螞蟻莊園足下適用於哪種情境答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 螞蟻莊園11月26日今日答案
    螞蟻莊園「足下」是古代的一種稱呼,今天的問題就是要大家了解足下的使用情況,在什麼情境下適合使用足下呢?關於這個問題的最新答案,下面會有正確的解析,此外還有關於「足下」的詳情介紹,各位都可以了解下。
  • 古代人最愛用的「足下」一詞竟然和吃人肉有關,其原因卻讓人淚目
    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足下,屬稱對方的敬辭。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足下,屬稱對方的敬辭。樂毅《報燕惠王書》:「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
  •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哪種情境?螞蟻莊園11.26今日答題答案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同輩相稱、上級對下級。這是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25日每日一題的問題,那麼今天螞蟻莊園答題答案是什麼?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1、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
  • 古代人最愛用的「足下」一詞竟然和吃人肉有關,其原因卻讓人淚目!
    古代人最愛用的「足下」一詞竟然和吃人肉有關,其原因卻讓人淚目! 足下常用於對平輩或是朋友之間的敬稱。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都用「足下」:意為「您」。足下,屬稱對方的敬辭。
  • 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螞蟻莊園足下答案11月26日...
    11月26日問題「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問題的內容讓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對於「足下」這個詞大家也不熟悉,那麼就讓小編在這裡將正確的答案分享給大家吧。螞蟻莊園足下答案11月26日我國古代的稱呼「足下」,適用於下列哪種情境?
  • 【世界兒童·小足球大世界】足下的精彩 綻放的童年(二)——記四(6...
    【世界兒童·小足球大世界】足下的精彩 綻放的童年(二)——記四(6)班「校長杯」足球賽風採 原標題
  • 古人的鞋子為何鞋尖上翹,它是如何體現古人的智慧
    鞋尖向前翹起包含了先人們對羽化成仙的美好嚮往,古人以上為尊,鞋子上翹希望人生能夠像船一樣一帆風順、仕途節節高升、一步登天。雖然這是一種封建的迷信思想,但也可以看出人們對美好願望的寄託。第二:對腳的保護!古代的鞋子純手工打造,不像現在的鞋子加入了一些物體後可以防摔擋傷害!古人鞋子翹起的鞋頭和鞋底、鞋面合二為一是連在一起的,它可以有效防止腳在碰到重物時被傷害,能夠有效的緩衝疼痛感!
  • 「足下經濟」迎向燦爛明天
    「足下經濟」迎向燦爛明天 2020/11/20 05:2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3739